導航:首頁 > 機構培訓 > 春之聲藝術培訓中心

春之聲藝術培訓中心

發布時間:2020-12-04 11:39:17

㈠ 春之聲和清羽藝術學校那個學校更好

其實這兩所藝術學校不相上下

教學水平還是管理制度,都有很大相同的地方法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個學校就好了

㈡ 春之聲藝術培訓學校怎麼樣

安徽最好的音樂高考培訓機構,教學質量、環境、管理、升學率在安徽都是最好!

㈢ 近代藝術是如何發展的

17世紀以來,資本主義經濟的繁榮發展,資產階級革命帶來的社會變革和近代的科學進步,對藝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促進了藝術的不斷推陳出新。各種藝術門類空前繁榮,出現了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等流派,藝術作品碩果累累,永載史冊的藝術大師不斷涌現,給人類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17、18世紀的歐洲美術在17、18世紀眾多的歐洲藝術流派中,影響最大的是巴羅克與洛可可風格。

「巴羅克」一詞源於葡萄牙文,意為「不圓的珍珠」,後來引申為「異常的」、「誇張的」、「怪誕的』等多種含義。它發源於16世紀末的義大利建築,17世紀至18世紀初流行於歐洲,在門世紀中期的法國發展到了頂點。作為一種藝術風格,它首先表現在造型藝術上,使建築、雕塑、繪畫藝術出現了新的風格,後來影響到文學與音樂的創作。

巴羅克藝術風格一反文藝復興盛期的嚴肅、含蓄、平衡,而傾向於宏偉壯麗、豪華浮誇,追求動勢與起伏,顯得自由活潑、情緒激動,充滿活力,反映了專制君主、貴族的豪華富足和資產階級的享樂情趣。

卡拉瓦喬(1573—1610年)被認為是巴羅克藝術的奠基者。他的創作手法以自然主義為主,作品大多是當時社會生活的風俗畫。卡拉瓦喬作品中的人總是被一片陰影包圍,以突出風景的戲劇化和畫中人的悲苦。其藝術可用「無情的真實」來形容。作品《死去的聖母》因把聖母畫得太粗俗而被教堂拒收。卡拉瓦喬側重明暗鮮明對照的畫風,對後來的美術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巴羅克藝術中影響最大的人物是義大利的貝尼尼(1598—1680年)。他集建築家、雕塑家、畫家於一身,打破了建築、雕刻、繪畫之間的界限,使三者相互滲透、融合,造成一種建築、雕刻、繪畫的混合物,這種「非驢非馬」的藝術被古典傳統藝術家譏為「巴羅克」(奇形怪狀),巴羅克藝術因此而得名。

由貝尼尼增建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是巴羅克藝術風格的傑作。他注重裝飾,強調運動感,大量運用波浪起伏的曲線,橢圓形列柱長廊、螺旋形圓柱和搖搖欲墜的雕塑,使這一宏偉建築富麗堂皇,讓人感覺整個建築都在旋轉,往上升騰,令人眼花繚亂,誘發人們的奇思遐想。現存其他著名的巴羅克建築還有:法國的凡爾賽官、英國的聖保羅大教堂、俄羅斯的普希金村等。

巴羅克藝術在繪畫方面的代表人物是被譽為歐洲畫壇「無冕之王」的佛蘭德斯人魯本斯(1577—1640年)。他不但具有非凡的繪畫才能,而且精通七國語言,善於辦外交,曾擔任過大使,自稱為「業余大使」。魯本斯是位多產的畫家,他的作品色彩對比強烈,富麗堂皇,人物熱情飽滿,健壯有力,善於通過動感較強的結構來表達激動的場面。著名作品有《搶奪里西普的女兒》、《蘇珊·芙爾曼》等。

《搶奪里西普的女兒》整個畫都在動亂中,作品中兩匹馬、兩男兩女都交織在一起、馬頭馬腳、人手人足像爆開的花朵一樣向四面射出去,給人一種情緒激動的感染力。人物肖像畫《蘇珊·芙爾曼》中的芙爾曼體態豐滿,大眼傳神,洋溢著勃勃生機,同時藉助飄動的發絲、帽子上裝飾的羽毛和衣服的褶紋營造出巴羅克藝術特有的動勢。

17世紀以倫勃朗(1606—1669年)為代表的荷蘭畫派獨具風格。荷蘭是西方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在這里有較多的思想和創作自由,這使得荷蘭畫派具有較強的民主性和現實性。畫家們多以民間生活為主題,以普通人的趣味為基準創作。歐洲的風景畫、靜物畫。風俗畫大致都從荷蘭畫派開始。其代表人物除倫勃朗之外,還有哈爾斯、弗美爾。

倫勃朗繪畫的特點是善於使用光線的明暗對比突出主題,描繪人物內心世界,使整個造型具有厚實感。其肖像畫代表作有《夜巡》、《杜耳普教授的解剖學課》。《自畫像》等等。

佛蘭斯·哈爾斯(1580—1666年)是一位肖像畫家。他擺脫了前人的傳統主題和形式,以中下層市民作為畫面的主角。賣魚婦、就餐的士兵、小酒店裡微醉的人,這些不同於以往以氣宇軒昂、容貌俊美形象出現的畫中人,在他筆下卻得到永恆的生命。簡·弗美爾(1632—1675年)是一位風俗畫家,其繪畫題材非常窄小,都是一些日常瑣碎的場面。但是,平凡當中見神奇,畫家通過絕妙的色彩搭配對比,使得整個畫面非常恬靜和諧,尤其表現出畫中人那種沉思的內心世界,這在藝術史上是較為突出的。其代表作有《讀信的女人》、《廚婦》等。

進入18世紀以後,注重內部裝飾的洛可可藝術開始取代強調外在美的巴羅克風格。洛可可一詞源於法語,含有「貝殼形』。「七歪八扭」之意,最早用來形容17世紀末法國建築裝飾風格,18世紀法國貴族在追求享樂的慾望下把它推向極端。其特點是小巧玲攏,精美雅緻,具有纖細、輕巧、華麗和繁瑣的裝飾性,喜用C形、S形或漩渦形的曲線以及輕淡柔和的色彩。這種藝術風格為路易十五所推崇,也叫「路易十五風格」,流行於歐洲各國,成為風靡一時的藝術風格。

洛可可藝術在建築、繪畫、工藝上的成就最為顯著。法國畫家華托(1684—1721年)擅長描繪貴族的宴飲游樂、談情說愛、歌舞彈唱,被認為是洛可可風格的奠基人。華托的作品格調較為高雅。這一時期,最能體現洛可可藝術風格的建築之一是法國巴黎蘇俾士府邸的沙龍,由建築師波伏朗設計。他著重室內的裝飾,整個房間彷彿是想像出來的而不是建造出來的。

當時最受推崇的洛可可畫家是布歇(1703—1770年),他是路易十五宮廷首席畫家,有「巴黎之光榮」的頭銜。他的作品主題浮華、色彩柔美精細、技法圓熟,他以希臘、羅馬神話為題材畫了許多裸身談情說愛的畫,以迎合王公貴族們享樂的需要。

在洛可可藝術風行歐洲的同時,遭到了啟蒙思想家尤其是狄德羅的尖銳批判。在啟蒙思想運動影響下,一批具有民主意識和現實主義傾向的藝術家相繼出現。夏爾丹(1699—1779年)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他筆下的人物樸素,畫面構思的情節逼真,其代表作《午餐的祈禱》描繪了一個准備午餐的母親,正關切地看孩子們作祈禱,反映了市民階層日常生活。

19世紀的歐洲美術18世紀末到19世紀,歐洲政治形勢多變,革命斗爭風起雲涌,各種藝術思潮此起彼伏。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相繼出現,印象派迅速流行。從法國興起的新古典藝術流派表面上是在恢復和保存古代希臘、羅馬精神,實際上卻是在追求一種理想主義。雖然他們的作品以古典的題材為主,但作品反映出的精神卻極具時代感。路易·大衛(174—1845年)是新古典主義畫家的主要代表。他同情並參與法國革命,用古典藝術手法表現革命的主題,取得積極成果。他的《荷拉斯兄弟之誓》是法國大革命前夕鼓吹英雄主義的名作。《網球廳宣誓》、《馬拉之死》等是直接反映當時重大歷史事件的傑作。

《荷拉斯兄弟之誓》描繪荷拉斯三兄弟為保衛羅馬甘願獻出生命的宣誓場面。畫家明顯是在頌揚愛國主義,展示一種與時代同步的革命精神。畫面風格簡潔持重,但卻表達了大家必須聯合起來反對暴政的簡單明了的革命思想。《馬拉之死》筆法凝重,形象悲壯,具有古典主義所追求的「靜穆和單純的美」。這幅畫上半部分是空間,下半部表現馬拉被刺的情景,死者面部表情崇高、庄嚴。

大衛之後最具影響力的古典主義畫家是安格爾。他擅長肖像畫,畫法工緻,注意形式完美,重視線條的清晰和嚴整。代表作是《泉》。

以反對古典主義的姿態出現的浪漫主義,其藝術特點是注意個性的表現,強調誇張和虛幻,情緒熱烈而奔放。它的代表人物有西班牙的哥雅(1746—1828年)和法國的德拉克洛瓦(1798—1863年)。哥雅的《槍殺馬德里市民》和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導人民》是人們公認的浪漫主義的好作品。

《槍殺》是描寫西班牙義勇軍反抗拿破崙而被槍殺的場面。整個畫面充滿著槍殺瞬間的殘忍、恐怖的感情。《裸體的瑪哈》、《著衣的瑪哈》及銅版畫《狂想曲》也是哥雅的代表作。這些作品不僅對浪漫主義,而且對以後的現實主義也起到了啟發和滋養作用。

法國的浪漫派繪畫以青年畫家席里柯(1791—1824年)的名作《梅杜薩之筏》為先導。這幅作品取材於1818年震驚法國「梅杜薩號」遠洋艦遇難事件。在這幅名畫中,隨波湧起的木筏是斜的,斜面上突起兩個對抗的三角形——前傾的人群和後仰的帆桅,兩股力量的矛盾造成了一股緊張感。在這里,人們看不到古典派的文雅、平靜、秀美,它所表現出來的是騷動、激情、掙扎和生死的搏鬥。

繼席里柯之後,德拉克洛瓦把浪漫主義繪畫藝術推向高峰,他思想傾向民主自由,藝術修養較高,有「浪漫主義獅子」之稱。《自由引導人民》取材於法國人民1830年為推翻波旁王朝進行的「七月革命」。畫面突出了高舉三色旗,象徵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政體的自由女神形象。手法上,德拉克洛瓦吸收了「巴羅克」藝術善於表現動盪場面的構圖經驗,借鑒了哥雅《槍殺》中的明暗對比效果,以及席里柯《梅杜薩之筏》里突現陰影的造型手法,使畫面具有激盪人心的力量。整個畫面只有七八個人物,但由於相互掩映,有虛有實,因而產生了遍地烽煙的宏大氣魄。

19世紀中期,現實主義繪畫興起,著名畫家有法國的米勒、柯羅、庫爾貝,以及俄國的列賓等。米勒(1814—1875年)被稱為偉大的農民畫家,他生於農民家庭,在成為一名畫家後還過著農民生活,從事勞動。代表作《拾穗者》、《播種者》、《樵夫》等,描繪了勞苦大眾同貧窮和大自然的嚴酷斗爭。列賓的《伏爾加河纖夫》等,表現了俄國人民的苦難生活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柯羅(1796—1875年)和巴比松派畫家是現實主義風景畫的代表,19世紀三十到五十年代,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畫家,以巴黎南郊楓丹白露森林區附近的巴比松村作為創作基地,從事農村風景畫和農村風俗畫的創作,從而使法國風景畫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時期。這批畫家被稱為巴比松畫派,柯羅是其突出的代表。柯羅的風景畫和人物畫不僅具有現實主義本質,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被稱為畫壇的「抒情詩人」。《春天樹下的小道》、《孟特芳丹的回憶》等是其代表作。

居斯塔夫·庫爾貝(1819—1877年)也是19世紀法國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畫家。他的代表作《奧南的葬禮》、《石工》、《畫室》等真實地表現了勞動人民生活的情景,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印象派的出現始於19世紀六十年代的法國,隨即影響到整個歐洲。由於受到當時自然科學成就的啟發,印象派美術在以現實為基本題材的基礎上,尤為注重光和色的創新。根據當時物理學的實驗,印象派主張以太陽光譜所呈顯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作為原色,表現自然界的瞬間印象。他們用一筆筆色塊組成畫面,表現自然中的「外光」,企圖在畫面中造成一種「光」和「色」的生動的跳躍感覺。印象派一般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以馬奈和莫奈為代表,後期以塞尚為代表。

愛德華·馬奈(1832—1883年)被認為是前期印象派的先驅。他率先在繪畫的表現手法上進行了大膽革新,使自己的作品達到了一種色彩明快、運筆流暢和新穎生動的效果。其代表作是《草地上的午餐》。

克洛德·莫奈(1840——1926年)的代表作是《日出·印象》。這幅畫畫的是美麗的日出:輝煌的太陽沖破重霧,在空中升起,河面上波光閃爍,對岸有一排模糊的房屋。有位評論家根據此畫嘲諷他們為「印象派」,「印象派」因此得名。

保爾·塞尚(1839—1906年)是後期印象派中的傑出代表。除了光以外,他更注意表現物體的重量感、體積感、穩定感和宏偉感。用色塊表現物體的主體和深度。由於塞尚在藝術語言方面的創新,後人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在後期印象派中,還有兩位在世界美術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著名畫家:荷蘭的凡·高和法國的高更。

古典主義音樂西方近代音樂產生於16、17世紀之交的義大利。18世紀時,音樂中心轉移到奧地利,維也納成為歐洲的音樂城,出現了許多世界著名的古典主義音樂大師。

17世紀時,在音樂領域先後形成了威尼斯樂派和那波利樂派。威尼斯樂派率先嘗試器樂合奏,首次使用了「奏鳴曲」、「交響樂」等概念。那波利樂派則以生氣勃勃的抒情歌劇影響了整個歐洲。在法國,有「歌劇之父」之稱的呂里(1633—1687年)將義大利情趣和法國古典悲劇相結合,創造了法國歌劇的特色。在德國,作曲家巴赫(1685—1750年)將他對宗教的信仰和對音樂的熱愛融為一體,使宗教音樂達到完善的境地,巴赫也因此被譽為「德國音樂之父」。

18世紀後期形成了維也納古典樂派。其奠基人和主要代表是海頓(1732—1810年)和莫扎特(1756—1791年)。

海頓被稱為「交響樂之父」,他一生創作了大量作品,為古典交響樂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莫扎特是一個天才的音樂家,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共創作了600多部作品。他的音樂作品突出表現了對專制主義的控訴與反抗,表達了極為深刻與寬廣的音樂語言和思想感情。

繼海頓和莫扎特之後,德國的貝多芬(1770—1827年)集古典主義音樂之大成,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他一生共創作了九部交響曲,大量的鋼琴曲和弦樂曲。貝多芬不僅代表了古典主義音樂的最高成就,同時也開創了浪漫主義音樂的先河,對西方音樂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又稱《命運交響曲》,以特有的氣勢表現了人類與厄運的抗爭,生動體現了人類對命運的不屈精神和最後的勝利。他的《第九交響曲》,多方面運用高難度和精湛的音樂技巧,抒發了人民對未來的憧憬,在最後樂章中以席勒《歡樂頌》的歌詞合唱為結尾,打破了交響樂的傳統,以增加人聲來豐富管弦樂的表現色彩。

浪漫主義音樂19世紀初,浪漫主義音樂興起。浪漫主義音樂注重表現個人情感、幻想和主觀感受,著力挖掘音樂的多種表現性能,突出音樂的抒情性,從體裁形式到具體表現手段都進行了許多創新,產生了一大批傑出的音樂家。

德國的威柏(1776—1826年)和奧地利的舒伯特(1797—1828年)是與貝多芬同時代的浪漫主義音樂家。

威柏於1812年創作的歌劇《自由射手》被稱為「第一部浪漫主義歌劇,標志著德國民族歌劇的誕生」。舒伯特是一位偉大的歌曲作家,共創作了600多首歌曲,其音樂風格既有古典的清新、純朴,又有浪漫的和聲處理和自我表現,感情熾熱,想像豐富,使歌曲達到了比較完美的境界。因此舒伯特有「歌曲之王」之稱。

19世紀三十年代,浪漫主義音樂思潮進入一個新階段,德國音樂家門德爾松(1809—1847年)和舒曼(1810—1856年)是主要代表。

門德爾松最傑出的作品是《仲夏夜之夢》。這是為莎士比亞同名喜劇的配樂,它通過浪漫主義的詩意幻想,把聽眾帶到莎劇中夢幻、戲謔的氣氛之中。舒曼是舒伯特浪漫主義音樂最傑出的繼承者,其主要作品有《狂歡節》、《蝴蝶》等。

19世紀中期,浪漫主義音樂達到鼎盛階段,在歐洲各國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音樂家,著名的有波蘭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法國的柏遼茲、德國的瓦格納和勃拉姆斯等。

肖邦(1810—1849年)被稱為「鋼琴詩人」,一生專事鋼琴創作。李斯特曾以鋼琴演奏聞名於世,代表作有《匈牙利狂想曲》等。

將19世紀音樂的浪漫主義精神表達得最充分的是歌劇。歌劇的創作和活動中心在義大利,以羅西尼和威爾第為代表。

羅西尼的作品旋律優美,技藝精巧,成為美聲唱法的創造者。威爾第把義大利的浪漫主義歌劇創作推上了頂峰,他先後創作了27部歌劇,《茶花女》《奧賽羅》等都是他的不朽之作。法國比才的歌劇創作成就也很高,他最出色的作品是《卡門》。

19世紀下半期,輕音樂首先在奧地利音樂生活中興起,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以創作「維也納圓舞曲」著稱的約翰·施特勞斯一家。

維也納圓舞曲的奠基人是老約翰。施特勞斯(180—1849年),而成就最高的當屬小約翰·施特勞斯(1825—1899年)。小施特勞斯的圓舞曲節奏鮮明有彈性,旋律悠揚流暢,顯得輕快華麗而富有生活氣息。他一生共創作了400多部作品,代表作有《藍色的多瑙河》、《春之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美麗的五月》等圓舞曲。小施特勞斯被譽為「圓舞曲之王」。

19世紀中後期,隨著東歐各國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進步的文學藝術家產生了擺脫外國文化統治,創建本國民族文化的強烈要求。其中許多音樂家致力於民族音樂的復興,形成了民族樂派。民族樂派音樂創作成就最高的是俄國。柴可夫斯基(1840—1893年)則是俄國民族樂派最傑出的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代表作品有《羅米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舞劇《天鵝湖》、《睡美人》,歌劇《黑桃皇後》等。這些作品所塑造的鮮明、深刻而生動的旋律形象,具有無與倫比的感染力,成為俄羅斯和世界音樂文化的瑰寶。柴可夫斯基被譽為「旋律大師」。民族樂派著名的音樂家還有捷克的什克勞普、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匈牙利的艾凱支,波蘭的澤林斯基等。

㈣ 春之聲藝術培訓中心好不好

應該還不錯吧,好像開了很多分校

㈤ 求、(春之聲)校園文化藝術節開幕式策劃書

為了搞好本學院第一屆社團文化節,為進一步拓展大學生社團文化的內涵,在校園里弘揚高雅藝術,提升校園文化活動的層次和品位, 學院將在去年第一屆社團文化節的基礎上繼續舉辦法學院社團文化節活動. 本屆社團文化節將力求在第一屆文化節的基礎上能夠更加完善.就本屆開幕式做如下策劃:
一、前期宣傳
首先是在開幕式上的完善化. 開幕式將在個社團活動開始之前單獨舉辦,力求讓院內外的同學老師及各社團成員能更好的了解社團的發展狀況和社團活動情況,同時與校慶的氣氛相應和.開幕式之前在校園里掛橫幅、貼海報及標語、播放音樂,並且在校園的某處設置一個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咨詢台(院社團部具體負責)。
召集所有社團負責人開會,宣布活動概況和注意事項。(院社團部負責)
二.活動具體安排
1.開幕時間:2009年11月10號
2.活動地點: 風雨籃球場
3.活動主題:「繽紛社團節,濃濃校園情」——本校學院第一屆社團文化節
4.活動目的:充分展現學校社團風采、社團文化,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升校園文化內涵
5.參加人員:學校領導、各系黨總支負責人、院團委老師、各系團總支書記、輔導員、院學生會全體成員、各社團全體人員。
6.活動形式及內容:
(1)主持人開場白。(院學生會社團部負責)
(2)領導講話。
(3)簡單介紹各社團方正。
(4)社聯及社團代表發言。
(5)宣布活動內容及注意事項。(院社團部部長)
(6)開幕式結束並宣布本學院第一屆社團文化節正式開始。(主持人負責)
三.活動主要細節
1.場地布置:(搬椅子、桌子和結束後的衛生)院學生會全體成員。
2.會場次序:請院護校··································

㈥ 王蒙《春之聲》的藝術特色,求解答

在藝術表現上,《春之聲》或許更值得我們重視。它是新時期文學中率先運用「意識流」手專法寫成的小屬說。它突破了傳統的人物、情節、環境的描寫方式,而把反映現實生活的焦點集聚在人物心理內象的直接袒露上,以有限的篇幅充分展示主人公在特定的環境中涌現出的復雜、豐富的內心活動,意識的自然流動,通過對人物內心圖景的細致描繪,勾勒出主人公的生活經歷、命運遭際和思想性格,同時也表示出社會生活豐富而又紛雜的面影。小說採用「放射性結構」,有力地突破了時空的限制,縱筆所向,今昔中外、鄉風城貌,了無拘牽,以極精練的筆墨表現出十分豐富的思想內涵。此外,意味深遠的象徵,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描述,也是其藝術上的顯著特色。

㈦ 春之聲藝術培訓中心 楊家坪分部怎麼樣

九龍坡的一家老牌培訓學校現在已經成功開展到各個區以前在直港大道如今在交通極為便利的步行街 規模是比較大的的

㈧ 長春春之聲和姜小波藝術中心哪個好

長春春之聲和姜曉波藝術中心哪個好?這兩個都挺好啊,去哪個學校哪個喜歡我自己喜歡哪個學校去哪個學校曾被聽不清了

閱讀全文

與春之聲藝術培訓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