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構培訓 > 航天科工四院培訓中心

航天科工四院培訓中心

發布時間:2021-02-10 09:05:31

1. 有人知道航天科工四院17所情況么福利待遇怎麼樣求。。

十七所在航天系統屬於中游,和四院在航天系統中的排名持平,其實航天單位都差不多,很難用好或者差來衡量,主要考慮專業對不對口,發展好不好,十七所是控制所,應該不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 武漢的航天科工四院九部,省直司法警察訓練總隊(教師崗),農業銀行總行數據中心(上海),哪個單位好

農行數據中心應該更有發展前景一點,那個教師崗就不要去了,就是給別個做培訓的,周圍專的環境對屬自己發展不是很好;武漢的四院吧,應該也不錯,算是比較穩定,待遇也比較好的一個單位;再考慮其他的一些因素吧,不如離家近之類的,綜合考慮一下。建議在武漢和上海這兩個單位之間進行選擇,不要離家太遠也不必太近。

3. 航天科工集團四院四部和航天二院207所那個好點,求內部人指點! q:549679744

當然是四部了!四部是四院的總體部,效益很好的,二院207所主要是給二院型號配套的,偏光電設備,在二院內部排名一般。

4. 科工集團四院和科技集團四院是怎麼回事感覺航天集團好亂呀,1院到11院哪些屬於科技哪些屬於科工

航天科技有一院,五院,八院,九院,十院,都在北京,四院(西安)
科工有二院,三院,北京;六院(內蒙古),七院(北京),九院(武漢)

5. 您好,看到您是航天系統的,所以想問一下,航天科工四院17所得待遇和發展前景怎麼樣謝謝!!

科工四院是研究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的,

十七所是控制所,從事控制系統及其電子設備的研究,負責控制系統抓總的

這種單位能進去還是很不錯的,待遇中游偏上吧,發展前景挺好的,羨慕你~

6. 航天科工集團四院四部 待遇和以後發展狀況

四部是固體地地導彈的抓總單位,總體發展不錯的。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英文:China Aerospace Science & Instry Corp 簡稱:CASIC)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簡稱"航天科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前身為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後經歷了第七機械工業部(1981年第八機械工業部並入)、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的歷史沿革。

現有5個研究院、2個科研生產基地、6家上市公司、580餘戶企事業單位,遍布全國各地。現有職工12.7萬餘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超過40%。在各類人才隊伍中,先後培養兩院院士15名,外聘12名院士為集團公司科技委高級顧問、顧問,並擁有一大批國家級知名專家和學者。擁有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成果孵化中心以及專業門類配套齊全的科研生產體系。

7. 本人小碩,工作去向有四個選擇:航天科工集團四院17所,中電集團41所,中興南京,華為濟南或者南京均可。

不知樓主當時選擇如何?如今發展怎樣?我是2019屆畢業生,同樣面臨著拼搏和穩定的糾結選版擇,目前糾結於權美團點評(上海)和航天四院17所。上海基本可以應屆生積分落戶(自己算的分大概76分),17所的話因為戶口都是口頭承諾心中還是有點不安。。請問前輩可否給一些建議?

8. 有沒有人知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四研究院 指揮自動化技術研發與應用中心(北京)」這個單位的情況啊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四研究院
指揮自動化技術研發與應用中心
航天科工版四院指揮自動權化技術研發與應用中心(以下簡稱指揮自動化中心)是四院指揮自動化系統總體單位及核心技術研發基地,也是科工集團內唯一的指揮自動化專業研究單位.指揮自動化中心建設有國家級的國防重點實驗室一個,以指揮自動化技術基礎研究為牽引,按照"需求牽引,市場推動,突出專業,提升能力"的原則進行專業設置,主要覆蓋指揮自動化總體,通信與模擬,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及軟體工程,導航制導與控制,機電工程一體化,車輛工程等方面。
未來三年,將是指揮自動化中心快速發展的階段,中心將在鞏固目前已有任務的基礎上,加大軍民融合項目研發力度,構建軍民融合發展平台,擴大產業規模!

9.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四院十七所好嗎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原來航天系統是由國防科工委歸口管理的,在1998年以前,國防科工委是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雙重領導的機構,既帶有軍隊性質,又是政府部分,1998-1999的改革後,國防科工委的軍隊職能劃給了解放軍總裝備部,成為了一個純政府部門。這樣,航天系統可以大致分為兩個方面,軍隊系統和非軍隊系統。

軍隊部分的航天系統主要包括酒泉、西昌、太原三大衛星發射中心和各航天測控中心(北京、西安、遠望等等),以及一些航天事業和航天工程的領導機構,比如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等。各單位的職能從名稱上就一目瞭然,比如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就是負責衛星發射的,如此等等。

非軍隊系統包括政府部分的國家航天局,國家航天局國防科工委下屬的一個部分,管理民用航天事業、對外代表國家。

真正的航天科研體系已經改組為了企業體制,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這兩個集團下屬的各研究院/所/事業部,是中國航天的主要科研力量。也就是說,航天大部分型號產品都是他們研製的。

航天科技集團實行母子公司體制,下設7個大型研製實體:

1)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 運載火箭與戰略導彈

2)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第四研究院 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

3)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 衛星與飛船

4)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第六研究院 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

5)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第八研究院 運載火箭、導彈、衛星、飛船

6)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原航天科技集團九院、十院合並重組而成 電子技術、導航技術

7)四川航天工業總公司 航天科技集團第七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團實行事業部體制,下設四個事業部和六個研究院,在六個研究院中,有四個研究院與四個事業部是一體的,還有兩個研究院沒有編入事業部體制

1)中國航天科工信息技術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團第一事業部(航天科工一院) 宇航與信息技術

2)中國航天科工防禦技術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團第二事業部(航天科工二院) 防空、防天技術

3)中國航天科工飛航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團第三事業部 (航天科工三院) 飛航導彈技術

4)中國航天科工運載技術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團第四事業部(航天科工四院)運載技術與特種地面車輛

5)航天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團六院 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

6)中國航天建築設計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團七院 北京 建築設計

補充:

1)航天科技集團和科工集團在研究院編號上已經有了重復,科工集團一院的說法還很少出現,所以現在提到一院基本上都是CALT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2)科技集團沒有二院和三院,而科工集團的二、三事業部(二、三院)是以原來的二院、三院為主組建的,所以提到二院、三院,基本上還是原來的二院和三院。

3)原航天總公司四院是從事固體發動機研製的,總部在陝西,有一個大的科研基地在內蒙,就是四院駐內蒙指揮部,又叫河西公司;99年分家的時候,四院給了科技集團,但河西公司屬於科工集團,科工集團將河西公司重命名為六院,這樣從事固體發動機研製的就有了兩家,科技集團四院和科工集團六院,代表產品分別是載人航天逃逸發動機和EPKM。

4)科技集團將067基地改名為航天科技集團六院,067基地在中國航天史上功不可沒,其液體發動機是長征火箭的動力之源。這樣六院也有了兩個,需要注意區分。

5)科技集團共有130多個企事業單位分布在全國各地,有職工9.33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2萬人,包括6800多名高級工程師,1200多名研究員,31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工集團共計180多個企事業成員單位,近l0萬名職工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佔40%。

10. 航天科工集團四院在哪就業待遇怎樣

日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四院北京研發基地一期信息化基礎建設工程正式通過了有關方面的評審驗收,院總部新的辦公自動化系統也正式啟用。這是隨著四院總部及京區單位部分部門提前搬遷至北京研發基地,該院信息化建設借機提速,服務科研生產、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又一重要舉措。
作為一家年輕的研究院,四院的信息化建設工作起步相對較晚,但該院通過做好頂層策劃、明確工作重點、加強隊伍建設、保證資金投入並落實到位等措施,使信息化建設實現了五個歷史性轉變,即由謀劃當前向謀劃長遠轉變,由「被動信息化」向「主動信息化」轉變,由「信息化需求」向「需求信息化」轉變,由增強信息化本身的能力向增強研究院的核心能力轉變,由支撐研究院的各項業務工作和活動向直接參與企業價值創造轉變。
在較短時間里建成了一個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到四院再到院屬基層單位、從內部單位到核心協作圈的立體化運行網路,這是四院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特點。
早在2005年,四院第一次信息化工作會議就從研究院生存發展的高度,積極謀劃、描繪出建設數字化研究院的藍圖,計劃在幾年時間里,打通從設計、試驗到生產製造的數據流和過程流;通過建設「數字化管理」、「數字化設計」、「數字化試驗」和「數字化生產」四大支撐環境,提升「集成管理」、「快速研發」、「敏捷總裝」和「模擬試驗及數據集成」四種能力。隨後,該院明確提出了建設目標。與此同時,該院每年都及時總結經驗和規律,研究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下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和措施,從而使該院的信息化建設一年上一個台階,最終躋身於集團公司信息化工作的先進行列。
圍繞中心,把信息化建設與研究院科研生產任務圓滿完成緊密結合起來,是四院信息化建設的另一個重要特點。
近年來,該院開展了管理體制劃分、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安全體系規劃、數字化信息系統建設和產品數據管理(即PDM)推廣等多方面的信息化建設工作,為研究院信息化發展與型號科研生產能力提升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年,四院不斷深化PDM應用,企業間異地協同成效顯著;計算機輔助集成製造系統工程進展順利;集成研製應用示範平台工作按階段完成,型號信息化示範項目穩步開展;信息化應用系統建設得到加強,業務信息化應用水平逐步提高;信息化基礎規范逐漸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日臻健全;信息安全體系規劃不斷完善,信息安全建設得到加強。
突出重點,以提高管控力為目的,把信息化建設與研究院的管理改革、創新發展,特別是流程再造及工程化應用結合起來,是四院信息化建設的第三個特點。
過去幾年,該院重點加強院級PDM集成系統建設,通過信息集成技術牽引型號管理需求,推動型號管理流程優化和重組,改變了型號管理基於文檔方式的現狀,使之向基於技術狀態變化管理的方向發展。實施企業資源管理系統,攻克型號總裝過程的三維工藝、庫房配套、混流裝配線計劃與調度、快速重組等關鍵技術,提高型號生產製造數字化水平。完成異地試驗視頻協作系統一期工程建設,達到了減少異地出差、降低研製成本、縮短研製周期的目的。通過協同辦公系統升級、項目管理系統和質量管理系統實施、財務系統和供應鏈系統統一應用等,提升了精細化管理能力。將日常行政審批、綜合管理、出差報銷等業務流程全面電子化,提高了辦公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此外,該院還針對北京研發基地建設的信息化需求,採取先進、安全的設計理念,保證網路骨幹帶寬達到萬兆,線路實現冗餘和備份,為後續設計研發生產提供了基礎平台。近期,該院從信息化基礎建設、信息化應用與效果、IT服務管理與IT治理等多方面實際需求出發,完成了對院屬各單位信息化水平的信息採集和評價,為後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閱讀全文

與航天科工四院培訓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