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內哪些學校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比較好
首先,廣播電視編導算是一個大類,每個學校的名稱可能會略有區別。
比如:影視編導、廣播電視藝術、廣播電視編導等……這事實上都是差不多的傳媒類專業,在綜合類院校里,廣播電視編導可能會偏向電視、新聞、傳播等方向;在藝術院校里,影視編導專業更偏向電影方向。
其次,每個學校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的內容可能也不太一樣。
所以建議同學們在報考一所學校之前,首先關心三個點:1.考什麼:查招生簡章,明白具體考試項目,自己是否符合該校要求;2.學什麼:可以直接在官網上down到全校各級各專業的課程表,至少可以看到入學後學什麼對吧!也許跟自己想像得並不一樣,也許學校課程設置不夠好呢!3.做什麼:這點可以詳見另一個題目,廣播電視編導的就業前景,我也會在那裡詳細做答。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需要提前准備、參加藝考,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備考內容事實上也可以報一些相關傳媒類專業,比如數字傳媒,媒介管理、攝制照明等(具體名稱根據各學校有區分)。在這里建議大家在專業的細節劃分上,仔細去查看官網的招生簡章。
在可選藝術類院校中,大致分為三個梯隊。
第一批: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國內第一,文化分和藝考分雙高!)、北京電影學院(偏影視編導方向,專業課要求更高,文化分相對低些)、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現在改制了,非軍籍不建議)中國戲曲學院……
二類:天津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海南大學、安徽大學……
嗯……綜合類其實挺多的,盡情去選你喜歡的學校吧。
㈡ 靖江哪裡有教師資格證培訓班考教資有什麼要求
教師資格證考試是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官方設定的教師資格考試,是各省教育廳根內據教育部為保證師容資質量,在教育系統逐步實行教師准入制度的要求設置的一項考試。
教師資格證考試改革於2015年正式實施,打破教師終身制且五年一審。改革後實行國考,考試內容增加、難度加大,不再區分師范生和非師范生,一律參加全國統考。
㈢ 教育部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交流武漢中心的招收訪問學者
接受青年骨幹教師國內訪問學者
為加強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培養一批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幹,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國內訪問學者項目實施辦法》(教人廳[2004]8號)和《關於做好2011年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國內訪問學者工作的通知》(教師司[2012]9號)文件要求,現將武漢大學2012-2013學年度接受青年骨幹教師國內訪問學者招生簡章公布如下:
一、接受對象和條件:
1. 在國內普通高等學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五年以上,政治素質好,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的高校在職教師。
2. 申請人應為選派學校學術帶頭人的後備力量或青年骨幹教師,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扎實、教學科研能力較強,能勝任主幹課程講授任務,曾獨立主持或參與一次全過程的課題研究並取得成績。
3. 原則上具有副高及其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應具有碩士學位或接受過碩士研究生課程的學習,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對有突出創新能力和培養潛力的優秀青年教師,可適當放寬為:45歲以下的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或者是40歲以下的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講師。
二、接受專業及課題名稱(見教育部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交流武漢中心網站)
三、申請步驟:
(一)個人申請。申請者須填寫《全國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國內訪問學者推薦表》一式兩份。由選派學校師資管理部門在推薦表上簽署意見,然後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簽署意見並加蓋公章後寄辦公室。
(二)導師簽署意見。辦公室收到推薦表後會及時與導師聯系,請導師審查並簽署接受意見。
(三)辦公室審核同意後,將在當年暑假前寄發錄取通知書。
四、申請截止時間:當年6月30日。
五、訪問期限及學習工作要求:訪問期限為一學年。訪問學者在指導教師指導下,共同協商制訂研修計劃,應以參加科研為主,並協助導師指導研究生、參與課程講授、輔導或其它教學工作。
六、考核結業:訪學中期,訪問學者須填寫《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國內訪問學者中期檢查表》;訪學期滿前,訪問學者須填寫《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國內訪問學者結業考核表》,並提交訪學期間的科研成果及其證明材料。經導師和我辦審核合格後,由武漢大學頒發教育部監制的《國內訪問學者證書》。
㈣ 想學環境工程專業,哪些大學比較靠譜
靠譜的學校有挺多,但是能不能順利考上,還是要看你的個人能力,作為環境工程專業在校生,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未來此專業一定會大放異彩,想必大家也已經注意到了,現在環境問題越來越嚴峻,對於人們的生活已經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所以國家對環境問題極為重視,也就是說,環境工程學子的春天來了。
但是,好學校雖然有很多,可是招收名額有限,有時候成績不太理想的同學根本無法進入這類重點高校,那麼對於此類學生來說,如果想學環境工程,該怎樣選擇學校呢。
我認為,如果你的成績無法支撐你去上名校,難么首選就應該去各省的省會城市上大學,因為省會城市的畢業生機會更多,你想想看,你在一個城市待了四年,肯定會對它有較為熟悉的認知,對城市的環境問題也會有個大概的認知,畢業後發展起來就會相對得心應手一些。
㈤ 教育部西南高校師資培訓中心的中心簡介
是教育部
建立的全國六大區高校師資培訓中心之一,業務上直屬教育部人事司領導和高校師資培訓交流北京中心、武漢中心指導,行政上隸屬西南大學。西南中心先後促成建立了四川、雲南、貴州、重慶等四個省級培訓中心,形成了西南地區高校教師培訓網路體系。
歷經幾次機構改革和調整後的西南中心與教育部西南教育管理幹部培訓中心、中央農業幹部教育培訓中心西南分院、全國中小學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基地、國家體育與藝術師資培養培訓基地、重慶市高校師資培訓中心、重慶市中小學骨幹教師培訓基地、西南大學掃盲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合署辦公。目前,中心有專職工作人員28名,其中專職教學科研人員8人;有教學、辦公、住宿大樓3棟,建築面積7500平方米,可同時提供500餘名學員住宿;有250平方米的專業圖書資料室1個,藏書12000餘冊,期刊雜志200餘種;有專用的能同時容納250人的多媒體教室1個,100人以上的多媒體教室2個和可容納60人左右的普通教室3個;有大小會議室3個;擁有120餘台計算機機房三個。新裝修的學院餐廳,可容納300餘人同時用餐。
中心堅持「三個適應,兩個轉變」,「務本求實,創新提高」的方針,充分利用依託學校西南大學和在渝高校乃至西南地區和全國重點高校的師資力量和學科資源優勢,開拓創新,注重質量,立足重慶,服務西南,面向全國。中心成立至2005年底,共培訓國內訪問學者、骨幹教師進修班、碩士學位班、助教進修班、專題研討班、短期班、研究生課程班、單科進修、崗前培訓等各層次進修教師20300餘名。
「十一五」期間,西南中心決心將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效率意識、服務意識、奮斗意識、奉獻意識,在培訓的「結構、質量、規模、效益」八個字上下功夫,在鞏固、提高已有培訓內容、形式的基礎上,努力開拓教師職後教育新路子,為西南地區高校培養培訓更多的學術骨幹、學術帶頭人,為建設一支結構優化、素質精良、高水平的高校教師隊伍做出更大的貢獻。
㈥ 教育部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交流武漢中心的中心概述
其具體任務是:
一、依據教育部下達的全國高等學校師資培訓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負責培訓的組織協調工作,提出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
二、履行「武漢大學師資培訓中心」職責,以武漢大學為基礎,對高校教師及其他人員開展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
三、在教育部領導下,組織開展以國內外教師隊伍現狀和發展趨勢為內容的調查研究,對全國高校教師培訓工作提出咨詢建議。
四、負責「教育部青年骨幹教師國內訪問學者項目」的日常工作。
五、「武漢大學考試中心」由本中心負責管理,承辦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考試院下達的有關考試的考務工作。
2010年1月18日,為進一步統籌好武漢大學繼續教育和師資培訓資源,更好地發揮繼續教育和師資培訓工作在我校辦學中的作用,經武漢大學黨委常委會議研究,決定合並武漢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和教育部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交流武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