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校外培訓機構為何會野蠻生長
據報道,中國教來育學會的數據源顯示,2016年我國中小學課外輔導行業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參加學生規模超過1.37億人次,數據顯示,國內一家大型的培訓機構已覆蓋37個城市,線下學生接近400萬人,線上注冊用戶累計超過3500萬人。
減負背景下,課外培訓機構有市場需求。許多小學在減負政策的推動下,紛紛制定提前放學制度,有些學校甚至下午3點左右就放學。對於大部分工薪階層來說,因放學時間與下班時間不一致,導致接孩子難。早早放學,上課外培訓機構,自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專家表示,目前對民辦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缺乏統一的國家標准,從全球視野來看,民辦校外培訓機構基本上是各國政策議程中的「盲點」,缺乏成熟而普遍的政策經驗參考。
『貳』 教育部為什麼治理校外培訓機構
近年來,校外培訓機構發展迅猛,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部分中小學生對學習的補充性需求。然而,校外培訓現狀卻不容樂觀,一些培訓機構開展以「應試」為導向的培訓,違背教育規律和青少年成長發展規律,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造成學生課外負擔過重,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社會反響強烈。
為迅速遏制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根據《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等法律規定和國家課程方案、課程標准,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決定聯合開展專項治理行動,依法維護學生權益,堅決治理違背教育教學規律和青少年成長規律的行為,推動解決中小學生過重課外負擔問題,確保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專項治理行動聚焦六類不規范行為,辦學隱患和辦學內涵兼治,校外培訓和校內教育教學行為兼治,通過打「組合拳」系統解決問題。可以概括為3個方面:
一是治理無資質和有安全隱患的培訓機構,把確保學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校外培訓機構要立即停辦整改。對未取得辦學許可證、也未取得營業執照(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但具備辦理證照條件的校外培訓機構,要指導其依法辦理相關證照;對不符合辦理證照條件的,要依法責令其停止辦學並妥善安置參加培訓的學生。對雖領取了營業執照(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但尚未取得辦學許可證的校外培訓機構,具備辦證條件的,要指導其辦證;對不具備辦證條件的,要責令其在經營(業務)范圍內開展業務,不得舉辦面向中小學生的校外培訓。
二是治理數學語文等學科類超綱教超前學等「應試」培訓行為,把減輕學生校外負擔放在最突出位置。
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主要指語文、數學等)出現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的班次、內容、招生對象、上課時間等要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進行登記備案並向社會公布。嚴禁校外培訓機構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及競賽,堅決查處將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結果與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掛鉤的行為,依法追究有關機構和有關人員責任。
三是治理學校和教師中存在的不良教育教學行為,把強化學校和教師管理提到更重要位置。
堅持依法從嚴治教,堅決查處一些中小學校存在的「非零起點教學」行為,嚴厲追究有關負責人責任;堅決查處個別在職中小學校教師課上不講課後到校外培訓機構講,並誘導或逼迫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等行為,一經查實,一律依法嚴肅處理,直至取消教師資格。
『叄』 全國有多少所校外培訓機構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全國各地持續推進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截至2018年6月21日,全國已摸排校外培訓機構201193所。
截至2018年6月21日,全國已摸排校外培訓機構201193所。各省報送的數據顯示:北京摸排2394所、天津摸排11864所、河北摸排9869所、山西摸排838所、內蒙古摸排6920所、遼寧摸排5853所、吉林摸排2674所、黑龍江摸排8743所、上海摸排6928所、江蘇摸排31618所、浙江摸排17605所、安徽摸排7051所、福建摸排486所、江西摸排2032所、山東摸排23203所、河南摸排5641所、湖北摸排6048所、湖南摸排8260所、廣東摸排18186所、廣西摸排2890所、海南摸排829所、重慶摸排1126所、四川摸排3072所、貴州摸排1026所、雲南摸排260所、西藏摸排73所、陝西摸排5364所、甘肅摸排4287所、青海摸排281所、寧夏摸排2408所、新疆摸排3124所、新疆兵團摸排240所。下一步,教育部將督促指導各地盡快按期完成摸排工作,加快對問題機構的整改,並公布各地整改進展數據。來源:中國新聞網
『肆』 關於校外培訓機構平台今天咋么打不開
校外培訓機構平台今天打不開,可能是因為這個平台系統的問題。
『伍』 校外培訓機構為什麼很難盈利
校外培訓機構盈利困難主要還是生源問題吧。教育機構的運營成本其實並不高。主要是房租、員工工資加日常開銷。這個行業的利潤還是很高的,以我所在的城市為例,機構收學生兩個小時500元左右的學費,給到老師手裡大概150元左右(北京等大城市課時費更高)。一般機構收的學費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是老師的課時費。所以教育機構的利潤還是很高的,只要有生源就能盈利。
四、高房租及線上教育的雙重影響。前文提到校外培訓機構的運營成本很大一部分是房租成本。近幾年由於房價越來越高,培訓機構的房租成本也越來越高了。另外隨著監管的完善,管理部門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營業面積也有了要求,達不到要求的不允許營業。因此運營校外培訓機構的成本確實越來越高了。
近幾年由於互聯網的發展,線上教育越來越火,特別是今年(2020)年特殊時期,線上教育更是風生水起。生源是有限的,線上教育機構截取了越來越多的生源線下機構的生意就越來越難做了。建議線下機構嘗試開展線上教學,及時轉型順應潮流順便降低運營成本。
『陸』 如何規范校外培訓機構
近年來,部分校外培訓機構違背教育規律和青少年成長規律,開展以「應試」為導向的培訓,造成了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過重,也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社會對此反映強烈,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工作被提上重要議事日程。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標志著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進入了標本兼治的新階段。
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切實減輕學生課外負擔,尤其需要從國家層面深入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積極傳遞素質教育導向。要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杜絕將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結果與中小學招生入學掛鉤,中小學校和校外培訓機構要進一步加強自律;要深入推進中、高考改革,充分發揮考試招生的引領和導向作用。從考試內容改革看,中、高考改革都要減少對單純記憶、重復訓練內容的考查,更加註重和強化能力考查;從招生錄取機制改革看,要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逐步引入招生錄取環節,破除招生錄取「唯分數論」。
『柒』 校外培訓機構整治有哪些規定
8月23日報道,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針對當前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有安全隱患、證照不全、超前培訓、超標培訓等突出問題,從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的關鍵環節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今年2月,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總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出《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部署全面開展拉網式摸底排查,堅決治理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有安全隱患、無證無照、『應試』傾向、超綱教學」等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在已經有四部門部署專項治理的情況下,現在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出台《意見》,其重要意義在於切實構建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發展的長效機制,落實專項治理的成果,避免專項治理變成「一陣風」。
這次國務院辦公廳出台《意見》,力圖解決專項治理發現的問題。比如,明確由省級教育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本地校外培訓機構設置的具體標准,省域內各地市差距大的,可授權地市級教育部門制定,並從場所條件、師資條件、管理條件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這對規范培訓市場的供給十分重要,因為如果標准設置過高,很多機構難以達到設置標准,培訓供給就有限,這就可能推高正規培訓機構的價格,而價格低的非正規培訓機構也會借機滋長,且游離在監管之外。
規范教育培訓機構,只是從供給端進行治理,這對緩解培訓熱會有一定作用,比如禁止培訓機構開展提前教學、超綱教學,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家長的焦慮。針對禁止提前教學、超綱教學,《意見》明確提出建立教育培訓機構備案制,有助於教育監管部門及時了解培訓內容,糾正提前教學、超前教學等問題。
應當看到,我國家庭的校外培訓需求,主要源於升學競爭之下家長對提高孩子競爭能力的渴求,而且這種需求普遍存在。成績好的學生在校內可能吃不飽,並想保持競爭優勢,因此要選擇校外培訓;成績差的學生在校內可能跟不上,也要選擇校外培訓。比如,每個假期都被學生作為「趕超」「逆襲」的機會,名義上是假期,但有的學生比上學時還累,很多學生的暑假生活都在培訓班度過。
『捌』 校外培訓機構如何進行規范和治理
據報道,目前目前校外培訓機構水平參差不齊,同行惡性競爭搶生源,大部分培訓機構沒有辦版學資質,絕權大多數代課老師沒有教師資格證,培訓機構水平參差不齊,需要規范和治理。
從長遠來看,規范培訓機構只是第一步,要讓全社會認可,孩子的學習成績只是眼前的直接價值,而孩子的思想品德、科學素養、學習能力則是伴隨一生的長遠價值。
『玖』 如何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
8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版《意見》),這是第一個國權家層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系統性文件,對於構建長效機制、規范培訓秩序、維護良好教育生態、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外負擔具有重要意義。8月22日上午,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文件有關情況。
對此,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今年2月,教育部已會同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原國家工商總局聯合印發了通知,明確了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的重點和治理步驟。上半年各省均已出台了專項治理實施方案,截至8月20日,全國已摸排培訓機構38.2萬家,其中發現問題25.9萬家,按照邊摸排邊治理的原則已經整改4.5萬家。
『拾』 校外培訓機構用什麼秘訣招生
國家重拳治理校外培訓機構7個督查組分赴各地開展專項督查
從今年年初,教育部等國家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後,教育部定出時間表,各地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摸清底兒。
就在幾天前教育部會同民政部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派出7個督查組赴華北地區、東北地區、華東地區等地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專項督查,同時,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還約談部分校外培訓機構負責人,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
校外培訓機構招生秘訣:「秘考」
近年來,一些面向中小學生舉辦的教育培訓機構開展以「應試」為導向的學科培訓,不僅違背教育規律和青少年成長發展規律,而且還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造成學生課外負擔過重,家庭經濟負擔過重,社會反響強烈。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 呂玉剛:就是要堅持內外結合、疏堵聯動。我們學校的工作要做好,學校的教育質量要提高,完善我們課後服務的機制,和相關的一些政策措施,充分調動我們中小學,在課後服務當中的主渠道作用,使我們能在學校解決的問題,就在學校解決了。
相關專家也指出,減負需要打出組合拳,培訓機構也應該調整側重點,從超前的學科教學轉向滿足學生成長的多樣化需求,辦出特色,起到做好學校教育的補充作用,特別是在興趣特長方面。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鍾秉林:希望這些培訓機構將來能夠規范有序、健康的發展,能夠在發展孩子的興趣特長方面,能夠滿足家長和孩子多樣化的需求,在這方面多下功夫,從培訓的定位、從內涵、師資這方面,把這個水平提高,同時還有我覺得要轉變觀念,社會現在發展對於人才是大量需求,而且它是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需求),我們的孩子們,使他們接受適合自己的教育,將來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潛質,能夠實現個人的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