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雲南財經大學的歷史沿革
1950年3月,中國共產黨接管國民黨財政廳後,為適應當時急需大批財政會計管理人才的需要,建立了財政幹部訓練班,共培訓了近400名幹部。
1951年初,財政幹部訓練班改為雲南省財政幹部學校,並正式啟用印章。同年6月,財政廳決定財政幹部學校校長由主持財政廳日常工作的副廳長翟昌宗同志兼任。 之後,相繼成立了雲南省商業幹部學校、糧食幹部學校、供銷幹部學校、銀行幹部學校,加上財政幹部學校共有五所幹校(「小幹校」)。
1958年底,中共雲南省委同意財貿系統的五所幹部學校合並,成立雲南省財貿幹部學校(「大幹校」)。
1964年3月,中共雲南省委作出「關於撤銷雲南省財貿幹部學校、恢復建立商業、合作、財政、銀行四個專業幹校」的決定,並確定四所幹校分別由省商業廳、供銷社、財政廳和人民銀行雲南省分行主管。
「文化大革命」中,幾所幹校遭到嚴重破壞,校舍被佔用,教師全部下放「五七」幹校勞動。後經有關業務部門積極努力,1973年6月重新恢復糧食幹校、商業幹校和財政金融幹校。
1978年6月19日,中共雲南省委決定將上述三所幹校再度合並,成立雲南省財貿幹部學校,為局一級單位,由省委財貿政治部領導。
1979年3月30日,雲南省革命委員會批准財貿幹部學校開辦財貿大專班,招收大專生(79級學制為兩年,80、81級學制為三年)。實際上是為創辦本科學院作準備。
1981年8月26日,國務院教育部下發《關於增設雲南財貿學院的通知》,批准成立雲南財貿學院,為本科高等學院,由雲南省領導。同年11月7日,省政府會議決定,財貿學院的日常工作由省教委和省委財貿辦公室(「財辦」)管理,以「財辦」管理為主。
雲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的前身是成立於1979年11月的雲南省工業幹部學校。1983年8月,雲南省政府決定將其校名改為「雲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1998年2月,雲南省政府決定並報經教育部批准,雲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與雲南財貿學院合並辦學,成立新的雲南財貿學院。
1999年2月,新的雲南財貿學院成立。
2006年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雲南財貿學院更名為雲南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