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选修课《食品营养与健康》课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个人学习后的收获,别人无法代替。如果你要用别人的收获作为参考,当然也专是可以的,如果想完属全套用也是可以的,但是这种方式不好,这样对你提高是没有好处的。
《食品营养与健康》说的是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这种关系所以密切和重要,是因为食品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任何其他关于健康的方法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产生效果。如果没有这个基础,那么,其他任何健身方法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❷ 学习营养与食品卫生的感想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体系建设;监管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根据有关资料显示,1993年至1998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由3430亿元增至600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2%。2003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更是首破12000亿元,远远超过汽车工业总产值9400亿元的水平。但是全球及我国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却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也促使各国政府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各国纷纷加大了对本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2003年4月16日,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工作迈入了综合监管与具体监管相结合的新阶段,也表明了我国政府与时俱进、切实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心。然而,此后有关食品安全的负面消息依然不断,通过新闻媒体的深入追踪报道,我们知道了阜阳劣质奶粉、重庆火锅石蜡底料、太仓劣质肉松、山东"掺肥"龙口粉丝……。据媒体报道,《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新近完成的一项有关食品安全的调查显示,近期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82%的公众表示,这些事件"肯定会" 引发自己对周围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13%的人表示"可能会"。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较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缓、问题较多,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还是在于我国食品安全缺乏完整的保障体系。我们认为,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应当把在整体上建立我国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作为食品安全工作重点和战略目标来实现。
一、基本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据我们初步统计,1949年至今,我国部级以上机关所颁布的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以及各类规范性文件等多达840篇。其中基本法律法规107篇、专项法律法规683篇、相关法律法规50篇;文革前(1966年5月前)7篇、改革开放前(1978年12月前)1篇、改革开放后(1978年12月后)832篇。国务院于1979年8月28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现已失效),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2年11月19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现已失效),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5年10月30日发布了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这3个法律规定从法律层面上相继构成了我国改革开放后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对我国的食品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随着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有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食品安全形势的发展需要,作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食品卫生法》对体系内其他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作用也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所调整的范围过于狭窄。《食品卫生法》第四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都必须遵守本法。"从此条可以看出,《食品卫生法》的"食品"概念是狭义的,并没有包括种植、养殖、储存等环节中的食品以及与食品相关的食品添加剂、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或者使用。而食品安全问题本身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法律应当反映出食品在这个过程中的整个生物链条,仅对食品生产经营阶段中发生的食品安全法律关系进行调整使得该法出现了较大的法律监管盲区,从而造成了政府部门对饲料中加入瘦肉精、农药大量残留、滥用抗生素、食品储存污染等诸多问题的监管滞后和监管不力。
第二,《食品卫生法》确定的执法主体职责与现实情况有所脱节。根据该法第三条的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食品卫生管理工作。"而1998年机构改革之后,我国食品监管主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海关总署等多个部委共同按职能分段监管,已形成了食品安全多部门的监管体制。2004年9月1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再次对有关部委的职责分工加以调整和明确。《食品卫生法》关于执法主体职责的内容应当顺应现实的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
第三,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内容比较单薄,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所导致的食品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多尚未涉及。和经济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法规相比,我国缺少一系列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制度。例如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制度、食品安全信用制度以及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等。同时,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对"食品安全"等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尚未有明确的法律定义。
第四,食品安全法律责任的规定不严、衔接不顺、内容不全。以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食品卫生法》为例,对违反该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吊销卫生许可证。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最基本的要求,对违反卫生规定的当予重罚。然而根据该法,在一般违法情况下,除了责令改正和警告之外,五千元以下的罚款落在执法机关的自由裁量范围之内,且不说罚款的上限太低,如此"可以"也为追究违法者的行政责任创造了迂回的空间,极有可能连区区五千元以下的罚款也不了了之。类似的规定总和起来,执法不力也就难免了。
综上,在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过程中,应当首先抓紧组织修订《食品卫生法》。在是否将《食品卫生法》修改为《食品安全法》的问题上,还有不同意见。我们认为,食品卫生仅是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一部分,无论是从法律的名称还是从法律本身的内容考虑,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都应围绕"食品安全"这一核心加以建设。建议方法有二:一种是把《食品卫生法》更名为《食品安全法》,作一次全面修订和补充;另一种是重新制订一部《食品安全基本法》,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母法",其基本内容至少应当包括如下方面: (1)目的:综合促进和保障食品安全。(2)定义:明确"食品"、"食品安全"等名词的法律涵义。(3)食品安全监管范围:国家对食品安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4)监管体制:以法律的形式提出我国食品安全基本监管框架和各方职能。(5)食品安全监管原则: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注重科学依据,控制和预防并重,公开、客观、公正,等等。(6)社会其他各阶层的食品安全责任。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为主,还包括与食品相关的行业、食品行业协会以及消费者等。(7)应急处理。(8)标准检测,含市场准入。(9)安全风险评价。(10)信用体系。(11)食品安全信息网络。(12)宣传教育。(13)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的推动。(14)法律责任。强调监管主体的违法责任、做好与《刑法》的衔接、对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设置严厉罚则。
❸ 幼儿园膳食总结
摘要复:幼儿正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制营养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幼儿园食谱的最大特点是讲究营养平衡:营养平衡是指食物量的平衡和营养物质结构平衡两个方面:食物量平衡即每天要按不同比重安排好几类食物:营养平衡即每天的膳食中营养素的含量比例搭配要恰当,这样才能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满足这两方面要求的食谱.才是保证营养平衡的食谱。
❹ 选修课《食品营养与健康》课心得体会
学习《营养食品与健康》心得体会
老祖宗曾有说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食物好比是皮,营养则好比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通过学习了营养食品与健康这门课程,我知道了有关许多饮食与健康这方面的知识,要获得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必须注意食品的合理搭配,切忌吃荤不吃素或吃素不吃荤。人每天从食物中获取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和水,叫做七大营养要素。这些营养成分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所以缺少了其中一样营养成分都是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的。
“民以食为天”,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没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如何能够能好,睡好,完好呢?如何能够完成梦想、学业以及拥有一个好的工作呢?一个好的身体,是离不开饮食方面的,所以,在摄取食物中摄取营养的时候,要全方面的摄取。不要因为是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而去挑食,这样的摄取情况是非常不害臊的行为习惯的。
食物不仅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也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基本的生物学法则决定了食品工业是“天下第一产业”,也是人类的“朝阳产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饮食方式的要求也是花样百出的,所以,一些餐饮业和食品制造业为了附和消费者以及谋取暴力,把花果蔬菜的成分都破坏掉了,这样做的后果,不仅消费者没有摄取到相应的营养成分,而且更有害身体健康。就像现在出现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从三聚氰胺奶粉到化学火锅底料,从瘦肉精火腿肠到染色馒头,从硫黄生姜到福尔马林血旺……在强烈的利益驱动下,无良商家已毫无道德底线可言,他们要钱又要别人的命,问题食品严重威胁着百姓的健康。所以,不要一味的追求好吃,再好吃也比不过营养与健康呀,这说明大家营养与饮食意识不高,知识不够,没有营养和健康的东西,得于慢性自杀呀。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营养。我们每个人的样子可以说是“吃”出来的。是不是经济发达了,人民和生活水平提高了,营养就跟得上了?不一定,这里在在一个均衡营养与健康饮食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要重视营养,因为营养不仅是个人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关系整个民族的问题。
营养问题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表现,那么怎样利用食品,保持自己的健康,靠的就是自己的基本营养知识。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搭配不好的食物。
愿每个人都重视营养,合理搭配膳食,做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❺ 学习幼儿营养与幼儿园膳食管理这门课有什么心得体会
引述大量课堂内复容,争取每部分内容制后都能跟一个结合自身情况的例子,例子分为学习前的错误做法和学习后带来的改变,使文章显得生动,也表现出你学习认真,听课仔细,还理论联系实际。
最后总结时一定要努力往好了说,这门学科怎么怎么有好处,对个人、家庭、社会、地球(这个就不用了)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文章最好有文采一点,齐活
❻ 营养学的学习感受
可以谈谈自己对营养学的理解和感悟。
比如:今年我上了营养学这门课,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解了以前没有注意的营养学在生活上的细节,也有了一些知识的积累,老师讲的东西都是我们平时要接触的东西,甚至是一些我们一直理解错误的基本常识。
我认为这门课真的很有必要学习,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们有了健康的饮食习惯,正确的对营养食物的认识,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健康对我们来说实在的太重要了,面对现在社会的各种食物,已不是以前那种粗茶淡饭的生活了,各种多样化的食物不断涌现,而人们也出现各种困惑,肥胖等系列的现代病也开始不断出现,中国饮食文化与营养保健这门课应该推广成为为大家广为接受的一门学问。
(6)幼儿食品营养培训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营养学一般可以划分为膳食营养学、运动营养学、公共营养学、临床营养学等领域。如运动营养学是研究运动员的营养需要,利用营养因素来提高运动能力,促进体力恢复和预防疾病的一门科学。运动营养学是营养学的一个分支,是营养学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所以有人把运动营养学视为应用营养学或特殊营养学 。
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解剖生理学、病理学、中药学、方剂学、病理学、药理学、基础营养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卫生学、烹饪学基础、临床营养学、中医药膳学、卫生法规与监督等。
❼ 谈谈儿童营养及喂养的心得
3-6岁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一般来说,营养的核心是“均衡、科学、合理”。通过每日的膳食调配要达到:一、提供、满足人体生理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二、合理的膳食搭配、烹调加工,让营养物质最大化地消化、吸收、利用;三、让膳食结构科学、合理,既要避免营养物质的过剩、丢失,又要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对学龄前幼儿来说,摄取营养不仅是为了满足生命活动和机体活动的需要,而且是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根据这一原则,我们积极探讨学龄前幼儿的平衡膳食的制订、烹调及科学合理安排,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制订科学、合理,符合幼儿生长发育需求的营养食谱。
1.严格营养配比,确保幼儿获得科学的营养。
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食谱,首先是要讲究营养平衡。广义的营养平衡是指食物量的平衡和营养物质平衡两个方面。食物量平衡即每天要按不同比重安排好八大类食物;营养平衡即每天的膳食中六种营养素的含量比例搭配要恰当,才能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幼儿每天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学龄前期较婴儿期生长速度相对缓慢,但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单位体重的能量需要营养素的需要量仍要高于成人。
要制定营养平衡的食谱,合理调整幼儿的进食量,应根据3-6岁幼儿每日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进行食前的营养预算和食后的营养核算,再结合季节特点,选择八大类食物,安排好由于幼儿的偏食习惯容易导致缺乏的四种营养素(维生素A、胡萝卜素、钙和核黄素)含量丰富的食物,订出“三餐两点”的幼儿带量食谱。热量分配必须符合早餐30%,午餐40%,晚餐30%的比例要求,干稀、荤素、粗细、甜咸搭配要合理,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谷类食物与动物性食品搭配时,以谷类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足量的各类食物所含碳水化合物必须可提供幼儿一日热量的55%,脂肪提供每日热量的30%,蛋白质提供每日热量的15%。每日摄入的优质蛋白应占总蛋白质供给量的2/3-1/2,而且要求动物性食品所含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比较齐全,如此搭配才能满足幼儿脑、体活动对热能和生长发育对蛋白质的需要。这样制定的食谱既保证了幼儿每日膳食中有充足、平衡的营养,保持了我国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能量来源以粮食为主的基本特点,又能保证各种营养素的质量。
2.膳食组成多样化,保证营养物质全面、均衡。
任何一种或多种食物都不可能全面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只有将不同的食物合理调配,组成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才能使幼儿获得全面、平衡的营养。为此,我们在食物的花色品种和营养搭配上格外下功夫。
(1)米面搭配——米饭和面食的搭配,粥与面点的搭配,从多种组合上保证了幼儿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2)粗细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如山芋、玉米、南瓜、血糯米、燕麦和大米的合理搭配,不但有营养互补作用,更重要的是粗粮所含纤维素较粗糙
,能刺激肠蠕动,减少慢性便秘,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育。
(3)干湿搭配——米饭与汤组合,粥与包子、馒头的搭配,牛奶与餐点的组合,以提高幼儿营养的吸收率,增加水分而达到补充营养的作用。
(4)咸甜搭配——干湿甜点心与湿干咸点心搭配,以控制食用糖和盐的过量摄入,使幼儿能每天均衡地食用糖和盐。
(5)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搭配——动物类食品(鱼、肉、虾、鸡鸭、蛋等)与豆制品(豆腐、香干、百叶、黄豆、赤豆等)食品搭配,重视植物蛋白的摄入,从而保证幼儿获得优质蛋白质和提高了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及生理价值。
(6)深色蔬菜与浅色蔬菜和水果搭配——深色蔬菜为绿叶菜(青菜、菠菜等)和深颜色的菜(胡萝卜、黄瓜),它们所含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一般比浅色菜和水果高。浅色菜包括根茎菜(土豆、白萝卜等)和黄叶菜(卷心菜、黄芽菜等)。水果中的芦柑和甜橙的维生素C高于蔬菜。它们之间合理搭配,餐后或餐前一小时供应适量的水果,可以保证和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及利用率。
3.根据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结合季节气候变化,力求及时获取更有价值的的营养素。
(1)春季天气回暖,万物生发,是幼儿生长特快的时候,应及时供给幼儿富含钙质的食品和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2)夏季暑热挟湿,容易食欲不振,是幼儿消耗体能最多的季节。我们安排幼儿多吃清淡、消暑的食品,如瓜果、水产品、鸭、鱼、瘦肉、红绿豆,鲜果汁等,冷饮适量,碳酸饮料不喝为好。
(3)秋季万物收敛,温差寒凉,应提供幼儿进食有营养而且性平和的食物,比如萝卜、梨、银耳、芝麻、秋藕、绿叶菜等,不要多食生冷寒凉食物。
(4)冬季天气寒冷,幼儿一方面要储存热能抵抗寒冷,另一方面提供日益生长的需要,我们及时供给幼儿热量高的食品,选择能增强肌体抵抗力的食品,并且每天为幼儿提供具有抗寒防病毒、防感冒效果的保健营养汤水。
我们掌握了以上原则,就能为幼儿提供适合的营养食谱,提供幼儿各时期的必需的营养,更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组织炊事人员精心合理烹调,促进营养素的全面吸收。
1.根据幼儿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合理安排菜肴的切配和口味。
在加工和烹调幼儿食品时,首先要注意与其消化机能相适应。在切配食物的环节上把好关,3岁左右的幼儿食物应当细、软、碎、烂,以小丝、小丁、小片、无骨、无刺的食品为宜;4-6岁的幼儿以较大的块、丁、片,逐步过渡到接近成人的膳食,这样就有利于各年龄幼儿咀嚼能力的培养,又可达到利于幼儿消化的目的。
食物的烹调还应做到味道可口,色香味俱佳。根据多年实践的积累,我们认为幼儿调味的原则是:少盐、低糖、弱酸、无刺激、少油量的调味方式比较适合。不宜使用味精、色素、糖精等调味品。因此,在制作幼儿膳食时,我们采用一些口味清淡的调味方法,如芙蓉虾仁,要求菜肴清淡、细腻、鲜美。同时还利用各种调味品来烹调出适合幼儿口味的各式菜肴:如干烧鲳鱼,在烹调时用蕃茄酱调制出红油,与酒酿组成咸中带甜,甜酸适中的口味,既有成人菜的色彩,又有幼儿菜的口味,成了幼儿喜欢的特色菜。
2.烹调时注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培训炊事员严格掌握洗、切、配、烫、烹、调、炒等各道加工工序的正确操作方法,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减少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的营养素的流失和破坏。比如动物类原料切丝比切块更好,猪肉切成丝,旺火急炒,其维生素B1、B2的损失度分别为13%、21%,而切成块用火炖,其损失度分别为65%、41%。又比如煮豆、烧肉时加盐太早,可使原料中的蛋白质凝结过早,不易吸水膨胀而碎烂;用来制汤的原料加盐过早,则可因蛋白质的凝结过早而不能溶于汤中,影响汤汁的浓度。
三、恰当安排进餐时间,组织幼儿合理进餐。
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容量较小(350-400毫升),胃肠道排空较快(3-4小时),加之幼儿活泼好动,易饥饿,并且按每公斤体重计,其对营养素的需要量高于成人,所以适宜少量多餐的膳食制度。我们采取的是三餐两点制,各次间隔3-4小时。每次进餐时间15-30分钟,餐后休息0.5-1.5小时再开始学习和体力活动。
四、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健康地进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
孩子的挑食和偏食行为很容易导致某些微量营养素的摄入不足,严重时还会出现营养缺乏病,从而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孩子出现挑食、偏食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点:(1)受大人饮食行为的影响。(2)孩子的口味比较挑剔。(3)饭前吃零食影响进餐时的食欲。(4)饭前或吃饭时喝过多的果汁和含糖饮料。针对这些原因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营造良好的就餐氛围,进行适时的餐前教育。
教师教育孩子吃饭时要安静,不吵闹,使幼儿进餐能集中精力。告诉孩子食物有营养,好好吃饭才能长高个不生病等等,激发孩子的进食欲望。也可以在饭前让幼儿看一些有趣的画报,听一些有趣的笑话,做一些游戏,以保持愉快的情绪,在良好的情绪下进餐,能提高摄食中枢的兴奋性,使胃肠消化液分泌增多,蠕动增强,促进食欲。
2、尊重孩子的自尊,开展正确的心理诱导。
吃饭时,不要指责、训斥或者打骂孩子,要紧行正确的心理诱导,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愉快进食。初次接触某种食物时,我们可给食物适当评价,如,真好吃的胡萝卜,好看的青菜等,成人的正确评价可起“导向”作用。在孩子食欲不振时少吃一顿并无多大妨碍,反而可借此让已疲劳的消化腺有休整的机会,对儿童消化功能恢复有益。家长强迫孩子多吃,并严厉训斥,非吃不可,这对孩子的机体和个性都是一种可怕的压制,使孩子认为进食是极不愉快的事,逐渐对进食反感。
3、在花色品种上下功夫,激发孩子的食欲。
色、香、味、形俱佳的食物可以引起食物中枢兴奋,产生食欲,在烹调上应该经常变换花色品种,制作出儿童食品的特点。比如说把豆沙包做成小刺猬的形状,把点心做成小梅花或者小树叶的样子,都能引起幼儿的关注和喜爱。色泽搭配鲜明的食物也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进食欲望。
4、合理安排幼儿作息,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吃饭要定时,不要无节制地吃零食,晚上早睡。适当的活动量能促进新陈代谢,但活动量也不宜过大,特别是饭前不能玩得太高兴,以免过度疲劳或一时安静不下来而影响食欲。培养孩子饭前洗手,不将食物放在桌上,正确使用餐具,进餐时要细嚼慢咽,杜绝边吃边玩的想象。
儿童健康成长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作为幼儿膳食管理人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通过对3-6岁儿童膳食管理的不断实践和探索,我们对儿童营养的重要性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理解,也对如何做好幼儿科学合理膳食管理有了更坚定的信心。只有遵循幼儿生理特点和学龄前儿童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制订均衡合理的四季营养食谱,加强适合幼儿口味的营养烹调技能,丰富幼儿的膳食花色品种,开展正确的心理诱导,教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真正使每一个幼儿全面合理地摄入足够的营养素,才能使每一个幼儿体格发育良好,健康茁壮成长。中国有机农业网
❽ 食品营养学的学习心得
营养学的学习感受
今年我上了营养学这门课,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解了以前没有注意的营养学在生活上的细节,也有了一些知识的积累,老师讲的东西都是我们平时要接触的东西,甚至是一些我们一直理解错误的基本常识,我认为这门课真的很有必要学习,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们有了健康的饮食习惯,正确的对营养食物的认识,课上老师还会放视频,比如《舌尖上的中国》声文并茂的向我们描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很容易就看进去了,我喜欢这样实用而且上课氛围轻松的课堂,老师还会在课间给我们放一些放松心情的歌曲,真的很喜欢!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
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健康对我们来说实在的太重要了,面对现在社会的各种食物,已不是以前那种粗茶淡饭的生活了,各种多样化的食物不断涌现,而人们也出现各种困惑,肥胖等系列的现代病也开始不断出现,中国饮食文化与营养保健这门课应该推广成为为大家广为接受的一门学问。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宣传健康的饮食方式义不容辞。我们在饮食的过程中既要做到营养的均衡,平时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学校里,每次去食堂吃饭,以前我都是跟着感觉走,有时候也挑食,总结一下,发现几个月来我吃的不过就单调的几种菜。一半以上的菜基本没吃过。上了营养课后,我就开始平衡自己的食物了。想均衡一下各方面的营养。也开始每天吃个鸡蛋,多吃点素菜和水果,尽量多元化,使自己过的更健康。在学习这门课前,其实我对营养与健康并不感兴趣,认为只要多吃,吃自己爱吃的就行,但上课听老师一讲就发现以前自己的吃法太不科学了。
这些前提是我们要理解什么是营养?营养是指人摄取食物后,在体内消化和吸收、利用其中的营养素以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处于健康状态的总过程。一个人生命的整个过程,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营养。因此,人人们对食物就有了最共同、最基本的要求。而什么状态是属于健康?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健康是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方面全部良好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全世界一致公认的健康标志有13方面 :生气勃勃,性格开朗充满活力 ,正常的身高体重 ,光滑光泽的头发 ,坚固并带淡红色的指甲 ,粉红的舌头 ,食欲旺盛,正常的体温脉搏和呼吸率 ,健康的皮肤,正常的大小便 ,不易得病 ,明亮的眼睛粉红的结膜 ,健康的牙龈口腔黏膜 。有人将当前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追求,概括为“吃杂”“吃粗”“吃野”和“吃素”四大特点。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还是应该将这四大特点结合,合理搭配,可能会更符合人们对各种营养的需求,对中老年人来说,合理搭配显得更重要。通过上课老师的讲解以及视频中专家的演讲我知道了合理的搭配饮食的方法。配制合理的饮食就是要选择多样化的食物,使所含营养素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
1.粗粮、细粮要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混合食用可提高食物的风味,有助于各种营养成分的互补,还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程度。
2.副食品种类要多样,荤素搭配:肉类、鱼、奶、蛋等食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两者搭配能烹调制成品种繁多,味美口香的菜肴,不仅富于营养,又能增强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