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心电监护仪能监测哪些内容
普通心电监护仪的基本功能是测量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脉率,血压,体温,呼吸,根据监护仪的档次不同可以扩展测量有创血压,呼末二氧化碳,麻醉气体,呼气末循环,颅内压等高级功能
⑵ 使用心电监护仪需要设置的内容有哪些
临床复工作中,经常用到制心电监护仪,特别是病危、病重患者需要用心电监护仪来监测生命体征。心电监护仪的使用:1、用物准备,准备心电监护仪一台,电源线,导联线,血压袖带,电极片,纱布。2、接通电源,打开心电监护仪,进行初步的菜单设置,进入个人设定,根据监护内容设置相应的监护通道。3、装好血氧探头,上好电极片,5个电极片分别放在右锁骨下缘、左锁4骨下缘、胸骨左缘第4肋间、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4、装好血压测量的袖带,连接监护仪。5、设置测量间隔时间。
⑶ 心电监护仪能监测哪些内容
一、心电监护仪通过显示屏连续观察监测心脏电活动情况,是无创的监测方回法,可适时观察病答情,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心电活动指标,并指导实时处理。凡是病情危重需要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测心搏频率、节律与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参数的患者。
心电图,主要显示参数为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脉动次数。上图心率为69次/分。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他生理情况而不同。
儿初生的心率很快,可达130次/分以上。在成年人中,女性的心率一般比男性稍快。同一个人,在安静或睡眠时心率减慢,运动时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在某些药物或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下,会使心率发生加快或减慢。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平时心率较慢。
2.血压监测,上图血压为115/70mmHg。人体正常血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60mmHg<舒张压<90mmHg。
3.血氧饱和度,仪器上显示为SpO2,上图血氧饱和度为97%。血氧饱和度(正常值90—100,一般人都是99-100,越缺氧越低)。
⑷ 心电监护仪里的四条线分别表示什么
一、心电监护仪里的四条线分别表示:
1、第一条:
显示心跳频率;
2、第二条:
显示指脉氧的波形;
3、第三个:
显示血压状况;
4、第四个:
显示呼吸状况。
二、心电监护仪的功能:
1、异常数据、及时预警:
心电监护仪能随时随地24小时连续监测和记录心电数据,自动根据患者当前的心电基础数据,跟踪捕捉患者具有临床价值的动态变化数据并自动存储,无需医生和患者人工设置,有效减轻医院医生工作负荷。
2、运动监测、多维分析:
心电监护仪实现了各种人体运动状态下的心电信号监测,通过客户端软件、远程数据中心分析系统和医学专家团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判断,并通过健康热线给予用户医疗建议。
3、触屏操作、简单便捷:
心电监护仪采用大尺寸触摸屏设计,这意味着用户可以直观地通过屏幕进行各种功能的操作,使用简单便捷。
4、屏蔽信号、数据精准:
心电监护仪可以有效屏蔽肌电信号、电磁信号干扰,保证了心电数据的精准性和分析的有效性,对心脏异常状况监测有临床意义。
(4)心电监护仪的培训内容扩展阅读:
心电监护仪的应用范围:
1、冠心病患者;
2、高血压患者;
3、糖尿病患者;
4、高血脂患者;
5、过度肥胖人群;
6、久坐或缺乏运动人群;
7、长期抽烟或过量饮酒人群;
8、压力大,经常精神紧张的人群;
9、抢救危重病人。
⑸ 求心电监护仪的组成部分的概述....
心电监护仪的组成?不知道你是说的功能构成还是内部构成?功能构成的话就是:心电内监测、血容氧饱和度监测、血压监测、体温监测、呼吸值监测、心率监测、脉率监测;上面说的只是普通心电监护仪的构成,根据需要,还可以增加:有创血压监测、呼末CO2监测、麻醉气体监测、心排量监测、颅内压监测、呼吸循环监测、脑电监测等一系列的高端功能
⑹ 心电监护仪数据怎么看
心电监护仪数据主要有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率、体温。
1、心率。
心电监护仪左内边是心电图,容右边从上到下是一列数值,最上面的绿色数值代表心率。正常人心跳在每分钟60到90。体质较好的人比如运动员心率可能稍微低于正常水平。
5、体温。
进行手术的病人一般一天之内滴水未进,容易缺水引起发烧加重病情,一般术后一到两个小时测量一次,正常人的体温在37。5℃,手术之后由于缺水可能会略高一点,随着输液的进行,体温会趋于正常,术后一定要看好病人防止高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