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心得总结 > 徒手心肺复苏培训总结

徒手心肺复苏培训总结

发布时间:2020-12-31 10:47:50

⑴ 一个人怎么样实施徒手心肺复苏

在实施心肺复苏前抄需要先确认患者是否发生心脏骤停,对于非专业人员而言,应轻拍患者双肩并呼喊患者检查是否有意识,并注意是否存在任何自主的身体运动,若无意识且无运动则检查是否有呼吸,检查时以按额抬颌法开放气道,用耳听是否有呼吸音,用脸感受是否有气流呼出,用眼看是否有胸廓起伏。若没有呼吸则进行30次胸外按压,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频率100次/分钟。后再开放气道进行两次人工呼吸,后再行30次胸外按压,如此反复,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另外说一下,在紧急情况下,即使是没有受过心肺复苏培训的非专业人员也可以实施心肺复苏,急救中心的调度员可通过电话现场指导呼救者进行抢救。若不做任何处理只是等待专业人员到来,那么很有可能患者会因缺氧时间过长而最终无法成功复苏;所以最关键的是及时实施心肺复苏。
回答仅供参考

⑵ 徒手心肺复苏的动作要领是什么

按照当复前最新的2015版指南,制心肺复苏的流程为CAB,当发现有人无意识倒地后立即轻拍其双肩检查并在其双耳边大声呼喊检查意识情况,若无意识检查是否有呼吸(一听二看三感觉),10秒内无呼吸检出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周围无人先呼救,周围有人请求呼救)。
第一步为胸外按压,以掌根接触胸骨下段按压,手臂垂直胸壁用力,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不超过6厘米,频率100次/分~120次/分,共按压三十次。
后开放气道,以压额抬颌法开放气道,必要时清理气道异物,为人工呼吸准备。
口对口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在保持开放气道动作的前提下以自己的口包住患者的口吹气一秒,吹气前普通吸气即可。吹气后放开捏鼻的手,让气体自然呼出。一共吹气两次。
以如上30:2的按压通气比例反复进行操作,直至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出现自主循环体征。
其中的要点主要是注意胸外按压的技术,手臂垂直,掌根接触,按压的频率和深度等,必要时需要进行一定的训练。

⑶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是什么

  1. 操作者体位:跪或站式,紧靠患者右侧,操作者右腿对应患者腰部,左腿对应患者右肩。

  2. 定位:胸骨中、下段1/3交界处,双乳头连线中点即为按压区。操作者右手中指从左乳头连到右乳头不动,操作者左手掌根放到患者双乳头连线中点,左手中指对应患者左乳头,右手掌根再放到左手背上。

  3. 双手掌根重叠,指指交叉,右手四指弯曲,不要用力向下压左手四指,操作者左手前掌和手指不触及患者胸壁,手臂与胸骨垂直。

  4. 两肘伸直,借助身体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不是肩部或腕部用力,避免突然式冲击动作,使胸骨下陷5-6cm,按压时一定要朝向患者面部,观察患者呼吸和面色有无改善。

  5. 迅速放松,使胸骨复原,掌根不离开胸壁,但不能有力。

  6. 按压有效,频率100-120次/min。30次/15—18秒,不能忽快忽慢,保证每次按压胸廓回弹,不因任何原因停止按压10s以上。每次按压到27时报数:27、28、29、30。

⑷ 徒手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复苏过程为3期:初期复苏即现场抢救,最为紧迫,主要是就地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一支持基础的生命活动.2期是药物及器械的复苏,3期是脑复苏和复苏后的处理.
A在判断病人无呼吸和大动脉搏动及呼之无反映后,首要将病人平放在地上(保证身下是硬的板子或床,最好在地上)解开衣服检查颈椎有无损伤后开放气道,嘴里有异物,义齿者头偏向一侧用两手指取出.
B摸靠近自己这一侧的颈动脉,默数1001 1002 1003 1004 1005后无搏动者,(左手放在患者前额,右手食指中指拖住下颚, 大拇指放在下嘴唇边同时左手向下压,右手往上抬,开放气道)这一动作是同时做的,然后捏住鼻子用大拇指搬开嘴,向嘴里连吹2口气后放开鼻子合龙嘴,耳朵感受鼻子里出的气,眼睛看胸阔的起伏,有起伏表示有效.
C人工循环,两乳头连线中点为按压点,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点上,另一手压在前一手上,按压时手始终是直的不得有一点弯曲,一上身重力垂直下压.胸骨下限4~5厘米,不可用力过度造成胸骨短列(老年人例外,因为骨头太脆了),然后放松,但掌不可离开按压部位.开始按压:在按压点压30次 压1 压2~~~~压10 11 12 13~~~~30照人工呼吸连吹2口气,循环5次,按压频率每分钟100到120次再次检查摸靠近自己这一侧的颈动脉,默数1001 1002 1003 1004 1005无搏动继续5个循环,有搏动检查散大瞳孔有无缩小,肢端皮肤是否恢复正常不在冷而苍白,有无自主呼吸,脉搏在60次以上,意识恢复等.发现次类病人先打120后在进行徒手心肺复苏,争取时间.

注意:1.身下保正是硬的,最好是在地上;
2.先解开衣服,必须先检查颈椎有无损伤;
3.吹气后只有胸阔有起伏才能保证吹气有效;
4.手臂必须是直的,否则达不到力量;手不可离开按压点;
5.按压与吹气比例是30:2
6.复苏操作不可间断,组织好人力,并积极准备2期复苏.

⑸ 徒手心肺复苏术的目的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建立有效的人工呼吸,人工循环, 迅速有效地恢复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和供氧。

⑹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设计思路

?我不知你知的设计思路是什么意思?我们目前临床上所用的心肺复苏流程(不管回是成人,儿童答,新生儿,双人或是单人),都是来源于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中的建议。可以说,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复苏流程都会按照这一指南的变化更新而发生改变。而这一指南的制定则是每五年复苏学领域的一次大型会议中各国复苏学研究者结合之前五年最新研究成果和上一份指南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和重修修订得出的新建议。所以说我们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要发生改变,产生影响的无非两个因素:临床应用结果和复苏学实验研究

⑺ 徒手心肺复苏术的概念

1.术者站立或跪在病人的一侧(一般是右侧)。 2.摇拍病者之肩部呼唤病人。 3.如无反应,就地呼叫别人来协助。 4.将病人去枕置于仰卧位。 5.解开病人衣扣,暴露病人胸部,摆好体位。 6.用一只手放在病人的额上向后压,另一只手放在颈后将颈部抬高,使头后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口腔有分泌物可用手指清出,有假牙取出)。 7.耳贴病人鼻孔是否有气流感觉,同时双眼注视胸部是否有起伏,颈动脉能否触到搏动(位置:甲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内缘)。 8.口对口人工呼吸:以左手拇指食指紧捏病人鼻孔,右手抬起病人下颌,拇指压下下唇,使之张口,深吸气后用双唇包绕密封病人口围,均匀用力吹气(或密闭口腔向鼻吹气),可见胸廊上升,松开口鼻,让其自动呼气,连续2次。 9.重新判断。 10.心脏按压:背部垫板 (1)抢救者站在或跪在病人右侧。 (2)确定正确的胸外心脏挤压位置。 ①先找到肋弓下缘与胸骨连接处的切迹; ②以右手中指、食指置于该切迹上; ③将左手掌跟部紧贴右手食指旁,并压在胸骨上,正好压在胸骨上2/3与下1/3的交界处。 (3)将右手掌跟部压在左手背上,左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以防止发生肋骨骨折。 (4)肘关节伸直,肩部和手掌必须保持垂直位,借助肩部力量向下按压。 (5)每次按压用力要均衡,使胸骨下陷4--5cm;每次按压后的间歇期要与按压时间相等;按压后的手掌位置不变,以保持手的正确位置。 (6)以每分钟80-100次频率挤压15次后,迅速趋向其头部后仰其头,打开气道,给予2次足量的吹气。如此反复。 (7)抢救1分钟后再次检查脉搏、呼吸。仍无效者,继续进行复苏术,此后每4-5分钟检查 1次脉搏、呼吸。 附:一.观察: 1.诊断时间:不超过30秒。 2.心脏按压有效指标: 按压时能触到大动脉搏的,收缩压达8-10.6kpa,颜、面、口、唇、甲床及皮肤色泽转红,瞳孔缩小,心电图提示由细颤变为粗颤。 二.质量: 操作熟作,动作轻重适宜,部位准确。

⑻ 单身徒手心肺复苏术的实训内容

单人心肺复苏的实训内容一般无过就是在模拟人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专道(压额抬颌法)属、口对口人工呼吸三种基本操作技术的教学和训练,必要时可能还会对你们进行考核。当然如果是AHA提供的培训可能还会有关于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的教学内容,具体的还是需要届时再向培训机构询问。

⑼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的流程

(一)判断意识

1.达到患者身边,且抢救位置正确

2.所作动作及姿势标准并符合规定

3.大声呼喊“喂,醒醒,你怎么了?”并拍打患者双肩,要求声音洪亮,清晰

(二).观察呼吸

1.动作标准,明确:数数的同时,双眼观察患者口面部至胸部,并把右手掌放于患者胸骨剑突的上方悬空定格,观察患者呼吸情况

2.计数声音洪亮,清晰;大声计数“一千零一、一千零二……..一千零五”

(三).启动应急系统

1.大声口述“患者无反应,无自主呼吸,准备抢救”

2.大声口述“准备抢救物品”

(四)判断循环

1.用食指与中指快速触摸患者颈动脉,动作标准,手法规范

2.计数声音洪亮,清晰;大声计数“一千零一、一千零二……..一千零七”

3.大声口述“患者颈动脉搏动消失,准备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六).复苏体位

1.大声口述“将患者去枕置于硬质平面上,呈标准仰卧位,理顺身体,保持身体平直,无扭曲”

2.大声口述“解开上衣,松开腰带,充分暴露胸部”

(七)胸外按压

1.按压定位:采用定位手法进行定位:两侧乳头连线之中点

2.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一共30次,自第25次开始大声口述“25、26、27、28、29、30”(注意按压部位正确2;按压手势正确2;按压姿势正确2;按压频率正确2;按压深度正确2;按压应持续不断2.)

(八).开放气道

1.操作规范,动作轻柔,体现人文关怀

2.球囊面罩充气适度

3.检查清理口腔,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大声口述“并用纱布清除患者口鼻内的异物、分泌物、假牙等”

4.大声口述“用双手抬颏法手法打开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九)人工呼吸

1.使用E-C手法固定球囊、面罩

2.球囊通气2次,无漏气

3.每次缓慢通气1秒钟,并紧盯患者胸部,看到胸廓起伏为人工呼吸有效指标

4.两次通气应在5秒钟内完成

(十)电击除颤

大声口述“除颤仪准备到位,准备除颤”。

1.开机:大声口述“打开除颤仪并调至监护位”,选择旋钮正确

2.连接:用纱布擦拭干净患者胸前部皮肤,并保持干净,电极板放置位置正确

3.视图:(1)观察分析除颤仪屏幕波形

(2)仔细观察除颤仪示波3秒钟

(3)大声口述“室颤,准备除颤”

4.选择能量(1)大声口述“将功能键旋钮调至除颤位(默认非同步)”

(2)大声口述“选择除颤能量:单向波360J或双向波200J”

5.涂抹导电膏(1)双手各持一电极手柄1

(2)尽量把导电膏涂抹均匀,严禁用电极板相互涂抹。

6.除颤位置确认(1)正确放置电极手柄位置

(2)用力按压手柄,使电极板与患者皮肤接触良好,无缝隙

7.充电(1)按下手柄上的充电按钮,大声口述“除颤仪开始充电”

(2)双眼紧盯除颤仪屏幕

8.放电(1)紧盯除颤仪屏幕:除颤仪充电完毕,发出警报

(2)大声口述“充电完毕,大家离开,开始除颤”

(3)双手大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完成一次除颤,此时电极板必须在能量释放完毕后才能从患者胸前移开,并紧盯除颤仪屏幕

(4)紧盯除颤仪屏幕,大声口述“除颤完毕,患者仍为室颤,继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连续操作5个周期CPR(具体评分细则同前)

(十一)评估CPR效果:快速评估CPR效果,主要判断患者呼吸及颈动脉搏动,用时不超过10秒钟

1.用左手食指与中指快速触摸患者颈动脉,并大声计数“一千零一、一千零二……..一千零七”

2.数数的同时,双眼观察患者口面部至胸部,并把右手掌放于患者胸骨剑突的上方悬空定格,观察患者呼吸情况

3.大声口述“患者仍无呼吸及颈动脉搏动,继续进行胸外按压”

再行5个周期的30:2的胸外按压(具体评分细则同前)

4.再次评估,大声口述“患者自主呼吸及颈动脉搏动恢复,心肺复苏成功,准备转送医院”

5.起身并举手示意“报告,成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完毕”

⑽ 请简述徒手心肺复苏的方法.步骤和要点

1判断患者意识,用视觉、听觉、感觉判断患者呼吸并触摸患者颈动脉搏动,确定心脏是否骤停。
2立即呼救,求助他人帮忙。
3将病人置于硬板床或地面上,患者头、颈、躯干无扭曲,上肢放置身体两侧,解开衣扣松解裤带。
4开放气道,头偏向一侧,头偏到45-60度之间,看口腔,头部复位后,压额抬颏法开放气道。
5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取出活动性假牙。
6口对口人工呼吸:右手托起下颌,拇指轻翻口唇,左手捏住病人鼻孔,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吹气于病人口内,直至胸廓隆起时止,吹气停止后,松开鼻孔再将头转向一侧,深吸气,再次吹气于病人口内。(每次潮气量约700-1000ml,)。
7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及循环迹象。
8胸外心脏按压,胸骨切迹上两指或胸骨中、下1/3交界处。手法:以一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另一手掌根置于此手的手背上,手臂与胸骨垂直,双肩正对双手。按压: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约5cm,然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使胸骨自然复位,放松时手掌根不要离开胸壁,压力均匀,按压频率100次/分。
9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如此反复进行5次)。
10复查呼吸、颈动脉搏动及循环迹象(不少于5秒)。
11如未恢复,继续施救,直至呼吸心跳恢复或医生诊断临床死亡停止抢救。

阅读全文

与徒手心肺复苏培训总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