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国家是不是给全国家禽免费接种疫苗。如果是找谁接种呢!家禽防疫治病找哪个部门呢!
找当地蓄牧局
② 家禽场如何进行疾病防疫
(一)免疫程序
规模养殖场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对散养家禽实施春秋集中免疫,每月对新补栏的家禽要及时补免。
1.种鸡、蛋鸡免疫
雏鸡7日~14日龄时,用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4+ Re-5)进行初免,3~4周后进行一次加强免疫,使用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或禽流感病毒H5亚型(Re-4)和禽流感病毒H5亚型(Re-5)疫苗。开产前再用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进行强化免疫,以后每隔4~6个月或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用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2.商品代肉鸡免疫
7日~14日龄时,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首免; 2周后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加强免疫一次。或者在7日~14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3.种鸭、蛋鸭、种鹅、蛋鹅免疫
雏鸭或雏鹅14日~21日龄时,用重组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4+ Re-5)进行初免;3~4周后,再用H5N1亚型二价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加强免疫,以后每隔4~6个月或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用H5N1亚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4.商品肉鸭、肉鹅免疫
肉鸭7日~10日龄时,用H5N1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4+ Re-5)进行一次免疫即可。
肉鹅7日~10日龄时,用H5N1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4+ Re-5)进行初免;3~4周后,再用H5N1亚型二价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③ 畜牧局的工作性质是什么
畜牧局的行业职能和特性:
1、畜禽改良:畜禽良种的推广有力地促进了版畜牧生产水平权的提高。
2、疫病防治:认真贯彻〈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坚持依法治疫;采取以计划免疫为主的综合性仿制措施,努力降低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力推广“畜禽防疫技术承包责任制”和“畜禽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检查地开展畜禽疫病防治新技术,努力提高畜禽疫病防治技术水平;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开展防疫检查评比,促进多项防疫措施的落实。
3、饲草饲料的试验与改良。
4、动物检疫:控制动物疫病的流行,促进养殖业发展,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5、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
6、监督兽药生产及销售。
7、畜牧执法:各级监督机构依法开展以查处经销病死畜禽及产品的违法行为为主的监督检查,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并对一批有争议的兽医卫生案件进行了行政复议。
8、科技推广畜牧科技信息。
9、畜牧统计:畜牧统计信息系统主要由畜牧生产报和季报、基点调查、畜产品调查月报和生产月报、畜牧兽医专业年报几个方面组成。
10、积极家禽业等畜牧业协会发展。
④ 镇上,县里或者市里。管家禽防疫的部门叫什么
畜牧局
⑤ 请问活家禽的检疫证要到哪里去办 多少钱怎么办
第一条为加强家禽检疫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家禽疫病,促进家禽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下列家禽、家禽产品的检疫活动:
(一)家禽孵化场和经营性批量生产的家禽饲养场的;
(二)家禽屠宰厂(场)的;
(三)市外调入的;
(四)批量经营,未经检疫的。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家禽,是指人工饲养的鸡、鸭、鹅、鸽、鹌鹑、鹧鸪、鸵鸟、孔雀、珍珠鸡、雉鸡、火鸡等。
本条例所称的家禽产品,是指家禽的种蛋、生皮、原毛和未经加工的胴体、脏器、血液等。
本条例所称的家禽、家禽产品检疫,是指对其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检疫。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市行政区域的家禽检疫工作和组织实施本条例。
区、县级市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辖区的家禽检疫工作。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家禽、家禽产品检疫和检疫监督。
卫生、商业、交通、公安、工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协同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实施本条例。
第五条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行业标准、检疫管理办法和检疫对象,依法实施检疫。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检疫及检疫监督时,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家禽、家禽产品进行采样、留验、抽检;
(二)对家禽、家禽产品进行检查和验证;
(三)隔离、封存、处理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家禽和染疫的家禽产品;
(四)审查、批准国内异地引进种禽、种蛋的检疫申请;
(五)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第六条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设动物检疫员、动物防疫监督员。动物检疫员和动物防疫监督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分别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检疫员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监督员证》,方可上岗。
动物检疫员应当按照检疫规程实施检疫,并对检疫结果负责。
动物防疫监督员对家禽、家禽产品的检疫实施监督。
第七条家禽、家禽产品实行检疫合格证制度。家禽、家禽产品的出售、运输和家禽的屠宰,必须持有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有效证件。
第八条经检疫合格的家禽,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其有效期不得超过7天。
经检疫合格的家禽产品,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其包装上加盖或加封检疫验讫标志,并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或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其有效期不得超过30天。
经检疫不合格的家禽、家禽产品,货主应当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消毒和其它无害化处理;无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应当予以销毁。
第九条家禽孵化场、饲养场,应当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其所属的家禽和种蛋进行的监督检查以及对疫病的抽检和监测,不得阻碍和拒绝。
第十条家禽、家禽产品在运离生产场所前,货主应当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说明检疫的种类、数量、时间、地点。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在接到申报后24小时内实施检疫。
从本市行政区域外运入的家禽、家禽产品抵达目的地后,货主应在24小时内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在接到申报后24小时内验证、抽检,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出售。
从本市行政区域外运入的种禽、种蛋抵达目的地后,货主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种禽、种蛋隔离,并在24小时内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在接到申报后24小时内验证、抽检。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混群饲养或孵化。
第十一条政府鼓励家禽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
家禽屠宰厂(场)在屠宰家禽过程中,必须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按规定进行检疫。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对经营性的家禽屠宰点(档)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家禽、家禽产品的运载工具必须在装前、卸后清洗和消毒,承运者凭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和检疫证明承运。
第十三条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对家禽、家禽产品进行检疫,按照国务院财政、物价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收取检疫费用,不得加收其他费用,也不得重复收费。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及人员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费用。
第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给予处罚:
(一)出售依法应当检疫而未检疫的家禽、家禽产品的,责令停止出售,没收违法所得,对未出售的家禽、家禽产品,依法补检。
(二)出售依法应当检疫而检疫不合格的家禽、家禽产品的,责令停止出售,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收回已售出的家禽、家禽产品,没收违法所得和未售出的家禽、家禽产品;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三)运输未经检疫的家禽、家禽产品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对托运人和承运人分别处以运输费用3倍以下的罚款。
(四)屠宰未经检疫的家禽的,责令停止屠宰,依法补检,经检疫合格方可进行屠宰;对补检不合格的,依照本条例第八条第三款的规定办理。
(五)阻碍和拒绝对家禽疫病的抽检和监测的,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货主不按规定报检的,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动物检疫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对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家禽、家禽产品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加盖验讫印章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记过或者撤销其动物检疫员资格的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的处分。
动物检疫员违反本条例规定,给有关当事人造成损害的,由动物检疫员所在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⑥ 禽病的发生有哪些原因
(1)防疫意识不强,免疫程序紊乱:实践中发现有些养殖场或农户防疫意识不强,对所养的家禽不予防疫。有的则进行了初免,而二免、三免则不免或不按时免疫。此外防疫人员责任心不强、疫苗质量不好、疫苗保管、使用不当、疫苗品种不能满足生产所需等等,都不利于禽病防制。而且更多的人认为只要接种了疫苗就万事大吉,既不做免疫监测,更不再将防治这些疾病当作一回事,其后果自然可想而知,这种观念上的错误甚至根深蒂固,祸患无穷。
(2)病毒性病原体增加、毒力变异:随着国际间及地区间的家禽及其产品频繁调运,使新的疫病传人我国或在不同地区流行。此外,在疫病流行过程中病原体发生变异,有的毒力减弱,加之动物具有部分免疫力,因此出现了一些非典型病例;有的毒力增强,出现强毒株,如传染性法氏囊病,危害严重。
(3)水禽、野禽在疾病流行中起重要作用:如水禽(鸭、鹅)、野禽(鸽子和野鸟)禽流感、新城疫可以传染给鸡等。
(4)细菌性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细菌性疾病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复杂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量滥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许多养禽户在禽群发病时滥施药物,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并且抗药性越来越强。此外,饲料厂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作饲料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对抗药菌株起到了筛选作用。
(5)家禽生理解剖结构特殊:鸡、鸭、鹅、鹌鹑、鸽子等各自具有生理解剖结构特点:与哺乳动物相比,家禽肺小且连接许多气囊,而这些气囊又与体内各部位相通,因此,凡经空气传播的病原都可经呼吸道传遍全身,呈全身性感染,病情显得特别严重;家禽的胸、腹腔没有横隔膜,因此胸腔感染容易传到腹腔,腹腔感染容易传到胸腔;家禽不具有胎盘屏障,在禽蛋形成时,身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容易进入蛋中;家禽的生殖孔、排泄孔都开口于泄殖腔,因此,禽蛋容易被含有病原微生物的粪便污染,而构成传染;家禽的淋巴系统发育不完全,故家禽的淋巴屏障功能较差,病原容易进入体内,并易在体内扩散。
(6)缺乏综合性防疫措施:生产实践中只注意预防接种,而忽略了其它的防疫措施,殊不知,其它的防疫措施尤其是消毒工作,在某种情况下,显得比预防接种更为重要。因为禽场经过多批次的饲养,病原微生物污染非常普遍,甚至有的还十分严重,如不加强综合性防疫措施,后果是不堪设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