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总结
平时尽量在家里营造一种舒服的气氛,不要让孩子有压迫感,不要老说你万一考砸了,回以后就没答前途之类的话,多在生活上关心他,与其一同分析并帮他制定一些适宜的目标,不要定一些太高,不切实际的。当他达到目标后给予适当的表扬,并鼓励期望下一个目标迈进。适当和他谈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缓和学习压力,在轻松交谈时询问他学习中的问题,当孩子问了问题后,不管什么问题,都该耐心解答,让其觉得父母是可以交流的对象,在交流中适当的说些名人或身边类似于他成功的例子,树立他的信心。
② 学习《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尤为重要,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应有良好的自信心。 首先老师举了几个关于自信心不足的案例分析,接着又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激励方法,老师分为三个年龄阶段: 1、幼儿时期 :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自信心往往是建立在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及鼓励之上,记得在儿子上幼儿园大班一次家长开放时,我看到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当时课堂上老师提问了几个问题,孩子们一一作了回答,回答完之后,就看到老师一拍手,接着就听见孩子们大声地喊:“我最棒,我最棒,棒棒棒”,而且是一边拍手一边喊,当时我们家长都哈哈大笑了起来,(因为当时没接触过家庭教育,还不知道这是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记得有个孩子因紧张,没回答上来,而老师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带头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为那个小朋友加油,现在想想老师就是在慢慢的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非常幸运孩子遇到了这样的老师。作为我们家长更要从细微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去观察孩子,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不要吝啬对孩子说:"你真棒”。 2、小学阶段: 这段时期孩子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走向独立,我行我素,你说一句,他有好几句等着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老想摆脱我们的束缚,这时候作为家长不要着急和生气,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找原因,并且及时的给予鼓励,要发自内心的鼓励,但不要夸大其词,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不要训孩子,要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了原因,改正过来,(这点我做的不是很好,在学习了家庭教育之后,正努力的改正着),引导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应当说:“你看,这件事你完全可以做得很好,你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记儿子去年春天在东营参加少儿象棋比赛时,儿子因前两盘棋都输了,出了赛场看到我和老师之后,就哭了起来,看见孩子伤心的样子,我心里也很不好受,我和老师赶紧安慰他,告诉他我们重在参与,我们不是来拿名次的,(因为儿子当时还在幼儿园上学,报名的时候说的是有幼儿组,但到了比赛时幼儿组反倒取消了),水平和年龄都不一样,输了是难免的,你现在不要有压力,要相信自己,只要你把老师平时教你的知识都用上,发挥出你的最好水平,老师和妈妈都相信你,你可以试一试,你完全能做到的。儿子听了后,脸上有了一点笑容,休息一会就又进去了,在接下来的五场比赛里,赢了三场,结束之后,老师夸奖他做得非常棒,记得当时儿子年龄最小,和他一块去参加比赛的还有好几个大哥哥,有一个因输了而中途退场,还有一个因比赛全部输了,而哭个不停,儿子能做到坚持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我和他爸爸也都夸奖了他,并且给予小小的奖励。 3、初高中阶段 :这时期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叛逆心里特别强烈,作为家长一定要做到不要唠叨,减少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反感,要尊重他的想法,他很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评价,培养这个阶段孩子的自信心,一定要用激励的方法,首先告诉孩子每天都要对自己大声地说:“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第一种: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审视自己。 孩子在成长当中往往忽略了了自我评价,就像老师说的作为家长要做个有心人,要从生活和学习细节当中去培养孩子审视自我。就拿儿子最近考试的一道题来说吧,因为从小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很多课外知识缺乏,其中有道连线题,就是考察孩子课外知识的,电灯是谁发明的、燃气机是谁发明的、炸药是谁发明的、、在右面写着爱迪生、卡尔、诺贝尔、、、、、、对于这个问题儿子只回答对了一个,通过这次考试,儿子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知道自己是因为知识面太窄,而造成的。现在他最爱看的一本书就是塞尔号,每天他都看,要是在没学习家庭教育以前,我肯定会对他发脾气,现在不一样了,我发现他从这本书上认识了很多字,而且他看上一会,你再让他去学习,他会很高兴的去。和他商量了一下,希望他以后多看一下课外书,他也同意了。 第二种: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自我激励。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激励方法,就像上面所提到的三个年龄阶段,而且不同场合、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激励方法,家长切忌不要夸大其词。记得昨天中午放学回来,儿子就喊腿疼,而且走路一瘸一拐的,他说是上体育课跑步跑的,还告诉我下午还要跳绳和跳远比赛,我当时就问他你能行吗?儿子为了参加比赛,可是准备了好几天了,当时回答的很干脆,妈妈我能行的,没事你放心吧,而且一直给自己加油:“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行的”,并且自己坚持上楼回家,我突然感觉儿子长大了,回家之后赶紧给他用热水泡了泡脚,没想到还真管用了,下午放学儿子就高兴地告诉我,他跳绳得了第一,跳远的了第四,我真为儿子感到高兴,并对儿子说:“你真棒,你做到了.” 第三种: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培养孩子。 对于这点我一直都是征求他自己的意愿,如果他喜欢就给他报,不喜欢就不报,现在学习象棋和吉它都是他自己坚持的,其实我一直想给他报画画,但他不喜欢就没报。 第四种: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孩子出现的问题。 孩子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假如孩子犯错误了,作为家长不要责罚孩子,也不要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带孩子,更不要和其他孩子做比较,(这点我做的不好,我经常拿儿子和别的小朋友做比较,而且老拿他的缺点比别人的优点,现在学习了家庭教育,正在努力改变自己)。如果家长老是挑剔孩子,那将使孩子受到打击,失去自信心,遇到问题家长应帮助孩子一起分析原因,使孩子重新找回自信。 第五种:家长要善于用孩子犯错误的事情来引导孩子。 错误人人都会犯,犯了错误不要紧,重要的是知错就改,每个人都是在错误当中成长积累经验的,作为孩子也是同样的,在孩子犯错后家长要及时的引导孩子避免重犯,并且启发孩子,激励孩子帮助他们找回自信。 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教育孩子,首先从自我做起,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③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居里夫人曾说过:“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许多的实践证明:自信会以惊人的力道发掘儿童潜在的智力。展现他们蕴藏深处的美,对自己充满信心才敢于对各种人生险境进行挑战。所以说,自信是儿童健康成长,早日成才的重要因素。对家庭教育而言,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比学知识考高分更加重要。一个人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可以在学校里学,也可以在走上社会后,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而一个人的品质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年龄越大越难改变。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具有健全的品格和良好的品质,那么不管将来长大干什么,都会终身受益。特别是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又关系到孩子今后的成长中如何用正面的积极地心态去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困难。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我想从一名低年级教师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第一、父母要经常地夸奖孩子。自信心需要培养,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心智尚未发展成熟。他们最初都是以周围大人的看法来判断和认识自己的。大人们说他丑他就觉得自己长得丑,大人们说他漂亮他也会觉得自己很漂亮。大人们如果经常以坚定地语气对孩子说:你行!那么孩子一定会觉得自己很行。慢慢的,就会树立起自信心。所以,孩子需要夸奖,需要鼓励。夸奖孩子,不仅表明了父母的信心,同时也坚定了孩子的信心。父母们一定要鼓励孩子去相信自己。比如孩子写的字虽然还不是特别工整,但看的出他是认真在写,就可以鼓励,“看,你已经有了进步!”也许孩子画的画色彩很失败,但我们的家长可以说:“你的构图很大胆!” 所以,家长应该尽量找出优点及时给予鼓励,这不仅对一般孩子有效果,即使是优秀的孩子也很需要鼓励,天才也需要从自己的成果中获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如果自己的成果得不到及时的承认,天才也会因为缺乏动力而枯萎。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孩子来说,更需要用这种方法来培养他的自尊和自信。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指出:“受到母亲无限宠爱的人,一辈子都保持着征服者的感情,也就是保持着对成功的信心,在现实中也经常取得成功。 第二、家长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作为老师,我一直是身体力行的推行赏识教育,而且我发现赏识教育令孩子会越来越优秀越来越积极。孩子都爱受到表扬,当老师表扬一个孩子,“XX,你的小背挺得得多直!”然后就会发现,这个孩子在整堂课上小背儿都是挺得直直的,听课非常认真。相反,一个老师如果老是批评一个孩子,“你的字为什么总是写得这么难看!”老师会发现孩子的字永远难看。现在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孩子,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别人的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越比较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到后来孩子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情绪始终处于紧张之中,就怕自己做不好,更有甚者,还会产生对别人成绩的嫉妒。其实,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存在着差异,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哪怕天下所有的人最后看不起我们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称颂他、赞美他,为他们感到自豪,这才是每个孩子的成才之本。”这是一位聋童父亲在为改变女儿命运的坎坷途中发现的一个奥秘。 三、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成为孩子心声的忠实倾听者。我们现在的孩子,缺少的正是这种倾听。许多父母平时工作很忙,他们认为倾听孩子的心声,是浪费时间,是没有必要的。知心姐姐卢勤在她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话:通过母子间的交谈,父母得到的是生命的信息,而孩子得到的是人的自信。这种平等,是心理上的平等,它让一个孩子从小体味到人的尊严。父母的倾听会使未成年的孩子从小学会以平等与尊重的心态与人建立联系,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也可以减少孩子的烦恼,更可以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孩子认识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困扰孩子情绪的问题,让孩子过得轻松、快乐。 四、培养一项特长。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潜能和天赋。当我们的孩子在学业上没有取得令人骄傲的分数,他会觉得,“哦,原来我不如其他的小朋友。”在班级里,也许他不是特别引人注目的那一个,他会觉得,“哦,原来我只是一个不受大家重视的小孩。” 尤其是后进生,经过许多次失败后,他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长此下去,他在任何方面都得不到发展。但是,如果他有一项突出的特长,比如说画画非常出色,或能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或者能歌善舞,这些特长使得孩子有机会在大家面前展示属于他的那份才华,那么在万总瞩目的那一刻,在获得掌声、鲜花和肯定的那一刻,我相信孩子的心中也是充满着无限的骄傲和自豪的。他一定会想:“我真的很棒哦!”这种自豪感将对他的学习,生活都会有积极促进作用,对孩子的整个一生也会受益无穷。但是,家长也需要扬长避短培养特长,比如做出了让钱钟书学数学这样的悲剧。还有一方面,学特长也不要盲目,幼小的孩子常常被大人驱使着,今天去练电子琴,明天去学画画,后天去舞蹈班。可怜的孩子只能疲于应付。父母总是一相情愿地想把孩子的情趣灌注到自己设定的模子中去,却不太懂得孩子真正适合干什么。 纵观人的一生,其思想品性都可以追根溯源到家庭教育。用爱用去培养和保护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一辈子保持着征服者的感情,保持对成功的信心。
④ 《培养自信心的心得体会》征文200字
自信来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自信心自将使人坚信自己能够成功。
当你拥有自信心之后,原本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也能在不经意间迎刃而解,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在人生的阶梯上能爬多高,在人生的战场上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力的支柱。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不能指望他做出实质性的成就。自信心也是打开一个人生命潜能大门的钥匙。没有自信心,就无法开发人的潜能,因而也不能使人成为人才。因此,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品质。
在我们班级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小华是一个女孩子,平时在班里不善言语,课堂提问时,其他同学都争着回答问题,而她总是低着头,几乎要贴到桌子上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我产生了疑问,小华的数学成绩在班里一直都名列前茅,可每次到了回答问题上就不积极了,经过询问与交流我认识到这个孩子缺乏的是自信心,我就开始多关注她,让她获得成功的体验,特别是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让同学们肯定她。
慢慢的小华不在害怕回答问题了,而是在我提问的时候敢于举起自己的手……
孩子都是不同的,她会因教师的细微观察及巧妙点拨而改变自己的缺点,让自己变的更加自信。
⑤ 培养孩子自信心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需要尽早开始。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这本书中,给出了一些可以参考的建议:
鼓励你的孩子。如果孩子这次学业成绩不错,他觉得这是他变得自信的结果,不要表扬他。不要只告诉他他有多么聪明(虽然你也可以这么说),要指出你在他身上看到的正面特质。如果他表现得很活跃,要告诉他。当他表现得很有礼貌或者很有力量的时候,也告诉他。
不要忽略他们的失败。孩子们总能察觉到自己失败了。他们可能会假装自己没有,但这往往是因为怕你察觉。他们不想让你失望。如果孩子没考好或者错失了某个得球机会,不要选择性忽略。你可以问问他们对此作何感想,并且要承认这次的失误,但是依然要强调好的一面。“我知道你没接到那个球的时候很沮丧,但是我觉得你的心态很好,也很好地支持了你的队友。我为你在这场比赛中的表现而骄傲,但是我更为你而骄傲。”当他看到即使遭遇失败,你还爱着他,会更加感觉到被了解和被爱。他们也会学会把自信心放到表现完美之外的地方。
和孩子一起享受开心的时光。在我们的女生课堂里,那些乐观、自得其乐的女孩子会很容易开心。男孩子也是一样的。留出一些时间来,只是和他们玩乐,而不是去指导他们。和他们玩在一起。到地板上去,玩棋盘游戏,起身一起玩Wii。玩耍会让他们知道,你爱他们,也喜欢他们。
⑥ 于丹讲座,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的观后感
今天早上,和孩子一起观看了于丹教授演讲的怎样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节目。节目中于丹教授深动的讲述了怎样帮助孩子成为一孝心、爱心、自立、自信、自强的人。看了节目后,我深有感触,觉得现在我们只注重孩子的学习,对孩子人格方面的培养,根本就不够!
首先,于丹教授讲到孝。她说“正为本,孝为先”这句话不难理解,里面的孝就是我们中华五千年传统留下来的孝道。什么是孝?她说孝是一个伦理的起点。她例举了几位名人,如岳飞、周恩来,他们都是有名的大英雄、伟人,更是大孝子,还有田生国捐肾救母的故事等。试想一下,现在又几人能做到如此呢!
我觉得,要培养孩子的孝,首先要从自己做起。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教导孩子什么是孝,如何孝,不是嘴上说说,一定要以身作则。
孝是基本的,有了孝还要有仁爱心。有了这两颗心,你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于丹教授说:“仁”字拆开来看就是两个人,就是说两个人相处好了才能体现仁的含义。像现在我们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玩伴都没有,放了学就关在家里,不是写作业就是玩电脑、看电视,和别的孩子根本就没有机会交流,也就少了和别人分享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自私、自利。那样将来踏入社会会被孤立。所以说我们要适当的鼓励孩子或带孩子出去玩,多交朋友,自己处理好和小伙伴之间的关系。
有了孝心、仁爱心,最后是如何培养孩子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每个父母的心情都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是最好的。老师在学校教导了孩子,剩下的就是靠我们家长自己了。
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习惯,要在日常生活和日常交往中才能培养出来。
我们可以经常鼓励孩子,有些事情可以自己做主,自己独立完成。有时候家长的事情还可以问问孩子的建议,不管对错,都要鼓励。不要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过度依赖性。教育孩子的事情自己做,有时候要教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别人。一个有爱心、自立、自信的孩子更能融入社会。
在假期里,适当的带孩子去远足,看看外面的世界,锻炼他们的胆量和毅力,使他们强壮。除此之外,还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不让他做。再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长期这样孩子觉得在父母的眼中比别人差,会产生自卑心理,或者特别逆反。多说鼓励的话,即使有错,也不要一味的指责,要给于正确的引导。
还要适当的增加孩子的阅历,我们的孩子现在还小,但也不能忽视。可以鼓励他们接触不同性格的孩子,不管是性格好不好,都要适当的接触,让他慢慢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让他分清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但家长要正确的引导,告诉他“人之初,性本善”的意义,让他知道那些性格、习惯不好的孩子不是天生就这样,都是一些长期以来不好的习惯养成的。
当然,只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还有更多的要学。但只要我们做父母的有心、用心,我相信,我们的孩子将来都是最棒的。
⑦ 如何培养孩子们学习的自信心
时刻赏识你的孩子,多多夸奖和鼓励,不管做什么事情,不管对错都要赞扬他好的一面. 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社会的肯定。 赏识让人热爱生命,善待生命,少了它,一个人的自信就会营养不良,甚至枯萎。赏识不仅仅给孩子以关爱和期望,还给了他自信,所以要对孩子说:“你行!” 周弘把他的聋哑女儿培养成博士的例子就是一个好的榜样,希望我们认真学习他们的事迹.吸取经验. 搞清孩子不如别人,自卑的具体原因,用生动具体的例子告诉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多用她的优点去和其他孩子比较.另外,有意识地带她一起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多一些交往,多运动,别总是学习书本.书本上的东西和生活实际还是有差别的。也许你的孩子正是由于太爱学习,被书本里的东西所迷惑而产生自卑的。 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是有无独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础。自信心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期的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调整成人与孩子间的关系。孩子与老师、家长间的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自信心程度,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首先应检查一下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是否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如果孩子感到老师、父母喜欢他、尊重他,态度温和,孩子的感觉很好,往往就活泼愉快,积极热情,自信心强。相反,如果老师、父母对孩子训斥多,粗暴,态度冷淡,孩子就情绪低沉,对周围的事物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 二、要言传身教。创设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平时,遇事常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错”。因为孩子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成人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老师、家长是孩子的效仿榜样,因此,在孩子面前更应有自信心,乐观的性格,有魄力,自强,办事不怯懦。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也是形成孩子自信心的因素。 三、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多赞许,少责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充满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没人爱他,缺乏自信。因此,作为老师、家长,切忌用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孩子,不用别家孩子的优势比自家孩子的不足,不能在别人面前惩罚孩子或不尊重孩子,不把孩子的话当“耳旁风”,不滥施权威,以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之产生自卑感,而丧失孩子的自信心。因此要特别的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帮助孩子发展自尊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四、让孩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老师、家长应根据孩子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如让他跳一跳,想办法把花篮取下来,从而在不断的成功中培养自信。切忌花篮挂得太高,而实际能力不及,连连失败,致使自信心屡屡受挫。同样,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一个在游戏中总做不好的孩子,很难把自己看成是成功的人,他会减少自信心,并由此不愿再去努力,越是不努力,就越是做不好,就会越是不自信,形成恶性循环。成人应通过帮助他们,完成他们想要做的事来消除这种恶性循环。另外,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关心。如对胆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家里或班级上担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大胆自信。
⑧ 《如何培养自信快乐的孩子》听后感
这4种方法教你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内 1.多多鼓励孩子,肯容定孩子,多说一些“你真棒”、“宝贝做的真好”这样的话语,成人的评价对孩子产生自信心至关重要,不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正确的引导孩子。 2.多在实践中培养孩子,鼓励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先从一些简单的事情入手,比如拿东西,摆碗筷等等。让孩子去尝试去发现,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愉悦的心情。 3.以身作则,耐心引导孩子,儿童对生活的很多事情都抱有好奇心,尽量不要用大人的见解去直接告诉孩子事情的本质,而是由浅入深,让孩子慢慢的去理解。 4.找到孩子在发展中的特点,以及自身的兴趣和爱好,注重培养。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