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疆伊犁州统战部赵桂华2020年五月份工资为什么没发
因为五月份的工资还没有到时间,所以没有发,这个都是有规定的,几号发?
Ⅱ 乌鲁木齐市统战部副部长海万军管理具体项目
新疆建设兵团行政级别是地厅级,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国现存唯一一个担负屯垦戍边使命,兼具党、政、军、企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半军事化经济组织。它的分支机构遍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受中国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双重管辖,享有省级的权限,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实行国家计划单列。兵团的党务和税收事务由自治区分管,而行政、司法、经济、财政等则由中央政府管理并依照国家法律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在统计方面,兵团的人口和面积一般都计入地方政府的统计中(兵团城市除外),但国民生产总值等则单独列出,不计入自治区的数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境(除柯孜勒苏自治州),以“两周一线”为主——就是两大沙漠的两个圈,加上一个边境线。并管理着若干个县级市。它拥有独立、完备的政治、经济、教育、科研、文化、卫生、司法体系,它当前的工作重点是保障新疆的稳定与民族团结、促进辖区内的经济增长 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一兵团二军、六军十万官兵,一路西进,来到新疆,与通电起义的陶峙岳部整编为新疆军区,扫除战乱,建立人民政权,拯救各族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新疆军区每月派飞机去北京运一趟银元,购粮以供军用。 刚迈入新中国的新疆,经济十分落后,百业凋零,物资奇缺;广大农村异常贫困,平均每三户农民仅有一头耕畜,二户农民一把砍土曼(一种新疆特有的农具);全疆人均占有粮食一百九十五公斤。各族农民除去地租、口粮和种子外,所剩无几——就地解决近二十万军队粮饷绝无可能;从苏联进口,经费困难;从内地调运,路途遥远运输困难…… 鉴于此,毛泽东借鉴历代经验,要求军队屯垦戍边,确保西陲边疆长治久安。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央军委针对新疆军区发布了《关于一九五零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动员全军开展大生产运动,从根本上解决粮饷问题。 继而,新疆军区发布命令:“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 于是,全军指战员投入开荒生产。当年开荒播种五点五八万公顷,养牛养羊,实现了全军粮食自给七个月,食油、肉、蔬菜全部自给,改善了部队生活,极大地减轻了新疆各族人民负担——部队在新疆站稳了脚跟。 此后,垦荒和播种面积、收获成倍增加;与此同时,王震代司令员号召全体官兵:每年两套军衣节约一套,两件衬衣节约一件,一年发一套棉衣改两年发一套;鞋、袜自备;帽子去掉檐,衬衣去掉翻领,军衣口袋由四个减为两个——集中由此节省的经费,加上从粮食、菜金、马饲料、杂支、办公费用等挤出的一部分资金,用来建设工业。 一九五一年兴建的项目有:六道湾露天煤矿、乌拉泊水电站、新疆水泥厂、七一棉纺厂、八一钢铁厂、十月汽车修配厂(现十月拖拉机厂)、新疆机械厂、八一面粉厂、木工厂等十多个工矿企业(这些企业中的大部分,现在仍然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骨干,发挥着功效);各师、团先后建成了发电、碾米、磨面、榨油、轧花、修造、皮革、被服、锯木、砖瓦、陶瓷、印刷等作坊七十六个…… 至此,新疆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 一九五三年五月,新疆军区整编为国防军和生产军。二、六、五军大部和二十二兵团全部编入生产部队,整编为十个农业师、一个建筑工程师、一个建筑工程处、一个运输处,约十一万人。 一九五四年十月,生产部队全体官兵集体转业,成立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农场转变为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场,纳入国家经济计划;企业化生产代替了军队的自给性生产。 一九五七年七月,取消供给制,复员、转业人员实行工资制;各师、农场完成了总体规划——中国在新疆的屯垦戍边事业掀开了崭新一页
Ⅲ 新疆基层统战工作者先进个人材料
楼主要的材料比较专业,建议到网络文库中输入相关关键词查找,如果积分多的话可以选择需要分值的文章,如果积分不足可以选择免费文章,这样下载下来就可以参考了。方便简单。如有问题请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