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有哪些重要内容
以下是涉及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1.要着力加强社会工作专内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社容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政策体系,逐步增加社区组织、社会组织吸纳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数量,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方法在城乡基层工作中普及应用。
2.要积极推进“三社联动”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的基础平台作用、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载体作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骨干作用,建立居民群众提出需求、社区组织开发设计、社会组织竞争承接、社工团队执行实施的联动机制,推动“三社”互联互促互动,更好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
3.积极构建乡镇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模式,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协同参与作用
『贰』 谁有乡镇干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讲话稿
XX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会议发言稿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乡镇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和稳定的关键,其职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为此,特结合我镇实际和工作经验,将加强和创新乡镇社会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乡镇社会管理的现状
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六中全会分别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然而,现行的乡镇社会管理格局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乡镇政府管理职能迷失。现在乡镇工作的基本定式是随着上级中心工作走,跟着上级下达的任务忙,围着上级考核的方向转,导致乡镇政府无心履行地方社会管理基本行政职能。
(二)行政老作为,服务老观念。社会变化了,面临的问题变化了,可是一些乡镇政府应对问题还是老方法、服务群众还是老观念。在社会管理方面,仍然习惯于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对于群众的需求和困难,缺少主动调查了解和上达。
(三)乡镇指导村委会乏力。实行村民自治后,一方面乡镇不能过多干预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另一方面乡镇对村委会的指导收效不大。原因在于:一是当前村民自治的水平低,机制极不完善,自治等于不治;二是村干部收入低,没有社会保障等,难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三是在乡镇指导村委会工作中,缺乏资金、物资和人力等资源的配套实施条件;四是乡镇干部培训学习时间少,指导水平不高,导致工作效率偏低。
(四)乡镇普通干部管理困难。一是乡镇干部普遍待遇偏低,工作缺乏积极性。二是干部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三是乡镇在人事上没有提拔任用权,普通干部很难有升迁的机会,导致思想不稳定,工作不安心,没有积极性,导致干部管理难。
(五)乡镇公益事业建设难办。一是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受益不均,无法建立统一的分摊标准,征收时难度较大。二是外出务工人员常年在外的资金收取难。三是部分农户因家境困难无法一次性交清而产生新的拖欠,造成兴办公益事业胎死腹中。
二、乡镇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转变职能,创造乡镇工作新机遇。当前农村形势正呈现出三个重大变化:一是过去以“取”为特征的农村分配关系已经逐渐向“予”转变;二是过去以“混”为特征的干群关系正在逐渐向“和”转变;三是过去以“补”为特征的城乡关系开始逐渐向“哺”转变。我们要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及时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二)正确定位、紧扣重点,谋求乡镇工作新突破。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处于国家权力和乡村社会的中间,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乡镇这级来实施完成。全力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社会安定和谐镇、队伍建设形象镇。
(三)改革创新、科学施政,赢取乡镇工作新跨越。
第一,改革乡镇政权运行新机制,走精简高效之路。要科学设置乡镇机构,采取乡镇党委和政府机构合并设置的办法,设置2至3个综合性办公室,包括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等,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第二,在队伍上致力激励约束,完善镇村干部管理新方式,走负重奋进之路。一是用改革与竞岗手段加压力。要按绩效定酬,打破“大锅饭”局面。二是用评分与保障手段强基层。积极探索农村“两委”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新模式,推行村干部工资保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三保”机制,解决基层干部后顾之忧。三是用考核与跟踪方法明目标。要制订完善《机关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办法》,让每名干部找准坐标,对号入座,定期组织班子成员、机关干部谈心活动,及时跟踪管理,掌握思想工作状况,让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四是用培训与锻炼方式优素质。加大对乡镇干部“充电”、“输血”力度,使之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五是用选拔与交流机制造平台。推行干部选拔“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交流模式。六是用问责与监督措施保本色。组织干部经常学习《问责办法》,在问责查处上做到“既打雷、又下雨”,加强乡镇干部的纪律监督、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
第三,在主体上全力创造优势,探索培育新型农民新办法,走全民创业之路。建设新农村和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农民是主体,也是内动力,只有提升农民素质,调动全民创业激情,才是抓住了乡镇工作的“牛鼻子”。为此,一要创造人文优势,增强农民的人格魅力。要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二是创造技能优势,增强农民的适应能力。采取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外出取经、典型观摩、现身讲述等途径,引导农民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三要创造产业优势,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培育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并把农民组织起来,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四要创造管理优势,增强农民的自治能力。尊重好、保护好、引导好、调动好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中增强参政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大局意识。
第四,在管理上倾力保障服务,开创农村社会事业新局面,走和谐发展之路。围绕关注民生,抓好以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低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建设,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居、困有所助。围绕倾听民意,抓好信访恳谈会和信访导访机制,实行“三变”:变堵为疏,变上访为下访,变日常管理为全程服务。围绕解决民忧,建立乡镇政务中心,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推行办点干部下村领办、代办、协办、督办制。围绕温暖民心,突出教育和谐,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推行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突出计生和谐,深入开展诚信计生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确保计划生育率。围绕促进民安,落实技防设施,创建安全文明乡镇。
『叁』 镇办综治平安建设宣传教育“十个一” 有哪些内容
按照综治宣传月活动的安排部署,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宣传活动中,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做到了广播有声、电视有像、不断掀起综治宣传新高潮。一是广泛宣传,成效明显。按照下发的《关于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的精神,重点宣传我区正在全面推进的创建平安北岸活动,宣传各乡镇各部门在实施平安创建活动中采取的新举措、探索的新办法、取得的新成效,对群众广泛参与平安创建活动进行系列报道和深度报道。深入农村、工厂、学校,以座谈会、学生集会等形式向他们宣讲《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开展踩街活动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营造了构建平安家庭的良好氛围,形成强大宣传声势。二是区级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宣传工作。区社会事务局印发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宣传资料,使群众深入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召开了座谈会、研讨会,征求人民群众对平安创建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各部门、各单位充分利用自建的宣传阵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社会事务局与党务人事工作局联合法制宣传部门和妇联召开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讲座3场,为妇女儿儿童讲解法律知识,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经济发展局深入辖区各企业检查安全,并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工商、公安、文化等部门联合执法,对辖区网吧进行整治。开展校园周边治安卫生等情况的检查整治,坚决取缔在校园周边200米危害青少年健康的娱乐场所、卫生不合格食品商店,收缴并销毁不健康书籍86本、音像制品500多张,静化了校园周边环境。三是各乡镇积极开展综治宣传工作。各乡镇严格按照党工委下发的《关于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精神,成立了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宣传活动方案,采取街头法律咨询、书写标语、办板报、召开村民座谈会、张贴宣传画、上街宣传、法律知识测试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宣传。
『肆』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乡镇需要做哪些工作
一、组织领导与保障
(一)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妙高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执法队伍。不发生执法人员作恶性案件或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犯罪案件。
(二)综治委成员单位积极参与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落实创建责任。
(三)各村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健全。党支部书记任综治领导小组负责人,各村村主任具体负责综合治理工作,定期研究综治工作。
(四)加强各村综治办公室建设,各种软件资料、制度上档、上墙。
(五)加强公安警务室、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建设,机构设置和人员达到上级要求。
(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组织网络。村调解室的建成率达100%。
(七)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委会以及民调、治保组织建设。年底之前,所有的村建立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调解处、外来人口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禁毒以及情报信息收集等多项职能于一体的综治办,人员配备、办公用房、装备建设达到上级要求。
(八)努力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各级每年必须预算一定的综治经费。
二、责任目标
(九)认真落实维护稳定的各项措施,有效预防和处置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不发生围堵公路、冲击党政机关和要害部位,教师集体罢课以及聚集人数在500人以上的集会。
(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健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人民调解机制。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对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发现、疏导、化解及时。加强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检查督导,对重大矛盾纠纷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民间纠纷调处率达98%以上。
(十一)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斗争。刑事案件破案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机制健全、效果明显。公众安全感调查中,满意和基本满意度达90%以上。
(十二)深入推进平安妙高建设。切实加强对平安建设的组织领导,广泛发动群众,强化工作措施,加大保障力度,严格检查督办。深入开展平安村、无毒村、平安社区、平安学校(零犯罪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场所、平安大道、无邪教村以及平安等各种形式的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继续坚持和推行党员干部义务巡防、契约化保险式联防、校园警务站(室)建设、巩固、发展创建成果。辖区范围内平安建设覆盖率达100%。
(十三)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加强村治安防范工作,积极探索村治安防范工作新路子。按照科技防范建设标准与要求,在完善和规范科技防镇的基础上,新建一批技防村、技防单位和技防户。按照平安创建考评标准要求,配齐专职保安联防队伍。刑事案件和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发案得到有效遏制。
(十四)公共复杂场所秩序良好,健康文明,黄、赌、毒、娼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力的查禁打击。不发生有影响的、突出的治安问题。
(十五)加强道路管理、消防管理、安全生产和危险物品监督管理,交通、火灾、安全生产事故和其他治安灾害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不发生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恶性事故。
三、检查考核
(三十一)本责任书的执行情况,由镇综治委会同镇纪检、组织等部门按照《阆中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办法》,组成检查考核小组进行检查考核,并按有关规定实行奖惩。
『伍』 乡镇综治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这个东西一下也说不清楚,工作流程相关业务之类的就更是每个地方都不一样了内。其实乡镇一级容的主要就是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工作。
详细的请参看乡镇公文网,我就不发链接了,网络搜索“乡镇公文网”第一个就是。在维稳综治版块有很多乡镇综治工作有关文件资料,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