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心得总结 >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培训内容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培训内容

发布时间:2020-12-16 14:45:35

A. 政府绩效管理概论的其他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版 (2010年8月1日)
丛书名: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
平装: 292页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040304404
条形码: 9787040304404
产品尺寸及重量: 22.6 x 16.8 x 1.2 cm ; 381 g
ASIN: B0042WIOFU 《政府绩效评估概论》以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构成为线索,探讨了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基本内容。政府绩效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由评估指标、评估主体、评估方法、评估结果运用、评估制度、评估价值取向等组成的综合体系。全书共十章,主要内容包括政府绩效评估理论概述、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类型和方法、政府绩效评估结果的管理和运用、政府绩效评估的法制化、政府绩效评估中的民生价值取向、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发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政府绩效评估概论》力图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并为我国的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政府绩效评估概论》可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课及选修课教材,同时也适用于MPA学生的专业课及选修课教材,还可以作为各级行政学院及公务员的培训教材使用。 第一章 政府绩效评估概述
第一节 政府绩效评估的相关概念界定/2
第二节 政府绩效评估的功能/6
第三节 政府绩效评估的特点/8
第四节 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概况/11
本章小结/18
复习思考题/18
案例讨论一/18
案例讨论二/19
第二章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22
第二节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26
第三节 构建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46
本章小结/52
复习思考题/52
案例讨论一/53
案例讨论二/54
案例讨论三/59
第三章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及其在中国的构建
第一节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的背景及影响/63
第二节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选择/64
第三节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70
第四节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模式的构建/72
第五节 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主流趋势/77
本章小结/81
复习思考题/81
案例讨论一/82
案例讨论二/82
第四章 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
第一节 公民参与的内涵及理论/85
第二节 公民参与决策的限制条件/89
第三节 公民参与的有效形式/90
第四节 公民参与绩效评估的国际经验/94
第五节 我国公民参与的实践历程/98
本章小结/104
复习思考题/105
案例讨论一/105
案例讨论二/107
案例讨论三/109
第五章 政府绩效评估的类型和方法
第一节 政府绩效评估的类型/112
第二节 通用的政府绩效评估方法/130
第三节 通用政府绩效评估方法的比较/135
第四节 其他几种政府绩效评估方法/138
本章小结/142
复习思考题/143
案例讨论一/143
案例讨论二/144
第六章 政府绩效评估结果的管理和运用
第一节 政府绩效评估结果的管理/148
第二节 政府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153
第三节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结果运用的情况/163
本章小结/167
复习思考题/168
案例讨论一/168
案例讨论二/168
第七章 政府绩效评估的法制化
第一节 绩效评估法制化是我国发展的客观要求/171
第二节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法制化的发展历程/173
第三节 我国绩效评估工作中存在的法制化缺陷/177
第四节 影响法制化进程的主要因素/178
第五节 关于建立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法律体系的建议/179
本章小结/184
复习思考题/184
案例讨论一/185
案例讨论二/190
第八章 政府绩效评估中的民生价值取向
第一节 民生价值取向的理论渊源/198
第二节 改善民生是政府绩效评估应有的价值取向/201
第三节 民生价值取向是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理念/204
第四节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民生价值取向的偏颇/206
第五节 构建以民生为轴心的指标体系/208
本章小结/216
复习思考题/216
案例讨论一/216
案例讨论二/218
案例讨论三/220
第九章 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第一节 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概述/225
第二节 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234
第三节 我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问题及对策/237
第四节 省级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242
本章小结/253
复习思考题/254
案例讨论一/254
案例讨论二/255
案例讨论三/260
第十章 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政府绩效评估发展历程的回顾/265
第二节 政府绩效评估的总体发展趋势/268
第三节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269
本章小结/277
复习思考题/277
案例讨论一/277
案例讨论二/278
参考文献 政府绩效评估和管理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绩效”、“考绩”、“绩效评估”、“绩效管理”等术语不断出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和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重要讲话中。同时,理论界对绩效评估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各地探索的实践越来越广泛,从单项绩效评估向全面的绩效管理拓展,从工具和管理方法层面的实践向制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从介绍性研究向原理性研究推进,这从一个侧面标志着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已经在我国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得到有效贯彻落实,标志着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深化。
中国政府绩效的提升,是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伴的。改革开放之初,政府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同时,从企业管理领域借鉴了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等方法,致力于提高政府绩效,就含有了绩效管理的意味。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绩效评估为政府职能正确定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政府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2004年国务院把“建立健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监管和绩效评估制度”写进了《国务院工作规则》。由此,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都把绩效评估、绩效管理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大胆探索,大力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提升了政府工作效能,增强了行政执行力和公信力,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认真梳理与研究理论成果,总结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将有助于把政府绩效评估这一利国、利民的大事情办得更好。

B. 绩效考核的评估主体是什么这个主体有什么好的优化方法吗

绩效考核主体包括上级、下级、同级、业务归口部门、绩效考评小组和服务对象等。
考核主体版的优权化主要包括确定候选考核主体、删除员工不信任的考核主体、确定最优考核主体三个步骤。
候选考核主体的标准是对被考核者了解,确定最优考核主体的标准是对被考核者的了解程度。
有些企业在考核主体优化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考核主体是人还是岗位的困境,对于某些被考核者,可以接受上级岗位对自己考核,但不认可该上级岗位相当人的人品。这种情况要参考高管、员工、上级主管各方的意见,采用权变的方式解决

C. 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一个系统,是包括价值体系、指标体系、规范体系和组织体系在内的统一整体。价值体系确定绩效评估的目标和意义,体现政府绩效的价值导向,进一步影响评估对象的工作重点和行动方向。指标体系确定绩效评估的内容,反映政府履行职责的范围和情况,是量化政府绩效的测评工具。规范体系规定绩效评估的方法、程序,约束绩效评估的行为,保证绩效评估的质量和效果,明确评估结果与评估对象的地位利益的关系。组织体系是组织、实施和监督绩效评估的组织机构,确定绩效评估的主体,授予评估权力,监督绩效评估工作。具体来说,科学的评估体系至少包括这么五个方面:(1)绩效评估的理念体系。在政府管理中,首先要树立以绩效为导向的理念,要对绩效全面地了解,绩效是政府在依法行政、依法履行职责所产生的结果,最终要体现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在人民满意上。
(2)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政府绩效内容的表现形式。
(3)绩效评估方式体系。有好的指标,也要有好的评估方式,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4)绩效评估的组织体系。包括实施的机构、体制、评估主体的选择等。
(5)绩效评估的制度体系。包括统计制度、财政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

D. 政府绩效评估200问的目录

理论篇
1什么是绩效?
2效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政府绩效?
4政府绩效与行政效率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5行政效率这一衡量标准存在哪些缺陷?
6什么是政府绩效评估?
7政府绩效评估的相关理论是什么?
8政府绩效评估和企业绩效评估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9政府绩效评估和企业绩效评估有哪些共同之处?
10企业绩效评估对政府绩效评估有哪些启示?
11政府绩效评估和政府人力资源评估有什么区别?
12如何给政府绩效评估定位?
13何谓目标管理?
14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是什么?
15何谓政府绩效管理?
16政府绩效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17政府绩效管理包括哪几个阶段?
18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绩效管理有什么联系?
19政府绩效评估兴起的实践背景是什么?
20政府绩效评估所承载的功能有哪些?
21政府绩效评估对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2政府绩效评估对政府改革有哪些促进作用?
23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对于行政体制改革有什么意义?
24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类型主要包括哪些?
25第三方在政府绩效评估中的意义何在?
26最佳评估主体应具备哪些条件?
27行政部门在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主导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28专家学者在政府绩效评估中体现哪些优势?
29社会公众在政府绩效评估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30政府绩效评估中社会公众参与缺失的基本原因有哪些?
31社会组织在政府绩效评估中的重要地位如何体现?
32社会公众作为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有何必要性?
33列评估主体单一性会有什么后果?
34面对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应如何实现优化组合?
35哪些因素可能阻碍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
36在政府绩效评估中增强公众基础有哪些方法?
37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38有效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应具备哪些优点?
39建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40政府绩效评估的客体是什么?
41政府绩效评估的客体有哪些特点?
42政府绩效评估主要分为哪些类型?
43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有哪些?
44什么是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
45什么是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实务篇
借鉴篇
探索篇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E. 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有哪些

但对于一些主要的活动,还是可以进行分类和量化的。从当前国际的和国内的政府绩效评估实践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进行规范和处理:(1)政府业绩。也就是政府积极作为的成绩。一般说来,政府职能可以分为三块:其一是宏观调控,即通过对利率、税率等调整,调节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其二是市场监管,即政府退出了对经济的直接经营与管理,对市场所有主体进行公正的监管,这主要是为了消除经济层面上的部分市场失灵;其三是公共服务。主要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比如政府管理自来水公司、公立医院等公共服务行业,也包括对国有企业不涉及业务的管理。政府行政管理的高低,政府机构改革成效的大小,主要表现为政府部门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方面。(2)行政效率。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意义巨大,因此,在政府机构改革的导向方面来看,要把建立廉洁、高效政府作为管理的目标。现代政府不仅要廉洁,而且还要是及时回应社会需求,充分体现出行政效率。就政府行为而言,处理某些问题上的低行政效率就等于不作为,有时候其影响甚至是致命的。(3)政府效能。政府效能是指政府行政体系所生产的产品和向公众提供服务的水平。一般来说,它体现为政府的积极有为,显示出了整体的配合和协调程度。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目的不仅仅要解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而且要达到促进、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目的,也还要达到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目的。(4)政府成本。前面几项内容主要涉及的是好与快等问题,但是行政成本是强调省。政府行政成本主要是政府管理活动中所占用或消费的资源及其程度。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组织中的一员,其活动也要占用和消耗各种社会经济资源。只有占用和消耗这些资源,政府才能不断地运转,才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管理。这就涉及政府行为的成本问题。少办事、多花钱,或者办事花费的成本高等,都会引起政府威信的下降,政府的能力低下及缺乏威信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政府的失灵。

F. 完整的政府绩效评估概念,包含哪些内容

主要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部级网站评估重点为政府信息公开、网内上服务和公众互动容三部分;省级部门和各设区市主要指标包括十六方面:十二项服务领域和四项其它内容。2010和2011年指标想比,区别不大,主要为一些细节,服务领域也进行细化。

G. 如何确定政府绩效评估主体

政府绩效考核主体的确认跟绩效考核的模式有关。以垂直管理单位为例。

一般根据绩效考核科学性,公正性,客观性的原则,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考核的设定考核主体是最合适的。但理论归理论,根据不同的绩效管理的管理理念在实践中,我们政府中实践出大致分为两类如

一、两种主要模式
模式一、谁主管、谁考核,集中调解模式,以目标分管单位为考核主体。
以垂直管理单位为例,厅对下属单位进行考核,如地市交通局,其考核内容就会涉及上级单位各个职能部门,不规划处、财务处、科教处等等。这时候设定考核主体为目标的主管单位,当一个目标涉及多个主管单位时,以一个最主要主管单位考核为准。

模式二、集中考核管理。设定专职部门负责考核下属单位,以目标绩效办为考核主体。
由政府专门设定一个目标或者绩效主管单位,尤其直接负责对下属单位的目标制定、跟踪考核等。考核主体统一设为目标办或者绩效办。

二、模式比较
两者模式在操作过程中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两者的优劣势之分简单概括如下:

优劣势简介
(1)模式一分工更加明确,能够实现统一类目标统一主管单位分管,实现考核标准与把握更加科学合理,对于尺度的拿捏对不同单位之间更加公平。难点在于政府机关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工作难度大,需要强有力的目标协调部门,和有力的目标绩效考核信息系统支撑,否则难以实时控制主管各单位绩效进度。
(2)模式2的优势在于目标的目标的制定,跟踪考核总体统一,进度管控性更强。难点在于三个方面。一是需要充分的人力资源配备。一般以一个市政府为单位,至少要陪20-30人的专业考核部门。二是,考核尺度的拿捏,专业性对专职人员要求高,如对绩效目标的认证难以保证必须要保证业务知识面要涉及到方方面面。三是,公正性,不同单位如果派人不同的团队去负责考核,主观的差异性,维持公正性、公平性的难度较大。

H. 政府绩效评估蕴涵了什么管理理念

绩效评估体系是一个系统,是包括价值体系、指标体系、规范体系和组织体系在专内的统一属整体。价值体系确定绩效评估的目标和意义,体现绩效的价值导向,进一步影响评估对象的工作重点和行动方向。指标体系确定绩效评估的内容,反映履行职责的范围和情况,是量化绩效的测评工具。规范体系规定绩效评估的方法、程序,约束绩效评估的行为,保证绩效评估的质量和效果,明确评估结果与评估对象的地位利益的关系。组织体系是组织、实施和监督绩效评估的组织,确定绩效评估的主体,授予评估权力,监督绩效评估工作。具体来说,科学的评估体系至少包括这么五个方面:(1)绩效评估的理念体系。在管理中,首先要树立以绩效为导向的理念,要对绩效全面地了解,绩效是在依法行政、依法履行职责所产生的结果,最终要体现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在人民满意上。
(2)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绩效内容的表现形式。
(3)绩效评估方式体系。有好的指标,也要有好的评估方式,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4)绩效评估的组织体系。包括实施的、体制、评估主体的选择等。
(5)绩效评估的制度体系。包括统计制度、财政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

I. 什么是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

绩效评估有许多不同的分类,这里介绍其中一种分类,这种分类可以分为三类:普适性的机关绩效评估、具体行业的组织绩效评估、专项绩效评估。(1)普适性的机关绩效评估。普适性的机关绩效评估的明显特征是绩效评估作为特定管理机制中的一个环节,并随着这种管理机制的普及而普遍应用于多种公共组织,如目标责任制、社会服务承诺制、效能监察、效能建设、行风评议等。(2)具体行业的组织绩效评估。这种组织绩效评估一般应用于某个行业,具有自上而下的单向性特征,即由主管部门设立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对所属企事业单位进行组织绩效的定期评估。例如,卫生部为设立的绩效评估体系,为各级各类学校设立的绩效评估体系等。(3)专项绩效评估。专项绩效评估是针对某一专项活动或工作某一方面的绩效评估。例如,对普通中小学实施的素质教育评价,科技部制定的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

J. 如何构建一个政府绩效评估多元主体

(一)积极吸收外部评估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建立内外结合的评估主体结构
完善政府内部主体的评估,保证内部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政府内部评估主体掌握着政府绩效的完整信息,可以充分利用对政府制度安排及运行规则相对熟悉的优势,制定出相对合理、具有实际操作性与可行性的评估标准,客观全面地评估政府绩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实现评估主体提出的评估目标(徐嘉良,2006)。具体而言,要加强政府内部专门评估机构即政府审计部门、司法部门和检查部门对政府绩效的评估,同时,在坚持上级机关、主管部门对下级机关和分管部门评估的前提下,加强下级机关和分管部门对上级机关绩效评估的参与。 建立以公众为核心,包括人大、政协、第三部门、专业评估主体及媒体等的外部评估主体体系。在外部评估主体体系中要特别注重第三方评估组织的发展,第三方评估组织具有非官方性、非营利性、相对独立性和自愿性等特点,是“最佳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其评估更具理性和科学性。在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可以担任第三方评估的组织主要有高校和科研部门、学术团体、公民社会、中介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等;政府应该为这些组织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使其更加独立自主,减少对政府的依赖,同时加强政府和第三方评估组织的交流,保证政府为其提供适当可靠的信息和支持,以提高其评估的积极性和科学性
(二)制定政府绩效评估的指导性文件,实现政府绩效评估的法制化和制度化
从立法上确立评估主体的地位,确保政府活动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都成为绩效评估主体。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的构建还处于初级阶段,具体的实施步骤和实施方案都很不完善,也没有法律保障,因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的立法是当务之急。为保证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深入开展,必须将各个评估主体的地位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明确赋予多元主体参与评估的法律依据。从法律上树立多元评估主体的权威性,确保各个评估主体享有调查和评估政府部门活动的权利。同时,用立法的方式对每类评估主体有什么样的权利、承担什么样的义务,应该评估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评估,评估中应注意的事项及评估结果的法律效力等作出具体规定,形成绩效评估多元化的客观前提。
拓宽评估主体参与评估的范围和途径。一是社会公众满意度的调查,可以由政府组织,也可以由政府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二是社会公众的申述和投诉制度,这是公众表达意见和抱怨接受与反馈的重要机制,申述和投诉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交流,使公众对公务员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三是社会公众代表座谈会,可由政府派代表与社会公众代表以座谈形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倾听公众的意见;四是顾客代表小组,选取一定数量的公共服务对象组成专门顾客小组,对政府服务进行评议和监督,并将公众意见反馈给政府机构,使政府及时了解民意,改进自身服务水平。
(三)转变传统观念,消除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观念性障碍
在政府部门中树立“顾客至上”、“以民为本”的思想和绩效管理意识,以“人民满意度”作为政府管理的终极价值取向。政府绩效评估多元主体的构建中,政府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其态度直接决定着多元主体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政府绩效评估的顺利开展。因此必须首先转变政府的观念,摒弃“官本位”等传统的价值观念,引入“顾客导向”原则,强调“顾客满意”和“顾客至上”等价值观,面向社会公众,积极了解公众的要求和愿望,并在管理活动中与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以提高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质量,改善政府绩效。
(四)弥补技术因素的不足,为多元主体参与评估提供技术保障
加强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培训,提高评估主体的素质。培训评估主体有关政府绩效评估的知识和技能,使之掌握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及方法,提高参与能力。
建立完备的政府绩效信息系统和信息公开机制,解决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评估主体能够及时收集、分析政府行政过程中的信息,对政府部门的职能、办事程序、重大决策过程等有全面了解。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电子政务,使行政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更为及时和迅速,让各评估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更加自由和方便。例如,利用政府网络进行公众满意度调查,可以节省时间、简化程序,提高公众投票、打分的时效性,提高政府绩效评估的效率。

阅读全文

与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培训内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