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餐饮传菜电梯安全培训计划书
1、 仪容仪表及礼貌礼节
2、 托盘服务规范
3、 传菜员岗位职责
4、 传菜员工作规范及标准
5、 传菜部员工注意事项
第一课
一、 培训课题:传菜员仪容仪表及礼貌用语
二、 课时安排:2012年3-4月份
三、 培训内容:仪容仪表及礼貌用语
四、 培训目标:让每一位来餐厅工作的员工有更好的职业妆容及职业素质
五、 培训方式:讲解及演示
培训内容
一、1. 员工仪容仪表总体要求:
容貌端正,举止大方;端庄稳重;整洁挺括;
态度和蔼,待人诚恳;服饰庄重;言行恰当。
2、容貌:表情明朗、面带微笑,亲切和善、端庄大方。
2.1 头发梳理整洁,前不遮眉,后不过领。传菜员不得留鬓角、胡须;
2.2 按酒店要求,上班不佩带项链、手镯、戒指、耳环等贵重饰物;
2.3 不留长指甲
2.4 传菜员坚持每天刮胡子。
3、着装:
3.1着规定工装,洗涤干净,熨烫平整,纽扣要齐全扣好,不得卷起袖子;
3.2 领带、领花系戴端正;佩戴工号牌(戴在左胸前);
3.3 鞋袜整齐,穿酒店指定鞋,袜口不宜短于裤脚
4、个人卫生:
4.1 做到“四勤”,即勤洗手、洗澡;勤理发、修面;勤还洗衣服;勤修剪指甲;
4.2 班前不吃生葱、生蒜等有浓烈异味的食品。
5、 传菜员每日上班前做到,要检查自己的仪容仪表。不要在餐厅有客人的地方
照镜子、化妆和梳头,整理仪表要到指定的工作间。
6、站立服务: 站立要自然大方,位置适当,姿势端正,双目平视,面带笑容,传菜员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左手握右手背在腰部以下。不准双手叉在腰间、抱在胸前,站立时不背靠旁倚或前扶他物。
7、行走:步子要轻而稳,步幅不能过大,要潇洒自然、舒展大方,眼睛要平视前方或宾客。不能与客人抢道穿行,因工作需要必须超越客人时,要礼貌致歉,遇到宾客要点头致意,并说“您早”、“您好”等礼貌用语。在酒店内行走,一般靠右侧(不走中间),行走时尽可能保持直线前进。遇有急事,可加快步伐,但不可慌张奔跑。
8、传菜员应做到“三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
上饭时要轻拿轻放,动作要有条不紊;开、关门不要用力过猛,要始终保持餐厅安静。
9、传菜员的举止应做到:在宾客面前不可交头接耳、指手画脚,也不可有抓头、搔痒、挖耳朵等一些小动作,要举止得体。
二.餐厅服务中的礼貌用语
1、问候声:
“先生(小姐)您好!欢迎光临。”/“中午(晚上)好,欢迎光临!”/“欢迎您来这里进餐”
2、感谢声
2.2 “谢谢您的帮助”
2.3 “谢谢您的光临”
2.4 “谢谢您的提醒”
4道歉声
4.1 “对不起,请稍等,马上就好!”
4.2 “对不起,打扰一下”
4.3 “实在对不起,弄脏您的衣服了,让我拿去洗好吗?”
5应答声
5.1 “好的,我会通知厨房,按您的要求去做。”
5.2 “好的,我马上就去”
5.3 “好的,我马上安排。”
5.4 “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
5.5 “我明白了。”
6祝福声
6.1 “祝您用餐愉快。”
6.2 “新年好”/“新年快乐”/“圣诞快乐”/“节日快乐”
7送别声
7.1 “先生(小姐)慢走,欢迎下次光临。”
7.2 “先生(小姐)再见。”
7.3 “请慢走”/“请走好
9.礼貌用语注意事项
9.1 注意面向宾客,笑容可掬,眼光停留在宾客眼鼻三角区不得左顾右盼,心不在焉;
9.2 要垂手恭立,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握于腹部;距离
当(一般以一米左右为宜),不要倚靠它物;
9.3 要举止温文,态度和蔼,能用语言讲清的尽量不加手势 9.4 要进退有序,事毕要先后退一步,然后再转身离开,以示对宾客的尊重,不要扭头就走;
9.5 讲话要讲普通话,外语以英语为主,不用污言秽语,语调亲切、热情诚恳,不要粗声粗气或矫揉造作,说话要清楚流利,意思表达要准确,以对方听得到为准,讲话速度要低于客人,不可因个人心情不佳,影响语言效果。客人之间说话不要打扰,如需要打扰时可在说话间隙说“对不起,打扰一下”经客人同意后再讲,说话结束后应说谢谢。
第二课
一、培训课题:托盘服务规范及程序
二、课时安排:2012年5-6月份
三、培训内容:托盘服务规范及程序
四、培训目标:让每一位来餐厅工作的员工了解托盘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更好的工作
❷ 迎宾礼仪培训的内容,请大家帮忙。
接待谈话时的礼节:
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气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与人谈话时,不宜与对方离得太远,但也不要离得过近,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
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有人与自己主动说话,应乐于交谈。第三者参与说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需要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谈话现场超过三人时,应不时地与在场的所有人攀谈几句。不要只与一、两个人说话,不理会在场的其他人。也不要与个别人只谈两个人知道的事而冷落第三者。如所谈问题不便让旁人知道,则应另找场合。
在交际场合,自己讲话要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别人说话,也应适时发表个人看法。要善于聆听对方谈话,不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一般不提与谈话内容无关的问题。如对方谈到一些不便谈论的问题,不对此轻易表态,可转移话题。在相互交谈时,应目光注视对方,以示专心。对方发言时,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视别处,显出不耐烦的样子,也不要老看手表,或做出伸懒腰、玩东西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谈话的内容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不谈一些荒诞离奇、耸人听闻、黄色淫秽的事情。一般不询问妇女的年龄、婚否,不径直询问对方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衣饰价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与妇女谈话不说妇女长的胖、身体壮、保养的好等语。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不究根问底。对方反感的问题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一般谈话不批评长辈、身份高的人员,不议论当事国的内政。不讥笑、讽刺他人。也不要随便议论宗教问题。
男子一般不参与妇女圈内的议论,也不要与妇女无休止地攀谈而引起旁人的反感侧目。与妇女谈话更要谦让、谨慎,不与之开玩笑,争论问题要有节制。
谈话中要使用礼貌语言,如: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打搅了、再见……好吗?等等。在我国人们相见习惯说“你吃饭了吗?”“你到哪里去?”等,有些国家不用这些话,甚至习惯上认为这样说不礼貌。在西方,一般见面时先说“早安”、“晚安”、“你好”、“身体好吗?”“最近如何?”“一切都顺利吗?”“好久不见了,你好吗?”“夫人(丈夫)好吗?”“孩子们都好吗?”“最近休假去了吗?”对新结识的人常问:“你这是第一次来我国吗?”“到我国来多久了?”“这是你在国外第一次任职吗?”“你喜欢这里的气候吗?”“你喜欢我们的城市吗?”分别时常说:“很高兴与你相识,希望再有见面的机会。”“再见,祝你周末愉快!”“晚安,请向朋友们致意。”“请代问全家好!”等。
在社交场合,还可谈论涉及天气、新闻、工作、业务等事情。
在社交场合中谈话,一般不过多纠缠,不高声辩论,更不能恶语伤人,出言不逊,即便争吵起来,也不要斥责,不讥讽辱骂,最后还要握手而别。
迎宾礼仪 在迎宾过程前期准备和后期接待:
迎宾它所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在有约在先的情况下,由主人一方出动专人,前往来访者知晓的某一处所,恭候对方的到来,在一般情况下,迎宾仪式包括如下内容:
一是宾主双方热情见面。
二是向来宾献花。献花者通常应为女青年,或少先队员。若来宾不止一人,可向每位来宾逐一献花,也可以只向主宾或主宾夫妇献花。向主宾夫妇献花时,可先献花给女主宾,也可以同时向男女主宾献花。
三是宾主双方其他人员见面。依照惯例,应当首先由主人陪同主宾来到东道主方面的主要迎宾人员面前,按其职位的高低,由高而低,一一将其介绍给主宾。随后,再由主宾陪同主人行至主要来访人员的队列前,按其职位的高低,由高而低,一一将其介绍给主人。
四是主人陪同来宾与欢迎队伍见面。
在迎宾工作之中,要进行必要的先期准备,以求有备而行,有备无患。
1掌握基本状况:一定要充分掌握迎宾对象的基本状况。来宾尤其是主宾的个人简况。例如,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单位、职务、职称、学历、学位、专业、专长、偏好、著述、知名度,等等。必要时,还需要了解其婚姻、健康状况,以及政治倾向与宗教信仰。在了解来宾的具体人数时,不仅要务求准确无误,而且应着重了解对方由何人负责、来宾之中有几对夫妇,等等。来宾此前有无正式来访的记录。如果来宾,尤其是主宾此前前来进行过访问,则在接待规格上要注意前后协调一致。无特殊原因时,一般不宜随意在迎宾时升格或降格。来宾如能报出自己一方的计划,例如,来访的目的、来访的行程、来访的要求等等。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之下,应当在迎宾活动之中兼顾来宾一方的特殊要求,尽可能地对对方多加照顾。
2制定具体计划:一定要详尽制定迎接来宾的具体计划,可有助于使接待工作避免疏漏,减少波折,更好地、按部就班地顺利进行。根据常规,它至少要包括迎送方式、交通工具、膳宿安排、工作日程、文娱活动、游览、会谈、会见、礼品准备、经费开支以及接待、陪同人员等各项基本内容。
单就迎宾而言,接待方亦应有备在先,最为重要的有五项内容。即一是迎宾方式,二是迎宾人员,三是迎宾时间,四是迎宾地点,五是交通工具。
迎宾方式:要不要搞迎宾活动,如何安排迎宾活动。怎样进行好迎宾活动。一定要精心选择迎接来宾的迎宾人员,数量上要加以限制,身份上要大致相仿,职责上要划分明确。在迎宾工作中,现场操作进行得是否得当,乃是关键的一环。
时间问题:
1要预先由双方约定清楚。
2要在来宾启程前后再次予以确认。
3要提前到达迎宾地点。
地点问题:
1交通工具停靠站。例如,机场、码头、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等。
2来宾临时下榻之处。例如,宾馆、饭店、旅馆、招待所,等等。
3东道主一方用以迎宾的常规场所。例如,广场、大厅,等等。
4东道主的办公地点门外。例如,政府大院门口、办公大楼门口、办公室门口、会客厅门口,等等。
前三类地点多用以迎接异地来访的客人。其中的广场,主要用以迎接贵宾。第四类地点也就是办公地点门外,则大多用以迎接本地来访的客人。
确认来宾的身份。通常有四种方法可行。
1、使用接站牌。使用接站牌时,牌子要正规、整洁,字迹要大而清晰。不要随便用纸乱写。尽量不要用白纸写黑字,让人感到晦气。接站牌的具体内容,有四种主要写法:一是“热烈欢迎某某同志”,二是“热烈欢迎某单位来宾的光临”,三是“某单位热烈欢迎来宾莅临指导”,四是“某单位来宾接待处”。
2、使用欢迎横幅。
3、使用身份胸卡。
4、自我介绍。在方便、务实的前提下,上述四种确认来宾的方法,可以交叉使用。
施礼问题:在迎宾之时向来宾施礼、致意,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下列四点。
1是与来宾热情握手;
2是同来宾主动寒暄;
3是对来宾有问必答;
4是为来宾服务周到。接到来宾后,在步出迎近地点时,迎宾人员应主动为来宾拎拿行李。不过,对于来宾手中的外套、提包或是密码箱,则没有必要为之“代劳”。
引导问题:来宾的引导,指的是迎宾人员在接待来宾时,为之亲自带路,或是陪同对方一道前往目的地。在一般情况下,负责引导来宾的人,多为来宾接待单位的接待人员、礼宾人员、专门负责此事者,或是接待方与来宾对口单位的办公室人员、秘书人员。在宾主双方并排行进时,引导者应主动在外侧行走,而请来宾行走于内侧。若三人并行时,通常中间的位次最高,内侧的位次居次,外侧的位次最低。宾主之位此时可酌情而定。在单行行进时,循例应由引导者行走在前,而使来宾行走于其后,以便由前者为后者带路。在出入房门时,引导者须主动替来宾开门或关门。此刻,引导者可先行一步,推开或拉开房门,待来宾首先通过。随之再轻掩房门,赶上来宾。出入无人控制的电梯时,引导者须先入后出,以操纵电梯。出入有人控制的电梯时,引导者则应后入先出,这样做主要是为表示对来宾的礼貌。出入轿车。如果引导者与来宾出行,宾主不同车时,一般应引导者座车在前,来宾座车居后;宾主同车时,则大都讲究引导者后登车、先下车,来宾先登车,后下车。在引导来宾时,切勿一味沉溺于高谈阔论,免得令来宾走神,“一失足成千古恨”,当众跌跤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