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关扫黄打非的资料
今天,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通报了今年“扫黄打非”第一阶段集中行动的初步战果:2月21日至2月26日6天内,全国各地共出动执法人员4万余人次,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00余万件,春节期间部分省市出现的侵权盗版出版物“反弹”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为即将召开的“两会”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据全国“扫黄打非”办负责人介绍,打击各类非法出版物和侵权盗版活动是这次集中行动的重要内容。全国各地取得显著成效——陕西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6.4万张,关闭非法市场1家、取缔无证照经营店档摊点53个;重庆收缴盗版和非法出版物42063册(盘),取缔无证地摊7家;北京加大了对贩卖非法出版物游商、地摊的打击力度,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地区的巡查。同时,全国各地“扫黄打非”部门删除了大量互联网淫秽色情信息,净化了网络环境。
此外,各地还端掉了一批非法窝点,破获了一批重要案件,从源头和流通环节对非法出版活动予以打击——南京捣毁3家利用互联网销售盗版教材、教辅的窝点,查缴各类侵权盗版图书1万余册;杭州查获两处非法音像制品批销窝点,当场查获音像制品13000余张;上海截获一辆外地抵沪卡车,查缴非法音像制品20000余张。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出动检查人员50余万人次,检查出版物市场8万余个次、店档摊点17万余个次、印刷复制企业6万余家次,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000余万件。
② 什么是卫生监督协管信息员培训计划
信息员,是指为其所属单位或部门及时采集或发布相关信息的人员。
信息员主要负责所在单位及其辖区内的信息采集、整理、开发、利用等工作,并将各种有用信息合理汇总,及时上报给主管部门。信息员一般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及综合办事能力,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实际,面向基层,及时收集或发布准确可靠的信息,发挥好信息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信息员在履行职责时要注意严格遵守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的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工作纪律。
③ 结合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工作职责,谈谈做了哪些工作
对辖区内文化市场及“扫黄打非”重点部位进行巡查;开展“扫黄打非”宣传工作,包括“扫黄打非”知识、未成年人保护常识等。
“扫黄打非”工作站点应围绕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的根本要求履行承担好有关职责,及时发现、上报和抵制有害思想和文化在基层的传播渗透。及时发现、上报并配合查处非法或违禁图书、报刊、光盘以及印刷品、宣传品的销售传播。及时发现、上报并配合查处非法或违禁出版物的编辑、制作、印刷、仓储窝点。
及时发现、上报并配合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以及新闻敲诈等活动。及时发现涉及本地区妨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上信息和舆情,积极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对辖区内文化市场及“扫黄打非”重点部位进行巡查。开展“扫黄打非”宣传工作,包括“扫黄打非”知识、未成年人保护常识、专项行动进展、大案要案及打击查处成效等。
(3)扫黄打非基层信息员培训内容扩展阅读:
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工作的相关要求规定:
1、到2019年底基本建成,覆盖镇集中区、村(居),基本形成有办公条件、有骨干队伍、有相关制度、有依托平台、有工作经费、有宣传阵地的体制机制保障。
2、融合对接综治平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平台,依托现有的基层综治、文化服务管理等力量,按照“一岗多责、一专多能”要求,由镇、村(居)网格化管理员、文化骨干等承担“扫黄打非”网格化监管工作,实现基层站点全覆盖的目标。
④ 如何更好的开展宿舍心理信息员的培训
在大学生活中,寝室原本就是矛盾产生的主要场所,宿舍心理信息员版是一个重要桥梁,连接权着老师和学生。他们作为一个疏通者,积极为室友们排忧解难,驱散心中的积郁;同时观察寝室里每一位同学的心理动态,将宿舍情况及时向老师反馈。
召开宿舍心理信息员会议,让每个宿舍心理信息员明确自身的职责,了解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将心理异常的表现和应对、心理预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及正规的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到每一个宿舍、每一位同学,同时搭建友谊桥梁,畅通信息渠道,做好心理辅导老师的信息员,不断提高我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宿舍心理信息员的作用体现在同学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里,我们对他们的培训不能只停靠在此次会议中。在今年后的工作开展里,我们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考虑到专业特色及男女寝室的差异;加强宿舍心理信息员与班级心理委员的沟通、交流,他们不是分离的两个组织,而是协同为学生们服务的团体;同时多向其他系部学习,借鉴优秀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