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会工作的角度,有什么理论来解释留守儿童的自杀行为
1、阿德勒的自卑补偿机制。留守儿童,在很大程度上其内心中可能会视自己内的状况为一容个心理缺陷,而由于无法得到满足,产生自卑感并渴望获得心理补偿。这时,若不能及时缓解,则可能引发心理冲突,并导致伤害行为。根据人格特征发展不同,有人选择直接攻击(攻击将自己留在家中的父母,或者因为嫉妒而攻击非留守儿童的同伴)或转向攻击(攻击其他无辜者),一些个性内敛而不善表达的孩子也可能变成自我攻击、即自杀或自残的行为;
2、埃里克森的社会人格发展理论。留守儿童进入青春期以后,极度渴望获得成人化的自我同一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想要扮演大人的角色。而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无法获得合理的引导,因此产生了角色混乱并表现为各种行为上的偏差。这一点,也是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
3、标签效应的理论。留守儿童可能在其所生活的环境中受到一定的歧视或偏见,导致其被贴上“问题儿童”的标签,以至于在这样的社会影响下更多会显出问题的行为,其中就包括由于难以承受这种压力而选择自杀。
Ⅱ 社会工作者怎么开展留守儿童工作
留守儿童罪需要的抄是什么呢?
其实不是很相同的,
我是农村的孩子,
对父母的感情当然有依恋,
但小时候如果住在祖辈家很快也能适应的,
我觉得关键的地方在于乐趣,
比如书籍,运动器具,与城市孩子的生活状况接轨等,
所以我觉得对孩子来说最大的关爱不是说给父母电话一类的,
而是倾听孩子需要什么,然后满足孩子的愿望才是最好的关爱,
Ⅲ 以社会工作者的角度说说怎么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1)危抄害:
①对孩子本身,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理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而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
②导致文化的断层和全民素质的下降;
③导致的经济建设生产力的低素质;
④导致的城乡贫富差距继续变大和社会的不稳定,如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率明显提高,并呈逐步上升态势。
(2)对策:
①需要政府部门的大量投入,比如在农村投资建厂,教授农民科学耕种,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倘若农村经济好转,农民赚钱不那么困难,将会大大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②政府部门需加大力度宣传“留守”的危害性,以多种方式让农村父母认识到“留守”对孩子的不利影响,父母尽可能不让孩子“留守”,也将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比如社会团体和经济发达城市可对口支援乡村,用全社会的爱心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健康的成长。
Ⅳ 求3篇到5篇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外文参考文献,最好是有关社会工作介入方面。按照参考文献的格式~
自己去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外文数据库下载啊或者到知网,维普等中文数据库下载很多的,校园网内免费获取校园网外可以利用google学术搜索,有部分能免费下载
Ⅳ 如何为留守儿童开展社会工作服务
原题: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留守儿童成长辅导社工项目稳步推进
10月28日,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榆林镇中心小学多功能教室笑语欢歌,黑龙江省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师和哈尔滨商业大学社工专业大学生志愿者陪同30余名留守儿童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榆林镇中心小学是兰西县规模较大的寄宿制小学,在校生1128名,其中寄宿生70余名,留守儿童集中,问题比较突出。由黑龙江省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担的“黑龙江省三区社工专业人才支持计划”选定兰西县榆林镇中心小学开展留守儿童成长辅导社工项目,采用个案、小组等专业方法,遵循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促进留守儿童的自我成长、能力提升及未来发展。
活动利用下午的课余时间,社工师和志愿者以谜语、模仿等形式、游戏等形式与孩子们互动,志愿者则随时关注每名孩子的表现,迅速做好情况记录,进行孩子们的需求评估。活动中,社工还引导孩子们谈理理、聊家人等话题,引发孩子们的思考。社工师和志愿者还结合互动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成长辅导方案。
据了解,兰西县榆林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成长辅导社工项目自9月份实施以来取到可喜成效。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举办项目需求对接会和项目启动宣讲会,面向学校、老师和家长全面介绍了项目内容和实施方案,征求学校、老师、家长和留守儿童的意见建议近百条。本次活动为下一步开展家庭走访和个案工作奠定了基础。(张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