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心得总结 > 模具培训总结

模具培训总结

发布时间:2020-12-04 18:04:27

㈠ 模具年度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来的写法总结,就是把某一时期自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进行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也就是看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有什么经验、提高。

(一)基本情况。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4.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㈡ 模具设计总结

1.塑性变形体积不变条件,塑性变形时,物体体积的变化与平均应力成正比。 ,其产生的主应变图可能有三类:1.具有一个正应变及负应变;2.具有一个负应变和两个正应变;3.一个主应变为零,另两个应变之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2.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产生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冲裁是最基本的冲压工序。冲裁是分离工序的总称,她包括落料、冲孔、切断、修边、切舌、弯曲等多种工序。一般来说,冲裁主要是指落料和冲孔工序。

3.冲裁的变形过程:1.弹性变形阶段(变形区内部材料应力小于屈服应力 );2.塑性变形阶段(变形区内部材料应力大于屈服应力);3.断裂分离阶段(变形区内部材料应力大于强度极限) 。

4.冲裁断面可分为明显的四个部分:塌角、光亮、毛面和毛刺。

5.冲裁件质量:指断面状况、尺寸精度和形状误差。在影响冲裁件质量的组成因素中,间隙时主要的因素之一。冲裁件的断面质量主要指塌角的大小、光面约占板厚的比例、毛面的斜角大小及毛刺等。间隙合适时,冲裁时上下刃口处所产生的剪切裂纹基本重合,这时光面约占板厚的1/2~1/3,切断面的塌角、毛刺和斜度均很小,完全基本满足一般冲裁件的要求。间隙过小时,凸模刃口处的裂纹比合理间隙时向外错开一段距离;间隙过大时,凸模刃口处的裂纹比合理间隙时向内错开一段距离,材料的弯曲与拉申增大,拉应力增大,塑性变形阶段较早结束,致使断面光面减小,塌角与斜度增大,形成厚而大的拉长毛刺,且难以去除,同时冲裁件的翘曲现象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材料的相对厚度越大,弹性变形量越小,因而制件的精度也越高。冲裁件尺寸越小,形状越简单则精度越高。)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的依据和计算准则:在冲裁件尺寸的测量和是使用中,都是以光面的尺寸为基准。落料件的光面是因凹模刃口挤切材料产生的,而孔的光面是凸模刃口挤切材料产生的。故计算刃口尺寸时,应按落料和冲孔两种情况分别进行,其原则如下:1.落料:落料件光面尺寸与凹模尺寸相等,故应与凹模尺寸为为基准(落料凹模基本尺寸应去工件尺寸公差范围内的较小尺寸。);2.冲孔:工件光面的孔径与凸模尺寸相等,故应与凸模尺寸为基准。(因冲孔的尺寸会随凸模的磨损而减小,故冲孔凸模基本尺寸应去工件孔尺寸公差范围内的较大尺寸);3.孔心距:当工件上需要冲制多个孔时,孔心距的尺寸精度由凹模孔心距保证。4.冲模刃口制造公差:凸凹模刃口尺寸精度的选择应以能保证工件的精度要求为准,保证合理的凹凸模间隙值,保证模具一定的使用寿命。5.工件尺寸公差与冲模刃口尺寸的制造偏差原则上都应按“入体”原则标注为单向公差。但对于磨损后无变化的尺寸,一般标注双向偏差。

7.冲裁件在条料、带料或板料的布置方法叫排样。冲裁件的实际面积与所用板料面积的百分比叫做材料的利用率,它是衡量合理利用材料的技术经济指标。

8.冲裁所产生的废料可分为两类:一是结构废料,是由冲件的形状特点产生的;二是由于冲件之间和冲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的搭边以及料头、料尾和边料而产生的废料,称为工艺废料。

9.排样方法:有废料排样、少废料排样、无废料排样。

10.搭边值的确定:排样时冲裁件之间以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工艺废料叫做搭边。搭边的有两个作用:一是补偿了定位误差和剪板误差,,确保冲出合格零件;二是可以增加条料刚度,方便条料送进,提高劳动生产率。

11.冲模压力中心的确定: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称为模具的压力中心。模具的压力中心应该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

12.冲裁模具的分类:1.单工序模:无导向单工序冲裁模,导板式单工序冲裁模,导柱式单工序冲裁模;2.级进模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不同位置上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固定挡料销和导正销定位的级进模,测刃定距的级进模;3.复合模是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一副模具的统一位置上完成数道冲压工序:根据安装位置不同(凸模、凹模)正装式复合模、倒装式复合模;

13. 模具强度对排样的要求:孔距小的冲件,其孔要分步冲出,工位之间凹模壁厚小的,应增设空步,外形复杂的冲件应分步冲出,以简化凸、凹模形状,增强其强度,便于加工和装配,测刃的位置应尽量避免导致凸凹模局部工件而损坏刃口。

14.从正装式和倒装式复合模具结构分析中可以看出,两者各有优缺点。正装式较适用于冲制材料较软的或板料较薄的平直度要求较高的冲裁件,还可以冲制孔边距离较小的冲裁件。而倒装式不宜冲制孔边距离较小的冲裁件,但倒装式复合模结构简单,又可以直接利用压力机的打杆装置进行推荐,卸件可靠,便于操作,并为机械化出件提供有利条件,故应用十分广泛。,总之复合模生产效率高,冲裁件的内孔与外圆的相对位置精度高,板料的定位精度要求比级进模低,冲裁的轮廓尺寸较小。但复合模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成本高。复合模主要用于生产批量大、精度要求高的冲裁件。

15.始用挡料装置:在级进模中为了解决首件定位问题,需要设置始用挡料装置。

16.卸料装置:1.固定卸料装置;2.弹压卸料装置(卸料及压料作用,冲压质量较好,平直度较高,适用,质量要求要高的冲载和薄板);3.废料切刀装置。

17.弯曲:是将板料、棒料、型材或管料等弯曲一定形状和角度的零件的一种冲压成形工序。

18.应变中性层:在缩短与伸长两变形区域之间,必有一层金属纤维变形前后长度保持不变。

19.弯曲变形区内板料横断面形状变化分为:1.宽板弯曲时,横断面形状几乎不变,仍为矩形;2.窄板弯曲时,原矩形断面变成了扇形。生产中一般为宽板弯曲。

20.r/t称为板料的相对弯曲半径,是表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的重要参数。相对弯曲半径越小,表示弯曲变形程度越大。

21.板料塑性弯曲的变形特点:1.应变中性层位移的内移;2.变形区内板料的变薄和增长;

3.变形区板料剖面的畸变、翘曲和破裂。

22.最小弯曲半径:在保证弯曲件毛坯外表面纤维不发生破坏的条件下,工件所能弯曲成的内表面最小圆角半径,称为最小弯曲半径。生产中用它来表示材料弯曲时的成形极限。

23.影响最小弯曲半径的因素:1.材料的力学性能;2.零件弯曲中心角的大小;3.板料的轧制方向与弯曲线夹角的关系;4.板料表面及冲裁断面的质量;5.材料的相对宽度;6.板料厚度

24.回弹现象:回弹现象产生于弯曲变形结束后的卸载过程。

25.影响回弹的因素:1.材料的力学性能;2.相对弯曲半径r/t;3.弯曲中心角;4.弯曲方式及校正力大小;5.工件形状;6.模具间隙。

26.拉深:是利用模具将平面毛坯制成开口空心零件的一种冲压工艺方法。

27.起皱和拉裂是影响拉深过程的两个主要因素:

28.起皱:在拉深过程中,毛坯凸缘在切向压应力作用下,可能产生塑性失稳而拱起的现象。

29.起皱的原因:毛坯凸缘的切向压应力过大,最大切向压应力产生在毛坯凸缘外缘处,所以起皱首先在外缘处开始。

30.拉裂:影响摩擦阻力的因素有:1.压边力的影响;2.相对圆角半径的影响;3.润滑的影响;4.凸凹模间隙的影响;5.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31.拉深系数:是指每次拉深后圆筒形零件的直径与拉深前毛坯的直径之比,m表示。

32.极限拉深系数:把材料既能拉深成形又不被拉断时的最小拉深系数。

33.影响拉深系数的因素:1.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2.材料相对厚度的影响;3.拉深次数的影响;4.压边力的影响;5.模具工作部分圆角半径及间隙的影响。

34.塑料的分类:1.按照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和受热时的行为分类: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2.按塑料应用范围分类: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

35.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能:聚合物的物理、力学性能与温度密切相关,当温度变化时,聚合物的受力行为发生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力学状态,表现出分阶段的力学性能特点。在温度较低时(低于 温度时)曲线基本水平的,变形量很小。当温度上升时( )曲线开始急剧变化,很快趋于水平。如果温度继续上升,变化迅速发展,弹性模量很快下降,聚合物产生粘性流动,成为粘流态,此时变化是不可逆的物体成为液态。

36.注射工艺过程,注射过程一般包括加料、塑化、注射、冷却和脱模。

37.制品的后处理:塑料制品脱模后常需要进行适当的后处理(退火和调试),以便改善和提高制品的性能和尺寸的稳定性。

38.压力:注射成型过程中的压力包括塑化压力与注射压力两种。塑化压力又称背压,是指注射机螺杆顶部的熔体在螺栓保持不后退时所产生的压力。注射压力:用以克服熔体从料筒流向型腔的流动阻力,提供充模速度及对熔体进行压实等。

39.根据工艺的有关要求,应尽量使制品各部分的壁厚均匀,避免局部太厚与太薄,否则,成型后因收缩不均会使制品变形或产生缩孔、凹陷及填充不足等缺陷。P83

40.注射模由动模与定模两大部分组成。

41.根据模具中各个零件的不同功能,注射模可由以下七个系统和机构组成:1.成型零部件;2.浇注系统;3.导向与定位机构;4.脱模机构;5.侧向分型与抽心机构;6.温度调节系统;7.排气系统。

42.按模具总体结构特征分类:1.单分型面注射模;2.双分型面注射模;3.带有侧向分型与抽心机构的注射模;4.带有活动成型零件的注射模;5.机动脱螺纹的注射模;6.无流道注射模。

43.分型面:是模具上用于取出塑件和浇注系统冷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面。

44.选择分型面的原则:基本原则-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断面轮廓最大的位置,以便顺便脱模。还应考虑因素:1.分型面的选择应便于塑件脱模并简化模具结构;2.分型面的选择应考虑塑件的技术要求;3.分型面应尽量选择在不影响塑件外观的位置;4.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排气;5.分型面的选择应便于模具零件的加工;6.分型面的选择应考虑注射机的技术参数。

45.注射系统的组成及作用:浇注系统是指模具中塑料熔体由注射机喷嘴至型腔之间的进料通道。其作用是将塑料熔体充满型腔并将注射压力传递到型腔的各个部位,以获得组织致密,轮廓清晰,表面光洁、尺寸精确的塑件。

46.浇注系统的组成: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它可以设置在主流道的末端,还可以设置在各分流道的转向处,甚至在型腔料流的末端)。

47.流道设计:1.主流道一般设计成圆锥形,其锥角一般在2~4°内壁表面粗糙度为0.4

~0.8um;2.为了保证主流道与注射机喷嘴紧密接触,防止料漏,一般主流道与喷嘴对接处作成球面凹坑,其半径 ,其最小直径 。凹坑深度取h=3~5mm;3.为减少熔体冲模时的压力损失和塑料损耗,应尽量缩短主流道的长度,一般主流道的长度控制在60mm内。

48.凹模的结构设计: 凹模也可以称为型腔、凹模型腔,用以形成塑件的外形轮廓,按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整体式,整体嵌入式、镶拼组合式和瓣合式四种类型。

49.凸模和型心的结构形式分为:整体式、整体嵌入式、镶拼组合式、活动式等。

50.导向机构的作用:注射模导向与定位机构,主要用来保证动模和定模两大部分和模内其他零件之间的准确配合和可靠的分开,以避免模内各零件发生碰撞和干涉,并确保塑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51.导向机构的设计:导向机构的作用:导向、定位、承受一定的侧压。导柱导向机构是利用导柱与导柱孔之间的间隙配合来保证模具的对合精度,导柱、导套组合形式。

52.脱模机构的分类:1.推杆,推出塑件;2.推杆固定板,固定推杆;3.推板导套,为推板运动导向;4.推板导柱 为推板运动导向;5.拉料杆 使浇注系统凝料从模具中脱出;6.推板;7.支承钉;8.复位杆 使推板在顶出塑件后复位。

53.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1.脱模机构运动的动力一般来自于注射机的推出机构,故脱模机构一般设置在注射模的动模内;2.脱模机构应使塑件在顶出过程中不会变形损坏;3.脱模机构应能保证塑件在顶出开模过程中留着设置有顶出机构的动模内;4.脱模机构应尽量简单可靠,有合适的推出距离;5.若塑件需留在动模内,脱模机构应设置在定模内。

54.简单脱模机构的形式:推杆推出机构、推管推出机构、推件板推出机构、推块推出机构、联合推出机构、压缩空气推出机构。

55.复位机构的设计:为了进行下一循环的成型,脱模推出机构在完成塑件的顶出动作后必须回到初始位置。常用的复位机构:弹簧复位(在推板与动模支承板之间安装压缩弹簧)和复位杆复位两种。顶出形式:推件板顶出、推杆顶出、推管顶出,一般需要设置复位机构。

56.斜导柱抽芯机构分类:斜导柱在定模、滑块在动模,斜导柱和滑块同在定模,斜导柱在动模、滑块在定模,斜导柱和滑块同在动模。

57.斜导柱的倾斜角:抽拨力Q一定时,倾斜角 减小,倾斜柱所受的弯曲力P也越小;但当导柱的有效工作长度一定时,若倾斜角 减小,抽心距S也将减少,这对抽心不利。故确定斜导柱的倾斜角 时,要兼顾抽心距以及斜导柱所受的弯曲力,通常采用15°~20°,一般不大于25°。

58.压紧块的锲角 ,压紧块的锲角 通常比斜导柱倾斜角 大2°~3°。这样才能保证,模具一开模时压紧块就能和滑块脱开,否则,斜导柱将无法带动滑块作侧抽心动作。

59.先复位装置设计:1.模具设计中的“干涉”现象,在侧向型芯和推杆垂直于开模方向的投影发生重合的情况下,合模时侧向型心芯可能与推杆发生碰撞,这种现象称为磨具设计中的“干涉”现象。

60.避免干涉措施:1.尽量避免把推杆布置在侧向型心在垂直于开模方向平面上的投影范围内。2.使推杆的推出距离小于活动型心最低面,如果结构不允许,应保证h-scot >0.5mm。当h只是略小于scot 时,可通过适当增大 角来避免干涉;3.当以上两点都不能实施时,可采用推杆先复位机构,优先使推杆复位,然后滑块才复位。

61.比较常见的推杆先复位机构有:弹簧先复位机构、三角形滑块先复位机构、杠杆先复位机构和摆杆先复位机构。

1-4说明:作图壁厚不均匀,易产生气泡使塑件变形,右图壁厚均匀,改善了成型工艺条件,有利于保证质量。5说明:平顶塑件,采用侧浇口进料时,为了避免平面上留有熔接痕,必须保证平面进料通畅,故a>b。6说明:壁厚不均匀塑件,可在易产生凹痕表面采用波纹形式或在壁厚处开工艺孔,以掩盖或消除凹痕。

1说明:增设加强肋后,可提高塑件强度,改善料流状况。2.说明:采用加强肋,既不影响塑件强度,又可避免因壁厚不匀而产生缩孔。3说明:平板状塑件,加强肋应与料流方向平行,以免造成充模阻力过大和降低塑件韧性。4.说明:非平板状塑件,加强肋应交错排列,以免塑件产生翘曲变形。5说明:加强肋应设计的矮一些,与支撑面应有大于05mm的间隙。

倒装式复合模

1-打杆2-模3-推板 4-推杆 5-卸料螺钉 6-凸凹模 7-卸料板 8-落料凹模 9-顶件块 10-带肩顶杆 11-冲孔凸模 12-挡料销 13-导料销

正装式复合模

1-导料销2-挡料销3-凹凸模 4-弹压卸料板 5-凹模 6-凸模 7-打杆 8-推板 9-推杆 10-推件板

正装式复合模

㈢ 模具工作总结

总的来说模具行业发展很快,网上搜模具就可以看出来,但针对不同从业人员来专说未来也是属不一样的。总的来说学历与收益不成正比。
中国模具没发展到高精尖的地步,粗制滥造、小作坊特多,几个懂机械加工的弄台数控就可以做,专业做模具的大公司较少。
模具最重要的是设计,加工基本无问题,而现在中国的模具设计大部分是中专技校类的学生设计,大学生学了较多理论但没经验,成本又高,所以造成现在模具水平就那样。
模具数控加工较好,就业面比较大,就是累点。

㈣ 模具工作培训一周学习报告。

答案:喜欢它们的晶莹纯洁,喜欢它们的微笑,

㈤ 模具工程师转正工作总结怎么写

假设工作总结的日期为1个月

标题

1.一个月内的工作计划和完成情况

2.分析,超额完成/遇到的困难和工作中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

3.下一个工作日的工作计划

4.签名/日期。

㈥ 如何写模具的工作总结

做模具其实关键的2点是《结构设计》好的结构设计让模具寿命长,生产产品的时候脱模什么的方便,快捷。
<仔细的做>,都说成败取决于细节
那你就在模具结构设计和在做模具的仔细程度上说下吧

㈦ 求模具实习总结关于模具拆装及修理的文章 3000字左右谢谢大家帮忙了...

生产实习报告

工程技术系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学号:8051505107 姓名:杨群芳

一、 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我们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理论学习之外,获得实践知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同时专业实习又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业务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渠道,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产业状况、了解国情的一个重要途径,逐步实现由学生到社会的转变,培养我们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体验企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这些实际知识,对我们学习乃至以后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1.掌握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及方法

2.能读懂简单的图纸,会按照图纸进行装配。

3.学会检测装配后机器的安全性和简单的维修。

4.了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

1.实习前的准备

2008年刚过完农历新年,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我就很幸运的在东莞一家人才市场找到了一份跟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实习工作。我于2月22号来到虎门军修厂报到,并在一位师兄的指引和帮助下办好了有关手续。当天下午师兄还领我到了解了车间的布局分布和车间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为以后的实习工作作好了铺垫。

2月23号在厂里的安排下我和一同招聘近来的另外24名实习生参加了为期六天的培训。

主要熟悉和了解了一些车间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车间的任务安排以及以后两个月的实习内容。

2.开始实习

2月29号作为一名实习工人我正式来到我被分配的03车间报到。带我的师傅姓李,是一位外表严肃且不爱说话的中年人。李师傅简单跟我介绍了一下我实习的主要内容后,便给我一个车间报废的鱼雷,让我在六天以内熟悉它的简单构造和结构原理。鉴于我是一名豪无实践经验的新手,师傅还叫来同车间的一位姓高的师兄让他帮我解决一些难题。

面对摆在我面前的那个我仅仅能叫上名来的陌生家伙,当时的我真的是一筹莫展。好在高师兄是个热心肠的山东人,他很耐心的跟我讲解了鱼雷的简单构造后,还让我自己动手把它拆开,自己去琢磨各个部件的作用。抱着那个东西整整研究了三天,我才勉强叫出了各个部件的名称,明白了他们的作用。这时候,师兄又让我说说我对它的认识以及可能用到的物理和化学原理。师兄在听我述说的过程中给我纠正了很多错误的术语,让我惊讶与书本知识在面对实践时显得是那样苍白和无力。最后师兄告诉了我鱼雷的结构原理。28号上午师傅正好在维修鱼雷加热器,便让我参见了见习。下午师傅让我自己总结了六天以来的收获,并提出了一些问题,让我在以后10天的实验中自己去找答案。

接下来的10天我见习和参加了鱼雷加热器的维修和加热器的瓦斯实验。最后将瓦斯实验后的加热器安装好后进行了水密。

鉴于我们的动手能力不强,理论知识也不充足的情况,厂里又对我们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钳工培训。在熟悉和掌握了钳工基本知识后又对我们进行了培训考试,要求考试合格后才能再回到车间。时刻刻的抓紧机会向前辈本学习

重新回到车间,师傅便让我参见到了几个师兄师姐组成的小组中熟悉雷架设计,材料的选取和准备。听说我在学校比较系统的学过cad制图后,师傅又让我把雷架的有关设计画成简单的图纸。以为这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没想到图纸交上去后师傅立马就指出了我的错误,并没头没脑的把我批评了一顿。当时的我羞愧的只想找个地缝钻下去,最后还是师姐鼓励了我,并提醒我在车间里为了少犯错误,需要时时刻刻的抓紧机会向前辈本学习。

接下来的两天,厂里因为停产检修,师傅就找来一些板材让我用学到的钳工知识,练习画线,打孔,钻孔。

因为适逢车间5s活动的全面展开,我又接受了5s知识培训,了解了有关5s的管理方法。随后又参加了5s知识考评,总结了5s培训的收获。

实习工作慢慢熟悉,师傅就让我见习鱼雷修望方舱的装配。一个星期后,我就基本可以拿着图纸自己装配了,这期间我又缠着师傅教我缝装和检测。

三.实习总结

1. 车间相对来说也是一个纪律严明的集体场所,有着严明的制度和作息时间安排。进入车间实习时,要求穿好工作服,大袖口要扎紧,衬衫要系入裤内。女同学要戴安全帽,并将发辫纳入帽内。不得穿凉鞋、拖鞋、高跟鞋、背心、裙子和戴围巾进入车间。严禁在车间内追逐、打闹、喧哗、阅读与实习无关的书刊。

2.车间安全是必须受到重视的,因为车间是一个运做整体,一条生产线上的任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产的正常进行。

3.实习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中我的生活中几乎全是理论全无实践。所以从学校到社会是个转折也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车间里也是需要学习的,而且这种学习往往是无形而且需要用心。

4.实习生活全面检验了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

相关文章

㈧ 模具技术员试用期满,工作小结该怎么写

给你一个大纲,供参考,你可以根据需要删减。
工作小结
一,试用期专的工作情况概述,工属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绩(详细写)

二,思想认识,工作纪律的遵守情况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少写哦)

通过试用期工作,我掌握了XXX。我将严格要求,不断提高

阅读全文

与模具培训总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