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银行培训心得体会
我成天看着那么多钱紧张啊 还要背那么多交易码 不过看师父点钱那么快 办理业务也快 就挺羡慕的 自己做到前台 也觉得很特别...... 不过老是担心 怕付错钱 唉.....
1.对储蓄业务的掌握
2.前台实习后的体会
3.目前存在的问题
4.以后正式工作的打算
Ⅱ 银行如何适应零售转型
优化信贷结构拓展特色业务
信贷增长回归常态已成必然,资产业务结构调整压力将相对有所增大。如何在盘活存量贷款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资产业务结构,保持盈利相对较好的增长?
“一是服务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加大对个人与消费相关的贷款投入,继续推进向零售银行转型。”许文兵认为。
下一阶段,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三农”、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科技、文化产业、旅游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重点发展领域,也必将成为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在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消费信贷将成为未来商业银行的“主攻方向”之一。
赵庆明认为,应加大个人按揭贷款之外的其他消费信贷领域的拓展,如教育、旅游度假、汽车、家具、家电等消费贷款。由于信用卡已经基本覆盖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较强的广大居民,可以选择以信用卡为主要载体开展相关的消费信贷。
“在信贷上要更加重视零售客户和提高零售客户的比重。零售客户包括中小企业和个人。银行在对零售客户的信贷上有比较充分的定价权,能够维持相对较高的利差。”赵庆明说。
不过,专家提醒,信贷资源向“三农”、小微等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与关键领域倾斜的同时,各金融机构也应立足自身条件,发展优质特色资产业务。
“同质化发展模式已不可维系。未来随着金融服务需求的多元化、精细化、专业化,各家商业银行必须结合自身规模、人员和区域等优势,在业务结构和产品创新上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发展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雷薇认为。
业内专家认为,重大项目和重点市场仍将是大型银行的“主战场”,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则应立足自身条件,走专业化发展和特色化经营之路,将信贷资源集中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领域。
推进战略转型拓展多元化收入来源
“经济放缓、经济转型、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都是现实的考验,银行必须适应这个形势尽快转型。银行不能够光贷款了,贷款的需求可能要减少。”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表示。
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对中国银行业战略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业必须加快构建多维支撑的业务架构,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
许文兵建议,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适应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要求,大力拓展投行和财务顾问等服务类业务,使收入多元化。
“新的驱动力就是转型。金融脱媒,并不是大型优质企业真的要离开银行,只是对银行的贷款需求会减少,但是相应的会增加证券发行承销、兼并收购等投资银行业务需求。因此,对于大型优质客户,要充分发挥综合化经营的协同效应,提供好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赵庆明认为。
国际化发展战略也受到高度重视。专家建议,银行业应坚持以“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和海外华侨为重要市场,以跨境贸易结算和汇划结算服务为抓手,以人民币国际化相关业务为突破口,形成多元化的业务体系和全球化的经营布局,提高跨市场和跨境服务能力。
Ⅲ 跪求银行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在线等
怀着期待与好奇,终于迎来了建设银行XX分行XXXX年新入行员工培训。从小到大,我们学习了无数课程,历经十年寒窗,参加了多少培训多少考试,但这次的岗前培训对我们的意义是空前的,它作为一个过渡,一个桥梁,让我们从学习走向实践。我们收获的远比想象中的丰富。
参加完培训,我最深刻的感触就是觉得自己十分幸运。这个培训班是建设银行XX分行有史以来举办的最系统化全面化的一次。人力资源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聘请到专业人员给我们进行拓展训练和礼仪指导,同时又请到了区分行多位经验丰富的领导以及优秀员工,短短的十几天内,把我们凝聚在一起,学习了银行的基本情况,融入了建设银行这个大集体中。作为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建设银行经过大规模财务重组、完善治理结构、再造业务流程、引进战略投资者等一些列股改环节,最终成功上市,这具有深远的意义。建行成功上市的经验对中行和工行等上市都极具有参考价值,同时也证明了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成功的认可和对其未来充满着信心,而对于我们刚入职的新行员来说,刚从学校毕业就能进入这样一个规范化、国际化的大型商业银行,是多么的荣幸啊。有人说:小胜靠个人,中胜靠团队,大胜靠平台。而建设银行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将与建设银行共同发展,把个人的职业规划与建设银行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共同实现腾飞。
人力资源部的领导和同事们对这次培训做了相当合理的计划。我们首先迎来的是为期两天的拓展训练。时间虽短,相信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终生难忘。怀着好奇而又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了九州方圆拓展训练营,而接下来的训练,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轻松。开营仪式过后,我们迅速组成了四个团队。接下来的任务是用几十分钟的时间进行团队组建,包括选出队长、队秘,绘制队旗,确定队名队训和队歌,最后再排练出一个有团队代表性的展示。经过简短的自我介绍大家立刻融入到团体中,集思广益,各尽所能,把我们的团队展示搞得有声有色。接下来迎来了我们的第一个项目:信任背摔。挑战队员站在1.5米高的台子上,背对着队友摔下去。要求台上的队员心里对别人没有丝毫的戒备和猜忌之心,把自己完全地交给别人,而接应的队员在接应的一刹那,则向我们展示出了最好的“值得信任”的例证,就是不管自己有多困难,都会把别人交付的事情办好。当我们背对着大家时,心里总会产生本能的恐惧,但是当听到队友鼓励的呐喊声,心里的信任与感激之情战胜了恐惧,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样的想法:尽量笔直的摔下去,为队友减轻负担。简单的一个动作,难以克服的是心理障碍,我们战胜了自己,挑战成功,摔下那一刻的感觉是那么幸福,这种信任与被信任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是在极其优秀的团队中才能感受的到。在接下来的训练项目中,无时不刻地笼罩着团队协作的气氛,从“一人触电,全体重来”的超级电网,到“二人相互托举、提携,团队后方支援”的天梯,从“群策群力,迎难而上”的团队营救,到“众音合则成乐,众人合则成邦”的瀚海求生,没有一种是离开团队的。即使在天桥这样的单人挑战项目中,也是全体队员一起为同伴加油鼓励,没有一个人漠然视之。在分享心得时许多队员感慨地说:“今天如果不是有队友的鼓励,我不可能完成这个项目。”因为团队精神的作用,我们完成了自己无法完成的任务。尽管我们没有在体力上帮助同伴,但团队精神使他增添了勇气和力量。翻过毕业墙的那一刹间,队员们、战友们的眼里都滚动着泪花,我们用我们的勇气、魄力、关爱、协作、智慧以及奉献真真正正的做到了“挑战自我,熔炼团队”。
紧张而充满挑战的拓展训练结束后,我们回到了宾馆,开始了为期八天的银行相关业务知识学习。宽敞的会议室,舒适的坐椅,桌子上的姓名牌、矿泉水,点点滴滴都体现着区分行领导们对新员工的关爱,体现着建设银行的“以人为本”。如果说拓展训练培养的是一种工作精神,那么业务学习培养的是我们的工作能力,只有掌握好了这些基本操作才能开展好银行业务。在第一堂课上,人力资源部的樊总给我们讲述了中国建设银行的历史沿革,从1954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宣告成立,到今天中国建设银行成功上市,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反复,在这期间,建设银行曾控制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上进行的每一项重大工程的建设资金。作为一名建行人如果不了解建行历史,就如同一个中国人不知道国旗国歌一样可悲,不论我们今后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了解建设银行史,伴随着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成功的伟大历史阶段,把我们的事业融入到这短辉煌的历史中。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学习了建行主要产品、个人金融发展战略、银行相关法律知识、员工行为规范等理论,对银行几个主要部门的业务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作为一名建行员工,我们每天要以金钱和数字为工作对象,这需要时时处处的细心谨慎、诚实守信、守法合规、勤勉尽职、对每项工作负责到底。同时作为一名新行员,我们应该学习法律知识,加强风险防范。面对国有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争夺市场,建设银行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来提高自身竞争力,而这除了要制定相关法规外还需要每个行员以热情饱满的精神对待每天的工作,以灿烂的笑容面对每一位客户。培训课上,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学习柜面业务操作流程,包括对公业务和对私业务,这是我们大部分人入职后要从事的工作,两位前辈总结她们多年的经验为我们编制教材,制作幻灯片,把枯燥的流程用精炼的语言讲述出来,为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引领了道路。这次的培训汇集了许多领导和前辈的智慧和辛勤劳动,他们总结了自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工作经验,让我们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学习到了银行主要业务知识,把我们领进了建设银行的大门,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优秀建行人的风采。
短暂的培训结束了,我们将被分到不同地区的岗位上开始工作,十天的时间大家培养了深厚的感情,不在乎时间的长短,我们重视的是共同的经历,也许只有在这样优秀的平台上才能迅速培养出优秀的团队。十天虽然短暂,但是这次培训对我们来说是人生重要的转折,它把我们从象牙塔带入了职场,使我们从一个青涩的学生走向一个有责任心、充满自信的职业人。每个人都收获颇多,希望大家把这一份激情,信任,感激与责任带到未来的工作中,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与建设银行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