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事精密点检具体怎么做
精密点检是指用检测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或在版设备未解体情况下运用诊权断技术、特殊仪器、工具和其他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裂纹、油品、绝缘等状态量,并对测得的数据对照标准和历史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判断,以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的一种检测方法。
采用士翌移动设备点检管理系统IPMS,可以很方便的将点检工作落实到位,并将数据保存下来,以便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调取。士翌基于安卓系统的点检仪,可以很方便的上传和下载计划、上传数据、数据浏览都可以直接通过手机进行,无须用数据线连接仪器和电脑了;手机的所有功能,比如对讲、GPS导航、拍照、录音、录像、手电筒、电子标签等都成了仪器功能的一部分,性能优越操作方便;蓝牙连接传感单元与手机,不再担心车间等环境无WIFI了。
⑵ 点检有什么人员配置呢
三级点检,即生产点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
设备点检制度是以设备点检为中心的设备管理体制。专职点检人员负责设备的点检,又负责设备管理,是操作和维修之间的桥梁与核心。点检体系由五个方面组成: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专业点检人员的定期点检;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专家的技术诊断和倾向性诊断;技术专家的精度测试检查,见下表。
表1-1 点检体系
名称 方式 执行人员 工作手段
日常点检 :24h内定时 操作员与值班维修人员 设备结构知识、感官+经验
定期点检: 白班定时 专业点检员 机械、电气、仪表、水、液压等一般知识,工具、仪器+经验
精密点检: 白班计划 专业点检员与维修人员 专业知识、经验+精密仪器+理论分析
技术诊断和倾向性诊断: 按项目定期计划 点检员与维修技术人员 机械、电气、仪表、水、液压等全面知识、经验+诊断仪器+分析技术
精度测试检查: 定期 点检员与专业技术人员 设备知识、经验+精密仪器+分析判断能力
设备点检由操作人员、专业点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维修技术人员等“全员”的力量,在不同专业和不同阶段协调于同一目标下,使这些各类专业技术的各个层次的人相互配合、协调,形成完善有效的设备管理体系。
3.51设备点检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按照规定的人和时间周期,用确定的方法检查设备的指定部件,依据标准判断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决定维护检修工作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叫点检制。
点检制的基本内容有:
⑴实行全员管理,特别是生产工人要参加力所能及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⑵要有专职点检员,按设备分区进行管理。
⑶点检员不只是检查设备,一定要有管理职能,并应按其责任给予相应的权力。点检员的管理职能主要是:检查和掌握设备状态,管理和分析事故,制定修理计划,提出维修资料计划和费用预算等。
⑷要有一套科学的点检标准、帐卡和制度。
⑸加强动态管理,实行三级点检,即生产点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
⑶ 精密点检开展都有哪些要点
精密点检的定位有两种形式。
(1)除日常点检和专业点检外的设备检查活动都可作为精密点检范畴,如SIS点检、技术监督和监控、二十五项反措对标检查、重大危险源识别的数据,都可看成精密点检。也就是说,除日常点检和专业点检获得的设备状态数据外,其他数据都作为精密点检数据来定位和对待。
(2)一般理解的第三层防护就是用更加精密的仪器去检测设备状态,如通过振动分析仪、油液分析仪、红外热像仪、泄漏检测仪等完成设备的状态检测。进行设备的状态管理。
精密点检和专业点检并没有严格的界限,精密点检是在运行巡检和专业点检发现设备问题需要增加点检内容、缩短点检周期的点检,也可设置一些关键点、危险点进行定期监测、诊断和分析,作为精密点检内容。运行巡检和专业点检发现设备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的,应进入精密点检环节。首先由点检员按照工序服从原则,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制订预防和解决方案等,此项工作由专业点检员来完成。需要外部资源进行诊断的,由专业主管负责联系有能力的技术服务单位进行或进入公司问题库管理流程。
精密点检定位为对设备的“近期”负责。要做好精密点检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一支专业从事设备状态监测和分析诊断的技术队伍
无论是振动频谱分析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超声波检漏技术,还是油色谱分析技术等,都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对使用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根据有经验的电厂介绍,一般需要3~5年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才能掌握和应用这些高科技检测技术。因此,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的状态监测和分析诊断队伍,原则上宜独立设状态检测中心或诊断小组,而不宜以兼职的形式把状态监测的职能分解到机、电、炉、仪各专业中,或由各专业的点检员(工程师)兼管。同时,要注意人员的相对稳定,否则容易发生人员培训困难、监测工作不规范、数据得不到有效积累等情况。
2、精密点检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1)要根据电厂人员、设备的实际情况建章立制。如制订《设备状态监测管理标准》、《状态监测设备分工管理制度》、《设备定期检测项目和周期标准》、《状态监测仪器操作规范》、《设备状态信息交流管理办法》、《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标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以确保精密点检或状态监测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要严格按照已经制订的标准和制度执行。根据分工,状态监测人员按照标准定期开展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掌握其发展趋势和规律。
(3)要注重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积累。作为精密点检的状态监测人员,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监测得到所需要的数据,只是一个基础;更重要的是对大量数据和谱图的分析,找出故障信息,甚至分析出故障原因及故障部位。因此,积极分析案例、积累案例,把案例作为故障判断的辅助手段才是精密点检的最终目的。
(4)状态监测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建立。建立状态监测技术标准是非常有意义和非常必要的,但又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现有的监测技术中,油品和红外监测技术标准的建立和执行相对容易做到,而振动、电流、磁通等监测技术标准的建立比较复杂。国内一般的做法是先收集国际、国内的有关标准,制订出企业的初始标准;然后再根据实际案例对标准进行修正,逐步建立一套适合于本企业的状态监测技术标准。
(5)要掌握循序渐进,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科学地开展状态监测、分析和诊断工作。
⑷ 电气一次设备精密点检标准
一般点检是靠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和简单测温测震工具进行设备状态判断的;
精密点检是靠专业化的精密仪器,对设备故障、状态进行专业化准确判断的;
一般点检标准是有的;
精密点检的标准还没有普遍的标准,依赖仪器的特性和个人的专业水平。
⑸ 三级点检是什么
三级点检,即生产点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
设备点检制度是以设备点检为中心的设备管理体制。专职点检人员负责设备的点检,又负责设备管理,是操作和维修之间的桥梁与核心。点检体系由五个方面组成: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专业点检人员的定期点检;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专家的技术诊断和倾向性诊断;技术专家的精度测试检查,见下表。
表1-1 点检体系
名称 方式 执行人员 工作手段
日常点检 :24h内定时 操作员与值班维修人员 设备结构知识、感官+经验
定期点检: 白班定时 专业点检员 机械、电气、仪表、水、液压等一般知识,工具、仪器+经验
精密点检: 白班计划 专业点检员与维修人员 专业知识、经验+精密仪器+理论分析
技术诊断和倾向性诊断: 按项目定期计划 点检员与维修技术人员 机械、电气、仪表、水、液压等全面知识、经验+诊断仪器+分析技术
精度测试检查: 定期 点检员与专业技术人员 设备知识、经验+精密仪器+分析判断能力
设备点检由操作人员、专业点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维修技术人员等“全员”的力量,在不同专业和不同阶段协调于同一目标下,使这些各类专业技术的各个层次的人相互配合、协调,形成完善有效的设备管理体系。
3.51设备点检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按照规定的人和时间周期,用确定的方法检查设备的指定部件,依据标准判断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决定维护检修工作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叫点检制。
点检制的基本内容有:
⑴实行全员管理,特别是生产工人要参加力所能及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⑵要有专职点检员,按设备分区进行管理。
⑶点检员不只是检查设备,一定要有管理职能,并应按其责任给予相应的权力。点检员的管理职能主要是:检查和掌握设备状态,管理和分析事故,制定修理计划,提出维修资料计划和费用预算等。
⑷要有一套科学的点检标准、帐卡和制度。
⑸加强动态管理,实行三级点检,即生产点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
⑹ 设备点检有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捡,请问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日常点检是操作工岗位进行的点检。
专业点检是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的点检。
精密点检是由专业工程师与专家能过各种仪器进行测量分析计算的点检。
⑺ 什么是精密点检,都有哪些内容
精密点检是指用精密检测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调查,或在设备不解体情况下,运用诊断技术、特殊仪器、工具或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裂纹、绝缘、温升、变形等物理量,并经过测得的数据,对照标准进行分析、比较,判定,定量地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
精密点检由专职点检员提出要求在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完成,根据设备状态或异常情况,以及劣化倾向管理的需要提出计划,因此,它是不固定周期,也不固定设备对象,随机进行的。其内容有如下几方面:
(一)定期精密点检
定期精密点检是点检员根据设备劣化倾向管理项目的需要提出精密点检计划表,在技术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完成。有关检查或测定的数据由点检员随机记录,并记入设备档案资料,点检进行自身比较,对劣化倾向性作出判定,以便制定出合理的设备维修计划和劣化零部件的更换计划。
对于使用的精密点检仪器也需进行定期标定,以保持其完成可靠测量精度的稳定,不因仪器精度而影响被测部位数据的正确性。例如齿轮箱齿轮磨损摩擦的铁谱分析,高功率风机轴承的振动测定等等。
(二)不定期精密点检
不定期精密点检是指设备在异常或潜在故障苗头时所进行的异常诊断。这种点检也是由点检员在平时观察信息和点检作业活动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时随机提出的,必要时陪同技术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测定。例如振动异常的精密测振,预测故障采用识别技术找出原因,观察其发展;采用精密诊断技术进行精确的定量检测和分析,找出故障位置、原因和数据,以确定相应的对策措施,解决定期点检中疑难杂症。
(三)设备故障(事故)调查
主作业线设备或其他重要设备发生故障(事故)时,对设备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情况,寻找造成故障(事故)的原因,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防范措施和恢复对策,决定故障(事故)的修复方案。
因调查故障(事故)的需要,必要时可以对故障(事故)设备进行解体检查,测定故障部位和故障机件的损坏情况,做进一步分析。
(四)设备综合性调查
由于维修方面的需要,为获得问题设备的解决方案以及判断更新时间,而进行的综合性调查。特别对故障多发性的设备,重复性故障的部位,劣化倾向性很严重的设备以及有些已无修复价值的设备,都可以采用这种综合性调查,包括设备的性能测定、精度校验等等。
(五)检修施工(记录)试运转会合
设备在经过重大或综合性修理后,为确保全面的施工实绩记录以及在完工后的试动转情况,在试运转中进行的精密测定。或由于合同规定的需要(包括检修或新设备投入使用等),而进行的试运转精密测定。
(六)购入零部件的管理检查
对于新购入的备用品设备或零部件备品,以及在改进设备更新中订购的设备,特别是在提运或入库时以及使用前,必须进行质量的验收检查。对于有精度要求的整机设备要进行精度合格与否的验证判断,必要时要进行设备的性能、功能考核,以使设备及零部件在投用前具有良好的本机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