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湾烤肠的市场营销总结
促销、宣传与管理的重要。
没有范文。
以下供参考,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总结就是让上级知道你有什么贡献,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
所以应该写好几点:
1、你对岗位和工作上的认识2、具体你做了什么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动脑子去解决的。就算没什么,也要写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你如何通过努力解决了
4、以后工作中你还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实哪些知识
5、上级喜欢主动工作的人。你分内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即事前准备工作以下供你参考: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评价、总分析,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
3.经验和教训。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基本不夸大,缺点基本不缩小。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语句通顺,容易理解。
3.要详略适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突出重点。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与日期。
2. 去其他学校学习后,要求写一篇心得体会之类的,怎么写,到处搜都没有找到模板,急!
快乐笨鼠你好~
大二的第二个学期,对我来说是个很特别的时段。大二的时候,我被选作厦门大学的交换生,寒假后前往台湾东海大学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交换。在台湾度过的一个学期,我觉得,让我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给我带来的改变也是多方面的。当然,毫无疑问,这一切都将归功于东海大学。我深深发觉,这为期不到五个月的交换生活已经深深让我对这所学校产生了感情,让我刻上了东海大学的烙印。
当时选择东海大学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其一,她是一所私立大学,且在台湾的私立院校中名列前茅;其二,她是一所由基督教教会创办的教会大学。我赴台交流的目的在来台之前就已明确:了解台湾私立名校的办学模式以及宗教对大学教育的影响。很庆幸有了如此宝贵的交流机会,让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有了更加具体而微的感受。这次台湾之行的经验,也将启迪我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思考相关议题,以期得出答案。
很多同学谈到赴台交流的心得感受多半会分享他们在台湾各地旅行的经验。当然,我也不例外。在学习之余,我和朋友一起走遍了大半个台湾。但我始终觉得,我不是单纯以一个观光客的身份去欣赏台湾的风景、品尝台湾各地的特色小吃。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我更愿意将之解释为游学历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错,我游历了很多台湾的名山大川,在那里,我萌发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我探访了很多台湾的名胜古迹,在那里,我看到了台湾在岁月洗礼之后所留下的沧桑历史。当你真正踏上台湾的土地,一定会与我有着相同的感受:这里,江山如画;这里,岁月如诗。这次交流的经历,虽然短,但让我真正爱上了台湾这片土地,一个从小只在电视里看过、课本上读过的有日月潭、阿里山的地方。我相信,我的爱是真诚的。
短短一个学期对我的学习特别是我以后的学业规划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切都得益于东海大学所提供的宝贵教育资源。很多大陆生不太了解东海大学的历史和她的学术传承,不知道她曾经(尤其是60、70年代)在台湾的教育发展史上乃至整个中华儒学发展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而这些也正是我珍视并看重的地方。来到东海之后,我有幸与诸多名师结缘。受教于陈以爱、张子立、刘荣贤、陈荣波、张一中、张燕梅、潘兆民、李金星、刘超骅等诸位老师。各位老师虽然教学方法不同,政治倾向各异,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是一致的,他们对学术的态度认真、专业,对学生的关怀体贴、真挚,让我非常钦佩。特别是陈以爱老师和张子立二位老师,更让我崇敬。陈以爱老师让我对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一次长达数个小时的夜谈中获益甚多;张子立老师对我的专门指点和帮助,让我的专业视野更加开阔,临行前的一段时间他多次和我畅谈对两岸问题的看法使我突破了以往认识的局限,在此特别感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东海听了一场蔡仁厚先生的讲座,蔡先生的仙风道骨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一个儒者的道德修养,加深了我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和向往。总之,在东海的这一学期,应该是目前我在学术领域进步最多最快的一个时期,我后半程大学生涯的学术发展将与东海给我在学术上带来的思考密不可分。
一个学期的台湾生活,让我对台湾社会也有了不少的感触。首先,台湾是一个人情社会,不是说在那里动辄就要找关系、走后门,而是说那是一个充满人情味儿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睦友善、礼貌文明。在台湾生活的这几个月,无论是校园生活还是旅行途中,总会遇到好心的台湾人给我们提供种种帮助。当他们听出我们的大陆口音的时候,往往愈发亲切和蔼。通常就是一些不经意的细节,让人颇为感动。其次,台湾是一个尊重文化的地方。在这里,博物馆、图书馆、艺术展随处可见。知识分子、艺术家、科学家受到全社会的推崇,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最后我要说,台湾是一个“混乱”但又有序的社会。她在政治上、在国家认同上的确是混乱的,但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她是安定有序的。台湾让我相信,一个普通人,只要不违法,勤奋上进,愿意为生活努力打拼,他可以过得很幸福。
最后,我想说,台湾是一个可以看到中国的地方,看得到中国的不足,也看得到中华文明的延续。来到台湾,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诗人笔下的乡愁,真个是: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感谢我在台湾遇到的所有人!我爱台湾!我爱东海大学!
有缘千里来相会
早在我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和我的好朋友在我们老家一个大酒店里打工。结识了一位台湾的朋友,那个时候的台湾对我来说还很遥远很遥远。但是因为这位台湾朋友我就对台湾开始有了很多的憧憬。
我也希望在年轻的时候可以去台湾走一趟,亲眼见见朋友口中的台湾是否就是我们想象中的美丽而富饶的宝岛。但是因为要上大学,朋友也有自己的工作,我们憧憬的台湾之行也就随之搁浅。
在城院念大学的时候,我也看到过一个学姐从台湾交换学习回来的心得报告会,其实我心里是非常羡慕和崇敬的。当时的城院近两万多人,可以代表城市学院赴台交换,进行学术交流是何等的荣誉。我一个刚刚从小城镇毕业的大一小“菜鸟”怎敢有什么痴心妄想,所以我没有去参加那位学姐的心得报告会,我怕我去看之后更加想去。
到二年级的时候,新的一批的交换学生又开始征集了。我的一位老乡突然跟我说他报名申请了这次的交换学生的甄选,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我激动的心情呼之欲出,可是心里的小自卑又在作祟,总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够资格代表城市学院。老乡说的一句话让我如梦初醒,他说“人要懂得谦虚是好事,但是也不能没有自信。你连尝试都不敢去尝试,注定就是要失败的。”他的话把我对台湾的向往彻底的激发了,自己那么想去为什么不去尝试呢?结果虽然无法预知,但是去试试总好过坐在这里羡慕别人,一切皆有可能嘛!
好事多磨的台湾行
交换生甄选的结果我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还是沮丧。高兴的是我居然幸运的被选上了;沮丧的是,原本鼓励我和他一起去的老乡由于某些原因居然放弃了。那么原本高兴的台湾之旅因为少了一个很好的伴侣而显得有点遗憾,不过世事难预料,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的快。
看甄选的程序那么复杂我就有种好事多磨的感觉,需要一定的学分绩点、在校期间的表现良好或者活跃、学部的推荐等等。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因为现在两岸局势的不稳定,去趟台湾比出国都难,何况又是以文教活动的名义去台湾 感觉比较敏感。先要学校确定交换生的总人数及其名单和其他资料,传送给台湾的朝阳科技大学,再由朝阳科大发送邀请函,都是要确定到名到姓的。城院再拿邀请函和交换生的资料到所归属的湖北省台办审批,之后又要把结果发到朝阳科大,他们再拿到相关机构审批,之后又传送回来。城院这边再把原件拿到出入境去申请入台通行证。手续的繁复,等待的漫长都把我的热情一点一点的消磨掉了。 不过我想去台湾的热情还是有很多很多。哈哈。。。。。。
等到开学来了以后,我们准备登机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插曲,通行证上要求我们入境的时候需要出示往返的机票凭证,大家都没去过台湾根本不知道有这么回事。无奈就要登记了一时半会也买不到返程票。就快登机了又被拦下来,真是有种到嘴鸭子飞走了的感觉 我们只好把机票退掉以后再定第二天的机票。古人说的话真是真理,好事多磨好事多磨,经历那么多波折,台湾之行更显珍贵。
在台湾的生活就像五味杂陈
二零一零年九月八号晚上七点多我们坐复兴民航的小飞机在松山机场降落 通行的其他同学在飞机准备降落的时候就一直兴奋激动雀跃的聊天拍照。我在旁边晕的都快吐出来了。我们坐的是台湾本土的小民航,要降落的时候颠簸感异常明显,加之压强变化很大,飞机感觉像是从天上直接砸在机场的跑到上一样。我从来没坐过颠的这么厉害的飞机,机舱都跟要散架了一样,窗外霓虹闪烁的台湾的美丽夜晚我都没怎么看清。下飞机以后又朝阳科技大学派的转旅游大巴去学校 到朝阳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本来就没开学的学校里到处静悄悄的,就这样我开始了在台湾的生活。
台湾人眼中的 < 外国人 >
我一直很喜欢到处去旅行,到处乱走,因为我觉得人是真的要走出去,不然你永远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你也不知道其他的人到底是怎么看待世界的。我在台湾的感触真的很多。有次和同学聊天的时候就让我很震惊。当时我们正在聊关于蒋介石的话题(没有政治立场,纯属聊天),他们说蒋公(台湾人称蒋介石为蒋公)有几个儿子都为台湾做出很多贡献,在台湾人的心中蒋家人的威望很高,然后说着说着,我突然听到一句让我喷血的话 A:”蒋介石和蒋中正都对台湾帮助很多......”我: “蒋介石和蒋中正是同一个人吧!!! ”气氛沉默了了三秒钟,B对A说: “ 哈哈,你看人家外国人都知道,你居然说错,好糗哦!!” 我整个人都石化了,脑袋里有个巨大的跑马灯一直在闪,外国人!?? 外国人??! 外国人。为什么我是外国人?我是中国人啊?台湾不也是中国的么?为什么说我是外国人?我只不过是对岸的大陆来的啊!为什么来台湾就成了外国人...... 后来接触了很多人也和他们聊天以后我才知道,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从小所受到的教育还有所处的环境都是自己是台湾人,台湾就是中华民国,对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日本韩国美国英国一样的其他的国家,台湾在她们的脑海是一个主权国家,跟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有点完全颠覆的感觉。不过这样的感觉让我很兴奋,因为我现在处于一个中间地带,我自己有自己所受的教育和思想,然而来到这里又听到她们的声音,她们的想法,这种观点思想不同发生的碰撞,这些都让我异常的着迷,我很庆幸自己来到了这里。
人生处处有惊喜
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觉得很兴奋。台湾的学校上课的形式相对我们内陆的大学来说显得相当的轻松和自由,而且我学的是设计类的,没有太多的固定时间和上课的纪律来条条框框。可是时间久了,我就知道了其实并不是那么轻松,上课的形式自由,是因为他们的教育理念是注重内在不拘泥于形式,所以对作业的要求超出我的想象,而且老师的水准都很高,不是教授就是留洋很久的海归派。我去之前就知道自己在学校的表现关系到城院的荣誉,所以事事都希望尽力做到最好,所以刚去的时候比较不适应,学业比较辛苦,但是那边的老师也很照顾,而且我们做的作业老师要求我们都拿去参赛,学校对比赛的资讯都非常灵敏。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很普通的人,没有什么特长,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有时候做不出设计的时候老说自己脑袋转不动,根本不是学设计的料。但是那边的老师还是一直鼓励我们多参赛,多积累经验,我也没办法,每次的作业都硬着头皮拿去参赛。结果瞎猫遇到死耗子,莫名其妙的就拿了个奖。当时EPSON公司的人来学校颁奖的时候我都蒙了,心里还想着平时嫌麻烦不愿意参赛,现在居然拿奖了,好乌龙的感觉啊!不过后来缓过神来还挺高兴的。 因为以后的简历上写上去多好看啊。而且还有奖金的,顿时神清气爽的。
我想吃我妈做的炖牛肉跟辣子鸡
除了学习,吃也是对我来说很重要很重的东西。台湾的饮食整体来说很清淡偏甜。我是江西人,算是中部偏南方人,口味比较重咸。刚去台湾的时候我都快疯了,吃点清淡的还算可以接受,但是我最讨厌就是饭菜里有甜味,而且又不像是糖醋排骨那种甜,那种甜味也跟江浙地区的甜味不一样,说不上来的怪。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噩梦。所以我刚去的时候几乎没怎么吃饭,整天都是吃些面包牛奶什么的。那个时候就好想念我妈妈做的炖牛肉跟辣子鸡。不过除了饭菜台湾的小吃品种繁多,多到眼花缭乱。不过我还是一样知道是甜味的都不沾,其他的小吃还是有很多很有特色的,味道很独特,台中还不算太甜。去台南我都要甜到中风 而且南部人会觉得台中根本不甜,喜欢吃甜的话有一点非常,就是做的点心好吃到爆。台湾的点心、草屯的麻薯、台中的太阳饼、奕顺轩的紫玉酥、宜兰的牛舌饼...真的太多太多好吃的点心。虽然我不喜欢吃甜的饮食,但是很喜欢吃甜品和点心。而且台湾的点心都做的很精致漂亮,所以每次我都会忍不住吃很多点心,减肥计划丢到外太空了。
每个角落都像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台湾是岛屿组成的,所以陆地面积很少。但是他们规划的很好,所以一个小小的岛屿容纳了两千三百万的台湾同胞。可是你别看地方小,可是处处都是美景 台北的阳明山是泡温泉和看夜景的圣地,来台湾一定要去的地方。站在阳明山的山顶看着山脚下的夜台湾,就像以前旧社会的大上海一样绚丽,台湾属地震带 是地震多发的地方,所以温泉也是享誉盛名。在阳明山的环山公路旁的下水道都会有很浓郁的硫磺的味道,基隆也处于台湾的北部,离台北市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那里一年十二个月有十个月在下雨,可是海岸线的风景在风雨里也有别样的景致。九份老街也是布满小吃和古老的小玩意,从朝阳科大去日月潭大概只要两个小时,台湾很小,几个小时就可以从南到北。台中有很多自然景观的地方,都很值得去看。台南就要夏天的时候跟大海来个亲密接触,潜水啊,冲浪啊 香蕉船,喜欢玩水的去台南一定兴奋的尖叫。台湾虽然小,可是四面环海,有山有水,人杰地灵,真的很适合旅游和居住,建筑道路都规划的很好。全民素质普遍比较高,跟我想象中的一样,每个街角都像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美好时间过的快 就要跟大家说BYE BYE
经过那么多的等待跟考核换来的短短的一百多天的台湾之行即将要结束的时候,我如数家珍的过着每一天,怀着感恩的心对每一个帮助过我对我微笑的热情的台湾朋友告别,还有朝夕相处的朝阳羽球队的队友们,还有我打工的时候常常做好吃给我吃的阿姨,做错事情从来不会嫌弃我的学姐,还有学校卫保组的老师,我生病的时候担心我帮我联系校外的医师还帮我申请交通费,一直鼓励为我加油的老师,有太多太多的依赖跟不舍,太多太多的感恩要说,真的很感谢我学校可以给我这样的机会来到遥远的海的另一边来感受这么这么多的美好的新鲜的事物,也很感谢我的父母给我这样的支持。
台湾之行让我学到的最大的一点就报着感恩的心去面对你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人和任何事。
交换生的似乎可以套一下~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3. 台湾政局变化后两岸的关系心得体会2000字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4. 网友总结如何分辨台湾人:爱戴口罩,到哪都排队等
外表看不来出来吗??源?台湾人爱戴口罩是跟日本人学的。到哪里都排队是素质问题。你见过哪个国家?到哪里都插队的???这种特色只有我国有。怎么分辨?他们穿着跟日本韩国比较像,反正不开口说话还不好分辨,总之看起来不像国人。
5. 台湾光复(国殇)心得体会
张灯结彩喜洋洋,胜利歌儿大家唱,
唱遍城市和村庄,台湾光复不能版忘。
不能忘,权常思量,不能忘,常思量。
国家恩惠情分深长,不能忘。
有钱难买真情意,有钱难买真爹娘,
今朝重见天和地,八年血战不能忘。
不能忘,常思量,不能忘,常思量。
加紧建设为国增光,不能忘。
6. 两岸为何要统一的心得体会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虽然近代帝国主义国家曾侵略、霸占过台湾,但从国际法的角度看,台湾一直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和在国际上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民国从此结束了它的历史地位。这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的政权替代,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由此而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其中包括对台湾的主权。
就在1949年蒋家王朝覆灭之际,美国驻华大使意味深长地留在南京,并已经与共产党接触,当时,毛泽东主席曾有同美国建交的准备,美国国务院也曾召开远东问题专家圆桌会议,与会专家几乎一致主张承认新中国。这本来是中美关系好转的一个历史机遇,但杜鲁门总统没有采纳专家们的真知灼见,良机瞬逝。更有甚者,美国还随即介入朝鲜战争,并把战火燃到鸭绿江边,企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由于美国政府的错误抉择,不仅失去了中美关系好转的历史机遇,而且把中国推向了与美国交战的立场。
正是基于这种错误的抉择,美国政府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就由“弃蒋”转为“扶蒋”。于是,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美国政府还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并与台湾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军事保护之下,造成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军事对峙。
1972年,毛泽东主席与尼克松总统历史性的握手,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坚冰。双方共同发表了使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上海公报》。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双方共同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的事,要由中国人自己解决。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同意“断交、废约、撤军”。美国还在1982年中美共同发表的《八一七公报》中承诺,美国对台军售将逐年减少,直至完全停止。然而,中美建交公报墨迹未干,美国就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正是在它的名义下,近20年来,美国向台湾出售了高达380多亿美元的高性能武器。数额之巨,在世界也属少见。看来,美国某些人依然没有跳出冷战思维的怪圈,还是把台湾错位为“军事前哨”。
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台独”势力分裂祖国的活动加剧,气焰嚣张。一是“显性台独”,部分政客公开主张将“台独”写入“宪法”,并企图以公民投票方式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二是“不宣实独”的“隐性台独”,自称不宣布、也不改变“台独”,而台湾已拥有“事实上的主权”和“事实上的独立”。这两类“台独”殊途同归,都是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
美国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就是挑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挑战中国的根本国家利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也不惜付出最大的民族牺牲。美国在这方面的挑衅是极其危险的。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一系列举动,实质上将置台湾于危地。前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邵玉铭说,美台关系不应基于它是“美国军队的前哨”之上。他说,我们“承受不起卷入这场争斗的后果。我们太弱小了”。无论从历史、文化或地理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经济现实情势的角度,台湾未来的前途在祖国大陆,台湾的安全取决于两岸人民的密切联系和最终和平统一。
事实上,选择“台独”就是选择战争。以李登辉为代表的“台独”势力试图通过加强军备来“以武拒统,以武求独”,这必将把台海拖入战争。尽人皆知,“台独”分子如果公然宣布“台湾独立”,就会迫使中国政府不得已而采取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台海战争一旦爆发,美国政府就将面临两难选择:要么“丢人地打退堂鼓”;要么“就要与中国爆发一场结局悲惨的战争”。正如美国智库卡都研究所的报告指出的,防卫台湾并非重大的美国安全利益,竭尽所能协防台湾之说,已为美国制造一个极端危险的境况。
海峡两岸自1987年打破隔绝状态以来,两岸民间的各种交流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到祖国大陆探亲、旅游、交流的台湾同胞已近2000万人次在此基础上,又于1993年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1998年,两会领导人的上海会晤,开启了两岸政治对话。统一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
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各民族互相融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形成了崇尚统一、维护统一的价值观念。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熏陶,在中国人民心中深深地根植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国家必须统一。任何维护中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个人和政治集团,都会受到人民的拥护颂扬,名垂青史;任何制造中国分裂、出卖祖国领土完整的个人和政治集团,都会受到人民的唾弃,遗臭万年。中国政府坚持祖国统一理所当然,不要指望中国政府会在这个问题上后退半步,不要低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完成祖国完全统一的决心、意志和力量。中国的最终和平统一只会使亚太地区更安全,更和平。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7.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关于台湾的
自从国民党在台执政后,二岸走得越来越近,经济越来越紧密,文化等各项交流也在展开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家能和平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