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心得总结 > 生本课堂教学培训心得

生本课堂教学培训心得

发布时间:2021-01-10 08:21:37

① 初中生“生本教育课堂学习体会”500字左右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生本教育,其核心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学。而教师则要退后,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这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转变,更是教育观念的变革。以下是我对生本教育的一些认识:教学不是要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地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自己失败了,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一样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我们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教育都要通过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达到,教育过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们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学习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应该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不是一张白纸让我们涂抹最美的画。这告诉我们,一方面是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好奇、欲望和创造欲,另一方面在他生活的经历中积累了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一张白纸。人的起点非零,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而不仅仅是教材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的学习能力,把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感受的知识符号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发现、去研究、去感悟。生本教育揭示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本身的内在力量。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质,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生本课堂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教学中封闭的资源和方式必将产生学习结果的单一和学生思维的僵化,于是学习变成没有个性的重复和验证、记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都被禁锢,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教师在重复、单调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而关注生命活力的课堂是开放多元的,在吸引学生的同时也在挑战教师。建立在美好学习生活上的德育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养成教育,我们以前的德育过分注重外在的说教与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内化。殊不知,人天生就有一种“向善”的本能,他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怎样让孩子天生的“善意”不被冲淡,而且要得到深化和发扬,让孩子的生命中充满着善带来的积极情感。生本教育回答并在实践着这一理念。生本课堂上的学生的方式,都是在前置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内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然后全班交流,老师对学生的观点也是照单全收,学生处处感受到成功和自信、对学生不采取短期的评价考试而是采取评研保证学生整体地学习。 谢谢采纳!

② 生本教育课堂里,教师该怎样教学习心得

“生本教育”是广东省教科所郭思乐教授倡导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它的特点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从而使教育教学在实现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同时,也使教师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是让教师从“纤夫”变成 “牧者”。有的教师单纯的认为,“牧者”就是把羊儿赶到草地上,让它们自己吃草、吃饱,我们就可以悠闲自在,得到解放了。那么教师的解放是不是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对学生放任不管,任由学生自由地发挥呢?通过这一段的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相反的,,在生本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应当发挥得更为高级,更为无形,更为超脱和得体。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在备课、设计课堂方面花更多的心思,动更多的脑筋。那么在“生本”课堂里,教师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学生自已主动地去学,而且学得积极、欢快、高质、高效呢? 一、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敢于放手,并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地学。 刚开始实施“生本教育”,有些教师只是在形式上放开,而在实际操作时,总是担心学生这没学到,那没学好,非要让学生按照自己思维框架去学习,那就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压制学生的学习天性,大大削弱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在思想上完全放下包袱,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去自由发挥,自由创造。 二、教师要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 “生本教育”强调学生主动去学,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很自觉地、主动地去学习,这时,教师就要想办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好办法。如我在教学《郑成功收复台湾》一课时,通过角色体验,让学生去做文中的荷兰殖民者揆一,向全班同学承认自己失败的场景,并争取让更多的同学来演示这一时刻。学生一见带有竞争性,于是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胜心,在兴趣和好胜心的驱使下,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去探究课文内容的愿望,并从课文向外延伸拓展,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三、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多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 “生本教育”提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因此作为老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不断地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像“太好了!”“棒极了!”“谢谢!”“真让人难以相信,你们会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来”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语言,教师要经常挂在嘴边。尤其时我们刚刚开始进行生本教育实验,学生还没有完全从过去的那种“师本”教育模式中走出来。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对他们来说就是放开脚步主动前行的一种动力。学生只有在老师的激励下,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学习愿望得到了满足,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日益高涨。 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来进行教学设计。 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还没发育成熟,在知识认知方面还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一味的交流、讨论,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出现心理上的倦怠,学习效率就大打折扣了。因此,教师要多利用他们平时比较感兴趣的一些事来创设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兴趣,攻破学习的难点。设计小游戏,组织学习竞赛,进行角色表演,这些教学活动的恰当运用,都会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长时间集中。 五、教师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引导,帮助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生本”课堂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小组学习活动。在学习小组的组建上,小组成员搭配要注意均衡性,每个小组要吸收兼顾到各个学习水平的学生。这样,在小组学习时,优秀学生能够带动和帮助学习能力相对落后的同学,各个小组也才能展开公平的竞争。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小组长的培养,尤其是培养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如何带领小组成员高效的完成任务,只有小组长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小组合作才能有实效,教师才能减轻自己的负担。 在对小组的汇报交流进行评价时,教师不要只注重评价个人的成绩,更要突出整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这样,通过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绩效。 正如郭教授所说的那样,在生本教育的课堂里,教师应当是“牧者”,他把“羊群”带到水草茂盛的草地,让羊儿欢快地、自由自在地吃草,而他自己则在不断地寻找、发现新的、肥美的草地,并时刻警惕恶狼的出现。

阅读全文

与生本课堂教学培训心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