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设计与开发培训课程 答案
建议您看这本书,做好课程开发才能使课酬翻倍。
《FAST高效课程开发---培训师成长实践手册》 邱伟著作
第一章 解决问题的课程才有价值
解决问题的课程才有价值。首先,企业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绩效问题;其次,解决问题的课程能让培训部门挺直腰杆;再次,解决问题的课程更符合成年人学习特点。
第二章 Focus on Problems聚焦问题显价值
不是所有问题都能通过培训解决,培训能够解决的是人的问题,是关于员工会不会和能不能的问题,是解决由于人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差距造成的企业绩效问题,培训能解决的我们称之为“培训影响域”。FAST模型的第一步“聚焦问题显价值”的目标是:在“培训影响域”内,选定有价值的、企业能够自主开发的绩效问题,有针对性的梳理“定性”或“定量”的课程的开发目标。
第三章 Aggregate Methods整合方案重实效
无论是何种培训方式,最终起到培训效果的一定是培训内容。任何忽视培训内容的培训,都将会被市场所淘汰。整合方案是针对前期收集到的企业员工绩效问题,给予他们在知识、技能、态度上的培训。本章的目标是将培训的内容从之前“我会什么,我讲什么,我有什么,我说什么”,逐步转变成“为了达到既定目标,去匹配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来保障培训课程的有效性。
第四章 Select Instructions精选教法做引导
麦卡锡的自然学习模式深入研究和探索了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为课程设计者开发出符合“以学员为中心”的课程打下了基础。本章在保留了自然学习模式精髓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课程开发实战经验及企业内部培训的特点,将教学过程优化为三个阶段,即引导体验、引导思考和引导应用。三个引导的教学开发模式,更加符合企业中成年人学习的特点,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能够大大加快了教学开发的速度和开发成果的质量。
第五章 Transfigure Outcomes优化成果促精品
本章将针对前期开发的成果进行优化,为开发出精品课程把好最后一道关。本章将通过三个方面来优化成果,首先对之前PPT开发成果进行优化,让其能够更加突出课程核心内容。其次,编写讲师手册和学员手册,不仅将优秀的开发成果进行有效的传承,而且还可以记录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优化建议。最后通过自我、专家和学员等三个层级的验证标准,对开发成果进行全程评估与优化,确保开发出高品质成果。
⑵ 您对这次培训的课程设置与行安排有何建议
这个有很多课抄程尤其是针对职业化方面的:
课程一:《成为优秀企业人—卓越员工职业化修炼》
课程二:《80、90后入职第一课》
课程三:《商务礼仪与职业化形象塑造》
课程四:《新员工职业素养提升》
课程五:《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阳光心态》
课程六:《驻足思考,语言表达技巧》
课程七:《企业公文写作与运用》
课程八:《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课程九:《用图表说话:PPT实战应用技巧》
课程十:《Excel在工作中的应用》
课程十一:《左右逢源的人际关系管理》
课程十二:《高级文秘、行政助理综合技能实战培训》
⑶ 培训体系的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设置是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之上,根据培训课程的普及型、基础型和提高型将培训课程分为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固定课程和动态课程三类。
员工入职培训课程设置较为简单,属普及性培训,
固定培训课程是基础性培训。是从事各类各级岗位需掌握的应知应会知识和技能,
动态培训课程是根据科技、管理等发展动态,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和竞争战略做出培训分析,这类培训是保证员工能力的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不难理解,固定培训课程设置是培训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在企业中必须建立起以员工职业化为目标的分层分类员工培训体系,明确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
首先,人力资源部会同各级部门,从岗位分析入手,对所有岗位进行分类,如分为管理类、专业类、技术类等。在分类基础上对每一类进行层次级别定义和划分。由此,按照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胜任模式来建立固定课程体系就有了分析的基础和依据。以各级各类岗位为基础,分析员工开展业务工作所需的职业化行为模块和行为标准,在分析这些活动时,可以遵循以下三种思路。
从活动开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考虑。
从活动范围来考虑。
从活动内容本身组成部分来分析。
分析支持这此职业化行为模块和行为标准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由此,确定各级各类的培训课程,从而开发出相应的培训教材。不同级别的必备知识可以是相同的,但在深度和广度上应该有所区别。
动态培训课程可以从二个层次上进行分析。
企业目标。分析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战略,所希望达到的目标。考虑与此相关的管理思路、管理观念和工作重点的转移,组织流程的改造及涉及新的技术领域、工艺技术,并与此确定培训课程。
从科技发展角度分析。如今科学技术、管理知识发展日新月异。当一项工作内容发生重大革新时,由此带来的新技术、新的管理理念来确定培训课程。
培训体系建立之后,培训对象的确定,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高层管理者。根据企业经营策略确定企业的人员要求,并由人力资源部分析并确定相应的人员培训。
中层管理者。根据企业为他们制定的发展计划和绩效考评的结果,由高层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分析和确定他们的下一步发展需求。
基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由中层管理者根据员工的绩效考评来分析确定他们的培训需求。
员工可以自己提出培训需求,得到上一级主管及人力资源部认可。
⑷ necca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课程试卷答案 13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从以下每题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并将答案代号填入( )中。
( b )1.针对特定产品、合同或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和资源作出规定的文件是 。 a)质量目标 b)质量计划 c)质量手册 d)程序文件 ( d )2.GB/T19001-2008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
a)是为了统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和文件 b)是为了统一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 c)是为了规定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d)以上都不是
( a )3.对一次审核活动和安排的描述 。
a)审核计划 b)审核方案 c)审核范围 d)b+c
( b )4.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是
指 。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结合审核 ( d )5.内部审核是为了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 。
a)适宜性 b)有效性 c)符合性 d)b+c
( d )6.一个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主持对本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的评审是 。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管理评审 ( a )7.内审检查表 。
a)是审核员对审核活动进行具体策划的结果 b)应提前交给受审核部门的人员认可
c)必须经过管理者代表的批准 d)b+c ( a )8.GB/T19000-2008标准规定了 。
a)质量管理体系术语 b)选用ISO9000族标准的途径 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d)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南 ( d )9.组织应确定并提供的资源是 。
a)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b)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的资源
c)满足顾客要求并增强顾客满意所需的资源 d)a+b+c
( b )10.首次会议由 主持。
a)最高管理者 b)审核组长 c)受审核部门负责人 d)管理者代表
( b )11.质量手册中可以不包括 。
a)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b)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c)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相互作用 d)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包括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
( d )12.以下哪项活动必须由无直接责任的人员来执行 。
a)管理评审 b)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 c)设计和开发 d)内部审核 ( c )13.每次内审的审核结果应作为 活动的输入。
a)设计和开发 b)管理体系策划 c)管理评审 d)产品实现
国培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课程试卷
NC-QMS-002-01-01 Page 2 of 8
( d )14.收集信息的方法可以是 。
a)面谈 b)观察 c)查阅文件和记录 d)a+b+c ( d )15.GB/T19001-2008标准7.5.3中的“标识”是指 。
a)产品标识 b)产品状态标识
c)从原材料进厂到将成品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各阶段产品的防护标识 d)a+b+c
( c )16.对人员进行培训时,组织应确保员工意识到 。
a)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 b)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 c)以上全都是 d)以上全都不是 ( b )17. ISO9001标准适用于: 。
a)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 b)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服务 c)软件、流程性材料、服务 d)硬件、流程性材料、服务 ( a )18.测量和监控设备的控制 。
a)指的是证实产品符合性的设备 b)指的是确保产品符合性的设备
c)必须有标识显示校准状态 d)质量必须可追溯
( b )19.“为纠正已发生的不合格的情况不再发生,对其产生的原因所采取的消除措施”是指: 。 a)纠正 b)纠正措施 c)预防措施 d)偏离许可 ( d )20.过程确认 。
a)对每个过程都需要做 b)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的过程
c)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示的过程 d)b+c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在( )中划“√”,错误的划“×”
( X )1. 对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方法就是内部审核。 (√ )2. 产品实现的策划包括对设计和开发过程的策划。
(√ )3. 每一次内部审核均应覆盖组织策划的GB/T19001-2008标准中所有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 (√ )4. 组织应对顾客以口头的方式提出的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确认。 ( )5. 第一方审核的审核准则就是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 )6. 每一个内审员都应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方面起到带头的作用。
(√ )7. 在现场审核时可以根据特殊情况和变化适当调整检查表,以便于审核任务的完成。 ( )8. 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文件是质量计划。
(√ )9. 对顾客提供的原材料,组织应进行验证,如检查合格证、外观、数量。 (√ )10.产品标识能够达到防止误用不合格品的目的。 ( )11.每次内审的审核结果应作为设计开发策划过程的输入。 (√ )12.组织对外包过程负有管理的责任。
( )13.组织应针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运行中发现的每一个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 ( )14.组织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控制不包括对交付产品后实施的活动的控制。 ( )15.组织最高管理者的管理承诺是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 )16.最高管理者必须定期进行管理评审。
(√ )17.GB/T19001-2008标准规定对供方都应进行评价和选择。 (√ )18.对信息和数据的逻辑分析或判断是进行有效决策的基础。 ( )19.技术专家不是审核组的成员。
( )20.程序文件指GB/T19001-2008标准要求必须编写的程序文件。
⑸ 中国证券业协会远程培训 课程测试答案
缺一些课间测试的答案,不过那个可以做一遍,然后看答案的,不难过
一、证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
练习题一:1、C 2、√
练习题二:1、A 2、ABCD 3、ACD 4、A
练习题三:1、B 2、BCD
练习题四:1、A 2、AD
考试(得分:100分)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1 C 2 × 3 √ 4 D 5 134
6 1234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B 15 ABCD
16 ABCD 17 √ 18 √ 19 ABCD 20 ×
二、金融期货产品与制度设计
练习题一:BC B D
练习题二:ABC C AD
练习题三:ABCD B ACD
练习题四:B ABD A
练习题五:ABCD B
练习题六:ACD D B
练习题七:ABCD A
练习题八:ABCD B
考试(得分85分)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1 D 2 ABCD 3 D 4 D 5 CD
6 A 7 C 8 ACD 9 CD 10 B
11 ABC 12 B 13 BD 14 D 15 D
16 AC 17 AD 18 A 19 A 20 A
三、我国证券市场法律体系
练习题一:D D
练习题二:C A ABCDE
练习题三:ABDE B A
练习题四:ABCD A B
练习题五:B B C
练习题六:A B
练习题七:D A
练习题八:ABC B A
练习题九:B C BCD
练习题十:B A
考试(得分90分)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1 D 2 D 3 CDE 4 × 5 BC
6 × 7 BC 8 D 9 D 10 ×
11 ABCD 12 B 13 × 14 C 15 C
16 ABC 17 √ 18 √ 19 BCD 20 ×
四、基金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及法规要求
练习题一: A ABCD ×
练习题二: A ABD √
练习题三: B ABC ×
考试(得分95分)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1 D 2 B 3 B 4 C 5 ABCD
6 ABD 7 D 8 ABCD 9 ABCD 10 全选
11 ACD 12 全选 13 全选 14 全选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五、基金业发展概况及基金管理公司监管
练习题一: B C ABCD
练习题二: C AC ×
练习题三: A ABCD √
考试(得分95分)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1 D 2 C 3 B 4 D 5 C
6 A 7 A 8 全选 9 全选 10 BC
11 ACD 12 全选 13 全选 14 全选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六:金融衍生产品
练习题一:1、ABD 2、B
练习题二:1、ABC 2、C
练习题三:1、B 2、C 3、B
练习题四:1、A 2、BCD 3、ABCD
练习题五:1、D 2、B
练习题六:1、B 2、B
考试(得分92分)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1 C 2 C 3 C 4 D 5 B
6 B 7 B 8 A 9 A 10 A
11 B 12 ABCD 13 B
七:证券投资基金募集与运作的法规与监管
练习题一:
练习题二:
考试(得分90分)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1 C 2 B 3 B 4 ABD 5 ABC
6 ACD 7 √ 8 × 9 × 10 ×
八:证券投资基金销售发展与规范
练习题一:D ABCD
练习题二:C ABCDE B
练习题三:ABCD ABCD B
考试(得分100分)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1 A 2 D 3 A 4 ABCD 5 ABCD
6 ABCD 7 B 8 A 9 B 10 B
九:证券投资基金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核算
测试一:1、ABCD;2:A
测试二:1、B;2:ABCD
考试(得分90分)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1 D 2 A 3 C 4 ABC 5 AC
6 ABCD 7 BCD 8 × 9 √ 10 √
融资融券( 93分)
1、A 2、C 3、B 4、A 5、C 6、ABCD 7、AC 8、ABCD 9、ACD 10、ABCD
11、对 12、对 13、错 14、对 15、错
监督管理条例(90分)
1、C 2、D 3、D 4、A 5、C 6、B 7、ABD 8、ABCD 9、AD 10、ABCD
11、ABD 12、ABCD 13、ABCD 14、对 15、对 16、错 17、错 18、对
19、错 20、对
⑹ 一个完整的培训课程开发都包括哪些步骤
一、明确课程目的
进行课程开发的目的是说明员工为什么要进行培训。因为只有明确培训课程的目的,才能确定课程的目标、范围、对象和内容。
二、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者开发培训课程的第一步。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目的是以满足组织和组织成员的需要为出发点,从组织环境、个人和职务各个层面上进行调也和分析,从而判断组织和个人是否存在培训需求以及存在哪些培训需求。
三,确定培训课程目标
培训课程的目标是说明员工培训应达到的标准。它根据培训的目的,结合上述需求分析的情况,形成培训课程目标。
四、进行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整体设计是针对某一专题或某一类人的培训需求所开发的课程架构。进行课程整体设计的任务包括确定费用、划分课程单元、安排课程进度以及选定培训场所等。
五,进行课程设计
在进行课程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具体确定每一单元的授课内容、授课方法和授课材料的过程。
课程单元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培训效果的好坏和学员对课程的评估。在培训开展过程中,作为相对独立的课程单元不应在时间上被分割开。
六、阶段性评价与修订
在完成课程的单元设计后,需要对需求分析、课程目标、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进行阶段性评价和修订,以便为课程培训的实施奠定基础。
七、实施培训课程
即使设计了好的培训课程,也并不意味着培训就能成功。如果在培训实施阶段缺乏适当的准备工作,也是难以达成培训目标的。实施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培训方法的选择、培训场所的选定、培训技巧的利用以及适当地进行课程控制等方面。
在实施培训过程中,掌握必要的培洲技巧有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进行课程总体评价(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课程评估是在课程实施完毕斤对课程全过程进行的总结和判断,重点在于确定培训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以及受训学员对培训效果的满意程度。
⑺ 培训学习建议怎么写
本人有幸参加了本次员工的培训班,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学习,个人对此培训的意见和建议如下:
本次培训的课程总体内容丰富,课堂氛围好。大家都有学习的热情,每次的课前小互动环境既放松了情绪又缓解了压力。课前小互动是值得推崇的培训环节,也能够让学员们认员。我们的培训老师也是热情高涨,毫无保留的将自己所学所得与我们学员分享,让我们共同进步。
做为一名职能部门的员工而言,感觉培训课程内容多倾向于卖场销售的一线人员,有些课程内容与本职工作相关偏远,应该在培训时有针对性。可以课前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然后制定培训计划并实施。这样可以更大程度的满足员求知的需求,集中力量分人员、分岗位培训。另外,可以提前下发课件教程资料,以免员工在听课过程中只注意笔记而乎略听课,这样可以帮助记笔记慢,文化基础弱的学员更好掌握学习的重点。
对于一些课程需要加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身边事、身边人、具体事来帮助学员加深课程的理解,深入浅出,引导学员听透所授课的内容。做到上一节课有一节课的效果。课程的选择上也可以加上实操性的东西。如:陈列、色彩搭配课就可以配上教具。让学员实际动手操作。这样可以增加课程的互动性,更有益于学员对抽象概念的具体理解。
如果我们能从重多培训讲师中,确定一部分优秀的讲师固定授课会比讲师轮流授课效果好。因为,授课也是需要一定授课技巧,授课人有内涵,能将课件的内容充分的表达和传递给学员,增强培训授课的效果。建议可以让学员投票选出一部分比较喜欢的讲师,色后固定授课老师。
另外,也给我们的学员提出一点建议。那就是把每次的培训心得留存一份,以便日后翻看时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看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与不足。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建议,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见谅。也希望我们大家在培训中学有所成,共同进步。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