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让你对村民组织一次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你怎么组织
一,目的明确。想告抄诉农民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why to do?
二,思路清晰。目标对象是什么样的类型,有什么样的特点,要投其所好。what to do?
三,行之有效。需要什么,怎么应对。How to do?
四,总结经验。
⑵ 药商邀请专家以卫生局的名义组织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这样做违规么
你这句话里只有“以卫生局的名义组织”是不合常理的,其他都不违法违规,药商凭什么以卫回生局(现称卫计委)的答名义来组织活动呢,卫计委是国家机构好吧,只可能是商家和卫计委合作,由商家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卫计委出面通知和组织培训活动,这个报批备案了也是不违规的,技术培训本身是很正能量的事情,外企大公司不像国内这些小公司,想怎么送回扣就怎么送,怎么陪吃喝嫖赌就怎么陪,你还不准他们做点正能量的技术支持?
⑶ 农村远程教育有哪些好处
远程教育是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方式之一。刚开通远程教育的那段日子,干部群众不愿学,好多村都采取给前来学习的村民发点误工的方法来促进村民学习,后来村民们知道了电脑上有种养殖技术、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的专家讲课。通俗易懂的讲解,很快吸引了村民。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经过半年来的运行,村民普遍认为“远程教育+专家辅导+基地实践”三合一的教育模式,效果较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以前通过报纸、杂志等获取的信息,总觉得信息量有限,现在党员干部群众利用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络,农村的党员干部、群众不仅可以学到政治理论知识,也可以学到农村的实用技术,还可以根据需要为村民们搜寻不同的实用农业信息。现在,农村里打麻将打扑克的人少了,大伙们一有空,就来远程教育点,共同学习实用的农业技术信息。
二是往日参加学习培训要到乡政府和县城,要坐车、住宿,花时间又费钱,如今通过网络学习省时又省力,并且方便快捷。在村里定点定时收看,村民学得进、坐得牢,不受规矩约束,而且还可以相互探讨,畅叙观点。也可以在远程教育平台上先学理论,后到厂矿企业里去学实际操作,省去学理论知识的费用。
三是确实有事不能参加听课和培训的,还可以利用晚上休息时间重新补课。外出的干部党员也可以在外地上本村的远程网络帐号,或者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及时知道学习内容。远教平台搭建了各类农业专家的咨询服务网络,农民们亲切地称之为不用花钱,就请到身边的高级顾问。
四是利用远程教育的学习培训方法,可让更多的村民参加学习和培训,从中学到种植养殖要领,改变了以往由于不懂技术就不敢种不敢养的念头。远教网络还能让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看到外面世界大量的信息,种什么、养什么,都做到了心里有数。通过学习培训,村民开扩了视野,村民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发展种养殖业的道路,为广大农村铺就了一条致富路。
⑷ 快速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的方法有哪些
农牧业科学知识的标准。创建乡级文化室,公共图书馆。贮备现代农业及文化产专业书藉,办立阅属读卡让村民借书,让农牧业科研人员及权威专家深层次下基层为村民举办现代农业专题讲座。自然要常常办,不可以流于形式,举办新式村民培训机构,培育越来越多的新式村民,标准服务支持检查指导。真实让大家踏入致富之路。正确引导、安排村民开展各种各样有利的文化产业休闲活动。
⑸ 网络乡村信息员要做什么
1. 买:
将依托授权的“电商平台”及直接厂家为村民、种养大户、农业企业等主体代购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等物资,如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农具、家电、生活物资等。
2. 卖:
以网络乡村平台为主要互联网平台,培训和帮助村民、种养大户、农业企业等主体在电商服务平台上销售本地的大宗农产品、土特产、手工艺品等,出售休闲农业旅游预订服务,发布各类供应消息,解决当地农民渠道窄、销售难的问题。
3. 服:
公共服务:利用12316等,农业院校、专家、涉农大型企业技管人员、在校学生等,为农户、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进行科技培训或承接农业、科技等部门委托,向农户提供农业科技知识咨询和技术培训,推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运用;
信息咨询服务:为村民提供政策法规、法律、教育、用工、医疗保健等方面信息咨询服务,帮助村民和大户解决生产经营中的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问题及信息问题,促进农业、农村、农民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公益服务:村域规划与针对村民生产生活的公益服务;
内容服务:乡村产业、乡村文化、乡村环境、能人趣事等信息发布及查询;
平台服务:网络乡村平台推广,加大农民入驻率与使用率。
4. 缴:
为村民代缴话费、水电费、电视费、保险等缴费项目, '农业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网上年检,使农户不出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出户即可办理相关业务事项。
5. 代:
为村民提供各项代理业务,代理各种产品销售、医疗网上挂号、旅游、订票等商业服务和其他部门、单位的中介业务等。
6. 取:
作为村级物流配送集散地,可代理各家物流配送站的包裹、信件的收取和金融部门的小额取款等业务,方便村民的生活。
7. 助:
协助村委会日常工作,继续发挥原村官的相关职能。
8. 学:
每月一次职业农民培训,让智慧农村落实在实处,信息真正精准到户,服务方便到村。
9. 采:
承载着农村大数据采集与上传,为各级政府制定农村政策提供相关数据。
⑹ 村民参加培训状况,效果如何对培训还有什么具体要求
农村的村民文化普遍偏低,培训效果不错!注意选择培训对象
⑺ 梨花村的人文建设
梨花村是个老果树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京郊果树最多的村庄。曾经由于梨多,销售成了问题,再加上管理不科学,梨的质量不高。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针对果树管理和果品销售的难题,多次到外地进行考察,并在外省市报刊上登了售梨广告,收到很好的效果。村里办了批发市场,招来了不少的客商,当年就在没有经验、知名度不高、场地狭窄的情况下,往东北出售了七个火车皮的杂梨,并且价格每斤平均比往年增加一角钱。解决了卖梨难问题,这是村民一笔很大的收入,百姓无不拍手称赞。党支部认为,关键是为村民服好务。为了避免村民买假药,村里和天津农药厂挂钩,直接进药,以保证农药的质量。
为了提高群众管理果树的水平,村里请了北京农科院的专家及当时乡政府的果树技师定期讲课,进行技术培训,使群众真正掌握用科学管理果树,做到按时浇水、施肥、剪枝、疏花、疏果、套袋等一系列措施,使果品质量和产量逐年提高。
为了使梨花村人早日奔向小康,梨花村几任领导班子对梨花村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梨花村的有利条件,利用果品优势,发展旅游事业。
村两委班子非常重视梨花村的发展,对于机遇勇于争取,广纳群言。村两委和谐稳定,村民对村干部的工作充分肯定、信任和支持,积极为村庄发展献计献策。
近两年,村内更注重群众活动和文化方面的发展,村内建有健身广场和梨园剧场。健身广场里器材齐全,村民们闲暇时可以在这里锻炼身体。梨园剧场经常会有演出活动,吸引着周围几个村子的百姓。业余生活丰富了,村民们通过参与这些活动,邻里矛盾也减少了,一种和谐淳朴的新风气逐渐形成。
梨花村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这一带流传着优美的传奇般的民间故事,更有《梨乡传说》一书记载这些传奇的民间故事。村中有两位爱好书画的村民利用自己种植的葫芦作画,制作出新颖别致的旅游纪念品—葫芦烫画,为旅游业增添了新的色彩。正如“梨花村村史三字经”中所说:
春赏花,秋采果。旅游业,办得火。农家饭,不一般。
绿食品,色彩鲜。城里人,特高兴。专程来,将钱送。
环境好,饭菜香。游人多,来八方。十八条,硬化路。
道两旁,栽花木。下雨天,不用愁。走出门,上柏油。
改厕所,打吊炕。太阳能,灯光亮。不用电,节省钱。
老百姓,笑开颜。幸福桥,党来架。新农村,现代化。
好日子,已降临。喜煞我,梨乡人。
⑻ 云南发展培训学院的学院项目
从2002年起,云南发展培训学院先后在玉溪市的峨山县和新平县4个贫困山区村委会,与当地乡(镇)、村行政机构合作,开展广义关爱儿童项目,包括以下10项具体内容:一、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供信息支持和发放无息小额信贷,助农民增收;二、推动改善家庭、村落卫生状况,预防疾病,保障健康;三、支持有条件的自然村开办幼儿班;四、帮助组织在校学生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五、解决特困儿童的难题;六、支持帮助当地中小学生学习英语及卫生、健康和环保知识;七、参与社区事业发展;八、推动保护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九、宣传普及食物安全和营养常识;十、帮助村民就地举办群众性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活跃生活,促进交流和团结。
到2007年底,学生们组织受训志愿者做了大量帮扶实事,如:
先后开办起14所自然村幼儿班,资助新建教室4个,改造修缮7个,现有156名学前儿童入学。募集善款为学前班集训教师六轮次,补助津贴;配置教学清洁卫生用品用具和图书,给入学孩子提供课本、书包、文具。
请专家分四次为近500位村民讲授核桃栽培技术。
出资印刷10000本核桃栽培技术手册,赠送给核桃种植农户。
近两年给288户特困农民发放无息小额信贷,按时还款率达100%。
向玉溪市内近万名群众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
对750位村民进行基本卫生和营养知识培训。
助农户建起75个大小便分离式先进环保厕所。
修复停用的55个沼气系统,并对137户村民进行了沼气使用技术和系统维护技能培训。购买沼气维护使用手册600份,赠送给村民。
协助两个村民组修建自来水设施。
给1400多个中学生讲授环保知识,为近万人次中学生无偿提供英语辅导。
有5200多村民参加不定期由发展指导者倡导举办的文化交流晚会。支持一个自然村建盖起农民文化室。
支持新平县费贾村完小更新全校学生课桌凳,在校园内外建植良种杨梅、樱桃、核桃树400棵,建设起积蓄浇灌用水的池子一座,购买了抽水泵,输水管及一批师生劳作所需工具。
支持新平县新化中心小学,把寄宿生用的50张破损双台木床,全部更新为坚固耐用的钢架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