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么参加合作社相关培训
合作社人才培训是政府财政扶持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中央、地方分级培训,并通过项目培训、技能培训、学历教育等不同类型,满足合作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目前,合作社人才培训途径主要有:
(1)财政培训项目。农业部经管司每年组织开展合作社专题培训,培训1500名理事长;“阳光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都将合作社理事长纳入到培养范围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项目规定资金的5%必须用于开展合作社人才培训;不少地方还专门划拨资金每年开展理事长专题培训。
(2)建立培养基地。2011年,农业部认定了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等196家合作社人才实训基地,搭建起合作社人才培养的广阔平台。
(3)高等院校培养。一些高校已经加入到合作社人才培养的行列中来:青岛农业大学建立全国首个合作社学院,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招生,培养合作社专业人才;浙江农林大学开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大专班,为合作社带头人提供学历提升渠道;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也逐渐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硕士、博士培养方向中,加大合作社方向的培养和研究力度。
(4)专业培训机构。2008年,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教育中心,发挥学院的培训优势,紧密配合农业部合作社人才培训工作要求,承担农业部委托的财政培训项目,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财务管理人员、合作社信息统计系统操作人员等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试行)》、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合作社产品营销、品牌建设、合作社统计信息系统操作等内容,平均每年培训超过1500人次。
(5)国外NGO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农发基金项目自2010年开始,在中国开展了以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工作,其中,每年举办合作社带头人培训是项目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德国GIZ在华项目的主要内容就是合作社带头人培训,项目专门编写了系列教材,聘请国内合作社专家为培训教师,为合作社带头人提供培训服务。
现在,一些市场机构也组织开展了合作社相关的培训,合作社在选择参加时要注意判断甄别。
B. 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会议)登记薄
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文件,申请设立登记:(一)登记申请书;(二)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设立大会纪要;(三)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章程;(四)法定代表人、理事的任职文件及身份证明;(五)出资成员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