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农牧民培训的经验做法
XX镇农牧民科学种植养殖培训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广大农牧民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青年农民的科技素质教育,努力实现科技兴镇战略。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XX镇2011年农牧民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牧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以提高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为核心,深入开展以先进实用技术为重点的科技素质培训以及与时代相适应的相关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科学文化技术和带着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提高广大农牧民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XX镇经济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培训目标
2011年XX镇农牧民培训的目标是:培训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和青年农牧民全年达到1000人次;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培训达到每人2到3次科学技术培训,掌握1到2门科学技术;干部培训每年不少于15天。通过培训,真培养一批农村技术骨干、科技致富能手,造就一支紧跟时代科技步伐,有技术、会经营、懂管理、能致富、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农村党员干部和青年农牧民。
三、培训对象
一是农村党员、基层干部;二是具有初中文化以上的农牧民种植户、养殖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营管理者、青年农牧民;三是贫困户、低保户。
四、培训内容
1、围绕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开展各种科学养殖和牲畜常见病害防治技术培训。
2、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开展以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劳务输出相关技术培训。
3、开展经济发展和法律基础知识培训。有针对性的在基层干部中开展财务法规、实用法律知识方面的培训。
4、广泛开展现代科技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普及与群众生活相关的各种环境、灾害以及各种生理医疗健康知识。用科学揭露各种迷信、伪科学、邪教的实质危害,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
五、培训形式
1、以集中培训和经常培训相结合。以月为单位,做到月月有培训,常年不断线。
2、集中培训和个人自觉相结合,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和科技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3、课堂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下村下片深入开展各种培训,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
六、经费安排
2011年培训工作由镇政府统一安排管理,受训人员住宿由政府统一安排,计划2011年培训经费5万元。
为顺利完成2011年度农牧民培训计划,镇政府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落实培训任务,建立培训档案、完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增强农牧民的致富本领,促进全镇经济发展。
② 如何开展农业教育培训
据了解,本次培训将依托现有各类项目资源,重点围绕强农惠农政策、防灾减灾知识、节本增效技术、种养业关键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管理、农耕文化等内容,因地制宜地对基层农技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和农民开展培训。
农业部还提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总的思路是:围绕“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以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科技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对现代科技的吸纳转化应用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为重点,以培养职业农民为目标,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通过重大培训工程引导,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扎根农村生产创业的职业农民和实用人才,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
农业部日前印发的《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显示,“十二五”时期我国农民教育培训要覆盖全国所有乡村,围绕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亿人次,使每个受训农民掌握1项至2项实用技术,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培训100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2500万人,农民创业培训25万人,培养具有中高等学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100万人。
③ 我想搞个养殖兔子的养殖场,不知哪里有专业给农民培训养殖技术和管理的学校机构。一定要正规平台!
现在已经没有你想象中的“正规”培训学校了,都是冲着“学费”,继而“卖种”来的。只有靠你自己,先找点相关技术书来读,读懂了,就先养个一对种兔,经过一年的繁育养殖,如果死亡率在20%以内,商品兔达到40-50只,体重达到该品种青年兔范围,你就能按理想办一个养殖场,你也就是老师了。
④ 怎样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答: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生产实际的需要,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农村中学也要加强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教育。搞好农民转业转岗培训工作。各级财政要大幅度增加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采取补助、培训券、报账制等方式,努力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⑤ 如何提高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有效性
各有关部门和教育培训机构要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科技培训、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的实施工作。要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提高农民工择业竞争能力;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新开工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的适应能力;围绕回乡创业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自主创业能力;围绕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农业技能;对青年农民工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适当延长培训期限,强化职业技能实训,使其至少熟练掌握一项职业技能。在中职学校开展面向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根据返乡农民工的特点开设专业和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⑥ 一特四化的扎实开展农民技能化培训
1、整合培训资源,健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搭建农民受教育培训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和短期集训等培训方式的优势,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加强良种良法集成配套、日光温室有机无土栽培、规范化种植、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畜禽品种改良等先进适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畜。每年完成农业科技培训10万人次。
3、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阳光工程”,以“两后生”为重点,将省上确定的就业再就业资金10%可用于农民培训的比例提高到15%,统筹500万元的专项资金,因地制宜与企业联合开办订单式培训,使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失业人员一样享受免费培训,切实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每年完成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2万人以上。
4、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强化职业资格认证,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稳定性和增加收入的可靠性。
5、加大对农民的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法制等教育,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把劳务输转作为农民增收的最大项目来抓,建设劳务基地,扩大劳务规模,提高劳务输转的层次和水平。到2012年,全市年输转农村劳动力由9.3万人增加到15万人,农村户均输转1人。
1、健全劳务供求信息和服务体系,扶持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建立县、乡、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为农民转移就业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2、坚持本地就业与外地输转并重,在做好农民工在本地企业就业的同时,不断扩大市外劳务基地,着力打造劳务品牌,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3、鼓励农民自愿组织外出务工,扶持奖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
4、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加大工资支付、劳动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积极推进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工作,探索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以县为单位建立农民工工会,依法维护农民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 按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促进非农产业发展,为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和增收创造条件。全市城镇化率由现在的56.8%提高到65%。
1、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加工、运输、商业、服务等家庭经营,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和农资超市、农家店建设,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营销专业户和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开辟增收门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2、加强小城镇和村庄建设的规划指导,完善基础设施,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引导更多农民进入小城镇,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市场扩大的良性循环,增强吸纳农村人口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对农民离土离乡从事非农产业的,可执行城镇就业再就业人员在税收、小额贷款等方面的政策。
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在城市和城镇有稳定职业和固定居所的农民登记为城市居民的办法,探索农民以耕地换社保的办法,促进农村人口离土离乡向城镇转移。
4、依托城郊经济的培育发展,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扶持和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发展农家乐旅游和观光休闲农业。肃北县、阿克塞县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