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业技术人员有哪些学习方式可以认定获得继续教育学时
1、参加培训班、研修班或者进修班学习;
2、参加相关的继续教育实践活动;
3、参加远程教育;
4、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访问等活动;
5、符合规定的其他方式。继续教育方式和学时的具体认定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2. 专业技术人员有哪些学习方式可以认定获得继续教育学时呢
专业技术人员有哪些学习方式可以认定获得继续教育学时的关键,是看你所报班内的继续教育内容是否职容改办认可或职改办承办单位,是职改办认可或承办的教学班,就一定能获得继续教育学时。相反就不能。解决办法:报名时,要查明是否由报名培训单位提供学时或代办学时证明。能代办的,就完全放心了。能提供学时证明的,还要具体查明培训内容,与自己的专业职称是否对口。是你职称主管部门认可的培训单位,就肯定能获得继续教育学时了。可放心缴费,否则先不缴费,问清楚了再说。
3. 专业技术人才在线学习为什么听完了没有学时
专业技术人才在线上学习了,为什么听完了?没有学时间有可能在学习的时候没有签到。
4. 高级会计师每年的培训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算多少学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印发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其中明确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
《规定》指出,用人单位应当保障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继续教育实行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投入机制,继续教育工作实行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的管理体制。
《规定》要求,继续教育内容包括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参加培训班、研修班或者进修班学习;参加远程教育;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访问等活动等均计入本人当年继续教育学时。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参加本单位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或者经用人单位同意利用工作时间,参加本单位组织之外的继续教育活动。
《规定》强调,专业技术人员经用人单位同意,脱产或者半脱产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与劳动者的约定,支付工资、福利等待遇。用人单位应当建立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与使用、晋升相衔接的激励机制,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价、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继续教育机构应当按照专兼职结合的原则,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理论水平高的业务骨干和专家学者,建设继续教育师资队伍。
《规定》明确指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直接举办继续教育活动的,应当突出公益性,不得收取费用。
5.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公需科目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多少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其中,公需科目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一。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要求,继续教育内容包括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参加培训班、研修班或者进修班学习;参加远程教育;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访问等活动等均计入本人当年继续教育学时。
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参加本单位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或者经用人单位同意利用工作时间,参加本单位组织之外的继续教育活动。
(5)专业技术培训快速刷学时扩展阅读:
公需科目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普遍掌握的法律法规、理论政策、职业道德、技术信息等基本知识。专业科目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专业工作应当掌握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专业知识。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二。
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下列方式参加继续教育的,计入本人当年继续教育学时:
(一)参加培训班、研修班或者进修班学习;
(二)参加相关的继续教育实践活动;
(三)参加远程教育;
(四)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访问等活动;
(五)符合规定的其他方式。
6. 专业技术继续教育视频如何快进
专业技术继续教育视频是不能快进的,即使用鼠标强制把课件拖动到最后一分钟,这个课程还是没有学习,整体进度是不能快进的。在上班的时候可以在后台打开播放,但需要每隔20分钟左右看一下进度,确保视频进度正常。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修系统学分,为评职称做准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应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二。专业技术人员取得当年继续教育学时的方法:
1、参加培训班、研修班或者进修班学习;
2、参加相关的继续教育实践活动;
3、参加远程教育;
4、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访问等活动。
(6)专业技术培训快速刷学时扩展阅读:
职称评定时继续教育课时要求:
就“继续教育培训”而言,按照政策,参加2019年职称评审(中高级),
中级职称评审:至少要修满160个继续教育学时,需有20节公共课,140节专业课。
高级职称评审:至少要修满360个继续教育学时,需有20节公共课,340节专业课。
7.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怎么弄
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补修:
第八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二。
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下列方式参加继续教育的,计入本人当年继续教育学时:
(一)参加培训班、研修班或者进修班学习;
(二)参加相关的继续教育实践活动;
(三)参加远程教育;
(四)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访问等活动;
(五)符合规定的其他方式。
继续教育方式和学时的具体认定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7)专业技术培训快速刷学时扩展阅读:
持续教育的重要性:
完成年度继续教育任务后,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继续教育证书,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岗位聘任、续聘和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
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第7条(继续教育之内容)继续教育之内容应包括公共科目及专业科目。
公共需求的主题包括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政策,职业道德和技术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掌握一般。专业学科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工作中应掌握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专业知识。
8.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不够怎么办
继续教育学时不足对职称评审没有影响。
继续教育学时不足可以私下再补足学时,职称评审的申报条件为:
一、助理级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
3、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4、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
5、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员级职务。
二、中级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4、初中以下学历人员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三、高级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8)专业技术培训快速刷学时扩展阅读:
职称评审的申报材料:
1、《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中、初级一式两份)、附件表(一式一份);正表中主要工作业绩一栏要填写详细、具体。
2、上一年度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
3、专业论文和业务工作总结。
4、交验毕业证、初级职称证原件。
5、《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
6、其它能反映本人工作能力和重要业绩的相关材料。
7、一寸彩照6张,身份证,学历证复印件各两份。
9.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如何补前几年的
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补修:
第八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二。
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下列方式参加继续教育的,计入本人当年继续教育学时:
(一)参加培训班、研修班或者进修班学习;
(二)参加相关的继续教育实践活动;
(三)参加远程教育;
(四)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访问等活动;
(五)符合规定的其他方式。
继续教育方式和学时的具体认定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9)专业技术培训快速刷学时扩展阅读:
参加继续教育情况的重要性:
将登记入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年度继续教育任务后,经人社部门审核发给当年继续教育证书,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岗位聘任、续聘和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
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第七条继续教育内容包括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
公需科目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普遍掌握的法律法规、理论政策、职业道德、技术信息等基本知识。专业科目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专业工作应当掌握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专业知识。
10. 评中级职称继续教育需要多少学时
评中级职称继续教育时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回80学时,其中专业答科目不少于56学时,公选课需科目不少于24学时。每学时为45分钟。在继续教育年度内,学习时间允许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每年中、高级职称人员至少需要完成72学时,其中公需学时至少24学时,专业课时至少48学时。完成72学时方可继续申报职称。
中级职称,一般是指博士研究生毕业,经考核,可以直接认定为中级;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双学位获得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及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取得助理职称四年以上。其也指的是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三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