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技能课程 > 下蛋鸡养殖技术培训

下蛋鸡养殖技术培训

发布时间:2020-12-15 20:40:28

㈠ 如何学习蛋鸡养殖技术

一、创造蛋鸡适宜的生活环境。要让产蛋鸡多产蛋,就必须想法尽量给鸡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和产蛋环境,要根据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而采取相应的配套的饲养管理措施。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加强舍内通风,保持干燥的环境卫生,向鸡群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并适当增加青菜的饲喂量,以提高鸡的采食能力。进入冬季,要特别注意做好鸡舍的防寒保温和人工补充光照,舍内温度应维持在13℃以上,光照15-16小时,饮水适当提温,不饮冰冷水。
二、注意节约饲料。养鸡最大的一笔开支就是饲料,饲料的费用支出约占整个养鸡费用的70%以上。若饲养管理不当,必然会造成饲料的大量浪费。减少饲料浪费的措施是:其一,饲料槽的安装高度、深度、长度要根据产蛋鸡的不同周龄和笼养密度而进行调换,饲料饲喂添加量不能超过槽深的1/3,要少喂勤添,减少槽内剩食,以产蛋率确定饲料日喂量,一般产蛋率在50%-60%时,每只鸡每日饲喂量约95-100克,产蛋率60%-70%时,日喂量105-110克,产蛋率为70%时,鸡的日喂量为115-120克,产蛋率达到80%以上时,饲料不在限量,让鸡任意采食。其二,进行断喙。由于鸡有刨食的习性,因此,在7-9日龄应给雏鸡断喙。到15周龄左右,对断喙不良者需进行修喙。其三,及时淘汰不产蛋鸡或产蛋性能不佳的鸡。在育成结束转入产蛋舍时,应进行一次淘汰。凡发育不良、太小、太肥、有病、精神不振的均应淘汰。在产蛋过程中,应随时淘汰抱窝鸡、病鸡、伤残鸡、停产鸡。进入产蛋后期,主要淘汰停产鸡,凡冠髯、脸苍白,冠萎缩的母鸡应立即淘汰。发现过肥、过瘦的鸡也应立即淘汰。
三、产蛋下降的原因
环境因素:光照程序或光照强度的变化:如随时改变光线颜色,突然停止光照,光照时间缩短,光照强度减弱,光照时间不规律,忽长忽短,忽早忽晚,忽照忽停,晚间忘记关灯等。通风严重不足,长时间不通风等。自然恶劣天气的袭击:未提前做好准备或预防,突然遭到热浪、台风或寒流的袭击。长时间断水:因供水系统发生故障或忘记打开开关,造成长时间供水不足或断水。
饲料因素:日粮中饲料成分发生显著变化或质量有问题,可引起产蛋变化。如日粮中的原料种类突然改变、饲料搅拌不均匀、饲料发霉变质、更换鱼粉及酵母粉、食盐含量高、石粉添加量偏高、将熟豆饼换成生豆饼、饲料中忘记加盐等,降低了鸡的采食量,引起消化不良。产蛋率正常,鸡的体重不减轻,说明给料量和提供的营养标准符合鸡的生理需要,没有必要更换饲料配方。
鸡群患病:急慢性传染病会使鸡群的产蛋量突然下降。如鸡群受强毒型新城疫侵袭,常使产蛋量下降50%以上;感染减蛋综合征能使产蛋率下降20%~40%,如混合感染其他疾病,产蛋率下降20%以上。另外,鸡群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霍乱、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禽流感等,都会使产蛋率大幅度下降。
四、疾病的预防工作
减少死鸡和杜绝疫情发生,这是养鸡成败的关键。要按照科学的控制鸡病发生的卫生防疫程序,根据不同鸡的日龄,分别注射各种疫苗,同时对鸡舍、用具采取定期药物消毒,及时清除舍内粪便,鸡舍周围要做好灭鼠,防止老鼠和麻雀进入舍内带进疫情。为了减少疫情传播的机会,应尽可能减少人员的进出,不准陌生人进入鸡舍,谢绝参观,以确保鸡场安全经营。

㈡ 养殖下蛋鸡从小到下蛋需要多长时间

蛋鸡开产时间在21周龄左右。刚开始产蛋,产蛋率每周成倍增长:5%→10%→20%→40%,升至40%后,则成半倍增回长:40%→60%→80%,产蛋6~7周后升至90%以上。如到160天 (22.85周龄),产蛋率只有60%,为正常现象。到189~203天(27~29周龄)即进入高峰期,一般产蛋率可达90%以上(即开始产蛋后6~7周左右达到高峰期).高峰期应维持两周以上。高峰期过后开始下降,一般每周下降0.5%,但不超过1%,且每周下降的幅度是相等的,即十分平稳,故呈一条直线下降趋势。直到72周龄产蛋率下降至65~70%.72周龄后,对停产蛋的鸡即可淘汰(16.5个月淘汰,产蛋期约一年)。也可等到74、78或80周龄再淘汰。如在60周龄采取强制换羽,强制换羽后则答可再利用40周龄。

㈢ 下蛋鸡怎么养殖

一、选购良种蛋鸡品系,提高鸡群质量。对一个养鸡者来说,选择确定饲养蛋鸡的良种品系,这是提高养鸡经济益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随着蛋鸡品系的不断更新换代,目前在国内较受养鸡场家和养鸡户欢迎的良种品系蛋鸡有罗曼.海兰.伊沙.京白等良种蛋鸡品系。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地区,饲养的品种不同,这些经过精心培育的品种,在相应的条件下,都能取得较好的生产成绩,但由于中国国土面积大,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环境不一,不同品种鸡在不同地区表现各异。因此,在选购良种时,应当选择当地饲养量大,生产表现好的鸡种饲养,切不可求新求异,由于不了解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而造成失败。其次,应选购有一定饲养规模.饲养管理条件好的场家的鸡苗。切不可求便宜,购买无种鸡来源、小炕房孵化的鸡苗。同时,对购进的雏鸡,要根据不同周龄,进行科学育雏,精心培育,按时进行公母分群,及时淘汰剔除发育不良的劣质鸡、低产鸡和病弱鸡。
二、科学饲养管理是关键。其一,抓好育雏关,培育优质健壮的雏鸡。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证明,雏鸡的体重与产蛋期的各主要性能指标呈很强的正相关。因此,育雏期必须采用高温育雏。即1-2日龄33℃;3-4日龄32℃;5-7日龄30℃;8-14日龄28℃;以后每周降3℃,直到21℃.。其次,要供给优质的全价饲料,保证光照时间,1-2日龄.24小时;3-4日龄22小时;5-7日龄20小时;8-10日龄18小时;11-14日龄16小时;15-21日龄15小时;21日龄后,逐步保持8-12小时。同时还要注意通风换气。在8-9日龄进行断喙。按卫生防疫程序进行免疫和投药预防。其二,育成期要重点抓体重控制,提高鸡群均匀度。经研究证实,16周龄的均匀度与产蛋的持久性及成活率呈正相关。在育雏期由于供给优质全价饲料,雏鸡充分发育,体重相对较大。进入育成期必须通过限饲,将体重控制在饲养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并将鸡群的均匀度提高到85%以上。其三,产蛋期要提供稳定的生产环境和防止鸡体过肥为重点。鸡体过肥,会造成大量的脂肪侵入生殖腺,影响滤泡的发育和其它生殖腺体的分泌功能,将导致产蛋量下降。鸡体过肥还会导致脂肪肝,引起鸡群死亡上升。为此,产蛋期同样应当进行定期称重,以确定鸡的体重是否正常。蛋鸡对外界各种应激因素特别敏感,一旦受到剌激,就会发生应激反应,造成生理机能紊乱,使产蛋量下降,死亡率上升,所以必须尽可能减少搬迁、饲料变更、大风.严寒与炎热、通风换气不良、光照突变、疫苗接种、人员往来、车辆躁音等因激因素对鸡的影响,给鸡提供一个安静舒适、 稳定的环境,使鸡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潜力。
三、科学的光照管理。良好的光照程序,可以促进蛋鸡多产蛋,增加蛋重,能提高成活率和养鸡经济效益。适宜的光照管理是;1-2日龄给予24小时光照,以利于摄食,后逐渐转为恒定光照或自然光照。进入育成期后,采取以自然光照为主,有条件的可采取密封遮光的恒定光照8-12小时。18周龄至少给予13小时的光照剌激,以后每周或每两周增加15-30分钟至17小时为止。光照时间增加过快,会引起脱肛、啄肛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产蛋鸡舍的光照强度一般控制在10-20勒克斯,产蛋期不可减少光照时间和强度。
四、创造蛋鸡适宜的生活环境。要让产蛋鸡多产蛋,就必须想法尽量给鸡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和产蛋环境,要根据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而采取相应的配套的饲养管理措施。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加强舍内通风,保持干燥的环境卫生,向鸡群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并适当增加青菜的饲喂量,以提高鸡的采食能力。进入冬季,要特别注意做好鸡舍的防寒保温和人工补充光照,舍内温度应维持在13℃以上,光照15-16小时,饮水适当提温,不饮冰冷水。
五、饲养环节环环扣紧,注意节约饲料。养鸡最大的一笔开支就是饲料,饲料的费用支出约占整个养鸡费用的70%以上。若饲养管理不当,必然会造成饲料的大量浪费。据笔者调查和养鸡生产实践,因饲料添加过多造成浪费的约占5%-6%,饲槽设计安装不科学浪费饲料的约占10%-12%,鼠、 雀和虫食约占7%,鸡采食流失约占5%左右。减少饲料浪费的措施是:其一,饲料槽的安装高度、深度、长度要根据产蛋鸡的不同周龄和笼养密度而进行调换,饲料饲喂添加量不能超过槽深的1/3,要少喂勤添,减少槽内剩食,以产蛋率确定饲料日喂量,一般产蛋率在50%-60%时,每只鸡每日饲喂量约95-100克,产蛋率60%-70%时,日喂量105-110克,产蛋率为70%时,鸡的日喂量为115-120克,产蛋率达到80%以上时,饲料不在限量,让鸡任意采食。其二,进行断喙。由于鸡有刨食的习性,因此,在7-9日龄应给雏鸡断喙。到15周龄左右,对断喙不良者需进行修喙。其三,及时淘汰不产蛋鸡或产蛋性能不佳的鸡。在育成结束转入产蛋舍时,应进行一次淘汰。凡发育不良、太小、太肥、有病、精神不振的均应淘汰。在产蛋过程中,应随时淘汰抱窝鸡、病鸡、伤残鸡、停产鸡。进入产蛋后期,主要淘汰停产鸡,凡冠髯、脸苍白,冠萎缩的母鸡应立即淘汰。发现过肥、过瘦的鸡也应立即淘汰。
六、科学配制蛋鸡日粮,提高饲料利用率。饲料配方不科学,一是日粮营养不全面,导致有的营养成分过多而浪费,过少而营养不足,从而影响产蛋率。二是易;加大饲料配方成本,不能因地制宜随时调配当地饲料原料。三是不能满足不同产蛋季节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如夏季饲料配方的代射能要比冬季配方低,否则不仅浪费饲料,而且影响鸡的新陈代谢和采食率。因此,采取科学的日粮配方是提高饲料报酬的一条重要措施。
七、注意做好鸡病预防工作。减少死鸡和杜绝疫情发生,这是养鸡成败的关键。要按照科学的控制鸡病发生的卫生防疫程序,根据不同鸡的日龄,分别注射各种疫苗,同时对鸡舍、用具采取定期药物消毒,及时清除舍内粪便,鸡舍周围要做好灭鼠,防止老鼠和麻雀进入舍内带进疫情。为了减少疫情传播的机会,应尽可能减少人员的进出,不准陌生人进入鸡舍,谢绝参观,以确保鸡场安全经营。
八、精打细算,注意节支。要充分利用鸡粪喂猪、喂鱼或发酵加工后再喂鸡,以降低饲料成本,同时对舍内笼具、用具、容器要做好维修和养护,延长使用年限,降低养鸡成本费用,以获取较高的周期养鸡经济效益。

一楼的注意一下,是用“发酵加工后----鸡粪喂猪、喂鱼、喂鸡”,有利于开源节流。
而且!!!!!鸡粪是常规畜禽粪便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因为鸡肠子相对于牛羊鹅猪而言太短,食物在肠道中逗留的时间不长, 所以鸡饲料的养分一般只能吸收其中的三分之一左右,大部分从直肠排出体外,最终造成鸡“拉出去”的都是“宝”了。鸡粪含粗蛋白约28%、纯蛋白13%,总氨基酸8%,且各种氨基酸比较平衡,此外,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用鸡粪喂羔羊、犊牛、及阉牛效果也很好。
虽然鸡粪营养高,但用来作饲料时一定要经过处理,如烘干或发酵。另外,其在日粮中占的比例不宜超过15% 。

㈣ 蛋鸡养殖技术

一.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要点
开产前数周是母鸡从生长期进入产蛋期的过渡阶段。此阶段不仅要进行转群上笼、选留淘汰、免疫接种、饲料更换和增加光照等一系列工作,给鸡造成极大应激,而且这段时间母鸡生理变化剧烈,敏感,适应力较弱,抗病力较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影响产蛋性能。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1.做好转群上笼的准备工作
鸡舍和设备对产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有较大影响。转群上笼前要检修鸡舍及设备,认真检查喂料系统、饮水系统、供电照明系统、通风换气系统、排水系统和笼具、笼架等设备,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对鸡舍和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其步骤是清扫干净鸡舍地面、屋顶、墙壁上的粪便、灰尘和设备上的污物,再用高压水冲洗干净鸡舍和设备,待干后喷洒消毒药液进行消毒,同时也要对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另外,要准备好所需的用具、药品、器械、记录表格和饲料,安排好饲喂人员。
2.转群上笼
(1)入笼日龄。现代高产杂交配套蛋鸡一般在17周左右见蛋,因此必须在16~17周龄前上笼,让新母鸡在开产前有一段时间熟悉和适应环境,形成和睦的群序,并有充足时间进行免疫接种和其他工作。如果上笼过晚,会推迟开产时间,影响产蛋率上升;已开产的母鸡由于受到转群等强烈应激也可能停产,甚至有的鸡会造成卵黄性腹膜炎,增加死淘数。(2)选留淘汰。现代高产杂交配套鸡,要求生长发育良好,均匀整齐。如果参差不齐会严重影响生产性能。入笼时要按品种要求剔除体型过小、瘦弱鸡和无饲养价值的残鸡,选留精神活泼、体质健壮、体重适宜的优质鸡。
(3)分类入笼。即使育雏育成期饲养管理良好,由于遗传和饲养管理等因素,鸡群中仍会有一些较小鸡和较大鸡,如果都淘汰掉,势必增加成本,蛋鸡舍内笼位不能充分利用,所以上笼时把较小的和较大的鸡留下来,分别装在不同的笼内,采取特殊措施加强管理,促使其均匀整齐。如过小鸡装在温度较高、阳光充足的南侧中层笼内,适当增加营养,促进其生长发育;过大鸡则应适当限饲。按鸡笼容纳的鸡数,每个单笼一次入够数量,避免先入笼的欺负后入笼的鸡。
3.免疫接种
开产前要进行免疫接种,这次免疫接种对防止产蛋期疫病发生至关重要。免疫程序合理,符合本场实际情况;疫苗来源可靠,保存良好,质量保证;接种途径适当,操作正确,剂量准确。接种后要检查接种效果,必要时进行抗体检测,确保免疫接种效果,使鸡群有足够的抗体水平来防御疾病的发生。
4.驱虫
开产前要做好驱虫工作。110~130日龄的鸡,每千克体重用左旋咪唑20~40毫克或驱蛔灵200~300毫克,拌料喂饲,每天一次,连用2天以驱除蛔虫;每千克体重用硫双二氯酚100~200毫克,拌料喂饲,每天一次,连用2天以驱绦虫;球虫卵囊污染严重时,上笼后要连用抗球虫药5~6天。
5.光照
光照对鸡的繁殖机能影响极大,增加光照能刺激性激素分泌而促进产蛋,缩短光照则会抑制性激素分泌,因而也就抑制排卵和产蛋。通过对产蛋鸡的光照控制,以刺激和维持产蛋平衡。此外,光照可调节后备鸡的性成熟和使母鸡开产整齐,所以开产前后的光照控制非常关键。现代高产配套杂交品系已具备了提早开产能力,适当提前光照刺激,使新母鸡开产时间适当提前,有利于降低饲养成本。体重符合要求或稍大于标准体重的鸡群,可在16~17周龄时将光照时数增至13小时,以后每周增加20分钟直至光照时数达到16小时,而体重偏小的鸡群则应在18~20周龄时开始光照刺激。光照时数应渐增,如果突然增加的光照时间过长,易引起脱肛;光照强度要适当,不宜过强或过弱,过强易产生啄癖,过弱则起不到刺激作用。密封舍育成的新母鸡,由于育成期光照强度过弱,开产前后光照强度以10~15勒克斯为宜,开放舍育成的新母鸡,育成期受自然光照影响,光照强,开产前后光强度一般要保持在15~20勒克斯范围内,否则光照效果差。
6.饲养
开产前的饲养不仅影响产蛋率上升和产蛋高峰持续时间,而且影响死淘率。
(1)适时更换饲料。开产前2周骨骼中钙的沉积能力最强,为使母鸡高产,降低蛋的破损率,减少产蛋鸡疲劳症的发生,应从17周龄起把日粮中钙的含量由0. 9%提高到2. 5%;产蛋率达20%~30%时换上含钙量为3. 5%的产蛋鸡日粮。
(2)保证采食量。开产前应恢复自由采食,让鸡吃饱,保证营养均衡,促进产蛋率上升。
(3)保证饮水。开产时,鸡体代谢旺盛,需水量大,要保证充足饮水。饮水不足,会影响产蛋率上升,并会出现较多的脱肛。
7.减少应激
(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应激。转群上笼和免疫接种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捉鸡、运鸡和入笼动作要轻。入笼前在蛋鸡舍料槽中加上料,水槽中注入水,并保持适宜光照强度,使鸡入笼后立即饮到水、吃到料,尽快熟悉环境。保持工作程序稳定,更换饲料时要有过渡期。
(2)使用抗应激添加剂。开产前应激因素多,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应激剂以缓解应激,常用的有维生素C、速溶多维、延胡素酸和镇静剂氯丙嗪。
8.卫生
上笼后,鸡对环境不熟悉,加之进行一系列管理程序,对鸡造成较大应激,随着产蛋率上升,鸡体代谢旺盛,抵抗力差,极易受到病原侵袭,所以必须加强防疫卫生工作。杜绝外来人员进入饲养区和鸡舍,饲养人员进入前要消毒;保持鸡舍环境、饮水和饲料卫生;定期进行带鸡消毒和鸡场内外的消毒,减少疾病发生。此外,注意使用一些抗菌药和中草药防止大肠杆菌病和霉浆体病的发生。
9.加强观察注意细致观察鸡的采食、呼吸、粪便和产蛋率上升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鸡开产前后,生理变化剧烈,敏感不安而易发生挂颈、扎翅等现象,应多巡视,及早发现和处理,以减少死亡。注意观察,及时发现脱肛鸡、啄肛鸡、受欺负鸡和病弱残疾鸡,挑出处理。

㈤ 我想建一个2000只蛋鸡养殖鸡舍,请问一下从鸡舍建设、设备、鸡仔等,一直到开始产蛋大概需要投入多少钱

鸡舍很难预测,高标准的代价很高,要10多万。低标准的不一定,也许5、6千就可以。总的来说,没有5万是很难的。如果饲料可以赊销是最好的。明年的蛋价不会很稳,一定注意风险。参考,一家之言。

㈥ 散养土鸡多长时间开始下蛋

土鸡散养的话,吃饲料的大概108-114天可以产蛋了。
产蛋版后1到2个月进入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间如果鸡权的体质好没有发生疾病,高峰期可以维持3到4月,一般到16个月左右就淘汰了,也可以视产蛋量而定。
土鸡,家禽的一种。有别于笼养的肉鸡。其中以“山坡散养土鸡”为最好,公鸡冠大而红,性烈好斗,母鸡鸡冠极小。土鸡也叫草鸡、笨鸡,是指放养在山野林间、果园的肉鸡。具有耐粗饲、就巢性强和抗病力强等特性,肉质鲜美。鸡蛋在城乡市场上非常畅销,且蛋价也高于普通鸡蛋,营养价值高。鸡肉口味鲜美、蛋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市场需求前景广阔。且由於大多数是在林间或果园内放养,更贴近绿色环保的要求,故而更受消费者的青睐。对于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户来说,饲养柴鸡的成本又比较低,适合家庭养殖,饲养周期较长,一般长为成年约6个月左右。
土鸡和野鸡有些区分。它们在育雏的时候有些差别,但其他的基本差不多。野鸡能起飞的距离远,而土鸡确起飞的距离近一些而已。野鸡的体重比土鸡的轻。鸡的体系品种多,各种鸡体型大小不一样。

㈦ 养土鸡生蛋,有多少利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土鸡和土鸡蛋越来越受欢迎,但由于蛋鸡品种多样,所以人们在选种时不知道选什么好,那2021年养什么品种的土鸡产蛋量高?养1万只蛋鸡利润与成本是多少?

一、2021年养什么品种的土鸡产蛋量高?

1、白壳蛋鸡

白壳蛋鸡是蛋用型鸡的典型代表,其饲养数量最多,分布地区最广。具有开产早、产蛋量高、体积小、耗料少、产蛋的饲料报酬高等优点,适宜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饲养。

2、芦花鸡

芦花鸡是我国土生鸡种,产自山东省汶上县,一般在较好饲养条件下,一只可产蛋180-200个,单个蛋重45克,蛋壳多为浅褐色。

3、白来航鸡

白来航鸡冠大鲜红,具有成熟早、无就巢性、产蛋量高且饲料消耗少的优点,目前在很多地区养殖。

4、粉壳蛋鸡

粉壳蛋鸡是由洛岛红品种与白来航品种间正交或反交所产生的杂种鸡,其蛋壳颜色介于褐壳蛋与白壳蛋之间,呈浅褐色,国内群众都称其为粉壳蛋。

5、罗曼褐鸡

罗曼褐鸡具有生长发育快、性成熟早、产蛋性能优良、饲料报酬高、适应性强等优点,适合各地集约化、工厂化蛋鸡生产和农村专业户养殖。全群达50%产蛋日龄152-158天,开产体重1550克左右,入舍母鸡72周龄产蛋280-295枚,蛋重63.5-64.5克,料蛋转化比2.3-2.4:1。

二、2021年养1万只蛋鸡利润与成本是多少?

蛋鸡利润需要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蛋鸡的品种、饲料价格、蛋鸡产蛋周期、料蛋比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每个饲养阶段投入的成本也有很大区别,所以要将蛋鸡养殖分为三个阶段来计算。假定雏鸡料2.38元/kg,青年鸡前期料2.16元/kg,后期料2.0元/kg,蛋鸡料2.2元/kg,雏鸡苗3元/羽,鸡蛋7.0元/kg,淘汰蛋鸡7元/kg。

1、投入时期,蛋鸡从雏鸡养到产蛋率在65%以上大概需要165天,累计消耗饲料大约10kg,一只成本在22元,鸡苗、疫苗、药品一只6元,其他支出1元,总成本是29元。

2、成本回收期,成本回收期在166到293日龄,这个阶段料蛋比按照2.1:1计算,其他支出每天0.02元一只,产蛋率在94%以上,蛋重58.5g一枚,一只日平均产蛋量在55g,想要回收成本需要用126天,所以成本回收期定在293日龄。

3、盈利期,在293日龄之后产蛋高峰期已经过去,产蛋率在88-90%,日平均产蛋量56.7g一只,平均每个月盈利3.08元。蛋鸡盈利在产蛋高峰期之后,日产蛋量维持的时间越长盈利就越多。

养殖一万只蛋鸡在300之后开始赚钱,加上中间需要淘汰一部分弱鸡,按照9000只鸡,每只每月盈利3.08元,产蛋率在85%计算,盈利在78540元。养到500天之后就要淘汰鸡群,按照400之后淘汰一部分弱小、病残鸡群剩下8000只,按照产蛋量在65%计算,盈利在53386元,总盈利在131926元。

㈧ 想学习养殖蛋鸡的技术

最好找个养鸡场干上半年一年的,快的话,半年就好了,绝对真是的技术,而且关好了,自己鸡场有什么看不了的病,也可以去求助啊

㈨ 蛋鸡养殖技术

做好防疫工作,是重中之重。其次是饮料的合理转化。把握这两大点,是十分必要的。

㈩ 一只下蛋鸡一年的养殖成本是多少

一、按购买饲料成本计算,总成本=3+137.116+3.5+0.5=144.116元。
二、按自配饲料成本计算,总成本=3+131.306+3.5+0.5=138.306元。
三、蛋鸡的养殖成本,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仔鸡。通过调查了解到,近期全市仔鸡价格在3元/只左右。
2.饲料(饲料成本=饲料消耗量×饲料价格)。
(1)消耗量。其中: 育雏期(0--2月),消耗饲料约3.7斤 生长期(3~5月),平均每只鸡每天消耗饲料约0.17斤,由此推算,每只鸡每月消耗饲料约0.17×30=5.1斤,每只鸡生长期(3个月)消耗饲料约5.1×3=15.3斤; 产蛋期(5~17月),平均每只鸡每天消耗饲料约0.27斤,由此推算,每只鸡每月消耗饲料约0.27×30=8.1斤,每只鸡产蛋期(12个月)消耗饲料约8.1×12=97.2斤。 生长期和产蛋共消耗饲料约3.7+15.3+97.2=116.2斤。
(2)饲料价格。通过调查了解到,养殖户从厂家直接购买的饲料价格一般在1.18元/斤左右,部分养殖户自行配制饲料,其价格一般在1.13元/斤左右,由此推算: 购买饲料成本=116.2×1.18=137.116元 自配饲料成本=116.2×1.13=131.306元
3.防疫费。
其中: 生长期(0~5月),调查中了解到,在没有大的疫情发生的情况下,生长期5个月每只鸡的防疫费用一般约2元/只左右。 产蛋期(5~17月),在没有大的疫情发生的情况下,生长期12个月每只鸡的防疫费用一般约1.5元/只左右。 因此,一只鸡一个养殖周期防疫费用合计约2+1.5=3.5元/只。
4.水、电费。
据调查,由于全市各县水费、电费收取方式各异,同时,不少养殖户家中都自备水井,因此,水、电费用差异较大。通过调查推算,平均每只鸡一个养殖周期(17个月)水电费用约为0.5元左右。
5.总成本合计(未计人工成本)。
在不计人工成本的前提下,蛋鸡养殖总成本=仔鸡+饲料+防疫费+水电费。 ——按购买饲料成本计算,总成本=3+137.116+3.5+0.5=144.116元; ——按自配饲料成本计算,总成本=3+131.306+3.5+0.5=138.306元。

阅读全文

与下蛋鸡养殖技术培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