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技能课程 > 贴敷疗法专业培训

贴敷疗法专业培训

发布时间:2020-12-13 21:03:54

❶ 穴位贴敷疗法练习题

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治疗疾病依据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选取一定的穴位贴敷某些药物,起到腧穴刺激和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它属灸法的延伸。药物组方多选生猛燥烈,具有刺激性及芳香走窜的药物,如“消喘膏”等制剂,具“天灸”、“发泡疗法”特征。常用于咳喘、痹症、腹泻、喉喑、口疮、小儿遗尿等病症。
基本操作方法
辨证选穴用药
腧穴选择及配伍:
选择离病变局部器官,最近、最直接的相应穴位敷贴。局部选穴如,肾衰外敷方,取肾俞、关元穴。
选择阿是穴贴药 阿是穴是指病变的局部或内脏病理现象在体表的反映,也称病理反应穴。
选择针灸学中的传统有效经穴 这些传统的有效经穴,是前人在实践中发现并验证有效的穴位。如肺俞、风门、膈俞等穴治疗咳嗽、哮喘;神阙、足三里治肠炎、痢疾、腹胀、腹痛等。
取穴施治 药物外敷取穴,与针灸取穴法相同,需辨证选用,灵活掌握,因其施药范围略大,所选取之穴是一个片而不是点,即使选穴不十分准确,也同样有利于药物吸收。
远端取穴 根据上下相引的原则,上病下取,下病取上,如鼻衄、口疮取涌泉,脱肛取百会穴等。
敷贴法选药规律(药物组方):
(1)气味俱厚的选药特点
多选气味俱厚之品,一则易透入皮肤起到由外达内之效;二则气味俱厚之品经皮透入,对穴位局部起到针灸样刺激作用;其三是所含芳香性物质,能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也即起到皮肤渗透促进剂的作用。有人作过研究,用离体皮实验表明,芳香性药物敷于局部,可使皮质类固醇透皮能力提高8-10倍。《理瀹骈文》中的膏药处方,几乎每方都用姜、葱、韭、蒜、槐枝、柳枝、桑枝、桃枝、风仙、菖蒲、木鳖、山甲、蓖麻、皂角等气味俱厚之品,含上述药物的处方约占97%以上。
(2)多效联合的组方特点——广略以取胜
敷贴药常以药不止走一经治一症,用多味药物汇而集之,以一膏统治多种病,疾病虽有多种,而其病机则不外气滞血凝及阴有寒湿,阳有燥热而已,关键在于把握其要害,而把握要害的方法,可用一个“通”字概括,“理通则治自通”。
(3)辨证加药的穴位配药特点
外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以单验方外治形式而问世的,但后来辨证施治治疗原则逐渐渗透于这一治法中,经这一治法赋以辨证施治的选药思想,使其疗效更加肯定。在临床应用时,常需辨证论治、三因制宜,而在临症灵活加入糁药,一般要求加药与膏药相应,膏统治而加药专治,重症还可加入劫药如巴豆等,所加糁药物原则上选用治疗这一病症的主要药或选效验方和单方为主以提高疗效。如治热秘除用膏敷贴外,常在膏上糁以芒硝、大黄等,再贴于脐腹部。
(二)贴敷方法
1.贴法:将已制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然后外裹胶布粘贴;或先将药物置于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腧穴进行粘贴。巴布剂、硬膏剂可直接将巴布剂或是硬膏中心对准穴位贴牢即可。适用于膏药、巴布剂、丸剂、饼剂、磁片的腧穴贴敷。
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敷在穴位上,外复塑料薄膜,并以纱布,医用胶布固定即可。适用于散剂、糊剂、泥剂、浸膏剂的腧穴贴敷。
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三)贴敷时间
根据疾病种类、药物特性以及身体状况而确定贴敷时间。一般情况下老年、儿童、病轻、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宜短,出现皮肤过敏如瘙痒、疼痛者应即刻取下。
刺激小的药物每次贴敷4-8小时,可每隔1-3天贴治一次。
刺激性大的药物,如蒜泥、白芥子等,应视患者的反应和发泡程度确定贴敷时间,约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多在1-3小时);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再敷药,或改用其他有效腧穴交替贴敷。
敷脐疗法 每次贴敷的时间可以在3-24小时,隔日1次,所选药物不应为刺激性大及发泡之品。
冬病夏治腧穴贴敷从每年夏日的初伏到末伏,一般每7-10天贴1次,每次贴3-6小时,连续三年为一疗程。

❷ 贴敷疗法的贴敷疗法常用制剂类型

(1)散剂。散剂是穴位敷贴中最基本的剂型。根据辨证选药配方,将药物碾成极细的粉末,过80~100目细筛,药末可直接敷在穴位上或用水等溶剂调和成团贴敷,外卉用纱布、胶布固定,或将药末撒布在普通黑膏药中间敷贴穴位。
散剂制法简便。剂量可以随意变换,药物可以对证加减,且稳定性较高,储存方便。自于药物粉碎后,接触面较大,刺激性增强,故易于发搏作用,疗效迅速。
(2)糊剂。是指将散剂加入赋形剂,如酒、醋、姜汁、鸡蛋清等调成糊状敷涂在穴位上。外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糊剂可使药物缓慢释放,延长药效,缓和药物的毒性。再加上赋形剂本身所具有的作用,可提高疗效。
(3)膏剂。有硬膏和软膏两种,其制法不同。硬膏是将药物放入植物油内浸泡l~2日后,加热腑炸,过滤,药油再加热煎熬至滴水成珠,加入铃粉或广丹收膏,摊贴穴位。硬膏易于保存且作用持久,用法简便。
软膏是将药物粉碎为末过筛后,加入醋或酒,人锅加热,熬戍膏状,用时摊贴穴位,定时换药。也可将适量药末加入葱汁、姜汁、蜜、凡士林等调成软膏,摊贴穴位。软音渗透性较强,药物作用迅速。有黏着性和扩展性。
(4)丸剂。是将药物研成细末,以蜜、水或米糊、酒、醋等调和制成的球形固体剂型。丸剂贴敷通常选择小丸药。丸者缓也,可使药物缓慢发生作用,药力持久。丸剂便于贮存使用。
(5)饼剂。是将药物粉碎过筛后,加入适量的面粉拌糊,压成饼状,放笼上蒸30分钟,待稍凉后摊贴穴位。有些药物具有黏腻性,可直接捣融成饼,大小、重量应根据疾病轻重和贴敷部位而定。
(6)锭剂:将敷贴药物粉碎过筛后,加水及面糊适量,制成锭剂,晾于,用时以水或醋磨糊,涂布穴位。本剂型多用于馒性病,可减少配制麻烦,便于随时应用。

❸ 什么是穴位敷贴疗法麻烦告诉我

穴位敷贴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外治法。它与针灸一样,是在中医理论,特别是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对人体穴位给予外用药物刺激的一种治病方法。就其施治部位和治疗原理来讲,属于针灸学的范畴,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穴药结合的治疗方法。
【用药特点】
不是所有的中药成方制成膏药,皆能外治而有效。可供外用贴敷的药物多有以下特点。
⑴ 走窜开窍、通经活络——多选择含有挥发油、刺激性较强的一些药物,如冰片、麝香、丁香、薄荷、细辛、白芥子、姜、葱、蒜、皂荚、穿山甲等。
⑵ 厚味力猛、有毒之品——选择生南星、生半夏、乌头、甘遂、巴豆、斑蝥、砒霜、轻粉等。
⑶ 选择适当溶剂调和敷贴药物,以达吸收快的目的。如酒调敷贴药,有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醋调敷贴药,可解毒、化瘀。
【药物剂型】·泥剂这种剂型多用单味药,是将鲜生药捣碎如泥状,直接贴敷穴位上。
·散剂将药物研成细末,进行穴位贴敷。
·糊剂是把散剂用生姜汁、白酒、米醋、鸡蛋清、白水等调成糊状,进行穴位贴敷。
·丸剂是将药末用水或乳汁等调和制成小丸,把丸药用普通膏药或胶布固定在穴位上。
·膏剂是在常温下为固体、半固体或半流体的制品。
【注意事项】
(1)注意患者是否对所用药物有过敏反应,若发现过敏现象,应立即停止贴敷,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
(2)贴药前应用温水或酒精将皮肤局部擦净,使药物容易吸收。夏季要擦干汗液,将药膏固定好,以免药物移动或脱落。
(3)所用药物不可存放过久,以免失效。要调熬的药物,每次不可调制过多,用多少调多少,现用现调。
(4)颜面部不宜贴敷,特别是有刺激性、毒性药物更不能用。

❹ 敷贴疗法是怎么治疗的

将药物敷贴于患处或穴位的方法,叫做敷药法。因所敷的药物不同,故分别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止血、促使肿毒消散或溃破等作用。

敷药疗法适用于肠胃病有一定疗效,这里介绍几种肠胃病的常见病症敷药疗法:

慢性胃炎

[原料]炮姜100克,花椒150克,生附子100克,檀香100克,苍术200克。

[制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备用。使用时取药末30克,用生姜汁调成糊状,敷于中脘穴、足三里穴,或脾俞穴、胃俞穴,覆盖纱布以胶布固定。

[用法]3日换1次药,连续敷用2~3周为1疗程。适用于本病属于胃寒气滞者。

十二指肠炎

[原料]吴茱萸10克,元胡15克,青皮15克,川楝子15克,乳香5克。

[制法]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用生姜汁调成糊状,敷于上脘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或脾俞穴、胃俞穴,覆盖纱布以胶布固定。

[用法]10分钟后取下,每日1~2次,连续敷用2~3周为1疗程。适用于本病属于淤血阻滞者。

消化性溃疡

[原料]川楝子6克,元胡6克,香附6克,沉香3克。

[制法]共研细末,姜汁适量调成糊状,敷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胃下垂

[原料]蓖麻仁10克,五倍子2克。

[制法]将五倍子研成细末过筛,与蓖麻仁混匀捣烂成糊状,制成直径约1.5厘米、厚约1厘米的药饼备用。用时将药饼贴敷于百会穴(将百会穴处头发剃去),或敷于脐部,用纱布绷带固定后,用装有热水的盐水瓶在药饼上端热熨10~15分钟。

[用法]每日1~2次,10日为1疗程。注意以勿烫伤皮肤为度。

❺ 穴位贴敷疗法是怎样治疗疾病的

穴位贴敷疗法属于传统的中医外治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版整体观念和辨证权论治为原则,根据经络学说,在病体相应的腧穴上,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贴敷,以达到减轻患者痛苦,治疗疾病的目的。即将中草药加工成药泥、药丸、药粉、药膏等不同制剂,贴敷在选定的穴位上,靠穴位的刺激作用和药物的吸收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由于穴位贴敷疗法简单易行,安全而无副作用,且治疗各科疾病确有良好的效果,故临床应用较广。报道最多还是支气管哮喘的穴敷治疗,疗效喜人。肾脏疾病发病跟支气管哮喘一样,与免疫机制关系密切。理论推证,加之临床实践证明,穴位贴敷疗法可以通过其独特的疗法,扶正祛邪、燮理阴阳、调整气血、疏通气机

❻ 什么是贴敷疗法

贴敷疗法是以抄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较内治法更为简便、实用,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阅读全文

与贴敷疗法专业培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