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慷尔技术培训中心申办培训基地需要什么条件
1、单位必需具备合法的教育资质。
2、具有一定的《老年照护员》培训师资队伍,应有取得《老年照护师资》证书的教师3-5名。
3、具有必备的教学条件和设备。
4、具有一定的招生能力或稳定的生源量。
B. 技术培训的基地好的有那些呢
新东方呀!
C. 北京空用联盟技术培训中心有培训基地吗
有,基地基础设施很完善,健身房,模拟舱等。
D. 广东省专业技术培训中心的简介
本中心拥有专兼职双师型教师200多人,5000多平方米的教学场地及各种先进教学设备。自1993年成立以来,共培训、认证了各类人才3万多人,被誉为广东省就业培训、资格认证的摇篮。
经过多年的动漫教育沉淀,其成功的动漫教育培训模式也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并成为广州市软件(动漫)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广东电视台嘉佳卡通频道培训及项目制作基地、广州动漫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国际动画巨头CineGroup集团在华合作机构等。
“产、学、研”模式
2008年12月,广东省首家由政府、高职院校和动漫企业三方合作共建的“广州市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暨人才培训基地”正式签约。该基地将通过发挥区校联动和产学研融合的优势,开展动漫项目与先进技术研发、动漫中高级人才培养等,致力于成为华南地区动漫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广东省专业技术培训中心是该动漫培训基地经营管理单位,资质与实力可见一斑。
走政学企、产学研的合作之路是广东省专业技术培训中心的优势与特色,也是我国办学模式的创新之路,可行之路。广东省专业技术培训中心是一家以教学与研发为一体的教学机构,在深入研究广州市动漫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后发现,要实现动漫产业的良性快速发展,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动漫中高级人才是基础。在广州市政府的支付与牵头下,由广州市越秀区科技局、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专业技术培训中心联合建设的该平台与基地,其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先进的无纸动画加工设备与技术、动漫中高级人才的培养培训,及动漫相关项目的开发、研制、展示、推广等,将分两期建设,总投资近2000万元。平台的全部设备、培训地点及研发推广部门等,都将安排在位于广州市下唐西路的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原办公、教学楼中。该平台将优先满足广州市及越秀区动漫企业加工、制作的需要;同时,还将作为动漫教育的实训基地和动漫项目的研发基地,每年可为广州市培训实用型动漫人才近三千人。目前已有多家动漫企业、动漫产品应用单位与该平台和基地洽谈合作,并期待能为他们提供由动漫制作到技术研发、人才培训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服务。
合作三方也表示,将在取得良好开局的情况下继续加大投入,以进一步扩大平台和基地的规模和影响,推动动漫产业制作、培训与研发等项目上档次、上水平,培养造就一批动漫行业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力争建设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及动漫软件人才培训基地。从运营至今,中心台平正式开展动漫教育培训,以培养适合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国际化动漫精英人才为宗旨,并与省、市人才服务局和300多家用人企业合作构建就业市场,以形成学历+技能+认证+就业的创新培养人才模式,共培训、认证了动漫设计制作人才3000多人,包括广东高校的部份动漫师资,师生共同制作的动画片达到了2000多分钟,并已在中央电视台、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广东电视台、嘉佳卡通频道等30多个电视台播出。
“力行人本、追求卓越”,不断吸纳海内外各个领域的高级专家,引进国际最前沿的教学理念,研发更多新型适用的专业教材,培养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国际化精英人才。
E. 有什么技术培训基地
很多都有,这个很全面,所以无法作出建议,只能说自己想学什么就去找什么。
F. 邯郸新能源技术培训基地在哪
邯郸新能源技术培训基地在开发区那边呢
G. 泥蒿种植技术培训基地
培植技术
扦插和育苗移栽
蒌蒿在日平均温度.5℃左右时开始萌发,嫩茎生长最适温度为日平均12~18℃,20℃以上茎秆迅速老化。在南京露地野生蒌蒿春季一般于2月中旬开始萌发,4月上旬至4月下旬营养生长明显加快,此间是露地野生蒌蒿的上市高峰期。8月中旬植株基本定型,9月中下旬开花。12月中旬遇重霜后地上部分枯死。扦插于7~8月进行。过早扦插组织不充实,养分累积小,插后新技长势不旺,匍匐茎分枝多,次春蒌整齐度差,无效株多。过晚扦插植株生长期不足,同样影响次春产量。采用当年未收割过,茎粗1厘米以上,露地蒿秆,截成15~20厘米的插条,要求无病虫,腋芽未萌发,每段插条顶端至少留有1~2个饱满芽。以株行距30厘米见方,正向斜插于土壤中,顶端露出地面1~2厘米。每667平方米5000株左右。在一般管理水平下,次年春每平方米可保1000株基本苗,每667平方米达50万株基本苗,可获产量500千克。实践证明双株扦插密度过大,次年春蒌蒿纤细,产品质量不佳。
清明以后,选用露地未收割过的萎蒿,苗高10厘米以上时,连根刨起栽种,按前述株行距栽于畦面。若腾茬紧张,可延至5~6月份进行,但栽后要进行近地面缩剪。此法占地时间稍长,但带根系,生长势旺盛,早熟性较好,产量较高。并可于秋后割连覆盖,实现当年秋末初冬应市。 如行育苗移栽,可于10月底至11月初,田间花序吐白时,摘下老熟的头状花序,晒干搓揉出种子。次春清明前后直至夏至,每克种子掺合5千克左右的河泥土,充分搅匀;于苗床上,每20厘米见方舀一勺,稍摊平,苗床水分以见干见湿为好,约在10天左右即可出苗,40天以后,苗高10厘米时定植于大田。
露地越冬
蒌蒿地上部分能经受轻霜冻,经-5℃以下低温植株逐渐枯萎。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初霜冻以后,于地上1厘米处剪去地上部分。清理畦面。重施返青肥,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1500千克,或尿素25~30千克,或复合肥40~50千克。最好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但要注意,复合肥施后覆膜易造成氨中毒,故以改用尿素结合磷钾肥施用为妥。施肥后透浇一次水。耙松畦面,20~30天后覆以地膜。每667平方米需地膜约9~10千克。10天左右,幼芽陆续出土。覆膜以后的管理工作不多,主要是雨后清除局部膜面积水,雪后将畦面积雪扫于沟中,以免融雪后降低地温,影响生长。
蒌蒿早熟栽培
蒌蒿人工露地栽培,一般4月初上市,4月份以后,气温上升快,采收期短,产量低。同时,根据近年市场调查,蒌蒿在清明上市高峰期,价格较低。而在春节前后,市场需求量大,售价高。如果采取增温保温措施,将蒌蒿的萌发生长期提前,则采收期延长,产量提高,收益大幅度增加。 1.定植方式蒌蒿以无性繁殖为主,5~8月都可栽种,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5月上旬,在选留好的种株田块,将植株连根挖起,分株栽种,每穴2~3株,行株距50×45厘米,每667平方米可种2.5万穴左右,667平方米种蒿可栽种大田6670平方米。
6月下旬(梅雨前),可将半木质化茎杆截去顶部嫩梢,按行距30~35厘米开沟,深5~7厘米,横栽于沟中,露2~3节在地上,覆土踏紧,压实,浇足水。
秋季,8月中下旬,剪取生长健壮的植株,截去顶梢和基部木质化的部分,选中段截成15~20厘米小段,按行距25厘米开沟,深5~7厘米,将小段埋入沟中,株距5~7厘米,地上露1/3,覆土踏紧,浇足水,上面覆盖遮阳网或稻草等,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使发根。
2.覆盖一般于12月上中旬进行,最早于11月中下旬进行。覆盖前,砍去植株地上部,结合清除田间枯枝残叶,浅松土,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20千克,或复合肥40~50千克,浇足水,7天后如棚盖膜,畦面用地膜浮面覆盖,40~50天即可收获。
软化处理
当植株地上茎至7~8厘米高,茎粗0.4~0.5厘米时,齐根割起,然后进行软化处理,即将采收的蒿苗堆放,上面覆盖稻草,每3~5小时浇1次透水,外加薄膜覆盖,2~4天后茎经软化肉质转嫩脆,即可摘除老叶上市。
无公害栽培
蒌蒿,又名芦蒿、水蒿、香艾蒿等,多丛生于近水处,采食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在南京郊区人工栽培获得成功,并逐渐成为当地著名的野菜品种,近年来其他地区也纷纷引种栽培。以鲜嫩茎秆供食,清香鲜美,营养丰富,且有清热解毒、调中开胃、降血压等功效。凉拌、炒食皆宜。蒌蒿抗逆性强,易于无公害栽培。
特征特性:蒌蒿是菊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地下茎粗壮,柔嫩多汁,匍匐于地下约20厘米处,为养分贮藏器官和繁殖器官,节上可抽生地上茎。地上茎直立,嫩茎淡绿、青绿或淡紫色,成熟后褐色。单叶互生,羽状深裂,绿色,背面密生短茸毛。秋初由叶腋抽生头状花序,密集成狭长的复总状花序,9~10月开黄色小花。瘦果细小,成熟时易脱落飘散。蒌蒿喜冷凉湿润,不耐旱。5℃以上时开始萌发抽生地上茎,12~18℃最适宜产品器官生长,20℃以上时品质下降。对土壤适应性强,但喜肥沃疏松的土壤。植株喜充足阳光,但强光下嫩茎易老化。
主要品种:按叶型分为大叶蒿和碎叶蒿。大叶蒿又名柳叶蒿,叶羽状三裂,嫩茎青绿色。抗病耐寒,早熟高产。碎叶蒿又名鸡爪蒿,叶羽状五裂,嫩茎淡绿色。香味浓,品质好,耐寒性稍差,产量亦较低。按嫩茎颜色分为青蒌蒿、白芦蒿和红蒌蒿。红蒌蒿味浓,但纤维多,萌发迟,产量低。栽培中多用青蒌蒿(嫩茎青绿色)或白蒌蒿(嫩茎浅绿色)。
栽培技术要点:
1.繁殖(1)分株繁殖:5月上中旬将种株连根挖起,截去嫩梢,按40厘米左右的穴距栽于大田,每穴栽1~2株,踏实后浇透水,约1周可成活。(2)压条繁殖:7、8月份割下地上半木质化茎秆,截去嫩梢,按40厘米行距成“一形”埋于地下,深约6厘米,保持土壤湿润。(3)扦插繁殖:6月下旬至8月,割下健壮茎秆,截去嫩梢,将茎秆剪成长约20厘米的小段,插于大田,每穴4~5根,行株距35厘米×30厘米,踏实浇透水,10天左右可活棵。(4)地下茎繁殖:挖出健壮地下茎,剪成2~3节的小段,浅埋于畦内,浇透水。
2.田间管理(1)整地:选择前茬未种菊科作物的田块,耕翻晒(冻)垡,栽种前每亩施优质腐熟粪肥3000公斤,做成1.5~2米宽的高畦。(2)肥水管理:经常保持田间湿润,高温干旱季节要经常浇水。9~10月间、扣棚前及每次采收后追肥1次,每亩用尿素5~10公斤,结合浇水撒施。(3)病虫草害防治。主要害虫有蚜虫、棉铃虫、玉米螟等,可用抑太保、卡死克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植株生长期间及每次采收后,及时中耕除草,促进蒌蒿根系发育。(4)覆盖:地上茎经霜枯死后,齐地面割去,清洁田园,施肥、浇透水,约1周后扣棚,并用地膜浮面覆盖。每天中午适当通风,降低棚内湿度。
3.采收扣棚后40~45天,株高20~25厘米时可采收,将嫩茎齐地面割下,保留心叶,抹去其余叶片,捆码于阴凉处,盖上湿布,软化8~10小时后即可上市。中国有机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