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对鱼苗进行饲养管理
一、鱼苗培育前的准备工作
(一)、鱼苗池的选择 鱼苗池的选择标准:要求有利于鱼苗的生长、饲养管理和拉网操作等。具体应具备下列条件:
第一,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任何污染。因为鱼苗在培育过程中,要根据鱼苗的生长发育需要随时注水和换水,才能保证鱼苗的生长。
第二,池形整齐,最好鱼池应向阳、长方形东西走向。这种鱼池水温易升高,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较强,浮游植物繁殖旺盛,因此;对鱼苗生长有利。
第三,面积和水深适宜。面积为0.067~0.2公顷,水深1. 5米为宜。面积过大,饲养管理不方便,水质肥度较难调节控制;面积过小,水温、水质变化难以控制,相对放养密度小,生产效率低。
第四,池底平坦,汲泥厚度少于20厘米,无杂草。淤泥过多,水质易老化,耗氧过多对鱼苗不利,拉网操作不方便。水草吸收池水营养盐类,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繁殖。
第五,堤坝牢固,不漏水,底质以壤土最好,沙土和粘土均不适宜。有裂缝漏水的鱼池,易形成水流,鱼苗顶水流集群,消耗体力,影响摄食和生长。
(二)、鱼苗池的清整和消毒
1.清整鱼池 一般每年进行1次,最好是在秋天出池后或冬季进行。方法是:先把池水排干,经过日晒,杀死病虫害,并使土壤疏松,同时整修加固损坏的池埂,堵塞漏洞裂缝,平整塘底,铲除杂草,挖出过厚的淤泥,加速有机质分解,提高池塘肥力。鱼苗放养前1个月要进行第二次排水。日晒后进一步修整,给鱼苗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2.药物清塘 利用药物杀死野杂鱼、敌害生物、鱼体寄生虫、病原菌,是改良水质提高鱼苗成活率的重要措施。清塘落般在鱼苗放养前10~12天进行。若时间过早,鱼苗放养时往往又会重新出现一些有害生物;时间过晚,药物毒性还没消失易毒死鱼苗,或是池水尚未变肥,浮游生物欠缺,影响鱼苗生长.在北方鱼苗池的清整和消毒一般在5月10日前必须结束。清塘常用的药物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生石灰清塘:生石灰清塘是最有效、最经济实用的方法。作用原理是:生石灰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能,产生氢氧化钙,在短时间内使池水的ph值迅速提高到11以上,能杀死野杂鱼和鱼类敌害生物及病原体,生石灰清塘可分干塘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方法,一般采用干塘清塘法,在水源不便或无法排于池水的情况下才带水清塘。
干塘清塘:先把池水排低至5~10厘米,在池底四用挖若干小坑,将生石灰倒入小坑内,加水化开后,不待其冷却即向全池边缘和池中心均匀泼洒,甩量一般为75~150千克/0.067公顷(1亩,下同)。为了提高清塘效果、次日可用铁耙将池塘底泥耙动一下,使生石灰与淤掘充分混合。干塘清塘时不要把水完全排干,否则泥鳅钻人泥中杀不死;另外石灰浆与空气接触时间过长,产生碳酸钙沉淀,起不到清塘效果。因此即使是经一冬天暴晒完全干涸的池塘,用石灰浆全泣均匀泼洒后,也要马上向池中注入5厘米深的水,让生石灰充分发生化学反应。
带水清塘;是在水深1米左右,将溶化好的石灰浆趁热向池中均匀泼洒。用量一般为150~250千克/0.067公顷。注意事项:①清塘所用生石灰必须是块状,存放时间不可过长,否则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而逐渐变成粉粒状的磷酸钙而失效。②影响生石灰清塘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水的硬度、ph值、生石灰的质量、操作技术、池水多少、池底淤泥量等。生产中要根据这些因素的变化灵活增减生石灰用量。水的硬度高,ph值低,淤泥厚的池塘,应适当增加生石灰用量。③修建在盐碱坞或池水碱性大的池塘以及急需放鱼的池塘;不要用生石灰清塘而应改用漂白粉清塘。④清塘要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遇有小风时,要在上风头顺风撒药,操作时要戴口罩和手套,以免人体受伤。⑤撤生石灰3~4天后,再将底泥翻动1次,使没反应的生石灰充分发生化学反应,以免放鱼后起毒害作用。然后可向池塘注水。用生石灰清塘注水后8~10天,才能向池内放鱼。 用生石灰清塘的好处:生石灰遇水后可使ph值上升到11以上,杀死一切生物,消毒彻底;生石灰能使底泥的结构变得疏松,增加透气性,加快淤泥中有机质的分解由于改变了淤泥的胶状结构,被底泥吸附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以释放出一部分,提高池水的肥度;钙本身是植物及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施用生石灰能起到施肥的作用。实践证明,用生石灰清塘,等于给池塘施了1次肥,相当于每0.067公顷施25~50千克厩肥的肥效;生石灰还可以中和泥中的有机酸,缓冲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使池水保持稳定的酸碱度,呈中性或徽碱性,改善了水质,有利于鱼类生长;还能促进轮虫冬卵的萌发,有利于浮游动物繁殖;混浊的池水,施用生石灰后可以降低池水的混浊度,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繁殖。
(2)漂白粉清塘:漂白粉清塘的效果与生石灰相似,药性消失快,对急于使用
㈡ 第一次养殖鱼苗需要注意什么
在放入鱼抄苗的时候,养殖户先要将袭去年的淤泥清除,如果不清除淤泥直接放入鱼苗,严重影响鱼苗的生长。很多养殖户都以为春季是鱼苗放种的时节,其实不是的,冬季才是鱼苗放种的最好时节。提早放种,可让与更快的适应生长环境,促进生长,提高生长期。在鱼塘内过冬的鱼因为要大量的能量维持自身越冬的温度,因此营养消耗极大。所以当水温保持在10度以上的时候,对于一些食物以杂食性的饵料为主的鱼类,要提早投喂时间。每天至少投喂一次,饵料以玉米粉等精饲为主,保证饵料的干净清洁。然后当温度再次上升的时候,每天最好是投喂两次。不过在水温较低的时候,鱼的活力下降,食欲也会变差,这个时候要停止投放饵料,等温度合适之后再次投喂。草木灰是养鱼时常用的一种肥料,因为草木灰的微量元素含量是非常高的,是一种肥效较高的钾肥。经常施草木灰可以有效的提高池水中钾、钙等营养物质含量,提高池水中浮游生物的含量,为鱼提供天然饵料。并且草木灰还有着很强的杀菌能力,对消灭池水、鱼体上的病菌有着较强的作用。但是不可直接以干灰模式泼洒,要先浸泡5小时左右,再全面均匀的泼入池塘内。
㈢ 鱼苗怎么养饲养方法介绍
1.投喂饵料 刚孵出的鱼苗,体长0.2~0.3厘米,靠吸收体内卵黄囊中的营养生活。孵出后2~3天,卵黄囊中的营养物质被吸收殆尽,鱼的消化系统已初步发育完全,鱼鳔中充满气体,鱼苗开始向各方向游动、觅食。对这些刚开食的鱼苗,应酌量投喂轮虫、纤毛虫类的浮游动物,即“洄水”。若无“洄水”,可投喂熟蛋黄,方法是用1~2层纱布将蛋黄包住,挤碎,然后将纱包置于水面上轻拍,边拍边移动,使蛋黄均匀悬浮于水中,供鱼食用。每天投喂2次,投喂量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这样喂养7~10天后,鱼苗渐大,可停止喂蛋黄,改喂活水蚤。鱼苗长到1厘米以上时,可投喂各类轮虫。
2.换水 鱼苗孵化后,每日吃剩的食料积存水中,日久腐败则会影响鱼苗生活,因此需要换水。换水要采用脱水的方法,即换水时,将鱼和比较清的老水一起倒入新水中。第1次脱水约在孵化后10天至半个月后进行,以后每隔半月进行1次。经过 3次脱水的鱼苗,全长已达2厘米左右,应进行换水。由于鱼的抵抗力较弱,换水温差以保持在4℃内为宜。
3.选鱼与分池 在鱼苗的生长过程中,应根据各种养殖鱼的特点,不断地择优去劣,以保证培育出优良品种。一般1尾留种亲鱼,大约要经过4~5次选择,才可达到要求。选择的标准与方式如下: 第1次选鱼,孵化10天至半个月,鱼苗体长1.5厘米左右,即可开始选择,主要淘汰单尾、畸形尾及尾柄不正者。选鱼后,留下的好鱼按每平方米约150尾的密度,进行分池放养。 第2次选鱼,当鱼苗长至2厘米以上时,尾鳍已形成。凡不具3尾、4尾的鱼一律淘汰。 第3次选鱼,淘汰背鳍发育不全的鱼。留下的好鱼按每平方米约120尾的密度,分池放养。 第4、5次选鱼,鱼苗已长成幼鱼,可结合品种特征,以形态为主,进行选择。如龙睛,左右眼球应大小一致;水泡眼的泡宜大,左右对称等等。
㈣ 草鱼苗高密度养殖技术是什么
草鱼主养:
1:主养草鱼的池塘淤泥不超过20厘米,水源要充足,水质好,池塘水深要保持2米。30-50亩的池塘必须有2.2千瓦的增氧设备一套。
2:草鱼必须规格整齐,体质健康,规格在100克/尾左右,其它搭配的品种规格特别是鲤鱼不得大于草鱼。
3:草鱼的投放:主养草鱼的池塘,草鱼投放量应掌握在总投放量的60%左右。条件交好的池塘每667平方米可投放草鱼800-1000尾,搭配鲢鱼500尾,鳙鱼100尾,鲤鱼120尾(投放了鲤鱼不能投放鲫鱼)如投放鲫鱼为300-400尾。
养殖:以投放青草及各种水草为主,如:苦草 苜蓿 苏丹草 黑麦草等优质高产青饲料。另外,各种杂草与蔬菜,豆类 瓜类 玉米的茎叶等都是草鱼很好的饲料。饲料投放量应根据天气 鱼类吃食情况,水质情况灵活掌握,以每天傍晚前吃完为好。在夏季高温季节,应严格杜绝草鱼吃夜草。另外,在每天下午4时,应按塘鱼重量的1.5%投喂颗粒饵料,以补充营养,驯化集中吃食。
水质调节(十分重要)
要经常保持水质的清新与卫生,有条件的话每间隔3-5天要添加新水5-10厘米,如没有水条件的话,必须每天采用增氧管曝气增氧,以增加水体的流动性与水中的含氧量,一般采用水下式曝气增氧管与水下式曝气增氧盘,效果比较好,30-50亩的池塘采用一套曝气增氧设备即可(江阴市庞达橡塑有限公司生产)刺激草鱼的快速生长。配备水下式曝气增氧,可以保持水质新鲜,溶氧正常。同时,每15天667平方米拔撒生石灰10-20克左右,以澄清水质,透明度最好保持在25-30厘米左右。
可以预防鱼病的种类有:细菌性肠炎病 烂鳃病 赤皮病等草鱼的三大主要病害。(以下是预防鱼病的日常要素)
一:彻底清塘:在放养前池塘必须用生石灰按667平方米用量80千克。
二:鱼种消毒: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液体浸洗鱼种15分钟,也可用10毫升/千克的漂白粉 8毫升/千克的硫酸铜等进行消毒。
三:饲料消毒:6-9月,每15天对食场进行一次消毒,方法是在鱼吃食后用500克漂白粉溶水后拔撒在食场周围,也可采用挂袋及挂篓式的方式。
四:限制食量:草鱼贪吃,只要环境适宜,食欲基本无节制,在高温季节,特别要限制草鱼的吃食量,一般喂到八成饱即可,不能让草鱼吃夜食,每天要坚持将残余料捞出。
五:水质消毒:5-9月,每间隔15天必须消毒一次。常用药物及其用量:漂白粉1毫克/千克,硫酸铜 硫酸亚铁合剂0.7毫克/千克,敌百虫0.5毫克/千克 ,生石灰20毫克/千克,以上各类药物交替使用,效果好。药饵投喂可每15天1次。每次3天,每100千克饲料中加土霉素100克,还可用磺胺类 呋喃类等药物做成药饵投喂。
㈤ 冷水鱼养殖技术在哪可以学习,鱼苗在哪可以买到
10 饲养管理
1.哺乳仔猪
①保温防压。哺乳仔猪适宜温度:l-7日龄为32℃-28℃, 8-35日龄为28℃-24℃,舍内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 50%-70%,保持空气新鲜。仔猪应设有保温箱或保温室,并在保温箱底或距保温室底30-40厘米处挂一只250瓦的红外线灯泡。同时做好仔猪护理工作,并在分娩栏内安装护仔栏。
②吃足初乳及固定乳头。仔猪生后1小时内要人工辅助吃足初乳。生后2-3日龄内要固定好乳头。固定乳头以自选为主,个别调整为辅,把初生体重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排乳头,把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固定在后排乳头。
③补铁与过仔并窝。仔猪生后2-3日龄内,肌肉注射铁制剂,每头剂量100-150毫克铁。泌乳母猪每头哺仔10-12头,对窝产超过12头或不足7头的仔猪按先产的仔猪往后产的母猪过仔的原则,把过哺的仔猪过给产期相差不超过3天、产仔少的母猪代哺。仔猪过哺前必须吃足初乳。对产仔过少的母猪,可按过仔的原则,将两窝仔猪合并1窝,由一头体质好。乳量充足的母猪哺育。仔猪并窝前必须吃足初乳。
④开食与补料。仔猪生后5日龄训练饮水,7日龄训练开食,至2O日龄应全部开食。一仔猪开食后,补喂全价配合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日喂5-6次。
⑤去势与断奶。仔猪生后25日龄去势,35日龄断奶。
⑥卫生与消毒。每天清扫圈舍除粪2次,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剂消毒1次。
⑦疫病防治。仔猪生后2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
2.断奶仔猪
①进猪前准备。仔猪培育舍在转入仔猪前1周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
②饲养。仔猪入舍后,2周内仍喂给原仔猪料,l周内控制采食,日暖5-6次,自由饮水。2周之后逐渐过渡到肥有前期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日喂4-5次,自由饮水。
③管理。仔猪断奶后原窝转入仔猪培育舍,要及时进行调教,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舍内温度控制在25℃-20℃,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每天清扫圈舍2次,每周会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1次。仔猪生后55-60日龄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仔猪副伤寒疫苗。仔猪在转群前用驱虫精、四咪吐等驱虫药驱除体内寄生虫,或用虫克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当仔猪在仔猪培育舍饲养5周时转入生长肥猪育舍。
3.生长肥育猪
①进猪前准备。生长猪肥有舍在转入断奶仔猪的前1周,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
②饲养。断奶幼猪入舍后,采用生干粉料或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肥有前期,日喂3-4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肥育后期,日喂2-3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
③管理。断奶幼猪转入生长猪肥育舍,按猪的品种、体重、体质强弱等相近的原则组群,每群10-20头。断奶幼猪转入生长猪肥有舍后,要及时进行调教,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舍内温度控制在21℃-16℃,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每天清扫圈舍和除粪2次,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1次。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当肥猪体重达90-100公斤时出栏。
懒汉养猪法
懒汉养猪法是山东省的农业专家们多年来总结国内外农村养猪技术,改进创立的投资少、见效快、造价低的新式大棚养猪法。现将其主要特点及方法介绍如下:
1、投资少、造价低,建筑施工简便易行。
建造一个养猪规模100头的育肥猪的养猪大棚,只需投资2000元左右,每平方米造价20元左右。
养猪大棚跨度一般为4~5米,长度为20~25米,四周围栏高1.0~1.2米,支撑大棚可用空心砖等材料砌成,棚高一般在2.7~3.0米,材料可选用钢筋、水泥等材料,顶部覆盖塑料薄膜、编织布、草帘等。大棚四周不设围墙,夏天等于是个凉棚,冬季放下塑料薄膜就成为一个暖圈,冬暖夏凉,为猪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㈥ 建鱼苗繁殖场需要哪些条件
一;要有好的设备 二;要有好的场地 三;要有好鱼苗 四;要有好的技术
最好去找专家
㈦ 金鱼鱼苗养殖方法
马上把大鱼和小鱼分开,饲养小金鱼最好能用水不深但水面积大的容器饲养,这样才能保证充足的水溶氧。只要食物合适,其它方面和大鱼的饲养差别不大。
一、幼鱼对温度的变化不可超过1℃,所以养幼鱼的缸要放在温度较高且稳定的地方,幼鱼对水质也很敏感,换入的水的水质和原水的水质差异较大时,很可以让小鱼死掉.给幼鱼换水不要太频繁。
二、幼鱼运动能力差,所以水流不能太强。
三、喂食方面有几种方法:
1、喂草履虫、丰年虾、水蚯蚓。
2、鸡蛋黄可以捏碎用纱布包住,喂的时候在鱼缸里晃晃,也可以用一小部分放到水里
3、把固体颗粒饲料研碎,投放到水里,饲料会被泡软,小鱼就能吃了。
4、注意要及时清理粪便和残料,以免夏天气温高水变质。
5、当它大一点的时候还可以喂一些绿色的食物。
6、幼鱼体质较弱,一但发现有病就要马上治疗,用药份量不能太多。
(7)鱼苗养殖技术培训扩展阅读:
喂养注意事项
1、挑选健康金鱼
健康的鱼在水体的中下层游动,觅食争食、游姿自然、悠闲,尾鳍清澈透明、飘逸。
2、金鱼买回家后不要急于入缸
先将装鱼的塑料袋放入鱼缸10至20分钟后再打开,让缸水分几次倒流入袋中,同袋中原先的水逐步混合,使金鱼逐步适应水温、水质。如有灯光照射,应将灯光关掉,在黑暗中鱼儿比较安静,不易受惊。
3、不能急剧改变水的温度
购鱼时要注意到水族店的水温和你家鱼缸的水温,偏差不宜过大,一般4℃以内是允许的。
4、一次换水不能过多
新水必需先经过一两天的存放。目的是为了去除水中的部分氯气,还可以使新水和旧水的温度接近。
㈧ 钢鳅怎么养殖技术 及鱼苗
沙鳅:别名(钢鳅)
沙鳅图册
拉丁名:Botia (Sinibotia) superciliaris Gunther
鲤形目鳅科的1亚科。世界有3属版42种,中国有3属27种。通称沙鳅。体长权而侧扁,头侧扁。吻尖。体被细鳞,颊部有鳞或裸露。眼侧位,眼下刺分叉或不分叉。口下位,呈弧形。须3对或4对,其中吻须2对,聚生于吻端,口角须1对,在颏下的1对须有时为 1对突起所取代或缺如。骨鳔囊是由第二椎骨横突的背、腹支与第四椎骨横突的腹肋和悬器构成的;鳔前室部分为骨质或全为骨质囊所包;游离的鳔后室发达或退化。侧线完全。尾鳍分叉。臀鳍分枝鳍条5根。分布范围东至中国黑龙江和日本,西至巴基斯坦,南至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为淡水中小型底层游泳鱼类。
中国是沙鳅类最丰富的国家,现知有27种,副沙鳅属和薄鳅属是特有属。体长一般为150~250毫米,长薄鳅体长可达400毫米以上,是沙鳅类中最大的种。常见的种类有花斑副沙鳅、中华沙鳅和长薄鳅等
㈨ 草鱼苗怎样养殖
鱼苗池要选周围要比较坚实,其次就是储水性能比较好。鱼苗池要选在有阳光照射同时又有遮蔽物的地方,最后就是鱼苗池的水就六七十厘米。在放入鱼苗前要将池子清理干净、消毒。
投喂的食物是昆虫和鱼苗专用饲料或是一些浮游生物,等到鱼苗长到四五厘米的时候,就可以改喂各种各样的轮虫了。
换水并不是说全部换除,需要留下一部分相对比较干净的旧池水,然后注入三分之二的新水,这样在投放的时候水中就还会有鱼苗需要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这样方便它们自己觅食。
鱼苗经1个月左右的培育,食性早已经转变完成,规格均在3厘米~4厘米,此时是夏花鱼苗了,除了部分出售外,就必须分塘管理,只留每亩约1万尾的夏花继续培育至冬春鱼种。
在分塘的前2天,要进行拉网适应性锻炼,操作要轻快敏捷,减少人为造成创伤。
在防病方面,按常规消毒法进行。秋后,上、下午各投饵1次。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养殖后至冬季,鱼苗基本达到10厘米~20厘米,进入冬季,气温很低,如暂不投放,把鱼种并在较深的池塘越冬,等待春天投放。
㈩ 想成为鱼苗养殖技术员容易吗
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