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技能课程 > 香菇技术培训

香菇技术培训

发布时间:2020-11-30 22:16:27

1. 香菇种植技术培训达拉特旗有吗

香菇种植技术
一、概述
香菇是我国特产之一,多年一直出口,我国香菇产量1999年已达1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香菇也是世界性消费的菇类。我国香菇多以干品销售,近年也有一定鲜品出口。

二、栽培方式、工艺和品种类型
1.栽培方式和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
2.栽培委节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运作方式。
3.品种类型
香菇品种繁多,可按需要划分品种类型,可按栽培基质划分、按出菇早晚划分、按销售型式划分、按大小划分、按出菇温度划分等。
①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为若干类型,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代料种)草料种、菌草种、段木代料两用种等五大类型。
②按出菇早晚划分。按此划分可分为早生种(接种后70—80天出菇)、迟生种(接种后120天以上出菇)。 ③按适宜的产品型式。这主要分为干销种和鲜销种,干销种相对菇质紧密,含水量低,出干率高,适于干制;鲜销种则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④按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三大类。前者菌盖多在5-15厘米,后者4-6厘米,居二者大小之中的为中大叶种。
⑤按出菇温度划分。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广温种4类。
低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5-15℃。
中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0-20℃
高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5-25℃。
广温种:出菇温度范围较广,在5-28℃,但以10-20℃出菇最高,品质最好。栽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品种。
三、代料栽培的主要品种
近年我国代料栽培香菇已占总产量的90%以上,段木栽培已是一种限制生产的栽培方式,因此,本文不再对段木种和栽培技术进行介绍,而只介绍代料栽培的品种。为了便于栽培者了解品种及其合理使用,本文以栽培季节介绍品种。
1.春栽迟生品种
目前,代料香菇应用的主要有241—4、庆元9015(花菇939)、花菇135三个菌株。
(1)名称、来源和基本性状
①241—4241—4香菇菌株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应用于代料栽培香菇的春栽迟生型品种,从1988年始至今累计应用量约25亿袋以上。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克甸主持选育成功。是浙江省法定推广品种。241—4菌株系从段直木 241菌株的子实体分离获得的自然变异新菌株。其子实体大叶型,朵型园整,肉厚,菌盖真径6—10厘米,肉厚1.8—2.2厘米,柄短而细,品质优,国外称为“仿生菇”,属中温偏低型,出菇温度范围6-20℃,以12—16℃为最适,接种到出菇(菌龄180天,适宜的接种期为2—5月,出菇期10-翌年4 月。该菌株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全国香菇产地均有应用。出菇期以低棚保湿、脱袋出菇的方式为主,在一定的温差范围内利用干湿刺激催蕾效果最佳。是代料香菇感观和品质最优的品种,也是香菇出口量最大的品种。 (2)庆元9015(花菇939)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庆甸主持选育成功,并通过认定。是浙江省法定推广的三个香菇品种之一,属自然变异新菌株,是目前栽培花菇的当家品种。全国应用9015(花菇939)量占代料花菇总面积75%左右,其朵形圆整,盖大肉厚,产量高,菌盖直径4—14厘米,柄长3.5—5.5厘米,不易开膜,易形成花菇:属中温型,出菇温度为8- 22℃,以14—18℃最适,菌龄90天左右。该菌株最大优点是接种期间可在3—8月之间接种。不同接种期菇木的香菇产量一致,但5—7月接种的菇木香菇的朵形最均匀。该菌株抗逆性强,是所有代料香菇的菌株中耐高温能力最优的品种,出菇期9月—翌年5月。该菌株是花菇栽培的优良品种,也是采用低棚保湿、脱袋出菇方式的高产优质品种。 ③135该品种系段木栽培香菇的品种,经代料栽培驯化成为栽培花菇的品种之一。其菌盖大,肉厚,菇柄短,菇质优,菌盖直径5—13厘米,柄长3—4厘米,易形成花菇;属中低温型,出菇温度范围6—18、,以9-13℃为最适;菌龄 200天以上,接种期2—4月,出菇期为10-翌年3月。该品种抗逆性较差,在菌丝生长发育阶段遇夏季高温会影响菇木质量,轻则局部霉烂,重则病虫滋生。接种的菇木培养环境光线要弱,以免菌膜色太深,菌膜太厚不易出菇。
(2)栽培关键技术。①科学安排栽培接种期,春栽秋生型品种从接种到出菇有一个较长的菌丝生长发育过程,接种期过早培养料的营养消耗多会影响香菇后期产量,接种期太迟香菇菌丝营养积累少,第一至二潮菇的畸形菇多。从我国南方的气候条件来看,春栽秋生型的接种期分别为:241—4为2-5月,庆元9015(花菇939)为4-7月,花菇135为2—4月。我国北方气温偏低,秋季出菇适温要比南方来得早,接种期可稍提前,但要注意,接种期必须安排在气温5℃始日之后。
②合理的培养料配比。以上菌株均适宜用杂木屑78%,麦麸20%,糖和石膏各1%,含水量60%左右的常规配方,花菇 135品种的培养料含水量略低些更好。
③适时刺孔通气。刺孔通气的工具常用1.5寸元钉制成,每段菇木刺孔的总量视菇木划分别进行。较紧实的菇木刺孔数要多些,含水量较大的菇木刺孔要深些。每段菇木一般掌握在100个左右,深度为1.5厘米。在菌丝生长过程中一般刺三次孔,第一次在接种孔香菇菌丝圈直径6—7厘米,第二次在香菇菌丝蔓延到培养料50%左右,第三次在香菇菌丝布满全袋。第 1-2次刺孔的位置选在香菇菌丝圈内1.5厘米,第三次刺孔则在接种孔的背面。第二及第三次时培养料袋壁必须出现玉米粒大小的白色瘤状物。 ④调整菇木堆形,调节料温。接种的菇木一字形排列,堆高8-10层,第二次刺孔通气的菇木横二纵三排列,堆高8层,第:次刺孔之后的菇木六角形排列,堆高 5-6层。堆与堆之间要有空隙,行与行之间须有40厘米通道。在室内培养的要加强通风换气。
⑤菇木适时转场。促使菇木转色形成均匀菌膜需要较强的散射光线。241-4、9015(花菇939)的菇木,香菇菌丝布满全袋后2个月左右开始转场,最迟为出菇前30天;135菇木不宜全面转色后再转场,因为转色太深菌膜太厚,菇蕾不易发生,应采取长期的较暗光线培菌,出菇季节转场,边转场边出菇。 ⑥促使菇蕾发生均匀。香菇241-4和庆元9015(花菇939)菌株系菇蕾多发生型的品种,在香菇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和出菇适温季节来临时,采取温差刺激出菇较宜。若采取震动、击木(惊蕈)刺激,菇蕾就会大量发生影响香菇质量;花菇135菌株则必须有一定的震动或击木(惊蕈)刺激,否则出菇不均匀。
(3)杂菌和虫害的预防措施
对春栽迟生型品种,在杂菌和虫害预防上的重点是越夏管理阶段。主要技术措施有:精细管理,尽量疏散菇木,及时通风降温,菇棚保持良好的遮荫度以及搞好环境卫生等。发生局部污染的菇木可用清菌素、扑霉灵等涂刷,菇蚊可用专用蚊香、敌敌畏等防治。
2.春栽夏生品种
(1)名称、来源和基本性状
①武香1号,是目前应用的出菇温度最高的品种。该品种子实体大叶,菌肉肥厚,菌菌盖色较深,柄中粗,稍长,其最大的优点是出菇温度高,在28℃的高温条件下能大量出菇,最高至34℃,出菇温度范围10-34℃,最适20-26℃,菌龄60天,适易的接种期为3-4个月,出菇期5-11个月。其抗逆性强一般地区可作为夏季出菇的首选品种,主要适宜鲜销和保鲜销售。
②CR04,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法选育成功的中高温型品种。子实体大叶型,朵型圆整,菌肉肥厚,菌盖为茶褐色,有鳞片,有时盖顶有稍突起的尖顶,柄中粗,稍长,其出菇温度范围10-28℃,最适18-23℃,菌龄70天,适宜的接种期为 1-4月,出菇期4-11月。其抗逆性强,适应性较广,适宜在中高海拔地区使用,主要适于保鲜和脱水烘干销售。
③广香47,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选育的高温型品种,其子实体朵型圆整,盖大肉厚,菌盖黄褐色,柄中粗,稍长,出菇温度范围14-28℃,最适 14-24℃,菌龄60天,适宜的接种期为2—5月,出菇期5—11月,出菇高峰期分别在5-6月以及9-10月,冬季出菇量极少。可在中高海拔地区使用,主要适于脱水烘干和保鲜销售。
④8001,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选育的中高温型品种,其子实体单生,朵型圆整,中大叶型,肉质肥厚,菌盖茶褐色或深褐色,柄粗,稍长,出菇温度14-26℃,最适为18-23℃,菌龄60天以上,适宜接种期2-4月,出菇期5—11月,冬季低温不宜出菇,适于鲜菇销售或脱水烘干销售。
(2)栽培关键技术
①选择合理的培养料配方,培养料要求有充足的营养,并且碳氮比合适。局部地区在配方中加15%-20%棉子壳,2%— 3%玉米粉。
②菌丝生长阶段进行刺孔通气,菇木接种口不用石腊或胶纸等材料封口时,刺孔通气2次,总刺孔量50—60个,先少后多。刺孔结合散堆,加强通风降温。
③出菇适温前10天左右,日最高温度25℃左右的天气转场,待菇木有部分转色,手握菇木有弹性,白色瘤状物软冗时脱袋。
④脱袋后保湿促转色,然后拉大温差催蕾。
(3)杂菌及虫害预防
夏季高温高湿,杂菌及虫害主要发生在脱袋后的出菇管理阶段,具体的措施有:搞好菇棚环境卫生及消毒杀虫工作,掌握适宜的排场脱袋时间,降低菇棚温度,加强通风散热,发现杂菌污染可在没长香菇时用清菌素、扑霉灵喷雾或涂刷,虫害可用菊酯类农药防治。
3,秋栽早生品种
(1)名称和来源、基本性状
目前,在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有:L82-2、856、L9612、133、L62、L66、L26、Ct02、申香2号等。 ①1.82-2,该品种系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与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合作选育的早生型高产品种,其子实体朵型圆整,中大叶型,单生或少有枞生,菌盖深褐色,柄较细,中等长,畸形菇少,菇质较好,出菇温度8—22℃,最适为14-19℃,菌龄60天,适宜接种期为7-9月,出菇期为10月~翌年5月,为秋春多生型。菌丝抗逆性强,宜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区应用,适于鲜菇脱水烘干销售。
②865,该品种系福建三明食品工业研究所引进筛选的早熟高产品种,其朵型圆整,中叶,单生或少有枞生,菌盖茶褐色至黄褐色,肉质肥厚,柄稍长较细;出菇温度8-22℃,最适14-18℃,菌龄55天,适宜接种期为7月—9月,出菇期9月-翌年5月,以9月-11月和翌年3-5月出菇最集中。一般地区均可栽培使用,高海拔地区更理想,适于鲜菇和脱水加工干品。 ③L9612,该品种由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引进筛选,其朵型圆整,大叶,菌肉肥厚,菌盖茶褐色至深褐色,菌褶较疏,柄短而细,菇质优,产量高而稳;出菇温度12-25℃,最适17-22℃,菌龄55天,但在菌丝不够成熟时脱袋畸形菇较多,适宜的接种期 6月-9月,出菇期9月—翌年5月,在秋春季出菇量最多。该品种抗逆性强,一般地区均可引用。适于鲜销和脱水烘干销售。 ④133,系三明真菌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法选育成功的早生型高产品种,其子实体大叶,朵型圆整,菌肉肥厚,菌盖颜色较深,柄较短而细,产量高,菇质较优;出菇温度10-25℃,最适15-22℃,菌龄60天,适宜的接种期为6—9月,出菇期9月—翌年5月,在秋季和春季各有一个出菇高峰期,在一般地区均可栽培应用。主要适于普通鲜菇或脱水烘干销售。 ⑤L62,系三明真菌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法选育的高产型早熟品种,其子实体中等大小,朵型圆整,菌盖平整,黄褐色或茶褐色,柄短而细;出菇温度9- 23℃,以14-20℃为最适,菌龄65天,适宜接种期6-9月,出菇期9月—翌年4月,为秋春多生型,能适应一般的栽培环境,可适用于栽培普通菇,也是栽培花菇的理想品种,适于脱水烘干和保鲜销售。 ⑥L66,该品种系三明真菌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法选育,为早熟型产稳定品种,其子实体中大叶,朵型圆整,肉质肥厚紧实,菌盖茶褐色至深褐色,柄中粗,稍长,菇质较优;出菇温度10-23℃,最适为14-20℃,菌龄65天,适宜接种期6-9月,出菇期 9-翌年4月,属秋春出菇型。该品种适应性较强,一般地区均可栽培应用,适于保鲜销售,也适合脱水烘干。
(2)栽培关键技术
①秋栽早生品种的菇木制作正处在高温的夏季,要时刻注意栽培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按操作程序做好灭菌接种,提高接种成品率。 ②在进行菇木的刺孔通气时,要注意培养场地的温度。温度最高在30℃的天气不进行刺孔通气。 ③菇木转场安排在香菇菌丝布满全袋之后,日最高气温低于25℃的天气。菇木脱袋时需有部分转色,手握菇木有弹性,瘤状突起物软化,个别菇木出现菇蕾。 ④脱袋的菇木覆盖薄膜保湿促其气生菌丝萌发,然后掀动薄膜降湿促其菌丝倒伏,喷洒清水促其转色,拉大温、湿差催蕾。冬季应尽可能提高棚内温度,每潮菇结束后,视菌棒情况合理养菌,及时补水。
(3)杂菌和虫害的预防
杂菌和虫害的预防重点是接种时杂菌污染(主要有链孢霉、木霉、毛霉)、培菌期的闷堆烧菌、脱袋后的木霉和青霉污染及翌年春季的菇蚊。预防的措施有:搞好环境卫生,应用“增温剂”新技术制作菇木,严格接种无菌操作,加套外袋,脱袋后加强通风,发现严重污染的及时处理。脱袋后木霉污染的可用清菌素或扑霉灵进行喷雾或涂刷,对菇蚊等可用专用蚊香进行熏蒸防治。
4.地栽品种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有Cr04、L33、L26、CrO2。
(1)名称、来源和基本性状
①Cr04(见春栽夏生品种)。
②L33(见秋栽早生品种)。
③L26,该品种系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引进筛选,其子实体朵型圆整,中大叶型,菌肉肥厚,菌盖深褐色或棕褐色,少有鳞片或纤毛,菌柄短而细,产量高,菇质优;出菇温度10-25℃,最适18-22℃,菌龄70天,适宜接种期1-4月份,出菇期4-12月份。该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各菇区栽培应用,中高海拔地区更优,是覆土地栽的优良品种,也用于秋栽,主要适于鲜菇销售和脱水烘干。
CrO2系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法选育的早熟高产品种,其子实体中叶,朵型圆整,单生或少有枞生,菌肉厚度中等,菌盖黄褐色至茶褐色,柄短较细,后期菇朵型相对偏小,肉较薄,出菇温度10-28℃,最适14-20℃,菌龄60天,适宜的接种期1-4月份,出菇期4-12月,适宜地栽,也可作秋栽早生品种使用。其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可在各地栽培应用,适合鲜菇和脱水烘干销售,也适于制作罐头。
(2)栽培关键技术
①配制合理的培养料,一般在培养中加入3%-5%的玉米粉和适量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等,并适当增加麦麸。
②选择好出菇场地,搭建遮荫度最好的菇棚。场地要求水源充足,日照少,水温低,排灌方便,没有白蚁,棚内不应有直射阳光。
③覆土前7-10天对畦面及覆盖用土进行消毒灭菌和杀虫工作,消毒的方法有撒石灰、喷福马林及气雾消毒盒熏蒸等,杀虫一般用敌敌畏喷雾和熏蒸。
④在培菌期视发菌情况需进行1-2次刺孔通孔,总刺孔量为50-60孔。
⑤适时脱袋覆土,脱袋覆土期为接种后50-100天(接种早的发菌较慢,发菌要适当长一些)。当菇已有部分转色,手握菌棒有弹性,瘤状突起物已变松软,即为脱袋覆土适期,绝对不可以在已经有大量菇蕾发生时再覆土。
⑥科学的出菇管理:关键是降温、通风、喷水保湿三项工作,覆土后2—3天盖膜保湿促转色,之后就一直不盖膜。但在整个出菇期都是禁止雨淋菇木,每潮菇结束后,停止喷水
一周,后提高畦沟内水位,及时给菇木补水。
(3)杂菌和虫害预防
杂菌和虫害预防的重点是脱袋后的木霉,虫害则为菇蚊、跳虫、蛞蝓等。预防措施:将有局部污染的菇木与好菇木分开覆土,防止传染,搞好菇棚环境卫生,对畦面及覆盖用土进行全面的、彻底消毒灭虫工作,提高菇棚的遮荫及四周通风性,防止雨淋菇木。发现有杂菌污染可用清菌素、扑霉灵等进行喷雾或涂刷,虫害则可用菊酯类农药对整个菇棚及四周进行喷雾

2. 香菇种植技术培训基地哪里有

现在网上培训香菇种植技术的基地还真不少

3. 哪里有香菇种植技术培训班

这种香菇种植技术培训很多地方都有。例如河北石家庄。河南西峡,湖北随州。浙江庆元等等地区都有。

4. 香菇技术培训班

河南泌阳和西峡都是香菇生产大县,你可以去那里去实地考察学习。不知你是哪个县的。

5. 香菇种植技术的培训基地哪里有

香菇的种植培训基地分别是欢乐菇、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浙江菇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中兴食品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下面分别介绍这几家培训基地:

1、欢乐菇

欢乐菇 是中国香菇行业网络营销领导品牌。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正在向中国香菇产业化资源整合 ,品牌化全网营销迈进。欢乐菇开设香菇大学,有自己的香菇植园区,如果想学香菇的种植技术,可以去这里学。

2、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

绿富食用菌基地培训的食用菌栽培新技术,轻松做到四季生产、天天采收,生产成本也得到大幅的降低!培训全面讲授使用玉米芯、稻草、麦草、秸秆、棉籽壳、木屑、锯末、禽畜粪便等各种农作物下脚料种植食用菌新技术,学员可基地现场操作试验。

3、湖北中兴食品有限公司

为了满足发展需求,公司致力打造“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在三里岗等建设食用菌标准化无公害种植示范基地,进行食用菌新技术的 应用与推广,与农户建立利益关系。

通过对基地菇农进行科学系统的培训,提供了菇农种植技术,保证了香菇木耳的品质。自此,三里岗镇香菇加工企业如雨后春 笋,香菇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4、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曾经在镇安县永乐街道办中合村举办了香菇栽培技术培训班,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旭东、省地质调查院驻村第一书记任海涛等参加了开班仪式。该村香菇种植户较多,建设有食用菌加工基地,具有一定的种植基础。

培训期间,培训教师在栽培大棚中进行了现场教学,并在该村会议室开展了集中授课。想学香菇培训技术的可以去这个学校学习。

5、浙江菇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菇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前身是永康市食用菌研究所,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前仓镇历山脚下,成立于1998年,先后从事食用菌研究开发、技术培训、技术推广等工作。

6. 香菇种植技术培训基地哪里有

很多地方都有,如果想学习的话,可以找行业口碑好。

7. 香菇培训学种香菇

生长发育
⑴温度
在潮湿的状态下,担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26℃。
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5-24℃,最适宜温度24-27℃,但由于木材的保护作用,在气温低于-20℃的高寒山地或高于40℃的低海拔地区,菇木也能安全生存,菌丝不会死亡。
香菇是低温和变温结实性的菇类。香菇原基在8-21℃分化,在10-12℃分化最好。子实体在5-24℃范围内发育,8-16℃为最适。同一品种,在适宜范围内,较低温度(10-12℃)下子实体发育慢,菌柄短,菌肉厚实,质量好;在高温(20℃以上)上子实体发育快,菌柄长,菌肉
香菇
薄,质量差。在恒温条件下,香菇不形成子实体。
⑵水分
在锯木屑培养基中,菌丝生长的最适含水量是60-70%;在菇木中适宜的含水量是32-40%,在32%以下接种成活率不高,在10%-15%条件下菌丝生长极差。子实体形成期间菇木含水量保持60%左右,空气湿度80-90%为宜。
⑶ 营养
香菇是一种木腐菌,主要的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少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菇木和培养基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香菇吸收利用。
①碳源
香菇菌丝能利用广泛的碳源,包括单糖类、双糖类和多糖类,糖浓度在1-5%比较好。
②氮源
香菇菌丝能利用有机氮和铵态氮,不能利用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在香菇菌丝营养生长阶段,碳源和氮源的比例以25-40:1为好,高浓度的氮会抑制香菇原基分化。在生殖生长阶段,要求较高的碳。
③矿质元素
除了镁、硫、磷、钾之外,铁、锌、锰同时存在能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并有相辅相成的效果。钙和硼能抑制香菇菌丝生长。
④维生素类
香菇菌丝的生长必须吸收维生素B1,其他维生素则不需要。适合香菇生长的维生素B1浓度大约是每升培养基100um。在段木栽培中,香菇菌丝分泌多种酶类分解木质素、纤维素、淀粉等大分子,从菇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吸收碳源、氮源和矿质元素。
⑷ 空气
香菇属好气性菌类,足够的新鲜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栽培环境过于郁闭易产生畸形的长柄菇、大脚菇。
⑸ 光线
香菇是需光性真菌,强度适合的漫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研究表明:波长为380-540nm的蓝光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对原基形成最有利。香菇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发育需要光线。没有光线不能形成子实体,研究表明,40-7-lx的光照强度比较适宜。香菇原基在暗处有徒长的倾向,盖小、柄长、色淡、肉薄、质劣。
⑹ 酸碱度
适于香菇菌丝生长的培养液的pH值是5-6。pH值在3.5-4.5适于香菇原基的形成和子实体的发育。在段木腐化过程中,菇木的pH值不断下降,从而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8. 学习香菇种植技术要学多久

种植香菇一个周期需要5-6个月左右。单词学习理论3天足矣,但是如果没有实践,还是掌握不好技术。因此最好结合实践去学习,这样得需要一个月以上。

9. 广东省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有三种,即纯培养法、选择性培养法和优势培养法。
一、 菌种制作的基本设备 1、 食用菌菌种制作的工艺流程 培养料的贮备和预处理------- 容器、工具的洗涤------ 配料、培养基制作------ 灭菌------ 冷却------ 接种------ 培养------- 贮存 2、 基本设施 ① 厂房:② 原料库③原料预处理场地④ 洗涤室:5配料室⑥ 灭菌室⑦ 接种室⑧ 化验室 ⑨ 培养室⑩贮存室 二、 纯种分离 菌种的分离方法主要有: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基内菌丝分离法和土中菌丝分离法。 1、 孢子分离法:属有性繁殖。对于香菇、平菇异宗结合的菇类,为避免产生单孢不孕现象,必须采用多孢分离法。单孢分离法主要用于杂交育种的研究。 ⑴ 种菇的选择和处理 种菇选择的标准:必须纯正,具有本菌株性状,发育健壮,无病虫害,成熟度适当。种菇选定后,首先除去附着在菇体表面的杂物,如蘑菇、草菇可用0.1%升汞浸泡消毒2-3分钟,然后用无菌水漂洗3次,以洗除表面附着的药物,最后用无菌纱布吸干水分。香菇、平菇可用75%酒精进行表面消毒。 (2)多孢分离法 ① 整菇播种法② 钩悬法③ 贴附法 4菌褶上抹取孢子法⑤ 孢子印分离法 ⑥ 空中孢子捕捉法 (3)单孢子分离法 一般采用方法:平板稀释法、连续稀释法、毛细管法等。 2、 组织分离法 (1) 子实体分离法(2)菌核分离法(3)菌索分离法:对一些不易找到子实体及菌核的菌类 3、基内菌丝分离法 对于子实体只有在特定的季节下出现,平时不易采到,或子实体小而薄或呈胶质状态(1)菇木(或耳木)分离法 在食用菌繁殖旺盛期 (2) 代料基质分离法 分离前,选择一批子实体发生早、产量高、菇体尚幼嫩且生活力强而无病虫害的栽培袋,待子实体将近成熟时,去掉子实体,然后用75%酒精将培养袋进行消毒后,在培养料下1.5cm处挑取0.3cm的培养料小方块组织,接入试管培养基的中央,置于恒温下培养。 3、 土中菌丝分离法: 用于采集生长在土中的菇类菌丝体 三、制种技术 采用孢子分离、组织分离和基内菌丝分离等方法分离培养而获得的纯菌丝,经过原种的扩大培养和母种、栽培种的制作,即可作为食用菌生产用的菌种。 1、 菌种的类型 母种、原种、生产种 2、 培养基的种类 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 3、 原种制作 从担孢子或菇体组织直接分离培养获得的原种或引进的原种 4、 母种及生产种制作 将原种菌丝体移植到由粪、草、木屑、棉籽壳或麦粒等原料配制成的培养基上,而制成的菌种称母种。将母种再扩大繁殖制成的菌种,称栽培种或生产种。 5、 培养基灭菌 (1)高压蒸汽灭菌法 琼脂培养基采用1.05kg/cm2 压力,温度121℃ ,灭菌45-60分钟;母种和栽培种固体培养基采用1.2-1.5kg/cm2 压力,温度123-129℃ ,灭菌1-1.5 小时。 (2) 常压蒸汽灭菌 6、 接种室消毒灭菌 熏蒸消毒法: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法 (2)紫外线消毒:(3)石碳酸灭菌 7、 接种 在无菌条件下,将原种或母种菌种移接到经过严格灭菌的培养基上,称为接种。 8、 菌种培养 (1)原种培养 接种后的试管原种,置于25℃左右的恒温箱中培养,经过2-3天即可检查生长情况,纯洁菌种经过7-15天的培养,原种菌丝即可长满斜面培养基。 (2)母种及栽培种培养 栽培种接种后置于25℃左右的培养室内培养。当菌种瓶中菌丝体伸入培养基的1/3时,培养室内的温度可降低2-3℃,以避免菌丝生长代谢加强,料温上升而引起高温障碍。培养室内保持60-70%的空气相对湿度。一般经过20-40天的培养,菌丝即可扩散生长到整个培养基,再经过7-10天即可培养出优质的菌种。 四、菌种保藏方法及复壮技术 1、 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的基本手段是采用低温、冷冻、干燥、减少供氧量等方法,终止其繁殖,降低其代谢强度,使之处于休眠状态。 (1) 斜面低温保藏法:保藏时间不长。(2) 液体石蜡保藏法:保藏期限可达3-5年。 (3)滤纸保藏法:保藏期限可达2-5年。(4)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保存时间可达数年(5)液态氮超低温保藏法:近年国际流行的新技术。 2、 菌种复壮技术 提纯复壮。主要有组织分离法及菌丝体复壮的方法。

10. 香菇种植技术培训

国内南方北方都有不少大型的香菇种植基地。一般都有香菇培训。不知你是什么地方的。

阅读全文

与香菇技术培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