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园大班石膏彩绘亲子活动结束语
结束部分
1、大胆展示自我。
动物表演会开始了,幼儿在舞台上随音乐大胆展示自己独特的内手形彩绘。
2、现场发起倡容议。
提问:你为什么要画孔雀?你会怎样对待小动物呢?你想对台下的老师说什么?小结:保护动物、爱我家园。
2. 以名言警句结尾美术教学
1、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似则媚俗。——齐白石
2、最接近雕刻的绘画最完美。——朗费罗
3、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宏观取大势,微观取实质 ——郭熙
4、照搬自然景色是绝对画不出传世之作的。——乔·雷诺兹
5、美术是揭示真理的谎言。——毕加索
6、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梁启超
7、美术一旦脱离了真实,即使不灭亡,也会变得荒诞。—— 托·卡莱尔
8、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明·徐谓
9、神与心会,心与气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绝无求工求意之意,而工处奇处蜚然与笔墨之外。——王原祁
10、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3. 美术教学可以用哪些名言警句结尾
1、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似则媚俗。——齐白石
2、最接近雕刻的绘画最完美。——朗费罗
3、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宏观取大势,微观取实质 ——郭熙
4、照搬自然景色是绝对画不出传世之作的。——乔·雷诺兹
5、美术是揭示真理的谎言。——毕加索
6、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梁启超
7、美术一旦脱离了真实,即使不灭亡,也会变得荒诞。—— 托·卡莱尔
8、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明·徐谓
9、神与心会,心与气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绝无求工求意之意,而工处奇处蜚然与笔墨之外。——王原祁
10、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11、谁想献身绘画,谁首先就得通晓语言。——马蒂斯
12、说起一生对于美术的爱,其实仍然萌芽在小学。 —— 三毛
13、天地以生气成之,画以笔墨取之。——石涛
14、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躁
15、我欠你的绘画真理,我将在画中告诉你。——塞尚
16、屋中有画,等于悬挂了一个思想。——雷诺兹
17、许多艺术家的失败,仅仅是他们只接受一种画法,而指责其他所有的画法。必须研究一切画法,而且要不偏不倚地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因为你将不会跟着某一个艺术家跑。——博巴
18、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毕加索
4. 幼儿绘画比赛我的妈妈结束语
好想知道是什么
5. 暑期特长班结束语
体育、艺术、英语、奥数、作文……铺天盖地的广告让家长无所内适从,特长班为什容么如此之热?家长该怎样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特长班呢? 兴趣为先填鸭教育不可取 小学四年级女生谦谦性格活泼,喜欢唱歌、跳舞、画画,现在还加了一样——弹钢琴。
6. 美术特色班一学期的总结怎么写
在本学期兴趣班教学中,针对我所带两个年级儿童绘画创作的辅导与评价上,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引导孩子观察发现
观察和发现在绘画创作中显得尤其重要。在教学辅导中,引导孩子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它们的特征,记忆下来;扩大视野,在较大的范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量,从而让孩子搜集和积累创作素材,为创作提供源泉。
在观察的过程中,更要教会孩子去发现,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去比较、去提炼、去想象。我曾组织了一次游校活动。在出发前,我就对四年级学生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在游玩过程中,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身边的景物,回来后画一幅创作画。我看到几位学生背了个小画夹,心里就明白了:孩子用这种方式搜集创作素材!果然,我特别注意那几位同学,他们找好地方就行动开来:先观察、讨论,再画画,俨然一个个小画家!我还发现,孩子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老是提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在他们身边耐心地跟孩子们一起探讨,细心地指导他们如何更有效地收集素材,如何对周围的自然景物进行取舍,并用线描的形式描绘下来。而其他学生也能认真地观察七彩的大自然,从中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这缤纷的世界无疑吸引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
2、启发孩子想象
提供给孩子一个有创意的绘画题目。如果创作画题目新奇有趣,那么,孩子们一定会积极主动、充满激情地投入到想象中去。通过创设情境,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孩子们在整个想象的过程中情绪高涨,兴致勃勃。让每个孩子在绘画创作时都处在兴奋、喜悦的状态中,鼓励孩子开动脑筋,多想问题,张开想象的翅膀,画自己所看、所思、所感。让孩子大胆想象,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用绘画的方式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体验到创作的快乐。
3、拓展孩子的创新思维
联想到我国几十年来的教育现状,在我小时候上学,老师总喜欢课堂上安安静静,学生的言行规规矩矩,书写工工整整,这种落后的要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不讲个性的教育观念和模式,怎能为祖国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呢?
现在许多发达国家早已抛弃了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模式,教育者试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没有“居高临下”的权威感,师生在平等的位置上探讨、谈心、交流,师生关系相当融洽;他们更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甚至与老师商量,老师则会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叙述,并根据儿童的需求进行个别指导。所以,他们的课堂是“轻松”的,更有利于发展孩子的创造能力。
这样做活跃了发散思维,拓宽了孩子们的思路,这时教师及时教给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方法,综合引导孩子选择一两个自己感触最深的、最能突出主题的素材进行作画。孩子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他们的创新思维也上升到了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