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技能课程 > 重庆市土鸡养殖技术培训学校

重庆市土鸡养殖技术培训学校

发布时间:2021-01-17 00:52:30

Ⅰ 土鸡养殖技术

一、雏鸡的饲养菅理
主要任务是提高成活率。一般情况下,优质鸡的成活率在100--120天之前均应达到97%以上才算达标。
(一)满足雏鸡的生活条件
1.温度。保温是育雏成败的关键,育雏期适宜温度为:第1周32--35℃,以后每周下降3℃,4周以后开始脱温,此后舍内温度以保持在25℃左右为最好。保温操作时要根据鸡苗的行为来判断温度是否适当。温度适宜,雏鸡则均匀地散开;如果雏鸡倦怠、气喘乃至虚脱、脚干则表示温度过高;如果雏鸡挤作一团并“吱吱”鸣叫则表示有贼风进入,此时应认真检查门窗及天花板有否漏风等。供温可采用育雏伞、地坑、烟道及火炉、煤气炉等加温设备。
2.湿度。雏鸡需要在干爽的条件下饲养,适宜的湿度为10日龄前60%--70%,10日龄后50%--60%。鸡体对温度的感觉与湿度有关,夏季越湿越热,冬季越湿越冷。
3.通风。通风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舍内的有害气体及尘埃密度,补充新鲜空气,保持舍内的气流速度,并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一般要求舍内氨气浓度低于20×10(右上负6),即以人走进鸡舍,眼睛、鼻子不会受到刺激为适度。育雏阶段要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哪怕是最冷的天气,也要保证一定时间的通风。具体做法是,先提高舍内温度,再开窗(或排气扇)通风片刻,等舍内温度降到要求的温度以下时即关闭窗户(或排气扇)。如此反复通风数次,即可达到目的。饲养中大鸡的鸡舍也应注意通风换气。鸡舍可安装排气扇进行横向或纵向负压通风。或安装牛角扇进行正压通风。如果采用纵向负压通风加水帘设备联合应用,可同时起到通风及降温效果。
4.密度。1--30日龄,地面或网上平养为每平方米30只左右;多层笼养(配负压通风系统)为每平方米46--60只。31--60日龄,地面或网上平养为每平方米15只左右;阶梯式笼养为每平方米25--30只。61--100日龄,地面或网上平养为每平方米8只左右;阶梯式笼养为每平方米12--15只。
5.光照。进雏后第1--2天实行通宵照明,其他时间都是晚上停止照明1小时,即保持23小时光照时间,这样即使停电鸡也不会受惊打堆。光照强度的原则是由强变弱。1--2周龄时,每平方米应有2--3瓦的光量(灯距离鸡群2米左右);从第3周龄开始改用每平方米0.7--1.5瓦的光量,实际上只要鸡只能看到采食饮水就已经够了。
6.垫料。1--4日龄雏鸡网上平养可用牛皮纸。此后地面平养所用垫料要求干燥松软、吸水性强、不发霉、长短粗细适当。常用的垫料有锯末、米糠、切短的玉米秸、稻草、破碎的玉米棒等。饮水器周围的潮湿垫料应及时更换。
7.饮水。网上平养或地面平养可采用饮水盅及水槽饮水,阶梯式笼养可采用水槽或乳头饮水设备,但1周龄内均应用饮水盅饮水。供鸡群饮用的水源可来自深井水或自来水,而来自浅井水或江河水需经过砂石多次过滤澄清且经漂白粉或其他消毒剂处理消毒后方可使用。务必保证饮用水的清洁卫生,并注意保证鸡只有足够的饮水位置。
8.饲料。应选择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饲料厂家生产的全价颗粒饲料或浓缩料,具有一定技术人才及生产设备的鸡场,也可根据下述中速优质鸡饲料营养成分标准推荐表(见表1)自行配制全价饲料,但雏鸡料最好还是先用名牌厂家生产的全价颗粒破碎料。
9.灭蝇、灭鼠。应尽量降低鸡粪的湿度,且保证清除鸡粪的时间不超过1周;或在饲料中适量添加杀蝇的药物(如每吨饲料添加250--500克蝇得净预混剂),可大大减少苍蝇的数量,必要时可投放药物灭蚊灭蝇。定期使用药物灭鼠,一般每季度灭鼠一次。
10.消毒卫生。一批鸡转出鸡舍后应及时进行清舍消毒。
(二)搞好育雏工作
1.制定好入苗计划。计划内容应包括饲养的品种、数量、入苗时间、所需的鸡舍及设备、饲养人员、饲料、添加剂、药物、疫苗、水电及适当的流动资金等。
2.做好入雏前的准备工作。入苗前应将鸡舍及所有用具反复冲洗消毒后,再次注意检查所有设备及用具是否已经完全准备好,在计划入雏前24小时左右对鸡舍进行预温,使鸡舍温度达到28℃左右,保温伞下或火坑地面上温度达到32--35℃。夏季炎热,可不用提前预温。入雏前应依饲养鸡群的数量,准备好充足的雏鸡料,并应准备好育雏期间需要接种的疫苗及预防性药物,如水溶性多维(罗维328、速补14等)、白糖、抗菌素类(如恩诺沙星、强力霉素、红霉素等)及抗球虫药(如克球粉、球安、伏球等)。
3.接雏。应选择健康的雏鸡饲养,其标准是:精神活泼、两眼有神、毛色纯正统一、绒毛整洁、脐部收缩良好、外观无畸形或缺陷、肛门周围干净、两脚站立着地结实且行走正常、握在手中饱满挣扎有力、体重达到相应品种标准。
4.注重雏鸡的饮水和开食。将挑选好的雏鸡放入育雏舍,先让其休息片刻,开食前2小时喂1次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有助胎粪排出、清理胃肠)。以后供给3%--5%的白糖水,也可在饮水中添加水溶性多维及抗菌素类药物(如恩诺沙星或强力霉素或红霉素等),以减少应激反应,提高雏鸡抵抗力。同时注意饮水位置是否均匀及足够(每只雏鸡饮水器边长1.5--2.0厘米),高度是否适中。饮水后开食喂料(通常要求24--36小时进行开食,最迟不超过48小时),可把雏鸡料撒在牛皮纸或浅盘上(开食第1天有的用细玉米粉代替雏鸡料),每天喂5--6次,并要有足够的光照以刺激食欲。做到自由采食,少量勤添。第3--4天就可用小鸡料桶喂料,并逐渐撤去牛皮纸。每只鸡料槽边长要有2.5--5厘米。注意每天都要清洗和消毒饮水器,并及时更换足够新鲜的饮水。
5.搞好雏鸡饲养。育雏阶段每天加料5--6次,每次加的量少一些让鸡只全部吃干净,料桶空置一段时间后才加下一次饲料。这样可以引起鸡群抢食,刺激食欲。6--10日龄进行断喙,可用烙铁或专用断喙机将上喙切去1/2,下喙切去1/3,可预防啄癖,减少饲料的浪费。最好断喙前后二三天时间内应用水溶性多维及抗菌素类药物饮水以减少应激反应。20日龄后每周每百只鸡供给500克干净细沙,以增强鸡只消化功能,刺激食欲。同时做好育雏期间的免疫接种。小鸡饲养至25--40日龄就要转到中鸡舍饲养。
二.做好中、大鸡的饲养管理工作
1.当鸡群转到中鸡舍(已彻底清洗消毒过)后,应用雏鸡料及中鸡料分3天过渡到中鸡料,即第1天喂2/3雏鸡料及1/3中鸡料,第2天喂一半中雏鸡料一半雏鸡料,第3天喂2/3中鸡料及1/3雏鸡料,第4天全部喂中鸡料。
2.转鸡前后也可应用水溶性多维及抗菌素类药物饮水3--4天以减少转鸡及换料的应激反应,并可控制并发感染。
3.应用刺激性较低的消毒剂(如拜洁、百毒杀、高效碘或优氯净等)对鸡群进行带鸡喷雾消毒,每周2--3次。
4.做好中鸡饲养期间的免疫接种工作。
5.中鸡要开始强弱分群和公母分群饲养。
6.公鸡饲养到50--60日龄可进行阉割,这样容易育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去势前需停料半天,手术后每只肌注青、链霉素7万--8万单位,预防感染。
7.中鸡饲养到55--65日龄转到大鸡舍饲养。如果平养则不需要转舍。用3天的时间将中鸡料逐步过渡到大鸡料。
8.鸡群饲养到70日龄以后可在饲料中添加2%--6%的猪油(也可添加一部分植物油),提高日粮代谢能,促进鸡体内脂肪沉积,增加羽毛光泽度。猪油或牛油要加温烧开以后才可添加进饲料中,否则容易引起鸡群腹泻。
9.大鸡饲养后期注意选用富含叶黄素的饲料原料(如优质黄玉米、玉米蛋白粉、苜蓿粉、松针粉、草粉等)配合日粮,也可在饲料中添加人工色素(如加丽红、加丽黄、露康定红、露康定黄等),以增强鸡体皮肤的色素沉积,从而使三黄特征更加明显。
三.做好鸡群免疫接种
1.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主要是根据品种特点、日龄大小、母源抗体水平、疫苗类型及本场疫病的发生情况来决定。
2.选择应用讲信誉、质量有保障的厂家生产的疫苗。
3.免疫接种具体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疫苗接种日龄、接种品种、生产厂家、接种方式应基本固定,尽量少用饮水方式(因免疫效果不稳定)。(2)接种前应将所有器具清洗,注射器具要高温灭菌,切忌用消毒剂消毒。(3)疫苗保存应根据品种类型分别在冰冻(-20-- -10℃)或低温(2--8℃)条件下保存。油苗千万不可冻结。(4)接种前应认真看清疫苗品种是否正确,是否超过有效期。(5)接种前稀释比例要适当,选用专用稀释水、生理盐水或灭菌水;油乳、剂苗不可加水稀释。并且疫苗混合一定要均匀。应充分保证每只鸡接种到足够份量的疫苗。(6)稀释好的疫苗应尽快使用完(0.5--1小时),并切忌阳光照射或放置在靠近热源的地方。(7)接种细菌性疫苗(如支原体、大肠杆菌、出败等疫苗)前后3天停止使用抗菌药物。(8)鸡群健康状况良好才可进行免疫接种。(9)不可随意将两种疫苗联合应用。(10)免疫接种一定要有管理人员监督执行,并做好接种记录。
四. 完善兽医防疫卫生措施
1.必须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防疫观念。
2.鸡场属于防疫重地,应尽量与周围环境隔离。严格控制车辆、人员的进出。
3.定期做好鸡场环境大消毒(至少每月1次)。
4.严禁携带家禽及禽产品进入鸡场。
5.万一发生疫病,应尽快对鸡群实施隔离、消毒、治疗、扑杀等紧急措施。
五..合理选用有效药物进行预防或治疗。
1.预防常见鸡病。主要预防支原体病、白痢、出败、传鼻、大肠杆菌及球虫病等,常用药物有氟哌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红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及各种抗球虫药。应特别注意抗球虫药一定要交叉用药,不能长期使用单一类抗球虫药。
2.用药原则。(1)做好隔离、消毒、免疫接种等各项预防措施,效果优于预防用药。(2)预防用药好过治疗用药。(3)早诊断、早用药好过迟用药。
3.投药注意事项。(1)针对高发时期选用不同的预防药物。(2)用药务必用足一个疗程。(3)尽量应用饮水投药。(4)严格控制药物的用量。(5)注意药物配伍禁忌,不可盲目联合用药;(6)不可使用违禁药物。
六、提高增重
(一)做好夏季防暑降温措施。(1)夏季炎热天气应尽最大可能增加鸡舍的通风,包括鸡舍建造结构上的自然通风、人工安装风扇正压通风、安装排气扇负压通风等。(2)鸡舍屋顶喷雾或喷水,注意尽可能采用水温较低的深井水。(3)鸡舍内细滴喷雾降温效果明显。(4)降低饲养密度。(5)早上4:30--5:30加料,晚上加夜料,凉爽的时候鸡只吃料多利于增重。(6)多次翻料以刺激鸡群啄食或抢食饲料。(7)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每吨添加150--300克)等抗热应激药物。(8)适当提高饲料营养浓度,以便鸡只可在采食有限饲料量的时候也可达到相应的营养要求。
(二)做好冬季防寒保暖措施。一方面在鸡舍构建设计上要注意防寒保暖,另一方面可在鸡舍内采取一些辅助性加温取暖措施。
(三)科学饲养管理。(1)饲养前期饲喂多蛋白日粮有助于鸡体骨架及肌肉生长,后期饲喂高能量(添加猪油、牛油等)日粮,以便鸡体沉积脂肪达到快速育肥的目的。(2)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如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或其他鸡香料。(3)饲喂全价颗粒料比饲喂粉料的鸡只可提前3--5天上市。(4)应保证饲料新鲜无发霉变质。颗粒料一般保存期不超过1个月,而粉料不超过4天,并且自配粉料的时候应注意保证饲料原料的新鲜品质。(5)公母应分群饲养。
(四)尽量减少因转群而引起的应激反应。(1)转群前应将待进鸡群的鸡舍彻底清洁消毒。(2)转群前后3--5天饲喂某些抗菌药物及多种维生素有利于提高鸡群抗应激能力。(3)转群时间:冬季应选无风的晴天,最好在中午;夏季则应避开中、下午的炎热时间,尽量选在早晨或夜晚。(4)转群前应停食半日饲料,但要给予充足的饮水。(5)转群时应轻抓轻放,捉鸡时要抓鸡的双腿,严禁抓头、颈、翅等。装笼时不可装得过多,以防压死、闷死鸡。(6)转群后应注意鸡只因为不适应新环境而太过惊慌,可能有些鸡只腿、翅膀被鸡笼、铁条卡住导致饮水、吃料不便,如果不及时纠正有可能导致衰竭死亡,如鸡头被鸡笼卡住,往往会窒息死亡。(7)转群后应特别注意观察饮水及吃料是否正常。(8)转群后的换料过程应有3天过渡时间。(9)转群后鸡舍光照强度应暂时调弱一些,以便减少鸡只相互啄斗的现象,也可减少鸡群的应激反应。
(五)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至少做到在同一栋鸡舍内饲养同一批鸡,同时出栏。
www.gxny.gov.cn/2006/0329/140008-1.html 13K 2006-3-29 - 网络快照
附配方:
1.(0—5周龄):①鱼粉6%、豆粉24.7%、麸皮3%、玉米61.6%、次粉1.5%、添加剂3.2%(在市场上购买现成的,加入混匀即可。内含有维生素;微量元素如铜、铁、锌、碘、硒、锰、钴等;钙、盐;氨基酸等)
2.. 5周龄以上配方:鱼粉8%、豆粕19.%、麸皮2.5%、王米67%、油渣0.5%、添加剂3%,同上。
3. 产蛋期料配方:鱼粉3%、豆粉12%、麸皮7.8%、王米46.1%、米糠2%、酒糟4%、次粉22.1%、添加剂3%。同上

Ⅱ 小土鸡养殖技术

农村饲养的土鸡肉质好、味道鲜,深受消费者喜欢。但由于它生长速度慢(5个月才长大出栏),农户零星散养量不多,因而养殖者的总体经济效益不高,难增收致富。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开发农村土鸡产业,使土鸡长得快,肉质又好,户养量多呢?采用“优质高效养殖土鸡新技术”养殖土鸡,既能达到保持土鸡肉味特色,又有较快的增重速度(90~100天达1.5~2.0公斤)。现将技术要点介绍于下。
品种选择
土鸡,即本地鸡,有的叫草鸡。由于品种间相互杂交,因而鸡的羽毛色泽有 “黑、红、黄、白、麻”等,脚的皮肤也有黄色、黑色、灰白色等,市场消费也不一样。故要选养适宜当地消费市场的品种,就广东而言,三黄鸡、杏花鸡、麻鸡均是较好的品种。
温室育雏
修建“立体式网床”育雏温室,进行专业化规模育雏,农户养育成鸡成活率高、风险小、容易成功(能育雏的则可从育雏开始)。育雏中主要注意几点:
1. 室温:0~1周龄时为35~32℃,2~3周龄时为31~24℃,4周龄为23~20℃,也可在1周龄之后以每天降0.5℃。
2.相对湿度: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55%~65%,即10天之前为60%~65%,10天之后为55%~60%;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无刺鼻、熏眼的感觉。
3.补充光照:头5天可保持每天23小时的光照,以后为17小时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内)。
4.适时饮水和开食。小鸡应尽早开食和饮水,而且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在初次的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连用两天;第三天在饮水中加入0.02%~0.03%的高锰酸钾。
5.高密度育雏。在15天之前为60~70只/平方米,一般每批育雏在5000只(视养殖户对雏鸡的需求量来定育雏规模)。
“网、床、散”结合
养殖户应根据自己饲养的数量来适当改造鸡舍,要求室内地面为水泥地面,有窗户和地窗,使空气流通和采光充足,并做好网床或鸡笼,且以立体式三层为宜。网床的多少以养鸡的数量来定,一般按45~20只/平方米来计算(前期密度大一点)。
网床第一层离地面高40厘米,网床高30厘米,上下层之间的距离20厘米,一二层网床顶部应搁置承粪板(可用三层板)。网床的骨架部位用木材或白夹竹,网床四周和底部用1厘米×1厘米网目的塑料网固定好。料桶和饮水器均置于网床内。将庭院林地用尼龙网围起来,每隔2~3米远打一根桩柱,将尼龙网捆在桩柱上,靠地面的网边用泥土压实。所圈围场地的面积,一般以每只鸡不少于1.5平方米计算,越宽越好。
买回的脱温小鸡(已经过育雏的小鸡)至1公斤体重的阶段在网床内饲养,1公斤后至出栏期间在所圈围的院林地内放养(雨天和霜雪天不放入)。饲喂中,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网床内饲养,鸡活动范围小、鸡体能量消耗少,增重加快;鸡在圈围的院林地散养,能捕食野生杂草和生物昆虫,改变食物结构,肉质品味高(保持土鸡肉质的品味)。
日粮搭配
选择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于消耗的肉鸡全价颗粒料,再适当搭配其他的饲料养鸡,才能保证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加快增重速度和使鸡肉风味不变,因此要科学地搭配日粮。
育雏期,应选用肉鸡全价颗粒料,最初开食时要将饲料稍浸泡转化一下,并用手搓碎一点。脱温鸡至1公斤体重期间,则选用中鸡料,更换时应逐步替换,不能一次性全部更换,以免造成应激反应。同时,应添加5%~10%的完整谷粒(或小麦),并给予10%~15%的青绿饲料。
在庭院散养期间,选用大鸡全价颗粒料,日粮中还要加入10%~15%的完整谷粒(或小麦),添加15%~20%的青绿饲料。若光喂全价饲料,一来饲养成本高,效益不核算;二来鸡肉的肌间脂肪多,吃起来不爽口;三是无土鸡肉的独特风味,消费者不喜欢。添加适量的青绿饲料,一来可增加维生素的含量,二是可降低养殖成本,三可减少鸡肉的肌间脂肪含量。

Ⅲ 土鸡养殖技术

1、选择合适的场地
土鸡养殖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高燥、取水方便、远离村庄、交通便捷、树冠较小、果树稀疏的地方为宜。切忌沿江沿河密布鸡场,场与场间距不少于200米。利用山区自然屏障的优势,提倡一个山包一个场。
2、场地消毒
新场地,育雏室用100倍的毒菌清,或5%-10%石灰水,或1:600百毒杀、1:1200消毒威、2%烧碱等进行场地喷雾消毒;老场地,地面清扫冲洗,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用高锰酸钾14克/平方米加甲醛28亳升/平方米密闭熏蒸消毒1-2天(将饮水器、料桶等用具一起放入消毒)后,开启通风1-2天。
3、温度要求
温度是育雏成功与否关键。进雏鸡前,提早半天就应调节好温度,一般育雏舍温度控制在:0-1周龄32-33℃,以后每周降1-2℃,直到4周龄后方可脱温。观察温度是否适宜有二个办法:一是看温度表,二是看鸡群状况。当鸡群扎堆、紧靠热源、不断鸣叫、表明温度偏低;当鸡群远离热源、分布四周、不断张口呼吸,表明温度偏高;当鸡群分布均匀、活动自如、比较安静,表明温度较为适宜。
4、选择优质的鸡苗
养鸡成功与否鸡苗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江村黄、三黄鸡、广西麻鸡、浙大黄、固始鸡、仙居鸡、福建青鸡等中小型的迟速型鸡,以其对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活动量大、肉质上乘等特点,比较适合野外养殖。
要选择品种较纯、体质健壮的鸡苗。一般鸡群活泼、叫声有力、雏鸡头大、眼凸有神、挣扎有力、身体洁净、个体均匀、毛色一致的为优质的苗鸡。
为减少外来鸡带来病菌和做到品种纯正,最好能自留种鸡,自繁雏鸡。①种鸡选择毛色光亮、健壮、生长速度快的纯土鸡。母鸡体重1.6公斤左右,公鸡体重1.6~2.25公斤为宜,公母比为1:10,种鸡公母不宜用兄妹鸡。②农家采用母鸡孵化出雏方法时,为使雏鸡日龄统一,除做到喂料投放均匀,按时保质外,先孵的母鸡实行空孵(鸡窝内不放蛋),但空孵时间不宜超过7天。中大规模饲养时宜采用孵化器孵化出雏。
5、尽早开水
雏鸡第一次饮水叫开水。当雏鸡运到后,尽快将它送进育雏室(冬季尤其必要)让其自由饮水。对经长途运输或天热时的雏鸡,饮水中加0.9%葡萄糖生理盐水及速补;近距离的饮水中加0.01%-0.02%高锰酸钾。开水应早,要让80%以上的雏鸡同时饮到第一口水;对反应迟钝、蹲着不动的应人工调教,或拍手声刺激促进饮水。应当全天候供水。
6、适时开料
给雏鸡第一次投料为开料。开料时间应适当推迟,最适宜时间应在鸡出壳后24-36小时。也可根据雏鸡健康状况和外界气温情况来定,一般有85%的雏鸡具有食欲时为好。开料太早,容易引起雏鸡卵黄吸收不良而成僵鸡,导致育雏率降低及均匀度差的弊端。开料时最好选择颗粒度小、容易消化的配合饲料,或自己配料:玉米粉(或大米粉)500克拌两个熟蛋黄,免疫多维0.5g,保健液10毫升,与200毫升水混合拌匀,撒在报纸上让小鸡自由采食(此量为100只雏鸡第一天采食量,第二天加1倍)。昼夜喂6~8次。1周龄平均日给料标准12克/只。饲料应撒在尼龙布或团箕上使雏鸡容易吃到,应尽量做到少投勤添,以刺激雏鸡食欲,减少饲料浪费。各阶段土鸡饲料配方请参考本书前面介绍。 7、保健和低成本措施
7.1.开食时就将“保健液”拌入饲料中,让有益微生物在第一时间内进入鸡的肠道。使用量为5%。
7.2.第三天注射“一针肥”,每盒(12支24毫升)使用200毫升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稀释,注射鸡600-1000只,采用连续注射器进行胸部注射。
7.3.第2天开始,每两天在饮水中加入一次痢疾速治散(使用量为50公斤水中添加50g,种禽每周加入一次),每三天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一次“禽康宝”(150公斤饮水中添加100g,或300公斤饲料中添加100g)。种禽每周使用一次“禽康宝”。
7.4.坚持在饲料中添加“保健液”或“粗饲料降解剂”,保健液的添加比例一般为饲料的5%,“粗饲料降解剂”的添加比例为每包拌料400公斤,建议采用半干湿喂法(即饲料与水的比例为1:1),如果是规模化养殖不便进行拌半干湿喂法,可以采用将保健液饮水、将“粗饲料降解剂”与2公斤玉米混匀后拌入饲料中饲喂。如果采用发酵饲料,请参考发酵饲料的具体配制。
7.5.坚持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免疫多维,每2吨饲料中添加500g“金赛维”,或每1.5吨饮水中添加500g“金赛维”。饲料中都添加“生物催肥精”,从第一天开始饲喂就可添加,对家禽的催肥期间可以加大一倍用量。 7.6.温度高于25度时每两天,低于25°时每4天采用50~100倍的保健液对养殖栏舍、粪便进行喷雾,尽量少喷到家禽身体上。
7.7.高温季节每10~15天、其它季节20~25天、疾病高发期每3~7天对养殖场栏舍、房屋周围、粪水通道、拌料场地、器具等环境采用毒菌清20克兑水100公斤进行全面消毒。
7.8.为了降低饲料成本开支,在土鸡20天左右时逐步添加发酵饲料,由于土鸡饲养周期长、耐粗饲料能力强,发酵饲料的比例可以适当增加,具体比例请参考各种发酵饲料的使用比例。
8、适当的饲养密度
土鸡的饲养密度可稍大于快大鸡,一般一周龄内掌握在35只/平方米,以后每周降5只左右,直到四周龄脱温后方可放养。如果面积允许,天气晴朗温和,在25日龄时可以开始对土鸡进行放牧。
9、搞好免疫工作
土鸡饲养期较长,其免疫与室内饲养的快大鸡应有所区别,主要需做好:
9.1、选择优质疫苗。由于土鸡饲养期长,疫病威胁性大,故养户选购疫苗时,务必检查疫苗的有效期、批次、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发现破瓶、潮解、失效或有杂质者杜绝使用。应该到农业部门指定或大型孵化场的店家购买为好。
9.2、疫苗应足量使用。土鸡养殖其它方面都可以节省,唯独疫苗不能苛扣,应当足量使用。方法是:前期若饮水免疫量应加倍(即1000只鸡,用2000羽份疫苗),点滴免疫用1-1.5倍量;后期1.5-2倍量为宜。 9.3、合理的免疫程序。4-5日龄H120疫苗,8-10日龄Ⅱ系或L系疫苗,13-15日龄法氏囊疫苗和禽流感疫苗,25-26日龄法氏囊疫苗,28-30日龄I系疫苗和禽流感疫苗,32-34日龄H52疫苗。饲养期超过100天的,建议60-65日龄注射一次I系疫苗。
9.4、采取正确的免疫方法。前期由于鸡个体小、活动量不大,容易被抓,应提倡逐只滴鼻、点眼或滴口免疫,后期采取注射法,这样能确保雏鸡只只免疫到位,免疫效果确实,防止饮水免疫带来饮多饮少,甚至饮不到的弊端,造成免疫死角。 10、常见疾病防治
以预防为主,做到每天观察鸡群吃料、饮水情况。中鸡、大鸡在栖架上过夜,成排成对,各就各位,利于经常查看鸡粪,找出相对应的病鸡。另外,病鸡入舍飞不上栖架,当鸡群外出时,有病的鸡也不会飞离栖架,病重的鸡则会从栖架上摔下来,据此查找病鸡。发现病鸡立即隔离,清粪工作每周1次,雨雪天气严禁放牧,以免打湿鸡羽,使鸡受凉感冒。放牧场地应事先检查,发现死动物立即远弃,以防鸡群中毒。

Ⅳ 重庆土鸡养殖技术

土鸡散养技术建造一个鸡场,首先要考虑选址问题,而选址,又必须根据鸡场的饲养规模和饲养性质(饲养商品肉鸡、商品蛋鸡还是种鸡等)而定,场地选择是否得当,关系到卫生防疫、鸡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关系到养鸡的成败和效益。场地选择要考虑综合性因素,如面积、地势、土壤、朝向、交通、水源、电源、防疫条件、自然灾害及经济环境等,一般场地选择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1)有利于防疫。养鸡场地不宜选择在人烟稠密的居民住宅区或工厂集中地,不宜选择在交通来往频繁的地方,不宜选择在畜禽贸易场所附近;宜选择在较偏远而车辆又能达到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不易受疫病传染,有利于防疫。
(2)场地宜在高朗、干爽、排水良好的地方。如在平原地带,要选地势高燥、稍向南或东南倾斜的地方;如在山地丘陵地区,则宜选择南坡,倾斜度在20度角以下。这样的地方便于排水和接纳阳光,冬暖夏凉。场地内最好有鱼塘,以利排污,并进行废物利用,综合经营。
(3)场地内要有遮荫。场地内宜有翠竹、绿树遮荫及草地,以利于鸡只活动。
(4)场地要有水源和电源。鸡场需要用水和用电,故必须要有水源和电源。水源最好为自来水,如无自来水,则要选在地下水资源丰富、适合于打井的地方,而且水质要符合卫生要求。
(5)场地范围内要圈得住。场地内要独立自成封闭体系(用竹子或用砖砌围墙围住),以防止外人随便进入,防止外界畜禽、野兽随便进入。又:{一)远离城镇、交通主干线,远离化工厂、屠宰厂、肉联厂、医院、居民区。
(二)选择深山草地,没有传染病,空气好、地质好、水质好,杂草树木多,没有或很少农田,不用或几乎不用农业化肥,居住松散区域散养。
(三)较平坦向阳有水原且出水畅通,能通车、通电,能铖害鸡的野生动物少。
(四)育雏室建造地址:选地势高燥,向阳避水离成的鸡舍较远上风头。
(五)成鸡舍建造地址:地势高燥,向阳避风。周围有较广阔的平坦地段。而且接近整个鸡觅食运动场的中间。(一般10-20亩场地养500只左右,建一个舍为一个饲养区为宜)
(六)饲料室建造址:应在整个场址的入口,地势高燥,通风,出水畅通,交通方便的地方。
(七)生活区要选在入口处,但必须与饲养区隔离开。如果还想了解其他的,可以到中国畜牧街网上看看

Ⅳ 土鸡养殖技术

土鸡长势慢,养殖来周期自长,但由于土鸡的肉质好,味道鲜美,所以卖价也比较高,所以在养殖土鸡的时候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土小鸡脱温的时候,和养快大肉鸡没有什么区别。但养土鸡,必须要采用散养的方式养殖,否则就不叫土鸡,所以养土鸡就必须有足够宽的放养场地,而且还是排水良好的稀疏林地,最好为缓坡,一般每1000只土鸡需要2亩以上的放养场地。
二、土鸡的养殖周期长,至少需要五个月才能出栏上市,一个场地一年最快也只能养两批鸡,或者两年三批鸡,所以要有好几个圈舍周转养殖。一则避免场地消毒带来的困扰,二则避免因为过度放牧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但同时也要注意,做疫苗的时候不能像普通快大肉鸡那样简单。
三、由于土鸡的养殖周期长,进鸡苗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半年过后的市场的销路问题,既不要错过一次赚钱的机会,也不要因为考虑不周造成成鸡积压,导致资金周转不灵或者亏损。
四、你可能是刚入行或者准备考虑入行的人吧,土鸡的价位虽然高,但是销售量不可能和快大型肉鸡做比较,如果是刚开始做,一定要认认真真的做好市场调查,然后针对这些资料进行评估,针对你要面对的市场看看能做多大的规模,待站稳脚跟后在逐步扩大。

Ⅵ 土鸡养殖技术如何把土鸡养好自生源帮你忙

农村饲养的土鸡肉质好、味道鲜,深受消费者喜欢。但由于它生长速度慢(5个月才长大出栏),农户零星散养量不多,因而养殖者的总体经济效益不高,难增收致富。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开发农村土鸡产业,使土鸡长得快,肉质又好,户养量多呢?采用“优质高效养殖土鸡新技术”养殖土鸡,既能达到保持土鸡肉味特色,又有较快的增重速度(90—100天达1.5—2.0公斤),农户如果养鸡多,每只鸡能获利8—10元。

现将技术要点介绍于下: 品种选择 土鸡,即本地鸡,有的叫草鸡。由于品种间相互杂交,因而鸡的羽毛色泽有 “黑、红、黄、白、麻”等,脚的皮肤也有黄色、黑色、灰白色等,市场消费也不一样。故要选养适宜当地消费市场的品种,就广东而言,三黄鸡、杏花鸡、麻鸡均是较好的品种。 温室育雏 修建“立体式网床”育雏温室,进行专业化规模育雏,农户养育成鸡成活率高、风险小、容易成功(能育雏的则可从育雏开始)。

育雏中主要注意几点:

① 室温:0—1周龄时为35—32℃,2—3周龄时为31—24℃,4周龄为23—20℃,也可在1周龄之后以每天降0.5℃。

②相对湿度: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55%—65%,即10天之前为60—65%,10天之后为55%—60%;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无刺鼻、熏眼的感觉。

③补充光照:头5天可保持每天23小时的光照,以后为17小时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内)。

④适时饮水和开食。小鸡应尽早开食和饮水,而且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在初次的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连用两天;第三天在饮水中加入0.02%—0.03%的高锰酸钾。

⑤高密度育雏。在15天之前为60—70只/平方米,一般每批育雏在5000只以上(视养殖户对雏鸡的需求量来定育雏规模)。 “网、床、散”结合 养殖户应根据自己饲养的数量来适当改造鸡舍,要求室内地面为水泥地面,有窗户和地窗,使空气流通和采光充足。并做好网床或鸡笼,立体式三层为宜。网床的多少以养鸡的数量来定,一般按45—20只/平方米来计算(前期密度大一点)。网床第一层离地面高40厘米,网床高30厘米,上下层之间的距离20厘米,一二层网床顶部应搁置承粪板(可用三层板),网床的骨架部位用木材或白夹竹,网床四周和底部用1厘米×1厘米网目的塑料网固定好,料桶和饮水器均置于网床内。将庭院林地用尼龙网围起来,每隔2—3米远打一根桩柱,将尼龙网捆在桩柱上,靠地面的网边用泥土压实。所圈围场地的面积,一般以每只鸡不少于1.5平方米计算,越宽越好。买回的脱温小鸡(已经过育雏的小鸡)至1公斤体重的阶段在网床内饲养,1公斤后至出栏期间在所圈围的院林地内放养(雨天和霜雪天不放入),饲喂中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网床内饲养,鸡活动范围小、鸡体能量消耗少,增重加快;鸡在圈围的院林地散养,能捕食野生杂草和生物昆虫,改变食物结构,肉质品味高(保持土鸡肉质的品味)。

日粮搭配 选择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于消耗的肉鸡全价颗粒料,再适当搭配其他的饲料养鸡,才能保证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加快增重速度和鸡肉风味不变的目的。因此,要科学地搭配日粮。育雏期,应选用肉鸡全价颗粒料,最初开食时要将饲料稍浸泡转化一下,并用手搓碎一点。脱温鸡至1公斤体重期间,则选用中鸡料,更换时应逐步替换,不能一次性全部更换,以免造成应激反应。同时,应添加5%—10%的完整谷粒(或小麦),并给予10%—15%的青绿饲料。在庭院散养期间,选用大鸡全价颗粒料,日粮中还要加入10%—15%的完整谷粒(或小麦),添加15%—20%的青绿饲料。若光喂全价饲料,一来饲养成本高,效益不合算;二来鸡肉的肌间脂肪多,吃起来不爽口;三是无土鸡肉的独特风味,消费者不喜欢。添加适量的青绿饲料,一来可增加维生素的含量,二是可降低养殖成本,三可减少鸡肉的肌间脂肪含量。

消毒免疫 做好鸡的免疫接种和消毒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这是规模养鸡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搞好免疫接种和消毒防疫工作,减少鸡的死亡,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率。对土鸡的免疫程序,应结合生产的性质(商品肉仔鸡)而定,最好是按肉鸡的免疫程序来参照进行,即1日龄的雏鸡免疫接种马立克氏疫苗(无条件时也可不搞,这主要是在孵化场搞);6—7日龄的鸡用鸡新城疫ⅳ系苗(或v4苗)、法氏囊b87苗、传支h120苗等混合饮水免疫;24—28日龄用鸡新城疫ⅱ系苗饮水免疫一次;60日龄再用鸡新城疫ⅰ系苗注射接种一次,以后不再免疫接种。同时,在饲料饮水中添加一些药物预防疾病的发生,在2—7日龄添加0.02%的痢特灵和0.01%的土霉素或青霉素、庆大霉素等,13—17日龄又重复用上述药物;19—90日龄在饲料中添加氯苯、抗球王等抗球虫的药,进行驱虫、鸡舍每天要清扫干净,

Ⅶ 土鸡养殖的方法

鸡的放养训练是饲养中的关键环节,要从幼雏抓起。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左右,此时改为有草地、有围栏的场地散养,有目的地训练鸡条件反射,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回来吃食饮水。

此时应抓住时机训练鸡群觅食饲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经过约4~6周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高。鸡个体重达到500克左右时,已具备了放养的基本条件,可以把鸡群散放到预先圈定的放牧场地,开始鸡的自然生态饲养,让鸡群在开阔的山野各展其能,自由自在地捕捉昆虫,寻觅草子,啄食嫩草。

土鸡的生长期以放养为主,大部分时间在野外活动,且生态鸡生长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4~5个月,随时都有可能传染各种疾病。为此,必须切实做好鸡的免疫接种工作。鸡疫病防治“重”在防,“贵”在早,从出雏以后的第一天就要接种鸡马立克氏疫苗。

同时,要在兽医的指导下,做好鸡新城疫、鸡支气管炎、禽流感、禽霍乱、法氏囊、鸡痘等疫苗的防疫注射。此外,还要注意及时做好其他疾病的防控和治疗,以保障生态鸡健壮成长。

(7)重庆市土鸡养殖技术培训学校扩展阅读

土鸡病毒病的防治

鸡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呼吸艰难、腹泻、粪便呈绿色、精神沉郁及神经症状、头部和面部肿大、产蛋终止等,敏感鸡群死亡率高达50%~70%。

预防措施:雏鸡7~10日龄用新支二联四价疫苗饮水或滴鼻首免,18日龄二免,60日龄以上用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每次做疫苗前后要用七味抗毒饮饮水,可以有效提高疫苗免疫力和机体抗病力,平时用恒杰康拌料,减少新城疫的发病率)。

鸡痘由鸡痘病毒引起,病鸡身体各个部位可见结痂,喉型鸡痘可见口腔、食道气管黏膜溃疡或黄白色病灶。

预防措施:14~21日龄用鸡痘疫苗刺种。

传染性法氏囊炎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病症为病鸡排白色或浅绿色稀粪,精神委靡,头下垂,眼睑闭合,羽毛疏松下垂,最后极度衰竭脱水而死。

预防措施:14~21日龄用法氏囊弱毒苗饮水,水中加2%的脱脂奶粉;做苗后连续用速效囊病宁饮水,可减少疫苗的应激反应,并可控制法氏囊病的发病率。

Ⅷ 土鸡养殖技术

土鸡养殖中快速增重方法
一、按1:200的比例将蜂蜜与百益宝em原液200倍稀释液混合给鸡饮食。连饮半个月,可快速催肥。
二、取肉桂粉45%、干姜粉25%、甘草粉8%、茴香粉7%、熟黄豆7%、硫酸铁8%,混合加适量水拌入饲料中,每只鸡每天喂0.5克,2天喂1次,连喂2个月。
土鸡科学饲养技术

土鸡,一般放养在山野林间、果园,有别于笼养的肉鸡、蛋鸡,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土鸡科学饲养技术有以下关键点:

一、饲养密度要适中。雏鸡进入育雏室,第一周50只/平方米,且隔开为一群,在弹性塑料网上或竹编网上铺新鲜干净的干稻草。铺草厚度以雏鸡粪便能从其空隙中落到地上为宜。第二周40只/平方米,撤去铺草,使鸡粪直接通过网眼落到地上。第三周30只/平方米,之后为10只/平方米。

二、日龄、强弱、大小、公母分群饲养雏鸡。

三、鸡舍温度要适宜。第一周为32℃,以后每周降2.5℃,至自然温度21℃时脱温。

四、采用1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的4小时周期间隙光照法,使鸡的活动与休息适量,促进土鸡的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节约电费。光照强度参照白天采光窗的光照强度。

土鸡放牧的相关问题
土鸡,家禽的一种。放养土鸡肉质细腻、味美、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有别于笼养的肉鸡、蛋鸡,深受人们的喜爱。林果园地、天然草场面积广阔,天然饲料资源非常丰富,为土鸡放牧饲养提供了优良的地理条件。土鸡放牧的相关问题有:

一、土鸡放牧的时间。在育雏室内育雏30~40天转入大棚饲养。一般夏季30日龄、春季45日龄、寒冬65日龄开始放牧。

二、土鸡放牧的场地。宜选择地势干燥、避风向阳、环境安静、饮水方便、无污染、无兽害的果园、茶园、竹木林地或玉米地等,这样鸡既可以吃园内的虫草,又可以给作物补充有机肥。

三、应在放牧场地建避雨棚、沙池等,让鸡休息、沙浴。

四、土鸡放牧的规模。每群规模以600~1000只为宜。为了便于集中管理,牧场周围应用尼龙网围好。这样让鸡在地里刨食,没有约束。

五、土鸡白天放牧,每天只需在地里撒1次饲料,晚上赶进棚舍。

养鸡中的光色禁忌
饲养实践表明,红光、绿光、蓝光等光色,对鸡的生理机能和生长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不仅影响鸡的生长和增重,又可降低鸡的产蛋率。因此,必须注意养鸡中的光色禁忌,规避某些光色对鸡群的危害,提高养鸡效益。

一、红光

红光对处于生长以育阶段的雏鸡和青年鸡,有抑制生长速度和推迟性成熟的影响。红光对种公鸡的性功能不利影响,使种蛋受精率降低。

二、绿光

绿光对成年母鸡的产蛋性能有抑制作用,可使产蛋率下降,产蛋高峰期缩短,种蛋质量降低,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低下。

三、蓝光
蓝色光线容易诱发鸡啄癖,降低各年龄阶段鸡群的抗病力,并可使成年母鸡产蛋率下降。

四、黄光

黄光可降低成年母鸡产蛋率,种母鸡降低受精率。黄光也会诱发鸡啄癖。

此外,饲养员常换服饰色彩,也会对鸡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养鸡者除了不穿光色禁忌的外衣,也不宜随意换穿服装。
春季养鸡必备药物

春季养鸡要做到有病早治,无病先防,因为鸡在春季发病率较高。养鸡场(户)要常备药物,以便于及时防治。春季养鸡必备药物有:

高锰酸钾。用0.1%~0.5%的高锰酸钾溶液,可作鸡口腔粘膜冲洗用。也可适量混于饮水中让鸡饮用,作消化道消炎杀菌用。

漂白粉。用于鸡舍、场地、粪便、饲槽等消毒。

生石灰。用于舍内及运动场所撒布消毒,尤其是饲养人员经常出入的舍门及运动场门过道等处,应撒布生石灰消毒。

土霉素。是消炎常备药。

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强大的抑菌作用。每只鸡用2~4万单位,幼鸡1~5千单位,拌入饲料中饲喂可防治球虫病。成鸡每周每百只用4支80万单位的青霉素混于饮水中喂给,可防治鸡霍乱的发生。

痢特灵。用于鸡下痢、肠炎及拉稀等症,每只每次喂药半片,效果十分显著。

百喘硼。用于鸡气管炎,患病鸡每只投喂1片即可见效,并可很快痊愈。去痛片。用于鸡感冒,每只病鸡喂服1片,效果很好。

消炎粉。用于外伤感染部位消炎。

龙胆紫(紫药水)。用于治疗创伤、湿疹、溃疡、啄伤等。
四月份的气候特点及养鸡要点

四月份以来,大多数地区持续阴雨,长期的阴雨天气对于生产设施较为简陋的农村养鸡生产有其不利因素。在阴雨、低温、高湿环境下,农民要想养好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保温育雏

育雏温度要求刚出壳雏鸡34—35℃,1周龄时下降到32℃,以后每周下降2—3℃,4—5周龄时的育雏温度接近自然温度即可(20℃左右)。

②科学饲养管理
初生雏鸡出壳后5小时左右可先让其饮水,饮水最好为20℃左右的温凉开水,有条件时最初3天内可在水中加入5%的食糖。农村养鸡为了让鸡饮清洁的饮水,一是饮水宜用井水或自来水,二是宜自制真空饮水器,防止饮水污染。初生雏鸡出壳15小时后可喂饲料,也可在最初3日内,用蒸煮半熟的米饭拌熟鸡蛋黄,3日龄以后直接喂配合饲料。饲养雏鸡要少喂多餐,第一周日喂6—8次,以后渐减饲喂次数。时常保持有清洁饮水供给。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可自配料养鸡。春夏季节气温逐渐升高,加之下雨湿度大,饲料易发霉和变质。用来喂鸡的饲料不能霉变。一次配的饲料或购进饲料不能过多,以5—7天用完为宜。圈养鸡则场地要求带有一定坡度,以利于排水,防止蚊蝇及病原滋生。放牧养鸡要注意防鸡农药中毒。周围农田施农药后,应将鸡圈起关养5—7天后再行放牧。此外鸡具有喜干怕湿的特点,阴雨连绵,养鸡数量较多时宜搭建简易鸡棚作鸡舍,其方法类似于蔬菜大棚。

③加强疫病防治

5—7日龄雏鸡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10倍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稀释后点眼或滴鼻,30—35日龄用新城疫Ⅳ系苗饮水或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同时把鸡痘疫苗稀释后用钢笔蘸疫苗在翅内腋下无毛处刺种1—2次。70日龄左右用新城疫Ⅰ系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此外有些地方还有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马立克等病流行。这些疫苗接种与否,应与当地畜牧兽医站取得联系后,视情况再作决定。农村养鸡因环境卫生差,加之农村抱房孵鸡消毒不够彻底和多雨潮湿,防止鸡群发病除接种疫苗外,还要重点做好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病和鸡球虫病的防治。1—70日龄内可在饲料中交替使用0.1%土霉素、 0.02%氟哌酸、万分之二的痢特灵拌料防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病。发病时可用5—10%的恩诺沙星注射治疗或用盐酸恩诺沙星0.5克加水20公斤让鸡饮水。7日龄后,用克球粉、百球清、球净、三字球虫粉等抗球虫药拌料,每种用药4—5天,停药3—4天,交替用药。

阅读全文

与重庆市土鸡养殖技术培训学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