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技能课程 > 苹果种植技术培训总结

苹果种植技术培训总结

发布时间:2021-01-11 15:24:59

㈠ 苹果种植技术

地面灌溉

大水漫灌和长畦通灌,都是很浪费水的,尤其在果园生草条件下,水流受草的阻挡,离水源远近不同的地段,灌溉量差异很大。应当禁止漫灌和长畦通灌,推行以下节水的地面灌溉方式:
①小畦灌溉。可以一株果树一畦,或2~4株果树一畦,畦越小,越节水。小畦灌溉须修筑主渠、支渠和毛渠,影响果园机械作业,适于家庭承包的小果园。也可用软塑料管代替支渠、毛渠,原渠道占地可稍垫高,以便行走机械,克服畦埂与渠埂多而影响机械作业的缺点,且省水,值得提倡,但软管要接在有一定压力的水龙头上,有的果园与管道喷药同用一个供水系统,也十分方便。
②细流沟灌6即行间临时灌溉时由机械开多条沟灌水。随开沟随灌水,并及时覆土保墒。

滴灌

滴灌是滴水灌溉的简称,在水源处把水过滤、加压,经过管道系统把水输至每株果树树冠下,由几个滴头将水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人土中。水源启开后所有滴头同时等量地滴水灌溉。这种供水方式,使果树根系周围土壤湿润,而果树株行间保持相对干燥。滴灌有许多优点:省水,是喷灌量的1/2,是地面漫灌量的1/3甚至更少;不需要整地;果树生长结果好,产量高,品质优;管理省工,效率高。滴灌需要较高的物力投入,对水质要求也严,这是目前大面积推广滴灌的限制因素。

喷灌

喷灌即喷洒水灌溉,利用水泵和管道系统,在一定压力下把水经喷头喷洒到空中,散为细小水滴,像下雨一样地灌溉。喷灌的优点,也是节水,不需要整地,果实产量高、品质优,灌溉效率高;喷灌还有利于改善果园小气候。喷灌也是一次需要投入较高的物力,而且在多风地区灌溉效率受一定影响。喷灌按竖管上喷头的高度分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喷头高于树冠的,每个喷头控制的灌溉面积较大,多用高压喷头;一种是喷头在树冠中部,每个喷头只控制相邻4株树的一部分灌溉面积,用中压喷头;另一种是喷头在树冠下,一株树要多个小喷头,每个喷头控制的灌溉面积很小,这种低喷灌又称微喷,只用低压喷头。微喷一般不受风力的影响,比中、高喷灌更省水。

灌溉时期和最低量

苹果园灌溉的最佳时期和果园灌溉的最低量是果园灌水中优先考虑的因素。我国苹果主要产区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在550~750毫米之间,年内季节分布不合理,主要是秋末至夏初漫长的8~9个月降雨极少,土壤和大气干旱严重。苹果春季新梢生长初期,又值坐果和幼果期,是需水临界期,即关键需水期。
灌溉的最佳时期,如果一年2次,应当在落花后坐果期一次,秋末冬初一次(冻水);如果一年灌溉3次,可在第一次灌溉后4~6周时加一次。春季花前和花期尽量不灌溉,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坐果。秋末冬初灌溉之后,应有良好的保墒措施,尽量使这次水维持到春季还起作用。
果园灌溉的最低量,是从一定干旱对果树生长结果有利和节水考虑的,主要依据是土壤含水量。适于苹果树生长的土壤含水量是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60%为下限。不同质地的土壤,其田间持水量(水分占土壤干重的百分数)差异很大,黏土约45%,黏壤土40%,沙壤土28%,沙土仅5%~8%。最低灌溉量,应使50―100厘米厚的土壤湿度达到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0%以上,并应保持一定时间。
土壤中水分减少到不能移动时,植物吸收和利用土壤水分也开始困难,这时的土壤含水量称水分当量。几种土壤在水分当量附近时的灌溉量可作为果园最低量,最理想的灌溉量如表,以作参考,一般在雨季前的灌溉量不宜大,而雨季后干旱时灌溉量应大些。

灌水量计算法

灌水量一般以达到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其计算公式如下:
灌水量(吨)=灌水面积(平方米)×树冠覆盖率(%)×灌水深度(米)×土壤容重×[要求土壤含水量(%)-实际土壤含水量(%)]
灌水深度:未结果幼树为0.5米,结果初期树为0.7米,盛果期树为0.9米。
树冠覆盖率:暂定为100%。
土壤容重:细沙土为1.45,沙壤土为1.36,轻壤土或中壤土为1.40,重壤土为
1.38,黏土为1.30。要求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的60%~80%):细沙土为15.2,沙壤土为20,轻壤土或中壤土为20.8,重壤土为20.8,黏土为22.4。

经验法

经验法是果园灌水时,根据当地果园的土质、树种、干旱程度、灌水方式及历年灌水经验来确定当地果园的灌水量。其中果园要求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的
60%~80%)可根据以下经验进行判断。
当土壤类型为细沙土或沙壤土时,若手捏土感觉干燥无凉意,则土壤含水量在3%~4%,属于干墒;若手捏土稍感湿意,则土壤含水量在6%~8%,属于灰墒;若手捏土明显感到湿润,则土壤含水量在10%~12%,属于黄墒;若手捏土可成团,手上有水湿痕迹,则土壤含水量在14%~16%,属于褐墒;若手握土时可挤出水迹,则土壤含水量在
18%~20%,属于黑墒。
当土壤类型为轻壤土或中壤土时,若手捏土感觉干燥无凉意,则土壤含水量在4%~6%,属于干墒;若手捏土稍感湿意,则土壤含水量在8%~10%,属于灰墒;若手捏土明显感到湿润,则土壤含水量在12%~14%,属于黄墒;若手捏土可成团,手上有水湿痕迹,则土壤含水量在16%~18%,属于褐墒;若手握土时可挤出水迹,则土壤含水量在20%~22%,属于黑墒。
当土壤类型为重壤土或黏土时,若手捏土感觉干无凉意,则土壤含水量在6%~8%,属于干墒;若手捏土稍感湿意,则土壤含水量在10%~12%,属于灰墒;若手捏土明显感到湿润,则土壤含量水量在14%~16%,属于黄墒;若手捏土可成团,手上有水湿痕迹,则土壤含水量在18%~20%,属于褐墒;若手握土时可挤出水迹,则土壤含水量在22%~24%,属于黑墒。

灌溉施肥

灌溉施肥是将肥料通过灌溉系统(喷灌、微量灌溉、滴灌)进行果园施肥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均较重视,并开展了一些研究与生产试验。
灌溉施肥具有的特点和好处:
①肥料要素已呈溶解状态,因而比肥料直接施于地表能更快地为根系所吸收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据澳大利亚报道,与地面灌溉相比,滴灌施肥可节省肥料(氮月巴)44%~
57%,喷灌施肥可节省11%~29%。
②灌溉时期有高度的灵活性,可完全根据果树的需要而安排。
③在土壤中养分分布均匀,既不会伤根,又不会影响耕作层土壤结构。
④能节省施肥的费用和劳力。灌溉施肥尤对树冠交接的成年果园和密植果园更为适用。据国外报道,对甜橙幼树滴灌施氮或施氮磷钾肥效果良好。有的试验表明,在微量灌溉施肥中,果实含酸量降低明显,而对果实产量、大小及品质的影响与肥料直接施用的差异不明显。
灌溉施肥还须注意的问题:
①喷头或滴灌头堵塞是灌溉施肥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施用可溶性肥料。
②两种以上的肥料混合施用,必须防止相互间的化学作用,以免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如硝酸镁与磷、氨肥混用会生成不溶性的磷酸铵镁。
③灌溉施肥用水的酸碱度以中性为宜,如碱性强的水能与磷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磷酸钙,会降低多种金属元素的有效性,严重影响施用效果。

施用量及配合比例

不同年份基肥用量:中国各地实践表明,基肥施用量如按树龄计,每增1年,有机肥施用量宜增加15千克。如按产量计,产量22
500千克/公顷以下时,l千克果实施有机质肥料1.5千克;产量22
500千克松顷以上时,1千克果实施用2.5千克有机质肥料。基肥施用量,应占全年总施肥量的70%以上。施用时,应按优质、丰产的平衡施肥要求,适量配合施用磷、钾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
三要素施用量及比例:采集了日本、美国、前苏联及我国三要素施用量比例,。同样乔砧苹果树,在我国以清耕为主的耕作条件下,施肥量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追肥数量:据经验认为每生产100千克果实,需施纯氮0.8―1千克,约合尿素2千克。氮:磷:钾一般比例为1:0.5:l为宜,不同土壤、树势及栽培方式作某些调整。
根处追肥种类及剂量:苹果树通常采用的追施时期、种类和剂量。可以看出,在生长季的前期,以施氮为主,尿素浓度宜为0.3%~0.4%;生长季后半期,以施磷、钾为主,磷酸二氢钾浓度宜为0.3%
~0.5%,尿素可为0.5%~0.7%。

田间肥料试验法

为了准确地确定施肥量,应当在一定气候和栽培技术条件下,在不同生态地区选择代表性的土壤,分别对不同生物学年龄时期的果树种类、品种进行定点定位的田间施肥试验,一般包括施肥量、施肥期和肥料种类、比例的试验。其施肥量试验的水平数通常应在5个以上,以观察整个肥料效应范围,反映在该条件下施肥量与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确定不同条件下的经济有效施肥量标准,这是确定果树施肥的基本方法和基础。

土壤施肥

是苹果园人工施肥的主要方式,有机肥和多数无机肥(化肥)用土壤施肥的方式。土壤施肥应施人土表层以下,这样利于根系的吸收,也可以减少肥料的损失。有些化肥是易挥发性的;不埋入土中,损失很大。如碳酸氢铵,撒在地表面,一天损失7096,土壤越干旱损失越大。硫酸铵试验,施人,土表层以下1厘米、2厘米、3厘米,比施在土层表面减少的损失分别为36%、52%和60%。生草园特别是全园生草条件下的土壤施肥,应当施人土壤表层以下,或全园撒施,随即灌溉,以减少肥料的损失。土壤施肥,在清耕园或带状生草园的非生草地段,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环状(轮状)施肥。环状沟应开于树冠外缘投影下,施肥量大时沟可挖宽挖深一些。施肥后及时覆土。适于幼树和初结果树,太密植的树不宜用。
②放射沟(辐射状)施肥。由树冠下向外开沟,里面一端起自树冠外缘投影下稍内,外面一端延伸到树冠外缘投影以外。沟的条数4~8条,宽与深由肥料多少而定。施肥后覆土。这种施肥方法伤根少,能促进根系吸收,适于成年树,太密植的树也不宜用。第二年施肥时,沟的位置应错开。
③全园施肥。先把肥料全园铺撒开,用耧耙与土混合或翻人土中。生草条件下,把肥撤在草上即可。全园施肥后配合灌溉,效率高。这种方法施肥面积大,利于根系吸收,适于成年树、密植树。
④条沟施肥。果树行间顺行向开沟,可开多条,随开沟随施肥,及时覆土。此法便于机械或畜力作业。国外许多果园用此法施肥,效率高,但要求果园地面平坦,条沟作业与流水方便。

根外施肥

包括枝干涂抹或喷施、枝干注射、果实浸泡和叶面喷施。生产上以叶面喷施的方法最常用。
枝干涂抹或喷施,适于给苹果树补充铁、锌等微量元素,可与冬季树干涂白结合一起做,方法是白灰浆中加入硫酸亚铁或硫酸锌,浓度可以比叶面喷施高些。树皮可以吸收营养元素,但效率不高;经雨淋,树干上的肥料渐向树皮内渗入一些,或冲淋到树冠下土壤中,再经根系吸收一些。枝干注射可用高压喷药机加上改装的注射器,先向树干上打钻孔,再由注射器向树干中强力注射。用于注射硫酸亚铁(1%~4%)和螯合铁(0.05%~
0.10%)防治缺铁症,同时加入硼酸、硫酸锌,也有效果。凡是缺素均与土壤条件有关,在依靠土壤施肥效果不好的情况下,用树干注射效果佳。

菌肥

果树体内外都存在许多微生物,其中不少是有益的,我们可通过筛选应用有益微生物为果树的生长发育、提高质量、增进抗性奠定良好基础。菌肥的主要作用有:
①改变根量,由细菌产生的IAA、GA、CTK使植物次生根增殖,增加有效根量。
②软化细胞壁,细菌产生的半聚糖醛酸转化酶(PATA)可软化根系细胞壁,从而促进营养吸收。
③产生转铁产物,细菌产生的转铁产物可聚合或螯合土壤铁,使之成为对果树更有效的物质。
④增加磷的有效性,细菌分泌出增加石灰性土壤中磷有效性的酸性物和螯合物。
⑤阻止病害,细菌改变根际环境,从而抑制根系病原体的竞争力。

气体肥料

在保护栽培的条件下或者一定的生产栽培条件下,二氧化碳(C02)浓度决定光合作用强度。在光照充分、温度较高时(28℃),CO2浓度从通常的300微升/升增加到1000―2400微升/升,可使光合作用提高2倍。所以,栽培果树或者蔬菜使用C02,对于提高产量具有极显著的作用。
施用CO2有多种方法:
①将叫干冰放于果树作物的地表。
②施用罐装气态的或液态的C02。
③可从燃烧枯木枝干、天然气、燃料油和丙烷获得,但要防止内含有毒物质。
④像美国、澳大利亚的果园一样利用防寒的大风扇,于8~11小时和15~17小时开动,改善CO2因光合作用造成的分布不平衡状况。
⑤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据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报道,板栗园施马粪,地面释放出的CO2:浓度提高了142%,光合强度提高54%。试验证明,天然气作肥料,既提高地力,又避免土壤板结。试验地3年后好气性细菌数增加50倍以上,且比化肥投资减少。

无机肥

国外发达的国家主张有机农业,普遍反对施用化肥而要求施用有机肥。理由是施用化肥会造成污染,使地力下降,加重水土流失和增加能量消耗。但施化肥对于永久性的果树来说是必需的,因果树吸收的矿质营养元素都必须是无机形态时方能为果树利用。植物吸收这些营养元素后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各种有机物,供动物和人类利用。所剩余的有机质也必须通过腐生生物分解为无机形态后,方可被果树吸收利用。
当有机质分解形成的矿质元素和来自岩石土壤、空气、雨水的矿质元素不能满足果树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需要时,合理增施化肥是完全符合自然规律的仿生栽培措施。这种措施基础一旦失去就会使果树生长失调,最终导致果树减产降质。土壤板结,土壤冲刷加剧的现象,并非完全因施用化肥引起,而主要是由于使用化肥后减少或不施有机肥以及灌溉不当所造成。在有机质充分归还土壤的前提下,即使长期施用化肥也不会因破坏土壤结构,而加剧水土流失。
关于化肥施用后造成土壤环境污染的问题,其一是某些元素施用过量,如硝态氮过量施用就会产生NO2-,这可以从减少过量施用或者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加以调节解决。其二是在化肥生产中尽量减少有毒物杂质,如化肥中的镉等有毒物质,需要在制造中消除。在化肥的施用中,特别是氮肥,能量消耗多,这可通过利用菌肥来减少化肥用量,从而得以解决。

养分平衡法

养分平衡法是以李比希的归还学说为基础,其原理是著名的土壤化学家曲劳(Truog)于1960年首次提出的,后为司坦福(Stanford)所发展并试用于生产实践。其含意是,根据果树需肥量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平衡。即测出果树各器官一年中从土壤中吸收的各营养元素数量,减去土壤的天然供给量,再考虑肥料的损失,所算出的结果就是该植株的施肥量。计算公式如下:
某营养元素的施用量=(植物全年吸收肥料元素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
土壤供肥量受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通常可以通过田间试验来确定。一般采用抽减法,即设置的肥料试验处理,包括有分别不施其中某一种养分、施用三要素完全肥料和不施肥的处理,然后根据未施某一种养分处理的产量计算该养分的土壤供胞量。据日本资料介绍,氮的土壤供肥量约相当于植株年吸收量的方法,磷、钾的土壤供肥量约相当于植株年吸收量的1/Q。果树对肥料的利用率,氮为50%,磷约为30%,钾约为40%。这样可按上述公式分别许算出各营养元素的施用量。例如,25年生苹果植株,年周期内各器官生长对养分的吸收总量为,氮(N)903克、磷(P205)128克、钾(K20)883克。则
氮施用量=〔903-(903×0.3)〕/50%=1204.0克
同样算出磷的施用量为213.3克,钾的施用量为1103.7克。
上述植株对养分的吸收量是按一年产生的新梢、花、果、根及树体增长部分所含有的养分总量计算,尚未包括树体由老化器官再分配利用的养分量,因此,计算所得出的年养分吸收量及该养分的施用量均略为偏高。

营养诊断法

所谓果树的营养诊断,是应用化学分析或其他方法,揭示果树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养分变化的规律,对果树不同生育阶段的营养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即通过诊断,判断果树在生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营养元素的缺乏、适量、过剩及其相互关系,以指导果园施肥或改进其他管理措施的一项技术。
20世纪50年代以前,苹果营养诊断多采用外部形态症状鉴别,其后叶分析法开始使用。叶分析是指用化学或仪器分析的方法,对果树叶片进行营养元素的全量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诊断指标相比较而进行综合分析,对果树营养的丰缺状况做出具体评价,从而指导施肥。

有机肥及生理活性物质

㈡ 林芳立苹果种植技术

林芳立苹果种植技术

一 . 技术简介

苹果芽苗早果,速丰,高效栽培技术是河南科技大学果树教学实验园(洛阳碧野园艺科技公司)著名果树专家林芳立教授历经16年艰苦攻关研究成功的最新科研成果。该成果的核心技术是:苹果长枝型芽苗当年定植、当年成形、当年成花,翌年结果,三年进入盛果期(亩产4000-5000斤),四年丰产(亩产8000-10000斤)。现已申报专利,专利申请号:201110395742.5,该技术于2009年4月15日代表河南省参加世界果树博览会,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对世界农业发达国家,日本、意大利、美国、新西兰、荷兰等国震动很大。
二 . 树型及栽培目标
(一) 树体结构
树高2.5—2.7米,干高70-80厘米,树型,主干垂枝型。全树着生30-40个单轴枝组(单轴延伸),枝组长以栽植密度而定,长度可达到株距1/2,枝式错落着生,与中干成110-120度下垂,枝组上只着生20公分以下的中短枝,枝组背
上一 般不着生枝条,可着生短枝。
(二) 栽植密度
行距2.5-3米,株距1-1.5米,可根据品种特性(长枝型,短枝型,矮化,桥化)调整。
(三) 栽培目标
第一年春定植牙苗或成品苗(需平茬),当年树高达1.6-2米,着生15-20个枝组,枝组大部分形成花芽。
第二年产量可达300-900公斤,树体基本成型。
第三年产量1500公斤以上。
第四年4000-5000公斤。
苹果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
实生乔砧长枝型苹果芽苗,实现栽植当年成形、成花,翌年结果丰产 河南省科协普及部 唐伟岭 陈静
一边倒果树研究所副所长 王好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果的市场需求量在不断增长,果品的价格在不断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在不断的提升,广大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种植果树的市场前景诱人;同时,广大消费者对果品的质量和无农药污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为果树研究工作者和广大果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果树矮化密植、早果、早丰、优质、绿色成为果树科研工作者的果品生产者追求的目标。
据报导,目前,世界各地在苹果栽培改制中,矮化密植已成为中心课题。其中心要求主要是:1、早结果、早收益,年年有稳定产量;2、果品质优,整齐美观,符合市场要求3、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用工,降低成本;4、易于更新,能及时按市场要求调整更换优新品种。这样,就使果树栽培技术产生了“宽行距、窄株距、长方形栽培方式;充分利用土地,种植绿肥;加大单位面积栽植密度”的生产变革。使人们谋求栽培小冠树。实现小冠树的措施一是利用矮化砧,二是利用紧凑型品种进行矮化密植。这种栽培方式结果早、高产早、生产成本低,一般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这样的果园在欧洲各地相继得到普及。至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欧洲已基本不再实行稀植,新建果园多采用矮化砧或半矮化砧,并采用较高的栽植密度。矮化密植早结果、早丰产的实验被肯定后,英、法、德、意、荷、匈、罗、捷、俄、保、美等国家,都在大城市效区或距公路、铁路近,交通方便的地方,发展大片的集约化果园。
据报导,1971年英国郎一埃士顿(Long Ashton)试验站以高密度栽培了全新的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所谓“草地果园”(Mezdow Orchzrd)。这个果园每公倾栽5万株—10万株果树,栽培当年成花,次年丰产,每公顷产16吨——51吨苹果。并于当年采收后平茬,隔一年再结果。实际上年均亩产1066.5斤,单株均产0.31982斤。
郎一埃士顿首创的“草地果园”给密植早丰产和果树生产机械化展示了诱人的前景。这种新型的栽培体制,引起了各国的注意,美国、前苏联、波兰等,都相继进行了类似试验。“超高密植制度”的兴起,使人们对原来无助于生产的极矮化砧M27和3426发生了兴趣。据普累斯顿(A.P.Preston1976)报道,金冠/M27在定植后18个月收得每公顷55(7333.3斤/亩)的产量。在我国,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均有这类试验,其中西峰水土保持试验站东湖园艺场的二年生山荆子砧上的金冠,亩产13060斤。
以上这些实例,均为利用矮化砧和紧凑型(短枝型)品种,解决了密植、早果、高产的问题。但是,矮化砧和短枝型品种所结果实的品质,远远赶不上乔砧长枝型品种所结果实的品质优良。而在同等条件下,实生乔砧普通型(长枝型)苹果树,因树冠太大不能密植,也不能早果早丰。这样以来,果树生产上始终存在着“能早果早丰又适于密植的矮化砧短枝型果品质量差”和“乔砧长枝型果品质量优但不能密值早果早丰”这一对突出矛盾。生产中急需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实现苹果生产矮化、密值、早果、早丰、质优的目标。为此,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求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途径。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原中牟农校)的园艺专业与洛阳林科所等单位合作,多年来,一直在探索苹果密植、早果、早丰、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他们经过十多年的反复试验研究、早丰产,又能实现密植。他们于1992-1994年用乔砧长枝型一年生苹果苗,在栽培过程中采用选择壮苗、合理密植(亩栽83棵),科学栽植、精细施肥浇水,巧妙整形,年生长周期中,前期促发新枝,后期控长促花等多项技术措施,实现定植当年,成形、成花,翌年结果的骄人成绩,亩均产1562斤,最高亩产竟达4753.3斤。树形采用“五主八侧二十组”小骨架。1994年11月通过科技成果鉴定,1995年获洛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被林业部列为农村星火重点推广科技成果之一。
在此基础上,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艺系又与偃师市政协及洛阳林科所的园艺工作者进行了多次试验。2006年,他们又选用乔砧长枝型苹果键壮芽苗(嫁接后成活芽未萌芽发的苗子),采用主干型树型,共同建172亩新果园,砧木为怀来海棠,品种为新西兰的嘎富、西洋红、粉红女士,亩栽266棵,同样获得了定植当年成形、成花,翌年结果并获得了亩均产1753.7斤,最高亩产3206.5斤的惊人成效。尽管上述西峰水土保持站二年生金冠/山荆子实现亩产13060斤的好成绩,但他们采用的是矮化砧紧凑型品种,而采用乔砧长枝型品种能取得上述成绩,实述非常难得。
这一成果不仅河南前所未有,就是在全国、全世界也绝无仅有。2007年9月下旬,前往果园现场参观的有关专家,在实地参观并亲手接下又红又大又鲜亮的苹果的品尝后,无不连声叫绝。专家们预测,2008年产量很可能实现翻番。据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刘建枢教授介绍,采用这种新技术,苹果树栽植第4年的亩产达到10000斤毫不夸张。
这种能使苹果芽苗栽植第二年丰产的高新技术,是我们河南人的创举,是苹果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完全符合苹果早果、早丰、省工、省时、品质优、品种更新容量的国际生产标准,这项苹果生产技术的推广必然促进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使果农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因此,此项苹果生产技术的推广前景非常广阔。中国有机农业网

㈢ 有哪些苹果栽培管理技术

(一)土壤管理

1.土壤的深翻与耕作

(1)秋季结合施有机肥对果园进行深翻,深翻深度20~30厘米。幼树可采用隔行深翻,逐年扩大树盘。

(2)果树生长季节要求在树盘或行间进行深度为5~10厘米浅耕或锄地,以破除板结和杂草,做到雨后必耕,灌水后必耕,有草必耕。

2.果园除草

(1)中耕除草。选择晴天天气,在树盘或行间进行人工锄地或浅耕,深度6~9厘米,以消灭杂草。

(2)化学除草。每年分两次使用。第一次在杂草种子发芽前后进行土壤处理,将除草剂在水中搅匀喷在土壤上(每公顷用水375~450千克)。或与细土拌匀撒在土壤上(每公顷用细土225~300千克)。常用西玛津1500~3750克/公顷,敌草隆2250克/公顷,特草定2250~3750克/公顷。第二次是杂草萌芽以后根据杂草种类不同,选择除草剂配成均匀的药液喷在杂草茎叶上。禾本科杂草用草甘膦450~2250克/公顷或百草枯500克/公顷。

(3)果园间作绿肥与覆草。果园播种白三叶、毛苕子、豆科作物等绿肥或覆盖作物秸秆、薄膜,既可控制杂草也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果园间作在果树封行前选择生长期短、需肥水少、植株低矮的豆科作物、薯类、早熟蔬菜、药用植物等作为果园间作物。间作时在果树根际周围留出1米宽的营养带。

(二)果园施肥

1.施肥时间与施肥量施肥时间:基肥在果实采收后9~11月施入,以有机肥为主。大树每株施入70~100千克。幼树最好在停止生长后进行,每株施入30~40千克;追肥在生长期进行,以速效肥为主,根据树势进行施肥。可分为三个阶段:①萌芽肥:发芽前后以速效氮肥为主,大树每株施入尿素0.2~0.3千克,幼树每株0.1~0.2千克;②花前花后追肥:为减少生理落花,在开花前或花后以速效氮肥为主,大树每株施入尿素0.5~1千克,幼树每株0.2千克;③果实膨大肥:应以氮、磷、钾配合使用,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施入,氮磷钾比例按2∶2∶1配合,大树每株施尿素1.5~2千克,过磷酸钙3~5千克,硫酸钾1.5~2千克,幼树适当减少。

2.施肥方法

(1)土壤施有机肥可采用开沟条施或全园撒施;化肥可采用穴施或随水撒施。

(2)根外追肥可根据果树不同发育时期及对营养的需要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及时补肥。此法见效快,但肥效短。追肥的时期、浓度见(表1-2):

表1-2根外追肥的适宜浓度、时期及效果

纺锤形树高2.5~3米,在中心干上培养5~7个短于1.5米的主枝。主枝不分层,上下错落分布于中心干上,基角为80~90度。上短下长,底层主枝距离地面45厘米。这种树形修剪轻,结果早,适于密植。一般株行距为2米×4米,1.5米×4米,2米×3米。

2.修剪技术

(1)短截:即剪去枝梢一部分。可分为:

①轻短截:剪去枝梢顶部1/5~1/4,可促使形成中短枝。

②中短截:剪去枝梢1/3~1/2可形成中长枝。

③重短截:剪去枝梢1/2以上,多用于枝组培养。

④超重短截:在枝条基部轮痕处或留2~3个瘪芽短截,可发弱枝,多用于控制直立旺枝、竞争枝。

(2)疏剪:将枝梢从基部疏除,用于改善光照条件,减郁蔽,减少无用枝、病虫枝。

(3)回缩:即在多年生枝上进行短截处理,控制挂果部位外移。

(4)甩放:对枝梢不剪,控制枝条旺长。

(5)摘心:在春、夏季摘掉新梢的嫩尖,控制新梢生长,促使新梢形成分枝。

(6)除萌:抹除刚萌发的新芽,调整枝梢量,减少营养浪费。

(7)拉枝:通过拽拉改变枝条的方向和角度。

(8)扭枝(梢):将旺枝向下扭曲或将其基部旋转扭伤,控制枝条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形成。

(9)环剥:即将枝干的韧皮部剥去一环,控制枝条、树体营养生长,促进树体生殖生长。

(10)刻伤:用刀子在芽或弱枝上部刻出伤口,伤及木质部,控制营养生长,促使芽或弱枝上形成短枝。

3.不同树龄时期的修剪特点

(1)幼树期:要获得幼树早期丰产,必须在加强土、肥、水等综合管理基础上,采取“先促后缓、促缓结合、适当轻剪”的修剪原则。1~2年生的幼树要以促为主,加强营养生长。按照选用的树形构成骨架。对各级骨干枝,都要在枝条中上部饱满芽处剪截,以促进分枝,增加枝量,迅速培养树冠,为早期丰产奠定良好的基础。进入3~4年生时,要在逐步扩大结果部位的基础上,对枝条要采取以缓为主,轻截为辅的剪法。修剪量要少。夏季采用拉枝、撑枝、压枝等方法开张角度。对当年发出的新枝可进行摘心、扭枝。对生长过旺的树可在主枝、主干或大辅养枝上,进行环剥或环切,逐步使营养枝迅速转化为结果枝。幼树在整形过程中要因树修剪,随枝整形。应尽量多留辅养枝,以便早期丰产。

(2)盛果期:主要目的是稳定树势,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培养和更新结果枝组,更新复壮,平衡树势,调整骨干枝角度,防止树冠上强下弱。疏除或回缩过密大枝、生长过旺枝。保持通风透光,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克服“大小年”。

(3)衰老期:以恢复树势为主。要注意树冠外围各部分枝条的及时回缩,以利更新复壮。一般可采用回缩或短截骨干枝的方法,刺激萌发新枝形成新的树冠,延长结果年限。要充分利用内膛徒长枝,进行短截,使其改造成新的骨干枝和结果枝组。短截回缩枝条时,剪口下应留上芽、上枝,抬高枝条的开张角度。

(五)花果管理

1.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

(1)人工授粉从含苞待放的花中取出花粉,加入稀释剂、滑石粉、脱脂奶粉进行点授。也可将采得的花粉稀释在20%~25%糖液中,每千克糖液与1~2克花粉及10克硼酸、硼砂混合,用超高压喷雾器授粉,做到随配随喷。

(2)花期放蜂,提高授粉。大约每公顷可放置两箱蜂。

(3)夏季修剪在6月落果前2周对辅养枝进行环剥,对副梢进行摘心,有助于缓和新梢生长与幼果发育之间对营养的竞争,防止幼果脱落。

2.疏花疏果

(1)疏花宜在盛花期至盛花末期进行,疏果一般从谢花后1周开始,到盛花后3周内完成。

(2)疏花疏果方法:疏花疏果要注意调整花果的布局。一般树冠内膛中下层要少疏多留,树冠外围和上层要多疏少留。辅养枝和强枝多留,骨干枝和弱枝要少留。大中型结果枝组要多留,小型结果枝组要少留。疏花疏果应分几次完成,最后确定留果量。一般按间距15厘米留一个果,要留中心花和中心果,疏去边果、小果和畸形果。

3.果实套袋为了提高果实的商品性,增加果实表面光洁度,减少农药污染,采用双层无菌袋对果实进行套袋。内袋尺寸140毫米×157毫米;外袋尺寸145毫米×182毫米。

(1)苹果套袋的时期和方法:在苹果生理落果之后,结合疏果进行套袋。红富士等红果色品种,宜在落花后40~50天套袋。在风较多地区一般向后推迟10天左右为宜。黄果色和易产生果锈的品种,应在果锈发生前(落花后10天)开始套袋。套袋前必须喷1~2次杀菌杀虫农药和喷1~2次多钙灵。

其方法是将果实套进纸袋,果柄置于袋外,勿将叶片及副梢套入纸袋内。袋套好后将袋口横向折叠,叠后袋口处用细扎丝夹住。

(2)去袋时期和方法:苹果在袋内生长发育一般为80~90天,去袋时期掌握在采收前20~40天进行。超红在采收前20天左右去袋。红富士在采收前30天以上去袋。去袋时间宜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进行。去袋时先将外层袋去掉,间隔5~7个晴天后,再将内层袋去掉。黄果色品种可不去袋,连袋采收。

(六)病虫防治

主要病害有如下5种:

1.苹果腐烂病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及时刮治,清除病源。刮治病疤用砷平液(40%福美砷1份、2%平平加1份、水50份)、柴油福美砷合剂(油∶水∶福美砷∶洗衣粉=1∶2∶0.06∶0.06)进行涂抹杀菌。发芽前喷100倍40%福美砷。6月中旬对主干涂刷40%福美砷。

2.苹果早期落叶病在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下旬各喷药一次。主要药剂有1∶2∶200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粉剂500~800倍液。

3.苹果褐腐病9月上旬、中旬和10月上旬喷两次1∶2∶160~200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4.苹果白粉病春季和冬剪时剪除病梢,萌动前喷3~5度石硫合剂,花后喷0.3~0.5度石硫合剂,5月下旬喷0.2~0.3度石硫合剂,或50%退菌特600倍液,或40%福美砷700倍液。

5.苹果炭疽病早春发芽前喷40%福美砷可湿粉剂100倍液,落花后1周至7月底8月上、中旬用1∶2~3∶160~200倍波尔多液和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交替喷4次。

主要虫害有如下3种:

1.桃小食心虫

(1)越冬幼虫的防治。春季幼虫出土前,在树干周围培20~25厘米厚的土或在树盘上覆盖地膜,可使幼虫窒息而死。在6月上、中旬用性诱剂诱到第一头雄虫后用32%的辛硫磷微胶囊或25%对辛硫磷微胶囊按药、水、土1∶5∶30的比例配成毒土,撒于地面。也可用40%的地亚农乳剂450倍喷在地面上。喷药前要除尽杂草,平整地面。喷撒药后要及时将药耙入土中。

(2)树上喷药。卵果率达1%时应进行树上喷药防治。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或2.5%功夫3000倍液,或20%灭扫利2000~4000倍液。

2.苹果小卷叶蛾在越冬幼虫出蛰初期喷洒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用200倍的敌敌畏或敌百虫涂在2~4年生枝条的剪锯口上。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防治第一代幼虫。

3.金龟子类

(1)灯光锈杀。果园晚上挂黑光灯诱杀。

(2)人工捕杀。

(3)结合耕翻地面喷地亚农对水150~200倍液地面喷雾,或用杀虫双拌土撒入来消灭土中幼虫,每公顷用药15~22.5千克。

㈣ 种植苹果树多久能收获

现在的矮砧密植苹果树一般四年就可以结果

㈤ 苹果树的种植要点

苹果树种植要点如下:
1. 要注意喷施时间在花前期、花期、壮果期的阴天专或晴天下午5时后进行。间隔期属10~15天。
2. 要注意肥料氮肥中的碳胺、磷肥中的磷矿粉等对叶面喷洒无效或有害,应严禁喷洒。适宜的品种有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钾、草木灰及微量元素中的硼砂、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铁。柠檬酸铁等。
3. 要分清主次叶面喷肥不是施肥的主要方式,而仅仅是在土壤施肥不足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辅助施肥方式。
4. 要注意喷施浓度 尿素0.3%~0.5%,过磷酸钙0.5%~1.2%,磷酸二氢钾0.2%~0.4%,三元复合肥0.4%~0.5%,草木灰1.5%~2%,微量元素中的硼砂、硫酸锌、柠檬酸铁、硫酸镁等的浓度为0.08%~0.15%。
果树叶面喷肥还要注意部位。树叶背面气孔多而大,肥料容易被吸收,所以喷洒应当从上到下以叶的背面为主。这样自然会有肥液下滑到叶的下面。
果树叶面喷肥的方法是,各种肥料和微量元素能否配成混合液,
要看各自的理化性能而定,不能盲目混合,否则会失去肥效和引发肥害。另外,为了避免肥液短期干燥,可以根据肥料的性能少量加一点肥皂液或洗衣液等湿润剂,可以使肥液粘着叶面,有利于叶片吸收。

㈥ 苹果树幼苗的种植技术

苹果是一种较为常见且营养价值高的水果,苹果树栽种想实现高产,科学管理是非常关键的。比如苹果树对于温度以及光照有一定的要求,下面就一起来来简单学习一下苹果树的种植管理技术。
苹果是一种较为常见且营养价值高的水果,苹果树栽种想实现高产,科学管理是非常关键的。比如苹果树对于温度以及光照有一定的要求,下面就一起来来简单学习一下苹果树的种植管理技术。


1.种植时间

一般种植苹果苗木,我们选择在春天或者是秋天的时候进行。如果是春天的话,是选择在*壤解冻以后到果树发芽前进行。优点就是开春人力比较充足,可以对苗木进行比较细心的管理。缺点就是果树栽种好以后,缓苗期比较长,因为温度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果树发芽也比较的迟,生长较为缓慢。

而如果在秋天种植的话,那么则选择在*壤封冻前进行种植。秋天种植的话,地表的温度比较高,*壤肥沃度也相对比较好。因此对于苗木而言,其伤口容易愈合,可产生新的根系,有利于根系的恢复,第二年其成活率高。所以一般大家都喜欢在秋天的时候种植苗木。


2.苗干套袋

一般套袋的话,我们是用塑料薄膜进行套袋的,使用这个可以达到保暖的效果。秋季栽培的木苗,等到第二天春季刨*放苗定干后再进行套袋。春天栽培幼苗的话,那么种植好以后,我们就需要进行立即地套袋。具体套袋的方式就是将苗木用自上而下的塑料袋全部套中下端,再埋入*中。等到幼苗长到三到厘米时候,我们再分别进行去袋,逐渐让苗木来适应外部的环境。

3.树盘覆盖

对于刚刚栽培下的苹果幼苗,我们当年应该用塑料薄膜对其进行覆盖,这个措施比较容易提高其成活率,促进幼苗的生长。覆盖地膜,我们应该选择在地表温度比较适宜的时候进行,这样子可以充分发挥*壤保温的作用。


4.埋*防寒

我们知道一般苹果树是种植在北方地区,而北方地区冬季气候比较寒冷,而且又干旱,时常有大风来袭,使用这种方式可以预防寒冷。因而秋季种植果树的话,我们必须在冬天*壤冷冻之前御寒。需要注意的是,在拉干苗木的时候要轻要慢,对根部进行泥*覆盖时候要把泥*拍碎,覆盖泥*以后要拍光,不能用脚踏,也不能用工具进行砸,以防损坏苗木。

总的来说,苹果树种植好以后,果农朋友就需要在当年就要进行精细的管理,这样才能保证苹果树成活率和产量!

㈦ 苹果的种植过程

苹果树是落叶乔木,通常树木可高至15米,但栽培树木一般只高3-5米左右。树干呈灰专褐色,树皮有属一定程度的脱落。果实一般呈红色,但需视乎品种而定。苹果树的果实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为人们最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苹果树开花期是基于各地气候而定,但一般集中在4-5月份。苹果是异花授粉植物,大部分品种自花不能结成果实。

一般苹果栽种后,于2-3年才开始结出果实。果实成长期之长短,一般早熟品种为65-87天,中熟品种为90-133天,晚熟品种则为137-168天。在一般情形下,栽种后苹果可有15-50年寿命。

苹果原产于欧洲中部,东南部及中亚细亚和我国西北部的新疆一带。

㈧ 用了最先进的种植果树技术,为什么没有收获一个苹果

用了最先进的种植果树技术,没有收获一个苹果。最可能的原因是:种植的不是苹果树(而是其它果树)。

㈨ 苹果树栽培有哪些注意事项

1、选盆与配制营养土。最常用的盆栽容器是瓦盆,其质地疏松,外表粗糙古朴,通气排水性能良好,利于根系生长,且造价低廉。可选择口径30 cm,底径20 cm,高30 cm有排水孔的瓦盆。配制营养土时可就地取材:肥沃菜园土5份、过筛的煤渣2份、腐熟的厩肥2份、腐烂的锯末及骨粉发酵肥 l份,再加入10 g磷酸二氢钾按比例混合均匀、过筛。

2、上盆 。苗木最好是自育自栽,选择植株健壮、芽眼饱满、无病虫为害的嫁接苗,于3月上中旬上盆栽植,栽植时用5度石硫合剂浸根消毒,并剪去坏死根,先把少量营养土装入盆底,放入苗木,将根系摆布均匀,埋土压实,及时浇水,即可保证成活。

3、施肥 。秋季落叶后,应将盆器里的表面土取出,换人新配制的疏松而肥沃的营养土,然后灌水沉实。早春萌芽时追施以氮肥为主的促芽肥1次,平均每盆施尿素4~5 g,施入后及时灌水。开花盛期喷施0.1%的硼砂液。从5月份开始,每10 d左右追施液肥1次,以200倍液有机饼肥为主,尿素、二铵、硫铵等各0.2%的无机液肥为辅。

4、花后果实膨大期需要磷钾肥较多,在根部和叶面追施液体肥效果较好。根施以农家肥为主,主要用充分发酵后饼肥(豆饼、花生饼)泡的水,稀释20倍后灌入盆中,然后再浇入少量水。与此同时进行叶面喷肥,前期可喷施0.2%尿素液,后期果实开始着色时喷施0.3%磷酸二氢钾液2~3次,以促使果实成熟、枝条充实和花芽分化。盆栽果树的施肥,切记量少勤施,以防烧根又便于吸收,减少肥液流失。

阅读全文

与苹果种植技术培训总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