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作为车间一线管理人员你个人认为5s管理该怎样入手抓,怎样抓
“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意思大家都能理解,但要真版正推行做权好,也没那么容易,以下几点经验供你参考:
1.根据你们部门你情况,制订详细的5S标准(要记得不是5S的定义,是具体的标准,比如通道不可以放东西等等),根据不同车间实际情况而定,要能可执行;
2.要定期进行检查;
3.早会上天天宣导,可以拿车间具体实例给大家讲解,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也可以做成图片进行粘贴到宣传栏内进行宣传);
4.可以制订评比机制,利用检查结果进行排名和奖励(要注意通告和宣传);
5.最主要是管理人员能够坚持,待大家养成习惯了,5S就算推行好的.
㈡ 服装厂车间主管应该做些什么工作
车间主任的主要职责是全面主持车间的工作,现场生产调度,对本车间职责范围内工作有指导、指挥、协调、监督管理权力。
主要职责:
一、在生产部领导下全面负责车间之生产、质量、技术、设备、安全等各项工 作,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益,全面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和任务。
二、根据生产部下达生产计划,组织车间生产,协调各生产工序,掌握生产进度,保证均衡生产和生产任务之完成。
三、严格执行安全、文明生产管理,教育工人遵守劳动、工艺纪律和操作规程,按图样、按工艺、按标准认真操作。
四、根据企业对设备管理之要求,切实抓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定期组织保养检查。
五、督促工人自觉遵守计量器具之保管、送检等有关规定,正确的使用工模具和工位器具,做到文明生产。
六、认真协同有关部门做好质量控制点之管制工作,经常检查“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实施情况。
七、积极协助办公室做好员工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之素质。
八、支持质量检验工作,及时组织分析解决质量问题,出现重大的设备、技术、质量等问题要及时上报。
九、对员工出勤、纪律、工作效率、责任心等负责;并负责检查工艺纪律执行情况;
十、在本车间现有条件下,充分科学合理地规划生产现场,使生产现场井然有 序、道路畅通、安全文明生产。
十一、提前做好上班准备工作,下班后监督值日员工搞好车间环境卫生、设备保养、安全等检查工作。
生产主管泛指企业的管理层,其主要职能是将企业的经营目标转换成企业的经营成果。主管在整体上可分为高层、中层、一线等不同层级的主管。所谓一线主管,就是指在企业管理中直接面对员工的那一层的主管。一般情况下,除去高层和中层主管之外,根据企业规模大小的不同,各企业都会有许多一线主管,例如分组长、班组长、领班等。
生产主管岗位职责
1.组织制订、修订所管辖职责范围内的相关规章制度和作业程序标准,经批准后监督执行。
2.组织实施车间生产计划:
(1)根据企业生产计划,组织制订本车间的生产作业计划;
(2)负责按计划组织、安排生产工作,确保生产进度;
(3)合理调配人员和设备,调整生产布局和生产负荷,提高生产效率。
3.生产过程管理:
(1)主持车间例会,全面协调车间工作;
(2)对生产作业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同时进行生产质量控制,保证生产质量;
(3)监督检查车间员工的工作,对违规操作提出警告并指正;
(4)参与产品质量问题的分析,制定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5)监督检查生产过程中的自检和互检,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4.生产现场管理:
(1)建立现场管理制度,并指导培训现场管理知识;
(2)推进5S现场管理制度,实现生产车间标准化管理;
(3)按时考核车间员工的5S执行情况,实施奖惩,确保制度得到落实。
5.车间生产安全管理:
(1)负责落实企业各项生产安全制度,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
(2)控制关键要害部位,杜绝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指导员工安全作业。
6.车间生产成本控制:
(1)统计分析车间每日的生产情况,寻求改善,提高生产效率;
(2)统计分析车间的成本消耗,制定可操作性成本控制措施。
7.车间员工管理:
(1)组织车间生产员工参加业务培训;
(2)配合人力资源部做好车间员工考勤及工资核算等事宜。
8.其他工作:
(1)负责协调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
(2)及时与上级领导和其他部门沟通,解决生产过程发生的突发事件;
(3)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㈢ 老板花重金请5S管理老师来培训一线员工是出于什么心理
当今市场竞抄争已进入白热化阶袭段,要想增加企业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必不可少,5S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产能,保证产品质量,还会为企业赢得更多客户,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生产现场环境明亮、整洁、有序,员工工作热情高涨,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第二,可以控制企业生产运作的有序进行,有效降低库存成本。
第三,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现场的清洁度,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机器设备正常使用,保养及时,减少机器故障现象的发生和不良品的产出;生产流程简化,操作步骤规范化,降低产品不良率。
第四,现场物品的规范摆放让员工能在最短的时间拿到并在使用后自觉回归原位;生产设备、工艺路线的合理规划,可剔除无效操作,降低生产工时,提高效率。
第五,安全、稳定的工作场所使员工心情愉悦,主观能动性提高;还能使员工产生为企业长期服务,与企业共进退、共存亡的主人翁意识。
文章摘自:http://www.chinatpm.com
㈣ 5s活动中,一线员工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5S”作为现场管理的有效工具之一,在公司内部已经能够贯彻到每一位员工,但是在日常工作和习惯中不同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却是不尽相同。所以我们,作为这个活动的参与者都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在“5S”活动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5S”活动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企业管理活动,“5S”涉及到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员工。建立上下统一、团结互动的整体推进模式,是作好这项工作的基础,因此,要想顺利开展好“5S”活动必须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分工协作,使“5S”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整体进步。
员工是“5S”活动的主体,失去员工的参与和实践,“5S”就成了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同时,我们的每一位员工又是极富聪明才智的创造者,在开展“5S”活动中,他们用主观能动性和双手为企业带来无穷的活力。用必要的方式鼓励员工尝试创新,大胆创新,激励员工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是“5S”活动不断进步的动力。
在“5S”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很多工作的完善需要多人或多工种配合完成,有时还需要不同的部门来协作完成。要保证“5S”工作达到实施目的,顺利开展,,每一位参与者必须有强烈的团队意识,使各部门和人员积极配合,形成一种和谐进取的氛围,同时,又要坚决落实管理和工作责任,做到分工明确,任务量化,及时评估整改项目的完成率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只有完结阶段活动任务,才能保证整个“5S”活动的扎实开展和推进。
“5S”不仅仅是简单地停留在清扫、干净的认识上,“5S”活动的本质,是对公司管理的改进,也是对员工素质的提升。全面提高员工的素养,将“5S”全面深入公司的各个角落,渗透到员工的思维并影响到日常的工作,促使员工做好身边事,最终使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工作习惯,进而达到管理活动的真正目的,取得满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