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证券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有哪些
一、基本准则:
1、从业人员应遵守国家相关法规规范,接受并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监督与管理,接受并配合协会的自律管理,遵守交易所有关规则、所在机构的规章制度以及行业公认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2、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当维护客户和其他相关方的合法利益,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维护行业声誉。
3、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依照相应的业务规范和执业标准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对客户进行证券投资相关教育,正确向客户揭示投资风险。
4、为保证必要的执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从业人员应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通过所在机构向协会申请执业注册,接受协会和所在机构组织的后续职业培训。
5、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遇到自身利益或相关方利益与客户的利益发生冲突或可能发生冲突时,应及时向所在机构报告;当无法避免时,应确保客户的利益得到公平的对待。
6、从业人员应保守国家秘密、所在机构的商业秘密、客户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对在执业过程中所获得的未公开的信息负有保密义务。
二、禁止行为:
1、从事或协同他人从事欺诈、内幕交易、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等非法活动。
2、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投资者的信息。
3、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所在机构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
4、从事与其履行职责有利益冲突的业务。
5、贬损同行或以其它不正当竞争手段争揽业务。
6、接受利益相关方的贿赂或对其进行贿赂。
7、买卖法律明文禁止买卖的证券。
8、违规向客户作出投资不受损失或保证最低收益的承诺。
9、隐匿、伪造、篡改或者毁损交易记录。
10、泄露客户资料。
11、中国证监会、协会禁止的其他行为。
12、违反有关信息披露规则,私自泄漏基金的证券买卖信息。
13、代理买卖或承销法律规定不得买卖或承销的证券。
14、违规向客户提供资金或有价证券。
15、侵占挪用客户资产或擅自变更委托投资范围。
16、在经纪业务中接受客户的全权委托。
17、对外透露自营买卖信息,将自营买卖的证券推荐给客户,或诱导客户买卖该种证券。
18、中国证监会、协会禁止的其他行为。
19、在不同基金资产之间、基金资产和其它受托资产之间进行利益输送。
20、利用基金的相关信息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21、挪用基金投资者的交易资金和基金份额。
22、在基金销售过程中误导客户。
23、接受他人委托从事证券投资
24、与委托人约定分享证券投资收益,分担证券投资损失,或者向委托人承诺证券投资收益。
25、依据虚假信息、内幕信息或者市场传言撰写和发布分析报告或评级报告。
㈡ 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有什么用
证券资格是进入复证券制行业的必备证书,是进入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上市公司、投资公司、大型企业集团、财经媒体、政府经济部门的重要参考。
中国证券业协会行使证券业从业资格取得及执业证书管理职责。通过协会统一组织的基础科目和一门专业科目资格考试的人员,即取得从业资格。
通过基础科目和两门以上(含两门)专业科目考试的,取得一级专业水平认证证书;通过基础科目和四门以上(含四门)专业科目考试的,取得二级专业水平认证证书,考试内容主要为《证券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债券从业人员培训扩展阅读
证书管理
1、考试成绩合格可取得成绩合格证书,考试成绩长年有效。
2、通过基础科目及任意一门专业科目考试的,即取得证券从业资格。
3、通过基础科目及任何两科专业科目考试的,取得证券从业一级资格证书(蓝色)。
4、通过基础科目及其他四科专业科目考试的,取得证券从业二级资格证书(紫色)。
㈢ 怎样成为一名证券从业人员
您好!很高兴为来您解答!
首先源你还是需要考取相关的从业证书。
证券业从业资格考试测试划分为一般从业资格考试、专项业务类资格考试和管理类资格考试三种类别。
一般从业资格考试,即“入门资格考试”,主要面向即将进入证券业从业的人员,具体测试考生是否具备证券从业人员执业所需专业基础知识,是否掌握基本证券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要求。
专项业务类资格考试,即“专业资格考试”,主要面向已经进入证券业从业的人员,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从事证券业务的专业人员履行法定职责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操守。
管理类资格考试,即“管理资质测试”,主要面向拟任证券经营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主要测试考生是否掌握在证券经营机构履行经营管理职责所必备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标准。
其次,就是进入证券公司,积累你的工作经验!
更多会计类、银行类、证券类、ACCA、AICPA、CMA等考试政策/报名信息/复习指导/备考经验/实务操作/点击我的昵称进入相关栏目进行详细了解!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满意请采纳!
㈣ 证券从业人员每年的培训不少于多少小时
不少于15个课时,其中必修10,选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