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消毒供应中心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消毒供应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和供应工作。现代医院供应品种内繁多容,涉及科室广,使用周转快,每项工作均关系到医疗、教学、科研的质量。
如果消毒灭菌不彻底会引起全院性的感染,供应物品不完善可影响诊断与治疗,因此做好供应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医院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布局合理,符合供应流程,职责分明,制度完善等手段,是确保供应质量的前提。
(1)消毒供应中心返岗人员培训扩展阅读:
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延伸:供应室的人员管理
1、供应室工作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不得着工作服进食堂、幼儿园和离院外出。
2、注意认真洗手,操作前洗手,操作后洗手。
3、供应室工作人员每年做一次体检,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供应室工作。如乙肝三系阴性者,注射乙肝疫苗。
4、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的消毒、洗刷、清洁、灭菌的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以及各类物品的性能、保养方法和使用范围。
5、供应室工人须培训方可上岗,消毒工人应持有上岗证。
6、定期深入临床科室,检查无菌物品的保管和使用情况,并提出改正意见,应有记录。
㈡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员有哪些职责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员的职责
1、负责完成院内外灭菌包的装锅、灭菌机下锅版上架工作,灭菌完毕,负责权检查指示胶带变色情况并关闭各类有孔储槽,符合要求后将物品定位上架。
2、完成灭菌过程的生物、化学、工艺监测,做好灭菌过程各类监测结果的登记整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熟练掌握各类灭菌器的操作规程、灭菌远离、装锅要求,灭菌适用范围及使用注意事项,确保各类灭菌物品的灭菌质量。
4、负责各类灭菌器的日常见故障,如不能及时排除故障应立即汇报处理,并做好维修登记。
(2)消毒供应中心返岗人员培训扩展阅读:
消毒供应中心污染物品处理
1、无菌物品收发、污染物品接收,均应有单独窗口和专职人员,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无菌区和污染区。
2、下收下送应配有专人分别负责无菌物品的收发,污染物品的接收,下送车有明显标志,上层放无菌物品,下层放污染物品,每次收发回来应用消毒液擦拭车子,每周彻底擦洗 ,车轮上油。
3、收回的污染物应在回收间分类,进行初步消毒后再作处理。
4、凡经传染病人或可疑传染病人使用过的医疗物品,应先做初步消毒处理,包扎后送供应室,对有红色标志的传染物,应先用压力蒸气灭菌后,再做常规处理。
㈢ 供应室消毒员上岗证如何考取。谢谢/急
参加消毒药考试成功即可考取消毒员上岗证。
消毒员分为三个级别,考取相应级别的消毒员,需要满足相应的级别要求。
一、消毒员
1、能正确执行常用的消毒灭菌程序和操作方法。
2、能操作常用的消毒灭菌器械并进行日常保养。
3、能正确区分和合理使用常用化学消毒剂。
二、中级消毒员
1、熟悉常用消毒灭菌器械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
2、能熟练操作和检修保养常用的消毒灭菌器械。
3、能正确测定消毒剂有效成分及配制、使用化学消毒剂,并掌握其性能及残留消毒剂的去除方法。
三、高级消毒员
1、掌握各种消毒器械的使用方法,能进行一般维修,可以排除常见故障。
2、掌握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
3、有处理突发性、大范围污染区域的消毒、灭菌能力。
(3)消毒供应中心返岗人员培训扩展阅读:
消毒员职业特点:
1、专业性
专业性是消毒员最重要的一个特点。一名消毒员一定要具有专业的素养。如果没有经过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未经过培训的人员临时仓促上阵。往往造成消毒药剂配制、使用不当,引起严重后果。
2、全面性
从事清洁消毒的工作人员须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方法、配制方法并熟悉各种消毒方法的操作规范,同时能操作和维护各种消毒器械,掌握的知识技能更为全面。
3、灵活性
消毒员掌握的知识技能不仅要具有专业性,还要能实际应用在各种环境中,并且根据消毒环境、范围、消毒剂、疫情来进行消毒方案的调整。
4、规范性
消毒员是国家认可的职业,有明确的职业范围、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是在严格标准培训考试合格的专业的婴幼儿护理、生活照料、早期教育和营养、心理等方面的从业人员。
㈣ 消毒供应中心岗位职责如何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岗位职责
护士长
负责医疗器材、敷料的制备、灭菌、保管、供应和行政管理工作
1、在护理部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医疗器材、敷料的制备、灭菌、保管、供应和行政管理工作;
2、督促本室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3、定期检查高压灭菌器的效能和各种消毒液的浓度,经常鉴定器材和敷料的灭菌效果。若发现异常,立即上报检修。
4、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做好器材的修旧利废工作;
5、组织所属人员深入临床科室,实行又送又收,检查所供应器材、敷料的使用情况,并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6、组织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护士
具体操作医疗器材、辅料准备、灭菌、保管、供应等相关工作
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负责供应室的日常工作,保持消毒室清洁、整齐,每日湿式擦拭紫外线照射,每周彻底扫除一次
2、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及时完成一切物品的高压蒸气灭菌。
3、每日主动深入临床科室,又送又收消毒物品,保证各科室的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
4、做好高压锅的维修、保养,做好使用情况的登记。
5、定期检测高压锅的效能和各种消毒液浓度,若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消毒员
具体负责辅料包的消毒工作
1、做好敷料室、蒸锅房清洁卫生工作。
2、检查各种敷料包,保持一定的基数,保证常规手术和急诊手术之用。
3、清点手术所用的敷料及洗衣房送回的干净敷料,按基数包好各种敷料包,准备高压灭菌。
4、一般情况下,每日上午消毒敷料类物品,下午消毒器械、手套等物品。
5、准备蒸馏水。
6、检查各种敷料的准备情况,及时供应棉球、纱布、手套等。
7、每日检查消毒敷料有效日期(有效时间为一周)。
8、保证消毒锅的灭菌性能,每锅敷料及器械包内放置化学消毒指示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并认真作好记录。
9、下班前检查水门、气门,整理敷料室,关好门窗。
10、每周大扫除一次。
岗位职责的制定
首先要让员工自己真正明白岗位的工作性质。岗位工作的压力不是来自他人的压力,而是使此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产生,从而转变为主动工作的动力,而要推动此岗位员工参与设定岗位目标,并努力激励他实现这个目标。因此此岗位的目标设定、准备实施、实施后的评定工作都必须由此岗位员工承担,让岗位员工认识到这个岗位中所发生的任何问题,并由自己着手解决掉,他的上司仅仅只是起辅助他的作用,他的岗位工作是为他自己做的,而不是为他上司或者老板做的,这个岗位是他个人展现能力和人生价值的舞台。在这个岗位上各阶段工作的执行,应该由岗位上的员工主动发挥创造力,靠他自己的自我努力和自我协调的能力去完成。员工必须在本职岗位的工作中主动发挥自我解决、自我判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求工作成果的绩效实现最大化。因此,企业应激励各岗位工作人员除了主动承担自己必须执行的本职工作外,也应主动参加自我决策和对工作完成状况的自我评价。
其次,企业在制定岗位职责时,要考虑尽可能一个岗位包含多项工作内容,以便发挥岗位上的员工由于长期从事单一型工作而被埋没了个人的其他才能。丰富的岗位职责的内容,可以促使一个多面手的员工充分的发挥各种技能,也会收到激励员工主动积极工作的意愿的效果。
第三,在企业人力资源许可情况下,可在有些岗位职责里设定针对在固定期间内出色完成既定任务之后,可以获得转换到其他岗位的工作的权利。通过工作岗位转换,丰富了企业员工整体的知识领域和操作技能,同时也营造企业各岗位员工之间和谐融洽的企业文化氛围。
㈤ 消毒供应室实习生培训知识
可以去后盾人上看看,都是一线教师录制的,每个学员独立完成的
㈥ 消毒供应中心岗位职责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无菌物品“中心集中规范管理”模式。医院从2002 年开始逐步将病区各种器械,分娩室器械,门诊科室器械,手术室器械,针炙理疗科银针、器械,临床科室呼吸机管路、氧气湿化瓶、压脉带,口腔科器械陆续进入供应室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实行下收、下送。经过5 年的实践研究,完成了无菌物品“中心集中规范管理”的管理模式。
2.2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流程:将过去的“三区”(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改为“四区”(即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区) 。
2.3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
2.3.1 回收流程:各科室使用后物品放入“使用后物品收集箱”内密闭暂存,消毒供应中心工人到临床科室对换“使用后物品收集箱”封闭运送回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
2.3.2 清洗流程:去污区工作人员对回收物品进行清点、分类,手术器械按台次分类,分别放入全自动清洗机各清洗框内,待一个清洗周期完成后经过双扉门清洁侧进入检查包装区;部分手工清洗的器械、物品按6个步骤完成:多酶清洗液浸泡2~4min →刷洗→除锈、保养→热水冲洗、蒸馏水冲洗→润滑剂润滑→干燥,传入检查包装区;精密仪器、结构复杂的器械加酶超声清洗,再手工清洗。
2.3.3 检查包装流程:检查包装区工作人员检查器械清洗质量,用放大镜目测,检查器械干净度,有、无污垢,用隐血试验检查有无血迹。检查器械完好度,包括灵活性、咬合性、锐利器械锋利度、配件实用性、安全性。根据器械的种类、名称、数量选择不同规格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2.3.4 灭菌流程:包装后物品通过双扉窗分别传至干热灭菌间、环氧乙烷灭菌间、脉动真空高压灭菌间进行灭菌,并做好相关记录。
2.3.5 贮存、发放流程:灭菌后物品传入无菌物品存放间,护士根据计算机局域网科室领取清单将无菌物品装入“无菌物品运送箱”和“无菌物品运送车”内,由工人按规定路线运送到科室。
2.3.6 科室贮存、使用流程:科室无菌物品分类放置并按灭菌时间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标识方向一致。使用无菌包时,外层包布放入包布收集箱内,由洗衣房收回,内层包布包裹使用后物品进入“使用后物品收集箱”,在交换单上相应名称栏内记录数量,手术室术后器械分台次装入“使用后器械袋”内,并喷保湿剂,再放入“使用后物品收集箱”内,在交换单上记录数量。
2.3.7 支持流程:以消毒供应中心为核心,建有4 个支持流程。分别为洗衣房支持流程,设备科支持流程,后勤水、电维修组支持流程、职能科室指导、监督、检查流程。
2.4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方案
2.4.1 基础质量控制: ①人员培训:每年派工作人员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召开的培训班,取得上岗证。院内轮岗培训,在各岗位上轮流进行工作,请手术室、口腔科专业护士帮助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辨认专科器械。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 制定了26 项规章制度,包括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继续教育制度,业务学习制度,岗前培训制度,实习生带教制度,人员训练、培养、考核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查对制度,护理缺陷管理制度,护理投诉管理制度,沟通制度,意外事故报告制度,交接班制度,清洁卫生制度,职业防护制度,物品下收、下送制度,清洗间工作制度,检查、包装间工作制度,灭菌间工作制度,无菌物品存放间工作制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临时调领物资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环节及终末质量监控反馈制度,无菌物品追溯制度;制定了5 项岗位职责,包括下收、下送岗位职责,清洗间岗位职责,检查、包装间岗位职责,灭菌间岗位职责,无菌物品存放间岗位职责。
2.4.2 环节质量控制:制定4 个操作规程,包括全自动清洗机操作规程、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操作规程、环氧乙烷灭菌器操作规程、全自动干热灭菌器械操作规程;制定8 个质量标准,包括工作环境质量标准,手工清洗质量标准,全自动清洗机清洗质量标准,清洗后物品检查目测质量标准,包装质量标准,压力蒸汽灭菌物品质量标准,环氧乙烷灭菌物品质量标准,干热灭菌物品质量标准;制定116 个包内物品目录。规范各科软件记录,供应室质量管理记录11 本,包括空气消毒记录,各种清洗剂及消毒剂配制记录,清洗质量检查记录,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及质量记录,B2D 试验记录,干热灭菌过程及质量记录,环氧乙烷灭菌过程及质量记录,生物监测记录,一次注射器、输液器领取记录,无菌物品逐日发放记录,无菌物品使用过程中质量信息反馈记录;护理管理记录8 本,包括护士长手册、会议记录、业务学习记录、三基考核记录、教学管理记录、护理缺陷记录、科室质控记录、控制医院感染措施记录。
2.4.3 终末质量控制: ①查房方式进行终末质量控制:采用日查房、周查房、月查房、季查房( 跟班查房)、年终考核等查房方式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管理; ②进行满意度评价:每月在全院临床科室进行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调查,每季度对社区医院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保持在99 %以上; ③制定量化评分考核指标:每月进行1 次量化评分考核,量化评分考核表每年修改1 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对评分指标进行修改,保证量化评分的实用性。
㈦ 消毒供应中心与相关科室的联系制度是什么内容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无菌物品“中心集中规范管理”模式。医院从2002 年开始逐步将病区各种器械,分娩室器械,门诊科室器械,手术室器械,针炙理疗科银针、器械,临床科室呼吸机管路、氧气湿化瓶、压脉带,口腔科器械陆续进入供应室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实行下收、下送。经过5 年的实践研究,完成了无菌物品“中心集中规范管理”的管理模式。
2.2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流程:将过去的“三区”(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改为“四区”(即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区) 。
2.3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
2.3.1 回收流程:各科室使用后物品放入“使用后物品收集箱”内密闭暂存,消毒供应中心工人到临床科室对换“使用后物品收集箱”封闭运送回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
2.3.2 清洗流程:去污区工作人员对回收物品进行清点、分类,手术器械按台次分类,分别放入全自动清洗机各清洗框内,待一个清洗周期完成后经过双扉门清洁侧进入检查包装区;部分手工清洗的器械、物品按6个步骤完成:多酶清洗液浸泡2~4min →刷洗→除锈、保养→热水冲洗、蒸馏水冲洗→润滑剂润滑→干燥,传入检查包装区;精密仪器、结构复杂的器械加酶超声清洗,再手工清洗。
2.3.3 检查包装流程:检查包装区工作人员检查器械清洗质量,用放大镜目测,检查器械干净度,有、无污垢,用隐血试验检查有无血迹。检查器械完好度,包括灵活性、咬合性、锐利器械锋利度、配件实用性、安全性。根据器械的种类、名称、数量选择不同规格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2.3.4 灭菌流程:包装后物品通过双扉窗分别传至干热灭菌间、环氧乙烷灭菌间、脉动真空高压灭菌间进行灭菌,并做好相关记录。
2.3.5 贮存、发放流程:灭菌后物品传入无菌物品存放间,护士根据计算机局域网科室领取清单将无菌物品装入“无菌物品运送箱”和“无菌物品运送车”内,由工人按规定路线运送到科室。
2.3.6 科室贮存、使用流程:科室无菌物品分类放置并按灭菌时间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标识方向一致。使用无菌包时,外层包布放入包布收集箱内,由洗衣房收回,内层包布包裹使用后物品进入“使用后物品收集箱”,在交换单上相应名称栏内记录数量,手术室术后器械分台次装入“使用后器械袋”内,并喷保湿剂,再放入“使用后物品收集箱”内,在交换单上记录数量。
2.3.7 支持流程:以消毒供应中心为核心,建有4 个支持流程。分别为洗衣房支持流程,设备科支持流程,后勤水、电维修组支持流程、职能科室指导、监督、检查流程。
2.4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方案
2.4.1 基础质量控制: ①人员培训:每年派工作人员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召开的培训班,取得上岗证。院内轮岗培训,在各岗位上轮流进行工作,请手术室、口腔科专业护士帮助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辨认专科器械。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 制定了26 项规章制度,包括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继续教育制度,业务学习制度,岗前培训制度,实习生带教制度,人员训练、培养、考核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查对制度,护理缺陷管理制度,护理投诉管理制度,沟通制度,意外事故报告制度,交接班制度,清洁卫生制度,职业防护制度,物品下收、下送制度,清洗间工作制度,检查、包装间工作制度,灭菌间工作制度,无菌物品存放间工作制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临时调领物资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环节及终末质量监控反馈制度,无菌物品追溯制度;制定了5 项岗位职责,包括下收、下送岗位职责,清洗间岗位职责,检查、包装间岗位职责,灭菌间岗位职责,无菌物品存放间岗位职责。
2.4.2 环节质量控制:制定4 个操作规程,包括全自动清洗机操作规程、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操作规程、环氧乙烷灭菌器操作规程、全自动干热灭菌器械操作规程;制定8 个质量标准,包括工作环境质量标准,手工清洗质量标准,全自动清洗机清洗质量标准,清洗后物品检查目测质量标准,包装质量标准,压力蒸汽灭菌物品质量标准,环氧乙烷灭菌物品质量标准,干热灭菌物品质量标准;制定116 个包内物品目录。规范各科软件记录,供应室质量管理记录11 本,包括空气消毒记录,各种清洗剂及消毒剂配制记录,清洗质量检查记录,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及质量记录,B2D 试验记录,干热灭菌过程及质量记录,环氧乙烷灭菌过程及质量记录,生物监测记录,一次注射器、输液器领取记录,无菌物品逐日发放记录,无菌物品使用过程中质量信息反馈记录;护理管理记录8 本,包括护士长手册、会议记录、业务学习记录、三基考核记录、教学管理记录、护理缺陷记录、科室质控记录、控制医院感染措施记录。
2.4.3 终末质量控制: ①查房方式进行终末质量控制:采用日查房、周查房、月查房、季查房( 跟班查房)、年终考核等查房方式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管理; ②进行满意度评价:每月在全院临床科室进行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调查,每季度对社区医院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保持在99 %以上; ③制定量化评分考核指标:每月进行1 次量化评分考核,量化评分考核表每年修改1 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对评分指标进行修改,保证量化评分的实用性。
㈧ 在消毒供应中心灭菌岗位培训内容包括哪些
很多,要分6块,每块是针对不同的人员。(1)管理者的(2)清洗岗位的(3)检查包装岗位的(4)灭菌工作岗位的(5)发放人员的(6)下送人员的
㈨ 消毒员上岗证如何考取
消毒员上岗证可以通过参加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后获取。
消毒员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需求应运而生的新兴职业,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卫生部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适时地制定从消毒员《国家职业标准》、《培训大纲》《培训教程》、《考试题库》到教学方法、课件平台、考试鉴定等都采用国家统一标准,并形成规范的培训鉴定认证体系、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培训、统一考试、统一质量。
消毒人员划分为3个等级,即初级消毒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消毒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消毒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9)消毒供应中心返岗人员培训扩展阅读:
消毒员的特性:
1、专业性
专业性是消毒员最重要的一个特点。一名消毒员一定要具有专业的素养。如果没有经过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未经过培训的人员临时仓促上阵。往往造成消毒药剂配制、使用不当,引起严重后果。
2、知识技能的全面性
从事清洁消毒的工作人员须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方法、配制方法并熟悉各种消毒方法的操作规范,同时能操作和维护各种消毒器械,掌握的知识技能更为全面。
3、灵活性
消毒员掌握的知识技能不仅要具有专业性,还要能实际应用在各种环境中,并且根据消毒环境、范围、消毒剂、疫情来进行消毒方案的调整。
4、职业的规范性
消毒员是国家认可的职业,有明确的职业范围、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是在严格标准培训考试合格的专业的婴幼儿护理、生活照料、早期教育和营养、心理等方面的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