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学习《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后的心得或启示有哪些
认真教育指导是少不了的,最关键的还要是怎样教育和指导,以下是我总结的几个方面: 如果住校的话,老师应当加强对孩子的各个方面的管理,比如:在睡觉或休息时间老师应负担起自己的责任,尽量在这段时间看好这些孩子;不要让孩子们打架,或说脏话(这就要老师和家长的配合,孩子的所有东西都是从大人那里学来的)等等! 如果是不住校的话,老师的责任也是同样重大,要保证孩子在回去一段路上的安全(仅指孩子无人接送的情况下)。 教育的主导方式的方法: 要对孩子有耐心和信心,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上多做些能够增强孩子知识和能力的游戏或活动,还可以发掘孩子的特长。当然家庭作业也是少不了的。 在其他各个方面的话,老师就要下苦功了,多鼓励那些成绩不怎么好的孩子,其他成绩较好的不能给他过分的鼓励,以免自傲,看不起其他孩子,使其他孩子产生自卑等不好的心理。 老师不能给予孩子暴力的做法,某些小学以暴力来使孩子遵守校规,这样会适得其反,还会让自己教师的名誉有损,要严重鄙视这些暴力老师! 而剩下的就是家长各自的管理了,就是说家长要监督孩子做作业,老师也要按时检查作业,在心里能估摸出孩子的成绩状况,在孩子学习不好的科目上夺下点功夫,这样的话,你就能成为一个称职的老师! 打的比较多,希望能够认真的看!!!
② 一篇幼儿园教师游戏指导经验总结
如果你是幼儿园老师,这种总结很好写,但是你要求的字数太多了,就这点分数,大家不可能原创写给你,估计会有人从网络复制粘贴过来。
③ 幼儿教师转岗培训游戏活动的感悟怎么写
一、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和职业道德
教师要具有高尚的品德,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热爱幼教事业,爱幼儿,尊重幼儿。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关心集体,团结互助,并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家长之间的关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幼儿做好榜样: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幼儿的人格,以宽容、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和蔼地与幼儿交谈,关心幼儿,处处倾注对学生的爱。德高为师,身正是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精神。热爱、尊重、理解幼儿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核心。爱是儿童正常成长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学会理解、关爱幼儿。
二、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2)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3)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热情洋溢的赞赏以及在与学生接触时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随时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教",变苦学为乐学,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双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乐、学者亦乐。
三、幼儿常规教育的重要性
在成都幼儿园见习的时候,我深刻体会到对于幼儿常规教育的重要性,常规的培养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教师自己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才能够很好的去引导幼儿,孩子们才会和我们拉近距离,并将我们教师作为学习的好榜样,不断的进步,才能很好的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一日常规不仅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环境,而且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如何生活,还可以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
四、走进幼儿的世界,聆听他们的心声
陶行知说:"我们必须先变成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意指教师要尽量做孩子的朋友和伙伴,使自己走进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关心孩子们的感受。孩子是天真的,可爱的,幼稚的,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不能用成人的心理去揣度孩子的思想,更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的行为。作为成人,要与孩子心理相融,以诚相待,要放下架子,做孩子的朋友,聆听童语,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五、教师要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幼儿面前更应该表现出真实的自己。用我们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幼儿,这样才能使幼儿感到真实、可信、安心。事实证明,幼儿也有一个敏感的心,对于教师的言行特别敏感,就如人们常说的"第六感"。当我非常诚恳的与他们进行交流时,他们总是会听得很认真,总是会很乐意地按我我的要求去做好一件事。可是,一旦我产生一丁点儿不耐烦的心情时,他们就会变得沉默,离我远远的,也不愿意与我交流。所以要正确树立对待幼儿的态度:公平、平等,真诚耐心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使幼儿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去学习,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培养幼儿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认真学习幼教理论,作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充实理论,把一些好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多读书、多看报,不断充实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制作教具,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设备,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④ 学习《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后的心得或启示有哪些
结合讲座谈谈自己对幼儿园游戏的一些理解。 一、游戏与幼儿的成长 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游戏有助于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作为幼儿教师的通常都有这样的感受:游戏时,幼儿的认识、记忆、思维、有意注意等状态都是较其它的时候好,这是因为在松弛、欢快的游戏情境下,更容易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欲;这是因为一个尚未实现社会化的幼儿,在使自己适合一个按成人的兴趣、习惯和思维方式组成的社会的过程中,不可能象成人那般有效地得到情感和智慧上的满足,而只能在自己的世界——游戏中得到满足,在没有任何强制关系的背景中,实现自己的愿望,从而达到情感和智慧上的平衡。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它具有主动性、自愿性 、假想性 、 社会性、愉悦性等特点。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其智力、语言等各种能力的发展。所以游戏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及幼儿教育中采用最广泛而又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它不仅接近幼儿生活,带给幼儿快乐,而且还能使其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使其各种心理需要得到体验,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快乐成长。 二、游戏设计与开展 针对目前幼儿园游戏存在的问题 ,即: 1.重内容轻目标; 2.游戏活动结构不合理; 3.教育目标片面; 4.教学方法单一,不注重幼儿的自我探究和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等等; 5.对幼儿主体地位的体现不够; 6.教师对游戏活动设计参考资料生搬硬套,设计缺乏创造和个性。我认为老师首先心中有这样一个概念,不管开展什么活动都有它的目的性,锻炼幼儿某方面的发展,而不是盲目的。所以教师应注重在游戏的设计上先制定目标,再设计游戏过程,并牢记在内容的选择和目标的设计上一定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和自我的创新。在游戏的开展中,教师作为游戏伙伴的隐性指导。此时教师的指导意识并没有失去,但已不是作为教师,而是幼儿游戏的伙伴,共同处于幼儿愉快的游戏世界的指导。幼儿喜欢独自游戏,自由结伴游戏,他们不需要也不愿意成人的过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