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东滨州书法家有谁
1、陈杰
又名陈纪杰,男,1965年9月生,现工作于山东省滨州市文联书法家协会(驻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滨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滨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报》特约记者,东营半耕斋文化艺术品商行特聘高级书画师。
2、高景林
高景林(1955~)山东沾化人。1980年1月滨州师专毕业留山东滨州师范专科学校工作。2000年调入滨州市文联工作,任滨州市文联副主席。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滨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1994年独立编著出版《中国书法教程》一书(省内有几所高校作为教材)。
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展览并获奖。有多篇书法论文在《书法》等刊物上发表。辞条辑入《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鉴》、《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3、郭连贻
郭连贻:生于1930年,山东省邹平县人。布衣学者,著名书法家,家境贫寒,19岁参加解放军,1970年参加林园,志愿得以发展,在滨州被称五老之一。
斋号“漏月轩”,取屋顶洞开有月光筛下之意。布衣学者,曾编纂《邹平县志》,先后撰写《邹平诗苑溯古》、《范仲淹流寓考》、《段成式乡贯应从邹平说》、《义和拳在邹平起事始末》、《朴学大师成瓘》等文。
幼习书法,初学赵孟頫、颜真卿诸帖,后学李邕《麓山寺碑》、虞世南《孔子庙堂碑》、米芾墨迹,至中年习北碑《张玄墓志》、《张猛龙碑》、《郑文公碑》等。
书法作品多次在《中国书法》、《中国文化报》、《书法导报》、《大众日报》、《艺术中国报》、《滨州日报》、《大众日报书画版》等发表。
现为山东省文史馆研究馆馆员、滨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滨州市政协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4、王登民
王登民,男,汉族,1956年3月生于山东博兴。自幼酷爱书法,从师于中国书画院院长赵白瓮先生,后精心临摹著名书法家武中奇之手笔,曾先后在省、地、市级举办的书画展中获奖,被山东电视台《大家名家》栏目作以专题报道。
5、赵立波
赵立波,原名赵利岐,斋号汲雪居、耕砚楼。山东滨州人。中共党员。结业于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现为文化中国签约书画家,英格兰皇家艺术基金会永久学术顾问,中国硬笔书协会员,滨州市书协会员。
㈡ 三下乡时,对队员进行技能培训有什么意义
一)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农民服务组织创新,培育经纪人队伍,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制订或修订农业行业标准和重要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广采用国际标准,创建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计划地兴建或扩建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科技、劳务等要素市场。搞好农业服务,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和培训,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户,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1、鼓励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要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从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为龙头企业搞好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2、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农产品的转化主要是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还很低,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实行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还可以为农产品的增长提供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要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积极促进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不断开发名、优、特、新品种,搞好优良品种的繁育。3、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创汇农业。"十五"期间,我国将加入世贸组织,要以此为契机,千方百计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农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重点扶持和扩大畜禽、水产品、水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出口。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参与国外农业开发、水利工程承包等。(三)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从种植业向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也是使农村丰富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1、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引导农民地从事非农产业,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行业,加快改造传统工业,积极发展商业、运输、饮食服务、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2、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充分调动投资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引导乡镇企业加快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名、优、特、新产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乡镇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能力。3、加快发展小城镇。小城镇是转移农民的基地,是二、三产业的载体,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有选择的培育一批重点的中心集镇,努力在城镇投资体制、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使小城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4、鼓励、支持和组织农民开展劳务输出。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到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务工经商,加快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步伐。这次"三下乡"活动虽然早已结束,但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使我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也开始关心"窗外事"。它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在生活着九亿多农民的广大农村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问题,那里的经济还不够发达,那里的政治体制还不够健全,非常需要我们这些大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作出自己应做的一份贡献!
㈢ 国家对互联网+三下乡培训政策
网上信息现场查询
为了满足乡镇群众查询信息的需求,同时让他们对互联网信息内查询方式有容直观的认识,我们在每个活动场地都开展了上网查询信息的服务。这项服务受到了现场群众的欢迎,共为他们查询了蚕茧收购政策、青蒿栽培技术及市场情况、直销企业情况等近10个课题。
培训活动
此次文化局组织的送培训下乡活动中,我馆承担了“基层图书馆(室)管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概况与资源利用”两个专题的报告,主讲人分别为龙滔和宋继珍。龙滔同志从乡镇图书馆的概念、服务内容、业务工作、评估等方面介绍了基层图书馆的服务及管理工作;宋继珍同志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缘起、全国及本市的工作进展、国家及本市的发展政策及趋势、共享工程的资源与服务等方面介绍了共享工程,同时还介绍了数字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互联网利用等相关知识,展望了数字化文化服务在广大农村的发展前景。来自彭水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机构的20多位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活动受到了基层同行的好评。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