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工作 > 张松茂陶瓷艺术培训班

张松茂陶瓷艺术培训班

发布时间:2021-01-02 03:58:38

❶ 张晓杰的简介

张晓杰家传渊源,厚实而绵长。父系、母系家族都是世代从事陶瓷美术事业。景德镇画瓷名家“珠山八友”的徐仲南、刘雨岑是家族中的祖辈。父亲张松茂是当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母亲徐亚凤是首批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1994年景德镇置镇990周年大庆时,父母分别被授予“陶瓷世家”称号,为景德镇唯一获得两块“陶瓷世家”匾牌的家庭。张晓杰自幼受家庭艺术熏陶,14岁随父学艺,秉承家学,苦练技法,勤习瓷画,基本功底颇为扎实。先后参与首都机场、燕京饭店、钓鱼台国宾馆和人民大会堂的大型瓷壁画的绘制。张晓杰受过高等教育,崇向现代派艺术,在研习陶瓷美术的实践中,力求将现代审美意识注入瓷艺之中,探索新的造型语言,溶融东、西方之优势,营造一个自己的天地。

张晓杰的作品构图强劲狂放,造型奇特神秘,线条变化莫测,色块扑朔迷离,视觉效果独具,显示出一种生命的燥动感。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展览及评比。1992年在第三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青春杯》精品大奖赛中,作品《生命之始》获一等奖。1993年在江西省工艺美术大赛评比中,作品300件剑筒获一等奖。《红色感应》获第四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节精品大奖赛一等奖。《绿色与人类》获取日本恩巴精选景德镇名人名作第一名,被日本恩巴——中国当代美术馆收藏。1994年在瓷都景德镇杯“国际陶瓷精品大奖赛”评比中,作品《失去记忆的梦》获二等奖;同年被评为全国工艺美术行业优秀技艺人员,其创作科研成果获工艺美术行业优秀成果一等奖。1995年《我的梦》被国家选送参加国际陶艺展。作品《游动幻觉》获1996年中日陶瓷展陶艺作品特别奖。作品《梦》入选1997年中国现代陶艺展,送国外长期展出,由中国文化部收藏。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参与江西省政府赠送香港特别行政区《紫归牡怀图》的绘制。1998年参加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获优秀作品奖。1999年参与庆祝澳门回归《母子连心》瓶的绘制。2002年在第七届全国陶瓷评比中,作品《梦韵》获优秀奖。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等部门举办的杭州西湖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动.随想》获2002年铜奖,《红色音律》获2003年银奖,《绿色组合》获2004年金奖,《动感》组合获2005年该博览会的“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❷ 壁画的现代壁画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艺术上出现了更多的以表现自我为中心的艺术形式,现代壁画与建筑环境艺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多元化的文化环境。正壁画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追求美的理想、表现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特艺术形式。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建筑环境对壁画的要求,壁画语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代壁画无论从表现形式、语言内涵到其社会功能都与传统壁画有着较大差异。
现代壁画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在互联网没有普及的岁月,人们更青睐于写实的、具象的、内容繁冗丰富的,但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人们受着过量信息的困扰,内心变得疲惫,需要的是放松、明快、简约的东西被再一次的肯定,壁画领域也随之而改变,不断地推陈出新,来符合人们的需要与发展 。
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大多数建筑承袭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观念,外墙装饰均是清一色的玻璃幕墙或单色瓷砖,面目冷淡,缺乏感情,这种为追求工业的高速发展而生产的建筑形态,与人们向往的自然生态环境格格不入。然而,壁画可作为人们面对自然的一个窗口,能在大厦的外墙和中厅等看到描绘自然的壁画,无疑是一种心旷神怡的心灵感觉。同时,在各种壁画形式中,最耐久、最易清洗、最耐侵蚀、色彩最鲜艳,表现手法最多样的,当属陶瓷壁画。 银箔壁画,底材是贴银箔的底色上进行绘制,银箔分真银箔和仿银箔,大多用于室内装饰的是仿银箔材质,高档的酒店会适当选用真银来制作。真银和仿银箔从外观来看不易分辨,真银底材银质感更强比较稳重一些。手绘银箔底材上可以绘制工笔类花鸟山水等,用于绘制写意绘画的比较少。
银箔手绘壁画

香槟银箔 手绘工笔壁画 漆画是绘画和工艺相结合的画种,它具有绘画和工艺的双重属性。它既是艺术品,又是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装饰品,成为壁饰、屏风和壁画等表现形式。
漆壁画,即大型的漆画,它使漆艺走出仅仅靠依附于器物来表现的传统品种模式,漆壁画是“壁”与漆画相结合的漆艺品类,漆壁画的技法丰富多采,可以像版画一样用镌刻;像浮雕一样堆起或雕出纹样;像镶嵌画一样把硬质材料嵌于画面之上;像中国画、油画一样用色漆彩绘或泼洒;也可以用水砂纸或木炭磨出埋伏在漆层下面的隐约画面。与我们熟知的岩石壁画、 浮雕壁画、木雕壁画等壁画艺术品种一样,既体现出漆艺的精美典雅,更彰显其大气磅礴,色彩缤纷,既很好的体现其艺术性又彻底解决了壁画难以长期保存和色彩单一的难题,因此漆壁画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更多的体现出漆壁画它具有了为人民生活服务的大众实用艺术的特点。大型漆壁画正在成为星级酒店、高级宾馆、高尚会所、高档办公及品味家居等装饰最合适的高档尊贵艺术画种。 陶瓷壁画是陶质壁画与瓷质壁画的总称。这两者的质地区别,在于坯体原料不同,此外,前者烧成温度低、烧结程度差,气孔率大,断面疏松;而后者烧成温度高、烧结程度好,气孔率小,坚硬密实。
陶瓷壁画是以砖、板等为板基,运用绘画艺术与陶瓷工艺技术相结合,经过放大、制板、刻画、彩绘、配釉、施釉、烧成等一系列工序,通过多种施釉技巧和巧妙窑烧的火的艺术而生产出神形兼备、巧夺天工的陶瓷艺术作品。它不是原画稿的简单复制,而是艺术的再创造。
分类
陶瓷壁画釉上、釉中、釉下彩绘壁画;高、中、低温色釉壁画,彩釉堆雕、浮雕、刻雕、镂雕壁画;综合装饰壁画;现代陶艺壁画。
纪念碑的艺术
陶瓷壁画在我国明清时期即以盛行,论其历史,亦不称晚,最引人入胜的,是我国首都——北京北海公园中的《九龙壁》,用424块七色琉璃拼镶砌成的,九条蟠龙飞舞奔腾于波涛云海之中,姿态生动,光彩照人。在九龙的正脊、重脊、简瓦、陇垂之处,又皆有龙形,连斗措下,还各有一条龙,共635条龙,可称谓是我国古陶瓷建筑艺术中的珍宝,历经数百年,饱经风雨侵蚀仍鲜艳如初,所以陶瓷壁画更能称誉“纪念碑的艺术” 1700多年来,中国景德镇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窑火从未间断,为陶瓷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令景德镇登上了陶瓷艺术的圣殿,从古至今不断演绎着博大精深的艺术传奇。世界各地没有哪一区域象景德镇这样,具有丰厚的陶瓷艺术文化底蕴,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艺术氛围,娴熟而全面的工艺技术,丰富多样的陶瓷材料……。陶瓷彩绘壁画、陶瓷色釉壁画、陶瓷刻雕、浮雕、捏雕、镂雕壁画以及综合装饰壁画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开山鼻祖
至于世界瓷都——景德镇的陶瓷壁画,是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才著称。那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在康家钟等陶瓷艺术家的支持配合下,创制了以《井冈山》为题材的陶瓷浮雕加彩壁画,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西江月》的词意,用于装饰当地政府礼堂,这可算是世界瓷都——景德镇解放后最早问世的一幅大型陶瓷壁画,这也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幅陶瓷壁画;而用于装饰我国首都人民大会堂江西厅的以《井冈之春》为题的陶瓷壁画,则为另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所创作,其绘制也是出自世界瓷都——景德镇陶瓷彩绘名人集体之手,都是以其隽永的艺术魅力,在壁画家族和陶瓷艺苑中独领风骚。从此,创制和复制陶瓷壁画在世界瓷都——景德镇形成一股热,并影响到全国各地陶瓷产区都来创制和复制陶瓷壁画。
瓷国明珠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坐落在中国瓷都——景德镇的我国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大兴创制陶瓷壁画之风,一次展出大小陶瓷壁画竞达二十幅之多,使陶瓷壁画创制进入旺盛时期。被誉为“瓷国明珠”的景德镇市艺术瓷厂,是一家兼营创制和复制陶瓷壁画的企业,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祝大年制作的《森林之歌》就曾得到该厂一批陶瓷彩绘高手复制成陶瓷画,高3米3,宽21米,它是由景德镇24位工艺师费时3个月在3000片瓷板上用新彩精致的描绘,烧制而成。那宏大幽深的意境,贴近生活自然气息,以及清新雅致的艺术风格,写实中带装饰意味的艺术表现手法,均体现了设计者的艺术追求和创造能力,作者根据有名风景“小鸟天堂”,并集中漓江、澜沧江等名胜创作,很好地表现了亚热带雨林、万木丛生、百花争荣、百鸟喧哗、生意盎然的景象,奏响了一曲生命之歌,镶嵌在首都国际机场,受到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赏。王学仲设计的,也是该厂一批陶瓷彩绘高手复制成的,我国首次出口日本的《四季繁荣图》大型新彩陶瓷壁画,色彩柔和,清秀雅致,画面上呈现出中日人民在美丽的樱花盛开时,游览壮观的日本古典式上野村,欢快的大熊猫在大口地吃翠竹,象征吉祥的腾龙飞凤在富士山前舞荡。这幅壁画镶嵌在上野火车站的厅壁上,与环境非常和谐,显得气势格外雄伟,使人顿生“人在厅前立,身在画中游”之感。 当前,要谈陶瓷壁画不得不谈余工陶瓷壁画,余工陶瓷壁画是一支集陶艺师、建筑师、景观师、室内设计师和工艺师、工程师为一体的环境陶艺团队,由余炳锋教授担任艺术总监,艺术设计一流,技术力量雄厚,制作工艺精湛,陶瓷材质独特、丰富、精良,设有业务部、设计部、制作一室、制作二室、工艺材料研究室及施工队,门下有陶瓷壁画有限公司、景观瓷厂等。仅2011年重点工程有:由张婧婧教授设计、余炳锋教授担任艺术总监,为政府工程,集旅游购物为一体的陶瓷古街——景德镇红店街设计制作的世界上首幅106平方米的高温(1220摄氏度)快烧釉中彩陶瓷壁画《景德镇红店街》,已成为红店街最亮丽的景点;由余炳锋教授设计、担任艺术总监,为政府工程,景德镇一江两岸设计制作的高8米、长542米的4336平方米的高温(1320摄氏度)烧成巨幅釉下彩陶瓷壁画《景德镇瓷与茶》,以一幅长卷的形势倘佯在世界瓷都的昌江河畔,为家乡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由余炳锋教授设计、担任艺术总监,为政府工程,景德镇沿江西路设计制作的陶瓷景观《瓷源》镶嵌在昌江两岸十八渡的山体上,“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陶瓷壁画与实物相结合,古代工匠挖掘瓷矿石,釉果的劳动场景以壁画形式描绘,而山体上的瓷石、坯房、窑房、窑炉、窑材、匣钵、青花瓷均以实物再现了古代制瓷过程,受到陶艺界的一致赞赏;由余炳锋教授设计、担任艺术总监,为景鹰高速设计制作的世界上最大(高4.7米、肚径1.5米)的青花梅瓶(已申请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证书)和最大(直径4.5米)的镂空青花八角瓷盘,成为高速上独特的景观;由余炳锋教授设计、担任艺术总监,为湖南科技学院美术楼设计制作的1377平方米的世界上最大的高温(1220摄氏度)快烧釉中彩陶瓷壁画《阳明山》(正在申请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相信余工陶瓷壁画能创制和复制越来越多的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的陶瓷壁画来;祝愿余工陶瓷壁画朝着洋溢时代精神,弘扬陶瓷文化,坚持艺术品味,拥有观念效应的目标,继续走下去,再上新台阶。

壁画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时代性和公众性,它是直接面对千百万公众的,壁画应成为时代的强音,壁画家的小我要融入为广大公众服务的大我之中,以强烈的责任感,以精品力作奉献于大众,并从中找出和确立自己独立的艺术个性。壁画是环境艺术,是营造当代大环境的文化形象,研究壁画与环境的存在关系,在广阔的天地中发挥创造性的思维,是新时代的新课题。壁画的民族气派,民族精神,是我们得以存在的根基,但传统不是凝固的模式,不是样式僵化,面对现代人,人们需要新鲜活泼的新语音,如何重建东方壁画大国的风貌,解决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为时代为大众的前提下,包容一切有益的文化营养,以开放的心态探讨创新之路。
创时代之新,创历史之新,创民族之新,这是壁画人的新使命。
个性
是墙纸产品的一个分支,墙纸是指用于墙面装饰的无图案或者是简单图案重复的装饰材料。墙纸是属于标准化产品,而壁画则是个性化产品,每一张画的大小,设计均是按照用户需求定制进行。
壁画的最后呈现是一幅完成的画面,画面可以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但是在成产过程中,只要用户画面超过一定的尺寸,则均需将画面制作成若干张后再拼接成整体。个性壁画只要画面精度够高,则可以打印出足够大的尺寸。如果是矢量图,理论上则可以制作成无限大的尺寸。
个性壁画的施工,施工过程于墙纸施工基本一致。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对已经裁切好的壁画,直接对花拼接粘贴即可。也有一些厂家为了运输保护壁画的需要,壁画的边缘会预留一定尺寸(一般是2cm)的裁切位置。那就需要在贴好之后用裁纸刀裁掉多余的部分。
是高档装饰材料,跟墙纸相比,有独特的装饰效果。
彩绘,绘出斑斓多彩的生活
古时候的文人骚客情钟于丹青,现代的人热爱彩绘,各式各样的色彩绘画形式层出不穷、变化多端,指甲上、墙面上、汽车上、人的身体、鞋帽衣服、木刻雕像、建筑物……无论是在哪里绘画,都可以看出现代人的智慧和对于追求艺术的热衷
虽然是形式多样,但是现代将色彩绘画运用最多的还是在家庭装饰中,在家里的客厅或是卧室选择一整片或是某一块墙面,然后在上面进行绘画,可以画上自己喜爱的图案或是根据家庭的装修环境设计一款独特的、适合的图案,墙面绘画不但可以改变家里单一的格调,给家增添几分色彩,还可以给人另一种仿佛身临画境的感觉,家在画里,人在画中。
色彩绘画以它特有的、多样的表现形式,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斑斓多彩。

❸ 中国壁画的代表作品

护乌桓校尉幕府图
壁画绘满全部墓壁及墓顶,共46组,总面积百余平方米,是已发现汉墓中壁画最多的。墓中还有墨书题榜240多条。壁画以出行图的形式,表现墓主从举孝廉到为郎而进入仕途,直至最后官至使持节护乌桓校尉。画面连车列骑,冠盖相望,声势煊赫。其中宁城护乌桓校尉幕府图描绘了墓主接见乌桓首领的壮观场面。此外,还有墓主日常生活、庄园财富、庖厨宴饮、乐舞百戏、农耕放牧等图画,以及云气、仙人、四神等图像。壁画对研究东汉晚期的社会生活、庄园经济、边疆地区生产、东汉王朝与乌桓等北方民族的关系等有重要意义
辽阳汉壁画墓
中国东汉末和汉魏之际的石室壁画墓群。最晚的延续至西晋。集中分布在辽宁辽阳太子河两岸。20世纪初发现,50年代后发掘20多座。墓主多数是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氏政权的达官显贵。墓室用石板支筑,平面略成方形,为多室墓。一般大型墓边长7米左右,小型墓边长4~5米左右。壁画直接绘在石壁上,主要以墓主仕宦经历和日常生活为题材。有车骑出行、百戏乐舞、宴饮、庖厨、门阀、宅院和门卒、门犬等。墨彩平涂、色泽鲜艳,形象生动。
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它位于山西省芮城的永乐宫,其艺术价值最高的首推精美的大型壁画,它不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整个壁画共有1000平方米,分别画在无极殿、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里。三清殿是座主殿,殿内壁画共计403.34平方米。画面高4.26米,全长94.68米。
《永乐宫壁画》
三清殿,又称无极殿,是供“太清、玉属、上清元始天尊”的神堂,为永乐宫的主殿。殿内四壁,满布壁画,面积达403.34平方米,画面上共有人物286个。这些人物,按对称仪仗形式排列,以南墙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前导,分别画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围绕主神,28宿、12宫辰等“天兵天将”在画面上徐徐展开。画面上的武将骁勇骠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整个画面,气势不凡,场面浩大,人物衣饰富子变化而线条流畅精美。这人物繁杂的场面,神采又都集中在近300个“天神”朝拜元始天尊的道教礼仪中,因此被称为“朝元图”。纯阳殿,是为奉祀吕洞宾而建。
纯阳殿内,壁画绘制了吕洞宾从诞生起,至“得道成仙”和“普渡众生游戏人间”的神话连环画故事。纯阳殿内对扇后壁的“钟、吕谈道图”,是一幅极为珍贵、人物描写极为成功、情景相融得非常好的一幅壁画。
重阳殿,是为供奉道教全真派首领王重阳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宇。殿内出采用连环画形式描述了王重阳从降生到得道度化“七真人”成道的故事。
朝元图
壁画《朝元图》,共画天神289身,是大型仪仗朝拜阵容。帝后主像高达2.85米,玉女的身高也在1.95米以上,超过了一般真人的高度。整个画面气势雄伟,众神男女老幼形态各异,衣冠服饰各不相同。人物的神情面貌极富变化,有须发巍立、横眉怒目的神王,也有持花微笑、凝眸欲语的玉女,有神态恭谨的仙侯,也有恂恂儒雅的学士。种种情态杂居一画,使人感到变幻而无穷。当真是生动逼真,富有韵味。
壁画《朝元图》复原图
在艺术上巧妙地利用了寓动于静的构图方法,组成宏阔的构图,形象之间顾盼有神,表现出传统线描艺术的高度成就。线条圆浑有力,豪放洒脱,各种质地的服饰器物,各种自然景观,都得到绝妙动人的表现。尤值一提的是壁画辉煌灿烂的色彩效果。在富丽堂皇的青绿色基调下,有层次地以少量红、紫、蓝等色,加强了画面的主次和素描的盥洗,构成了节奏的变化,使得画面更为活泼跳跃。其色方法以平填为主,色块并列,或深浅一动,除云彩晕染外,其它晕染很少。画中的石青、石绿,到近700年的今天依然艳丽夺目。
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泛指存在于敦煌石窟中的壁画。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 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著名的敦煌壁画有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萨锤那舍身饲虎等著名的壁画故事。 现代著名壁画
我国现代新兴壁画运动始于1979年北京国际机场壁画群的落成,迄今,壁画在中国已完成了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演变过程。创造了许多具有浓郁时代生活气息,鲜明民族艺术特色,独特个性风格的现代壁画。这些壁画的位置和幅面纳入了建筑物的整体设计规划之中。为适应陈设的环境气氛,着重强调作品的装饰性和视觉的愉悦感。使用的材料有聚丙烯颜料、陶瓷釉上彩绘、陶板等。张仃的《哪吒闹海》,袁运甫的《巴山蜀水》,祝大年的《森林之歌》,肖惠祥的《科学的春天》,李化吉和权正环的《白蛇传》,袁运生的《生命的赞歌》等。之后,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者开始把壁画考虑在设计方案之中,壁画艺术的专业队伍也逐渐形成。在短短的几年中,各城市宾馆、饭店等公共建筑中至少有五百幅作品问世,其中有许多突破性的出色力作。他们在借鉴传统壁画,学习西方壁画,吸收民间美术,探求不同材料的特色和处理壁画与建筑的视觉谐调等方面各有不同建树。当今新一代壁画家力图使中国壁画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新的形式,使壁画艺术走向更广阔的公共场所。
景德镇
1700多年来,中国景德镇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窑火从未间断,为陶瓷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令景德镇登上了陶瓷艺术的圣殿,从古至今不断演绎着博大精深的艺术传奇。世界各地没有哪一区域象景德镇这样,具有丰厚的陶瓷艺术文化底蕴,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艺术氛围,娴熟而全面的工艺技术,丰富多样的陶瓷材料。陶瓷彩绘壁画、陶瓷色釉壁画、陶瓷刻雕、浮雕、捏雕、镂雕壁画以及综合装饰壁画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景德镇陶瓷壁画
至于世界瓷都——景德镇的陶瓷壁画,是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才著称。那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在康家钟等陶瓷艺术家的支持配合下,创制了以《井冈山》为题材的陶瓷浮雕加彩壁画,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西江月》的词意,用于装饰当地政府礼堂,这可算是世界瓷都——景德镇解放后最早问世的一幅大型陶瓷壁画,这也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幅陶瓷壁画;而用于装饰我国首都人民大会堂江西厅的以《井冈之春》为题的陶瓷壁画,则为另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所创作,其绘制也是出自世界瓷都——景德镇陶瓷彩绘名人集体之手,都是以其隽永的艺术魅力,在壁画家族和陶瓷艺苑中独领风骚。从此,创制和复制陶瓷壁画在世界瓷都——景德镇形成一股热,并影响到全国各地陶瓷产区都来创制和复制陶瓷壁画。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座落在中国瓷都——景德镇的我国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大兴创制陶瓷壁画之风,一次展出大小陶瓷壁画竞达二十幅之多,使陶瓷壁画创制进入旺盛时期。被誉为“瓷国明珠”的景德镇市艺术瓷厂,是一家兼营创制和复制陶瓷壁画的企业,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祝大年制作的《森林之歌》就曾得到该厂一批陶瓷彩绘高手复制成陶瓷画,高3米3,宽21米,它是由景德镇24位工艺师费时3个月在3000片瓷板上用新彩精致的描绘,烧制而成。那宏大幽深的意境,贴近生活自然气息,以及清新雅致的艺术风格,写实中带装饰意味的艺术表现手法,均体现了设计者的艺术追求和创造能力,作者根据有名风景“小鸟天堂”,并集中漓江、澜沧江等名胜创作,很好地表现了亚热带雨林、万木丛生、百花争荣、百鸟喧哗、生意盎然的景象,奏响了一曲生命之歌,镶嵌在首都国际机场,受到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赏。王学仲设计的,也是该厂一批陶瓷彩绘高手复制成的,我国首次出口日本的《四季繁荣图》大型新彩陶瓷壁画,色彩柔和,清秀雅致,画面上呈现出中日人民在美丽的樱花盛开时,游览壮观的日本古典式上野村,欢快的大熊猫在大口地吃翠竹,象征吉祥的腾龙飞凤在富士山前舞荡。这幅壁画镶嵌在上野火车站的厅壁上,与环境非常和谐,显得气势格外雄伟,使人顿生“人在厅前立,身在画中游”之感。
壁画界的奇葩——余工陶瓷壁画
当前,要谈陶瓷壁画不得不谈余工陶瓷壁画,余工陶瓷壁画是一支集陶艺师、建筑师、景观师、室内设计师和工艺师、工程师为一体的环境陶艺团队,由余炳锋教授担任艺术总监,艺术设计一流,技术力量雄厚,制作工艺精湛,陶瓷材质独特、丰富、精良,设有业务部、设计部、制作一室、制作二室、工艺材料研究室及施工队,门下有陶瓷壁画有限公司、景观瓷厂等。
仅2011年重点工程有:由张婧婧教授设计、余炳锋教授担任艺术总监,为政府工程,集旅游购物为一体的陶瓷古街——景德镇红店街设计制作的世界上首幅106平方米的高温(1220摄氏度)快烧釉中彩陶瓷壁画《景德镇红店街》,已成为红店街最亮丽的景点;由余炳锋教授设计、担任艺术总监,为政府工程,景德镇一江两岸设计制作的高8米、长542米的4336平方米的高温(1320摄氏度)烧成巨幅釉下彩陶瓷壁画《景德镇瓷与茶》,以一幅长卷的形势倘佯在世界瓷都的昌江河畔,为家乡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由余炳锋教授设计、担任艺术总监,为政府工程,景德镇沿江西路设计制作的陶瓷景观《瓷源》镶嵌在昌江两岸十八渡的山体上,“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陶瓷壁画与实物相结合,古代工匠挖掘瓷矿石,釉果的劳动场景以壁画形式描绘,而山体上的瓷石、坯房、窑房、窑炉、窑材、匣钵、青花瓷均以实物再现了古代制瓷过程,受到陶艺界的一致赞赏;由余炳锋教授设计、担任艺术总监,为景鹰高速设计制作的世界上最大(高4.7米、肚径1.5米)的青花梅瓶(已申请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证书)和最大(直径4.5米)的镂空青花八角瓷盘,成为高速上独特的景观;由余炳锋教授设计、担任艺术总监,为湖南科技学院美术楼设计制作的1377平方米的世界上最大的高温(1220摄氏度)快烧釉中彩陶瓷壁画《阳明山》(正在申请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相信余工陶瓷壁画能创制和复制越来越多的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的陶瓷壁画来;祝愿余工陶瓷壁画朝着洋溢时代精神,弘扬陶瓷文化,坚持艺术品味,拥有观念效应的目标,继续走下去,再上新台阶。

❹ 蒋新安的艺术年表

1976年毕业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艺系。
1978年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深造,陶瓷彩绘实习于轻工部陶瓷研究所王锡良、张松茂、戴荣华大师工作室。
1981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系学习,受教于老一辈工艺美术教育家庞薰琴、雷圭元、陈叔亮、常沙娜等先生,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史论奠基人田自秉、王家树先生。
1978年参加江苏省陶瓷美术资料编写。
1981年参与全国工艺美术中专教学(工艺美术史)参考提纲编写。
1982年《仿宋裂纹釉香炉》参加全国陶瓷艺术展评。
1983年11月参加杭州“华东地区艺术院校图案教学会议”。
1983年12月参加常州“华东六省一市包装装潢展览”。
1985年12月参加江苏省轻工美术学会成立大会,并在会上作论文交流。刊于《造型和装潢》江苏省轻工美术学会成立论文交流专辑。
1986年8月《彩釉陶挂盘》,《薄胎釉上彩兰花花瓶》由香港大学文学博士、亚洲诗坛名誉主席、水源渭江教授介绍于《日本文化研究》。并收藏。
1986年10月《陶版画》参加江苏省轻工美术设计评比展览获“表扬奖”。
1986年11月参加无锡市美术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
1988年10月五件作品赴日本大阪展出,作品被刊于展览请柬封面上。
1989年5月《紫砂十八罗汉》《鼻烟壶》赴新加坡参展。
1989年6月《八仙过海紫砂浮雕壁饰》等3件作品赴美国展出,并被美国世界珍藏贸易公司收藏。
1989年7月《历代龙凤紫砂竹简》参加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
1989年10月《紫砂工艺精品包装》两件参加福州“第五届华东地区包装装潢评比”荣获设计奖。
1989年11月参加杭州“全国第二届广告作品展览。
1990年3月《紫砂微型千筒》等作品赴澳门展出,为香港双鱼艺瓷有限公司收藏。
1990年4月《敦煌舞蹈紫砂小插盘》,《紫砂十八罗汉头像》等作品参加第二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展览。作品为台湾著名收藏家收藏。
1990年5月《紫砂竹简包装》刊于90、2期《包装世界》。
1990年8月《泥绘紫砂壶》等五件作品参加台湾“紫砂陶新秀作品展”并刊于《紫砂陶》一书。
1990年9月《中国名山紫砂鼻烟壶》等三件作品赴香港, 澳门展览。
1990年10月《百帝图紫砂鼻烟壶》获“全国陶瓷艺术评比”一等奖和“景德镇陶瓷精品大奖赛”一等奖。
1990年12月台湾《壶中天地》期刊28期两页推介《百花、山水鼻烟壶》。
1991年4月台湾《壶中天地》杂志32期8版专栏系列介绍。
1991年9月《百鹤图紫砂鼻烟壶》荣获江苏省第三届轻工美术评比一等奖。《紫砂福寿纹六方提梁茶具》荣获江苏省第三届美术评比一等奖。
1991年9月无锡市职称评审委员会授予讲师职称。被江苏省轻工厅授予“江苏省轻工中专系统优秀教师”。
1991年11月台湾《壶中天地》杂志39期6版作了题为“梦随七彩殷殷飞”的专题介绍并刊登作品。
1992年10月被江苏省教委聘为“省教委专家评估组成员”参加对苏州工艺美校的办学水平评估。
1993年10月《百子图紫砂套壶》刊于台湾《茶与壶》杂志第七期。
1994年2月紫砂作品参加香港“当代宜兴陶艺家近作展”,其中《百子图紫砂套壶》刊于《紫砂新品——当代宜兴茶具精选》一书,并被送赠香港茶具文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凤凰城美术博物馆、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印地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馆展出。
1994年6月五件紫砂作品为台北《中华微观大世界——中华精微艺术馆》典藏,并邀请赴台办展。
1994年6月《百子图紫砂套壶》刊于台湾《茶与壶》杂志25期。
1995年11月《紫砂情侣壶》等五件紫砂作品参加台湾“1995年古玩玉器工艺文物展”,并应邀赴台交流访问。
1996年5月应香港茶道协会和乐茶轩(集团)公司邀请参加“听枫园乐茶轩”开业展。被聘为香港茶道协会高级会员。台湾中华茶艺业联谊总会荣誉会员。
1996年7月十一件紫砂作品赴马来西亚参加《中国茶文化艺术展》。
1996年7月《古代仕女百图紫砂鼻烟壶》参加“96年宜兴中韩陶艺家艺术交流会”观摩展出,并在会上作论文交流。
1996年12月紫砂作品《紫砂茶海》参加香港乐茶轩(集团)公司赴葡萄牙艺术展。
1996年12月论文《宜兴陶瓷壁画艺术》发表于《江苏陶瓷》96年第4期。
1996年12月作品参加《中国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入编由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辞书编辑部、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编《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第五卷)。
1997年7月《金陵十二钗套壶》《紫砂情侣壶》刊于台湾版《当代紫砂群英》。
1997年8月入典《中国专家人名辞典》。
1997年9月为中外名人研究中心、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入编大型权威辞书《世界名人录》。
1997年10月为香港美术出版社、燕京国际文化艺术研究会、北京华夏大地艺术中心《世界美术家传》华人卷、《世界美术集》华人卷编委会特约编委。入典《世界美术家传》、《世界美术集》。《艺术靠墙站——宜兴陶瓷壁画艺术》发表于台湾《茶与壶》杂志60、61期。
1997年11月江苏省工艺美术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授予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
1998年1月入编《当代宜兴陶艺名家集》。
1998年5月参加98中国宜兴中外陶艺交流会,景德镇陶瓷学院宜兴校友陶瓷作品展览。
1998年9月《紫砂竹简》参展在泰国曼谷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获国际荣誉金奖。被聘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理事。
1998年10月江苏卫视台对外宣传栏目播出《新安制陶》。
1998年12月《紫砂茶海》参加上海《全国陶瓷艺术展览》。
1999年3月入编国家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中国专家大辞典》。
1999年5月编入《世界艺术家名典》。
2000年4月入编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中国国际人才研究中心,香港版,大型国际交流系统《世界优秀人才大典》。
2000年9月入编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中国人才辞典》第三卷,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世界名人录》。
2001年6月参加2001中国宜兴国际陶艺研讨会暨陶艺展,《多功能紫砂壶组》、《中国民居茶具》获三等奖,论文《我爱紫砂泥》刊《景德镇陶瓷》宜兴专辑。
2001年8月应邀参加韩国广州2001世界陶瓷博览会,现场紫砂陶艺手工制作演示。并接受韩国电视台采访。
2001年9月《中国民居·紫砂茶具》入选中国艺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第一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评比展。
2001年9月入编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中国人才辞典》第四卷。
2001年10月参加2001无锡国际工业设计节新世纪国际工业设计高级论坛。
2001年10月紫砂作品四件参加杭州·中国国际茶博览会,刊出。
2002年3月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聘请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教育培训中心客座教授
2002年6月参展苏州“中国宜兴紫砂精品展览” 作品获金奖。
2002年8月参展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作品获中国工艺美术“华艺杯”铜奖。
2002年11月参展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会,《上海民居》紫砂茶具获银奖,《紫砂茶海》获银奖。
2003年2月被聘江苏省工艺美术系列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
2003年2月《中国收藏》刊“钟鼎入紫砂泥韵传新艺”。
2003年3月《全国工艺品礼品博览会》合展、联展,紫砂作品《上海民居》获中国收藏家艺术家联谊会紫砂艺术金奖。
2003年4月紫砂作品获“2002年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评选”银奖。
2003年5月上海新天地成功举办《蒋新安紫砂作品个展》。
2003年5月《上海家居》“艺术与收藏”栏目专辑介绍“蒋新安陶艺精品选”。
2003年9月参加2003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评审会,任陶艺组长
2003年9月入编宜兴方园紫砂工艺有限公司《当代中国紫砂图典》
2003年10月参展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主办,“2003中国陶瓷艺术展览会”中国名窑名瓷名人名作展,《京剧紫砂壶》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展“中陶·方园杯”金奖。中央教育电视台现场采访并播出。
2003年11月参展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作品《掌中景系列壶艺》获金奖。
2004年4月上海宝钢文化中心参加“宜兴紫砂陶艺展览”。
2004年5月入编上海人美出版《紫砂中青年英才集》。
2004年6月紫砂作品《梦里水乡》捐赠宜兴市慈善会,参加“陶都真爱慈善之光”艺术品义捐。
2004年8月《国粹系列·京剧脸谱》紫砂壶“第二届中国无锡太湖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获金奖。
2004年9月参加江苏省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暨省工艺美术业首期刺绣专修班,陶艺专修班开学典礼
2004年9月《古代仕女百图·紫砂鼻烟壶》、《国粹·京剧套壶》由中工美拍卖公司在人民大会堂“世界工商协会峰会”拍卖专场参拍。
2004年10月参展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工艺美术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第三届亚非拉手工艺品博览会”,《百福禄寿禧紫砂套壶》获银奖。
2004年10月陶艺作品《美术陶瓷.色泥沥纹插盘》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收藏。
2004年11月参展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紫砂作品《十二花神》获特别金奖。
2004年12月《汕头日报》刊《十二花神妆颜色——读蒋新安壶艺作品》。
2004年12月参加河北省石家庄“中国宜兴紫砂名人名作艺术品展”,并接受河北电视台采访。
2005年1月当选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会。
2005年4月参与江苏省工艺美术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评审条例修订。
2005年6月参展2005中国陶都——宜兴国际陶瓷研讨会。
2005年6月参展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 。《国粹·京剧紫砂壶》获金奖,国家台湾办公室赠送连战。
2005年9月参展第三届中国无锡太湖博览会,《国粹系列·民居》入编“中国紫砂艺术大展作品选》。
2005年10月参展《河北省首届中国紫砂精品博览会》作品刊“会刊”。任河北省紫砂陶艺学会学术顾问。
2005年10月参展“2005杭州西湖博览会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国粹系列·书法》获2005“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
2005年11月参展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国粹系列·书法》传统艺术金奖。
2005年11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美术专业创办四十周年庆典,捐赠《京剧紫砂壶》。《学艺从教在陶都》刊江苏陶瓷2005增刊专辑,举行《新安艺术·紫砂精品集》首发式
2005年11月参加江苏省工艺美术专业高级资格评审会议(首批江苏省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评审)。
2005年12月河北电视台出版《阳羡访陶》光盘,任艺术顾问。
2005年12月《国粹系列·京剧》紫砂茶具入选中南海紫光阁国务院收藏品。入编《中国收藏》“2005年紫砂特刊”,《世界陶瓷艺术家作品精粹》。
2006年1月《紫砂·掌中景壶》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收藏。
2006年4月作品参展无锡“吴文化节”《无锡民间工艺美术展》,作品《中华国粹系列·脸谱》紫砂茶具获金奖。
2006年4月参加第三届江苏工艺美术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议。当选第三届江苏工艺美术学会理事。
2006年5月参加第四届全国工艺美术收藏家艺术家联谊会,交流发言刊登《中国工艺礼品报》。
2006年5月宜兴紫砂行业协会成立,任宜兴紫砂行业常务理事。
2006年6月宜兴陶协礼堂参加中美陶艺家交流,做幻灯讲座。
2006年6月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学会“2006首届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古代成语提梁茶具》获2006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华茂杯”金奖,作品刊会刊。
2006年8月随中国陶艺家代表团参加在拉脱维亚举办的“第42届世界陶艺大会”。代表中国陶艺家代表团作题为《紫砂手工艺》的大会发言。
2006年8月《紫砂茶海·铜鼓壶组》入选第二届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2006年8月参加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精品作品展暨首届收藏家交流”,荣获“2006年度中国收藏家喜爱的紫砂艺术大师”称号。
2006年10月参加2006中国云南国际民间工艺高层论坛暨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三件作品(京剧·民居·铜鼓)参加会员展。作品及论文《宜兴紫砂的传承与发展》刊于《国际民间工艺论文集》。
2006年10月参加“2006年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系列活动:在“艺术与论计论坛”中做学术讲座。《论北欧的现代陶艺》获“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发展论坛”优秀论文奖。《古代成语提梁茶具》获“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银奖。
2006年11月江苏省工艺美术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授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
2006年11月参加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和合壶》获创新艺术金奖
2006年12月参加第五届全国工艺美术收藏家艺术家联谊会,作交流发言。
2007年1月《江南民居》紫砂壶入选首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获金奖(中国民协、江苏文联、省民协、省工艺美术学会主办
2007年1月作品《吴风锡韵》P50页刊出个人简介和作品《中国紫砂文化与艺术》P66、67页刊出,任编委,(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2007年2月个人简介和作品《文艺家与企业家》杂志第四期4页介绍P15~18页(省文联主管)
2007年4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院刊》2007第一期“名人名作介绍”p138页入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编《中国工艺美术世纪新作选》。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中国知名品牌产品分类采购指引“工艺美术卷”》A136 页
2007年10月26-28日筹办“江苏省首期工艺美术陶艺创新设计高级研修班”,并作题为《工艺思想与陶艺设计》演讲
2007年11月《紫砂茶海系列》获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传统艺术金奖”
2008年1月与范曾先生合作的作品刊《乐也陶陶》—范曾寄意紫砂集P124-159页
2008年1月入编《中国民间艺术名家指南》P462页
2008年3月27日被江苏省经贸委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荣誉称号
2008年4月入编“中国紫砂艺术家”中国邮政明信片
2008年4月24日-5月1日参加韩国2008京畿道国际陶瓷艺术博览会。并作现场紫砂陶艺制作演示参展作品韩国版“中国陶瓷特别展”P74-77页刊出
2008年6月20-24日在广州广东工艺美术馆举办由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广东省工艺美术学会和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蒋新安紫砂艺术作品暨学生五人作品展” 由香港东方艺术中心出版《新安艺术·紫砂精品集》第二册个人作品专集
2008年6月入编《中国文化遗产年鉴·陶艺紫砂》文物出版社出版P138页
2008年7月紫砂壶艺作品参加北京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展览
2008年12月16日参加由广州旅游协会、广州南方茶业商会、宜兴陶瓷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广州2010年亚运会献礼——‘羊城新八景’系列紫砂壶新闻发布会,“羊城新八景”系列紫砂壶之一“古祠留芳”壶被广州市博物馆收藏
2008年12月论文《古代工艺思想与陶艺设计》发表于《江苏陶瓷》2008年第六期P16-18页
2009年4月23-26日应邀参加“2009韩国第五届京畿道世界陶艺双年展”及其活动紫砂壶艺作品为京畿大学东洋陶瓷展览会收藏紫砂壶艺作品《和谐壶》《POLY AUCTLON》刊出
2009年6月12日紫砂壶艺作品参加北京“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
2009年6月“羊城新八景”邮票发行
2009年6月入编《宜兴紫砂名人录》P45页
2009年7月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罗志军省长参观个人工作室
2009年9月拍摄中国茶文化大系电视片《中国紫砂》续集“壶泥春华·当代精英” 《壶泥春华》专题刊出P86-91页
2009年11月组织参与江苏省工艺美术“艺搏杯”首届陶艺创新作品暨论文展评。任江苏省工艺美术“艺搏杯”首届陶艺创新作品展评评委。论文《宜兴紫砂陶与文化-中国紫砂艺术发展的文化研究》获江苏省工艺美术“艺搏杯”首届陶艺论文评比一等奖。
2009年11月23日由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题为合作的《和谐壶》在北京保利拍卖举行的“中国当代高端工艺品专场”拍卖中高价成交
2009年12月与江苏喻继高、高云、言恭达等二十一位著名书画家合作,共同创作《和谐》茗壶
2010年3月紫砂茶壶《国粹系列·京剧》、《国粹系列·民居》、《国粹系列·殷商遗韵》、《紫砂茶海·唐韵》获国家造型专利
2010年6月1日南京军区司令访问工作室,作壶艺制作演示交流
2010年7月2-4日组织参与“江苏省第二期工艺美术陶艺创新设计高级研修班”,并作题为《中国元素在紫砂陶艺创作中的运用》的演讲
2010年7月29- 8月1日组织参与“首届广州紫砂陶艺文化节” 。仼“紫陶杯”优秀作品评比大赛评委。《大道和谐.紫砂对壶》获评委特别奖。作宜兴紫砂壶鉴赏点评。作《紫砂知识及收藏》的专题讲座
2010年8月13- 18日组织参与在广州岭南会馆举行的“演绎紫砂经典,续写陶艺新篇——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艺作品展。《京剧紫砂壶》被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长叶选平先生收藏。接受广东电视、电台的专访
2010年9月9- 12日组织参与由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承办的“2010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紫砂陶艺作品获“2010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
2010年9月9日参加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连任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
2010年9月12日参加“书画情系故乡情”吴冠中艺术研讨会。新加坡好藏之美术馆郭瑞腾董事长、保利艺术博物院蒋迎春馆长参观工作室
2010年12月16-21日参加佛山“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活动。《百虎献瑞.紫砂壶组》获“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铜奖。江苏省陶瓷艺术设计金奖
2010年12月参加“和而不同”吴冠南、范扬、周京新中国画展开幕式
2010年12月参加桂林.宜兴《墨海飘香.紫玉传情》-名城、名家、名园艺术作品邀请展
2011年被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授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2011年被江苏省政府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❺ 北京陶瓷艺术馆国礼馆赠礼仪式情形如何

1月6日,由北京陶瓷艺术馆举办的国礼馆赠礼仪式在京举行。密克罗尼西亚、波斯回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答、牙买加、马达加斯加四国大使参加了此次赠礼仪式。2017年度陶瓷艺术最具代表性艺术家、专业的策展人、评论家和最广泛的资深陶瓷收藏家参与了此次赠礼仪式,共同见证这一友好时刻。

据悉,国礼馆由王锡良、张松茂、徐亚风、周国祯、王怀俊等百位陶瓷艺术家和实力派中青年陶艺家作品组成,全馆百余件作品,品类丰富涵盖雕塑摆件、盘类、罐类、瓷板画等,设计新颖,利用传统元素赋予现代设计,展现了中国陶瓷新的时代风貌。据国礼馆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赠予四国的国礼瓷来自中国景德镇窑、山西耀州窑、湖南醴陵窑等重要窑口。百位陶瓷艺术大师国礼级别陶瓷精品也同期在位于十里河的北京陶瓷艺术馆进行展出,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

❻ 景德镇陶瓷艺术最大名家姓名

第一部分荣誉称号
(排名不分先后)
一、国家级(荣誉)
1.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1人):
王锡良张松茂秦锡麟邓希平刘翮天章文超王恩怀潘文复刘远长
熊汉中龚循明熊钢如赖德全宁勤征范敏祺周国桢姚永康唐自强
徐庆庚戚培才江联李进余仰贤李贵镇李文跃邱含涂翼报
王安维孙燕明俞海青徐靖
2.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
秦锡麟刘新园刘翮天王恩怀唐自强刘远长邓希平
3.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
王安维孙燕明俞海青
4.中华技能大奖、国家级技能大师(1人):
李贵镇
5.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授誉五批共23名):
1)第一批授誉1名(1979年8月)
王锡良
2)第二批授誉2名(1987年4月)
秦锡麟张松茂
3)第三批授誉4名(1993年12月)
王恩怀李进王隆夫唐自强
4)第四批授誉5名(1996年9月)
戴荣华张育贤熊钢如刘远长徐庆庚
5)第五批授誉11名(2006年12月)
王怀俊杨苏明徐亚凤何叔水余仰贤黄卖九
宁勤征赖德全饶晓晴李文跃李菊生
6.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授誉二批共27名):
1)第一批授誉9名(2003年12月)
汪桂英刘平戚培才舒惠娟熊汉中
陆军陆如涂金水曾维开
2)第二批授誉18名(2010年12月)
戴玉梅范敏祺蓝国华刘升辉聂乐春宁钢彭竞强沈盛生舒立洪
涂序生涂冀报徐江云许爱民袁世文曾亚林张正海赵紫云朱正荣
7.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名单(2011年首届授誉,共25名)
方文贤、王怀治、王采、冯林华、冯绍华、何柄钦、朱辉球、许国胜、邬书远、吴少雄、汪洋、王爱红、祝正茂、徐波、徐晓云、高峰、黄水泉、程永安、蔡玲玲、刘少平、刘少倩、刘畅、钟晓俐、程久发、蒋立平
二、省级(荣誉)
1.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3人):
赖德全李贵镇刘少平
2.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
王安维沈杰江国良张学文黄水泉涂翼报朱正荣陈敏王淑凝俞军陈军俞海青孙燕明
3.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授誉五批次共120名):
1)第一批授誉18人(1995年4月):
戴荣华王恩怀李进王隆夫刘远长张育贤徐庆庚唐自强熊钢如王怀俊
田慧棣李恭坤杨苏明戚培才徐亚凤章文超黄卖九熊汉中
2)第二批授誉8人(1997年):
候一波裴足喜刘平舒惠娟何叔水彭竞强曾维开余仰贤
3)第三批授誉19人(2001年4月):
程曲流李文跃夏忠勇王采胡光震章亮沈盛生宁勤征徐子印赖德全
曹木林张正海涂翼报吴胜华刘伟饶晓晴袁世文蓝国华朱正荣
4)第四批授誉29人(2006年6月):
王怀治方文贤王秋霞王跃林王淑凝冯叔文孙同鑫孙燕明李一新张吟玲
余效团赵紫云邱含陈敏戴玉梅范敏祺俞军赵明生胡景文俞海青
聂乐春涂序生徐江云黄水泉黄勇喻冬华曾亚林程永安舒立洪
5)第五批授誉46人(2010年1月):
周鹏王卫平喻木华钱梅玲李映华张中闻傅长敏吴能徐硕杨青
熊国辉洪南雨蔡玲玲涂志浩刘清云曾瑾梁小平高峰邓幼堂江建民
杨曙华涂少波解强李少景武育伦汪春麟刘志为欧阳桑徐岚赵美云
邱启先余磁况冬苟吴兰芳冯金玲黄杨董伟余宾张慧张哓东
姚慧云於彩云汪平孙魏晓阳龚华熊军
4.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4人):
李贵镇汪淑英周国华叶健敏
5.江西省技能大师(1人):
李贵镇
6.江西省首席技师(2人):
李贵镇徐靖
三、市级(荣誉)
1.景德镇市政府授誉的陶瓷美术家(授誉六批共69名):
1)第一批授誉33人(1959年):
王大凡余翰青周湘甫蔡金台王步吴成仁段茂发潘庸秉王雪如王锡良
毛龙汲叶震嘉刘雨岑毕渊明汪以俊余文襄吴康张志汤周国桢张松茂
张景寿杨秦川杨海生李盛春赵惠民徐天梅龚耀庭黄海云章鉴曾龙升
程兆鑫蔡寿生魏荣生
2)第二批授誉8人(1961年):
王云泉王晓帆刘仲卿李永兴张松涛章仕保胡献雅曾山东
3)第三批授誉9人(1978年):
王隆夫叶冬青汪桂英康家钟秦锡麟章文超傅尧笙潘文复戴荣华
4)第四批授誉5人(1979年):
王恩怀邓肖禹何叔水李进熊汉中
5)第五批授誉14人(2009年)
方旺生冯林华孙同鑫许爱民朱丹忱朱乐耕李见深
任瑞华危民旺吴国兴涂序生涂翼报徐焕文黄水泉
2.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26人(2009年2月6日):
彭荣新高峰刘清云程润生徐波杨曙华喻木华周景平熊国辉
黄周生翟筱翔管桂玲曹爱勤吴国兴姚慧云冯唐新魏晓阳赖如森
沈浮焦健懿吴少雄魏胜耀于长征李宝华潘凯声方旺生
3.景德镇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的“陶瓷世家”(24家):
王锡良张松茂王恩怀王隆夫陆如张正海徐亚风毕德芳
刘平汪桂英蔡忠顺牛水龙曾山东刘烟林游艺邓爱英
潘文锦王怀俊余惠光洪国忠谢胜旺余子富余希鹏孙同鑫
四、珠山八友(10人):
王大凡徐仲南邓碧珊何许人王琦汪野亭毕伯涛田鹤仙程意亭刘雨岑
五、景德镇市近代部分着名陶瓷艺术家(95人):
程门金品卿王廷佐王凤池汪藩李维翰王琦王大凡邓碧珊
汪野亭程意亭刘雨岑田鹤仙徐仲南毕伯涛何许人汪晓棠周小松
潘甸宇汪大沧方云峰林大椿邓碧孙邹文侯李明亮张沛轩黎勉亭
李裕元吴霭生康特璋张浩杜重远张志汤刘仲卿王步段茂发
潘庸秉曾龙升李盛春蔡金台汪以俊叶震嘉魏墉生余翰青杨海生
毕渊明吴成仁章仕保余文襄徐天梅吴康杨秦川王云泉章鉴
张景寿黄海云凌宗正邓肖禹赵惠民吴原青叶冬青张松涛龚耀庭
康家钟傅尧笙潘文复徐顺元陆云山程大有胡芦汪小亭时幻影
王庭芳张新喜邹国钧王鹤亭陈先水朱明陈耀星蔡敬标喻海根
卓安之程镇元杜浩生游艺江汉曾山东孙洪元徐成聂杏生
孙振东王声怀王希怀汪少平汪昆荣
六、景德镇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7人):
龚循明赖德全李贵镇朱正荣刘伟涂翼报黄水泉王安维胡晓静
宁勤征于珍李少景唐得贵涂江云何炳钦章建东陈小青
七、景德镇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
涂翼报李贵镇钟振华孙立新王淑媛徐靖
八、景德镇市优秀高技能人才(7人)
李贵镇汪淑英徐靖周国华叶健敏张玲玲徐金和
九、享受景德镇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
饶晓晴吴能徐建建

❼ 景德镇陶瓷画师张巍雪山双虎收藏价值多少钱

张巍 号斑竹山人,江西景德镇人,生于1972年,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虎陶斋斋主版、青年陶瓷艺术家、权国家级陶瓷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江西省收画院会员,1993年任东莞市文物商店业务经理及艺术顾问。自幼随其父陶瓷美术专业副教授、世界著名华人艺术家张文涛先生学习绘画。1989年进入中国收画函授大学,随著名陶瓷艺术大师陆如、许国胜、白海等大师学习受益非浅,并取得全国优秀学员称号。八十年代随其父他建中国景德镇虎陶斋。

曾多次到广东举办陶瓷书画展,并荣获多项大奖。九五年与轻工部陶研所同国家陶瓷艺术大师张松茂、刘平、省陶瓷艺术大师张吟玲等共同举办陶瓷书画联展,深受广东社会各界人士好评。本人艺术传略编入《景德镇陶瓷艺术家辞典》、《陶瓷与收藏》、《景德镇陶瓷名家作品一珍藏》、并入选《景德镇陶瓷艺术家图库2》编委等艺术刊物。被评为2004景德镇中青年优秀陶瓷艺术家。擅长画虎、小写意山水、写意人物、工笔花鸟等。其作品气势磅礴、生动感人,富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深受海内外陶瓷爱好者及收藏家的好评,畅销日本、美国、新加坡、台湾等东南亚地区。

❽ 世界顶级陶瓷工艺大师是谁

景德镇的陶瓷大师实在太多了,列出几位大大师的人吧
王锡良,男,1922年2月生,安徽黟县人。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书画院院长。他出身"陶瓷世家",少年时随叔父"珠山八友"王大凡先生学艺,1954年进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研究,擅长陶瓷粉彩人物、山水、花鸟。作品笔力老道,构图严谨,师法自然,技艺精湛,形神兼备,超凡脱俗,享誉国内外。曾多次应邀赴国外举办陶瓷名作展览,不少作品被国内外馆藏机构收藏。"黄山大型陶瓷壁画"、"粉彩春风拂栏露华浓瓷瓶"等分别获国内专业奖,并在《人民日报》、《美术》与《中国陶瓷》等报刊发表。传略载入《中国美术辞典》与《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名人辞典》等书典。
王隆夫,男,1931年生,江西浮梁人。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文史馆馆员。他出身于"陶瓷世家",多年在景德镇艺术瓷厂从事陶瓷美术创作,擅长粉彩古代人物画,兼及山水、花鸟。作品融诗词、绘画、书法于一体,取其情境神韵,笔力刚健,气势磅礴。代表作"粉彩八仙过海薄胎瓶"、"粉彩夜宴图瓷板"等获国家级专业评比一、二等奖和金杯奖。曾出席全国第二、三届工艺美术代表大会,获全国艺代会银牌奖。多次应邀赴国外参展及技艺交流,不少作品被国内外馆藏机构收藏。传略载入《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家名人辞典》和《世界名人录》(华人卷)等书典。
张松茂,男,1934年1月生,江西波阳人。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陶瓷美术学会理事,景东瓷业有限公司艺术顾问。他出身"陶瓷世家",多年在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研究陶瓷装饰人物、山水,善画花鸟、雪景。作品技法细腻,朴实自然,富有新意。代表作"井岗春色大型陶瓷壁画"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为美国布莱德福特彩盘中心设计"北京颐和园"、"四季花鸟"两套系列彩盘,世界发行。重新创作绘制的"紫归牡怀图粉彩瓷板"作为江西省人民政府送香港特区政府成立的礼品。曾多次应邀赴国外举办陶瓷名作展览和技艺交流,传略载入《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家辞典》等书典。
王恩怀,男,1935年12月生,江西丰城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他出身"陶瓷世家"(其父为陶瓷美术家王步先生),从小随父学艺,又拜"珠山八友"刘雨岑先生为师,博采众长,潜心研究陶瓷艺术,不仅擅长粉彩花鸟,而且新彩、青花及日用瓷花面设计也得心应手。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奖,在《中国工艺美术》、《装饰》等杂志画册上发表了多件作品,有不少作品被国内外馆藏机构收藏。曾多次应邀赴国外举办陶瓷名作展及技艺交流。传略载入《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瓷都艺星》等书典。
张育贤,艺名风友,男,1938年4月生,江西余干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景德镇雕塑研究会会员。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后留校任教,1962年到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瓷雕创作研究,师承陶瓷美术家曾龙升、蔡金台,技艺不断推陈出新,作品形象逼真,神韵灵动,情态细腻。"螃蟹"、"黛玉葬花"等瓷雕多次获专业展奖,《中国陶瓷》、《艺术陶瓷》等杂志画册发表了其多件作品,传略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词典》与《中国当代陶瓷美术家辞典》等书典。
刘远长,男,1939年7月生,江西吉安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高岭陶艺学会会长,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6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本科,一直在景德镇雕塑瓷厂从事陶瓷雕塑创作,瓷雕题材丰富,构思严谨,章法洗练,形式多样。代表作"飞天天女散花"与"哈哈罗汉"等瓷雕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工艺美术评比奖。"飞天"瓷雕被外交部选为国家礼品瓷。曾组织参与创作大型组雕"水浒108将",主持设计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的大型漆版镶嵌浮雕。"红牛"瓷雕入选《世界美术家全集》,并多次应邀参加国外大展及技艺表演
戴荣华,男,1940年1月生,江西波阳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长期在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研究,擅长陶瓷古、粉彩装饰兼新彩、青花,创作题材多为古代仕女及山水、花卉,作品古拙道劲,明快洗练,格调高雅。曾参与国家、省、市级陶瓷艺术展评并多次获奖。《中国陶瓷》、《中国工艺美术丛书》等杂志画册曾发表其作品,并著有《戴荣华陶瓷艺术》、《戴荣华画瓷艺术》等书。传略载入《世界华人艺术成就博览大典》和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出版的《世界名人》等书典
唐自强,男,1940年1月生,湖南长沙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本科,多年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创作研究,其创作手法洗练,技艺精湛,风格独特。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级陶瓷美术评比奖,"六鹤同春"捏雕于1978年选作国家礼品瓷,由我国领导人邓小平先生送给泰国国王,并多次应邀赴国外参加陶瓷名作展览,并进行技艺交流。
李进,艺名李峻,男,1940年9月生,江西石城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长期在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研究,师从"珠山八友"王大凡先生苦研技艺,锲而不舍。他擅长陶瓷装饰人物,兼攻花鸟、动物。作品不浮于"形"似,着重刻画物象内涵情感,意境和手法艺高一筹,并多次获国家级一等奖。作品多为海内外收藏,多件作品发表在《中国陶瓷》、《收藏天地》等杂志画册,上海电视台作了专题介绍。传略载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和《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书典。
熊钢如,男,1941年2月生,江西丰城人。现为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协陈设艺术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本科,他擅长陶瓷雕塑,兼陶瓷新彩、青花色釉装饰。作品注重立意,讲究内涵,以简驭繁,大气不拘。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研究30余年,主持参与创作过大型组雕"水浒108将",曾任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改造副总设计,并参与"宝灵尊"设计制作。策划和参与创作江西省人民政府送香港特区政府成立礼品"紫归牡怀图";设计江西省人民政府送澳门特区政府成立礼品"百荷图"。作品"祖国万岁--牡丹颁"(瓷艺)获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五十年研讨会"一等奖。
徐庆庚,男,1941年8月生,江西乐平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66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本科,多年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粉彩、青花和色釉装饰创作,以人物、风景及综合装饰见长。作品典雅细腻,构图巧妙,形象生动,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奖,其中有"陶艺惠风"、"秋光图粉彩瓶"获全国陶瓷美术评比一等奖。"松鹤青花釉里红瓶"等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中国工艺美术馆及日本恩巴-中国近代美术馆收藏,曾多次应邀赴国外举办陶瓷艺术展及技艺交流。

阅读全文

与张松茂陶瓷艺术培训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