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出现的三位艺术大师:_____________、米开朗演罗和拉斐尔
达芬奇
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三杰
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全盛时期,16世纪达到了繁荣的顶点。在此以前,15世纪的文艺复兴美术已基本完成了掌握现实主义表现方法的任务,透视法则与人体结构的科学知识已相当丰富,在此基础上,16世纪的艺术家们便可集中全力于艺术典型的创造。
文艺复兴不只是恢复古代哲学、艺术和追溯已逝去的“黄金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发明、加速变革的时代。尽管在体裁、创作手法上的这些革新并非与中世纪艺术绝无承继关系,但由于人文主义与经院哲学的对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革命,而不仅仅是基于中世纪绘画基础上的渐进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成就卓著的艺术大师。
盛期文艺复兴美术的3位主要代表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其中,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在罗马的活动促成了罗马画派的形成。
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著名的画家、科学家。他一生完成的作品不多,但几乎件件都是不朽的名作。他的作品自始至终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并特别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相结合,在世界美术史上堪称独步。他的笔记中涉及科学研究的范围极其广阔,从物理数学到生理解剖,几乎无所不包;他在技术方面的创造发明遍及民用、军事、工程、机械等各方面。
米开朗琪罗 (Michelangelo 1475~1564)
米开郎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是文艺复兴盛期的代表。他少年时代就进入著名的"梅第奇花园",在那里接受了艺术训练,并接触到大量收藏在那里的古代艺术珍品,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已流露出不凡的气质。
拉斐尔 (Raphael 1483~1520)
拉斐尔幼年便从父学画,他的父亲是乌尔比诺公爵的宫廷画师。他的画面上始终洋溢着明净的色彩、柔和的光线和宁静而优雅的节奏感,这都得益于他受到的早期教育。
『贰』 西方美术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以及代表作品!急!
19世纪,西方美术界繁荣发展,流派纷呈
法国大革命前后,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其表现形式是:严整性、和谐性、理性的表现。代表作大卫、马拉之死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注重感情表现、以色彩和笔法奔放为特征的浪漫主义美术,取代了注重理性的古典主义美术。
在19世纪前半期,法国有著名的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代表作 自由引导人民
19世纪中期,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绘画兴起。代表 法国米勒 播种者 拾穗者 俄国列宾 伏尔加河纤夫
19世纪60年代起,以青年画家为主的印象派绘画兴起。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形式下,他们尝试以新的艺术形式,即用光与色来描述外部世界。代表 前期 法国莫奈 日出·印象 法国马奈 后期 法国塞尚 荷兰梵高
音乐
19世纪浪漫主义兴起中心在奥地利和德意志。特点: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以突出个人的主观感受;在音乐作品中,突出本民族的特点,形成了各具风格的民族乐派等 代表 贝多芬 舒伯特(奥地利,歌曲之王) 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圆舞曲之王 蓝色多瑙河) 德尔松(德,室内乐) 舒曼(德,感情) 肖邦(波兰 钢琴曲为主) 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歌剧在19世纪取得辉煌成就。意大利歌剧独占鳌头,代表 罗西尼 威尔第 普切尼 法国歌剧代表 比才
在俄国和东欧地区,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反映民族特色的民族乐派音乐。代表 俄国柴可夫斯基 芭蕾舞曲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
『叁』 关于评价艺术家的名言
拉斐尔·圣齐奥 (1483-1520)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由于高超的艺术造诣而被神化了的拉斐尔,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最高峰。
拉斐尔的一生虽然像莫扎特那样短促(两人的生平有许多相似之处),可是有关他的传说及提供的范例却是非常之多。这些传说和范例一方面肯定了这位画家无可争辨的才华,另一方面却也可能阻碍了对这位画家的了解。一提起拉斐尔其人,提起拉斐尔的艺术风格,总离不开“超凡入圣”、“尽善尽美”这些始于瓦萨里的形容词,这使广大公众对拉斐尔(世界艺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的作品无法深刻领会并与之沟通,无法立即把拉斐尔的作品与那些总想用“天才”、“天才表现”等词句来标榜的蹩脚作品分开,从而在他的作品中体味生命的苦闷、浪漫的热情及感情的折磨。
拉斐尔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和谐、协调、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作品确实可被称为“人文主义及文艺复兴世界的顶峰”。人们往往忘记或忽略的是这样一种情况:拉斐尔是在历史的中心、在一系列重大事件及某种只持续了很短时间的思想风潮上攀登了顶峰,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是一个年轻人,而这个年轻人以偏巧不得于两位最伟大的巨匠——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相较量,三人生活的年代前后差不了多少年。拉斐尔找到了“第三条路”,就是对他那个年代所有艺术成就的综合与超越。这正是拉斐尔的光荣及历史作用,那是他凭借艺术与思想、努力与理性,通过坚持不懈的检试、体验与思考而获得的。他的成功归因于他那非凡的才能:把来自艺术的那一崇高的革命性时代(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任何一种激励和启示加以提炼和消化。这表明了他的巨大智慧和高超的造谐。这种能力确实异乎寻常。
『肆』 以艺术特色分析顾凯之的女史减图与拉菲尔的圣母像有什么异同
顾恺之(348年— 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江苏焦溪内)人。顾恺之博学容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女史箴图》
"女史"指宫廷妇女,"箴"则为规劝之意。晋初惠帝时,贾后专权,极妒忌,多权诈,荒淫放恣。文人张华便以历代贤记事迹撰文《女史箴》以为鉴戒,被当时奉为"苦口陈箴、庄言警世"的名篇。才华横溢的画家顾恺之便将此名篇分段,一段一段画成画,并将相在箴文题于画侧,中国历史上的旷世名作《女史箴图》由此问世。
拉斐尔善于把“神”画成具有“人”的形象,他画的圣母就是生活中神态优美、心地善良的普通母亲的形象。
他的代表作是壁画《西斯廷圣母》。这幅作品体现了拉斐尔独特的画风和人文主义思想。
『伍』 达芬奇和拉菲尔都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吗
都是的
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全盛时期,16世纪达到了繁荣的顶点。在此以前,15世纪的文艺复兴美术已基本完成了掌握现实主义表现方法的任务,透视法则与人体结构的科学知识已相当丰富,在此基础上,16世纪的艺术家们便可集中全力于艺术典型的创造。
文艺复兴不只是恢复古代哲学、艺术和追溯已逝去的“黄金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发明、加速变革的时代。尽管在体裁、创作手法上的这些革新并非与中世纪艺术绝无承继关系,但由于人文主义与经院哲学的对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革命,而不仅仅是基于中世纪绘画基础上的渐进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成就卓著的艺术大师。
盛期文艺复兴美术的3位主要代表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其中,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在罗马的活动促成了罗马画派的形成。
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著名的画家、科学家。他一生完成的作品不多,但几乎件件都是不朽的名作。他的作品自始至终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并特别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相结合,在世界美术史上堪称独步。他的笔记中涉及科学研究的范围极其广阔,从物理数学到生理解剖,几乎无所不包;他在技术方面的创造发明遍及民用、军事、工程、机械等各方面。
米开朗琪罗 (Michelangelo 1475~1564)
米开郎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是文艺复兴盛期的代表。他少年时代就进入著名的"梅第奇花园",在那里接受了艺术训练,并接触到大量收藏在那里的古代艺术珍品,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已流露出不凡的气质。
拉斐尔 (Raphael 1483~1520)
拉斐尔幼年便从父学画,他的父亲是乌尔比诺公爵的宫廷画师。他的画面上始终洋溢着明净的色彩、柔和的光线和宁静而优雅的节奏感,这都得益于他受到的早期教育。
『陆』 达芬奇、拉菲尔、米开朗基罗他们各属于哪种风格
三人是文艺复兴时期,属于古典风格,但右区别他们之前的艺术风格,成为新古典主义。
所谓新古典主义,首先是遵循唯理主义观点,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尤其是在社会和个人利益冲突面前,个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服从理智和法律,倡导公民的完美道德就是牺牲自己,为祖国尽责。艺术形象的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新古典主义的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
莱奥纳多·达·芬奇于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达芬奇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芬奇镇。他是一位 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他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
文艺复兴时期第二位大艺术家米开朗基罗,不仅是伟大的雕塑家、画家,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建筑家、军事工程师和诗人。
拉斐尔:(1483-1520)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由于高超的艺术造诣而被神化了的拉斐尔,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最高峰。
『柒』 结合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菲尔的绘画,谈谈人文主义思想在文艺复兴美术中的体现。(要按照题目详细一点
蒙娜丽莎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
最后的晚餐 的重点也许不在耶稣圣上,而在他的门徒身上,通过不同人的表现的刻画,表现人的丰富多样,这就是人不同于宗教观念的多元特点,也是人的价值所在。对人性的一种推崇。
复兴体现在对古罗马、古希腊时代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精神的推崇。文艺复兴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教会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它虽然掌握了大量的资金和土地但却没有把它们变成流通的资本,同时天主教原先的教义也与资产阶级发展经济的理念相左,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的反封建对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改良运动。
要注意的是文艺复兴并非对原有神学的否定,而是对它的一种改良,通过利用古之圣人的思想去重新阐释宗教中的一些问题。他们模仿奥古斯丁利用古代圣人的名义对基督教的一些内容作了新的阐释。当年奥古斯丁为了化解基督教与自然科学的矛盾而提出自然科学和神学都是通向真理的道路,就是说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先贤的理念也是对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们利用了奥古斯丁的理念,去改变现有的宗教教义。比如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大量的运用希腊罗马时代的柱体以及拱顶,通过圆与半圆的几何构图来表现人间的奢华,摆脱了几个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极力渲染神性、歌颂天国的风格。比如雕塑上素材大量引用古代的传说和历史,比如大卫 再次模仿古希腊、罗马时代同过对人体肌肉夸张的塑造来表现力量和美。再比如 达芬奇手稿中关于人体的解剖图,中世纪是严重禁止解剖死尸的,而古典时代的学者拥有对人体科学的强烈兴趣。
『捌』 拉斐尔的艺术特点
拉斐尔从小受到其父柔美细腻的画风和乌尔比诺画派的影响,走上了独创的道路。25岁之前已创作了大量圣母像,并因此闻名于世。
他笔下的圣母既不是以往那种清苦的形象,也不同于威尼斯画派那些放荡不羁的圣母,她们是宁静和贤淑的女子形象,就像人间的母亲一样,洋溢着温情的人性。1504年,他来到佛罗伦萨,学习了达·芬奇的被称为“烟雾”的技巧,形成了新的风格 。
拉斐尔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和谐、协调、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作品确实可被称为“人文主义及文艺复兴世界的顶峰”。
(8)拉菲尔儿艺术培训中心扩展阅读:
拉斐尔的后世影响:
拉斐尔的画作中以描绘圣母的画幅占绝对优势,所以人们习惯上把拉斐尔与娇美柔顺的圣母形象联系在一起 。他享有罗马教皇梵蒂冈宫廷画家的最大荣誉,与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三杰,几个世纪以来,被人歌颂为最伟大的天才画家。
就外观来看,拉斐尔是一位无怀疑、无苦涩的畅朗诗人、画家,而且具有极为敏捷的超人才华。他把文艺复兴时期新柏拉图主义的艺术理想,好像轻而易举地就予以形象化 。
拉斐尔在美术史上对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贡献之大,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史实。他充分发挥他综合性的艺术天才,因而他能够缔造文艺复兴时代最辉煌的艺术业绩。
拉斐尔很早就吸收了前代艺术大师画风与技法的精髓,然后再把这些精髓统一在自己的实际创造里,并且将重点放在人间理想美的表现上,具体刻画了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调和精神,使他成为一位温厚圆熟的人文主义艺术大师。这种理想化的美之调和,就是拉斐尔艺术的精神所在 。
拉斐尔怀抱着新柏拉图主艺术理想,以其洗练的画技,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发挥到极致。虽然他留下的作品不多,其作品所展现的光华,影响后世甚远。
拉斐尔从前代艺术大师们的画风的技法中撷取养分,幻化出柔和、圆润、饱满的调和之美。他的圣母系列作品,更是美术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拉斐尔以世俗化的手法,将传统的宗教题材描绘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美,称颂一般人类线性的光辉,洋溢着幸福与欢愉,更加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拉斐尔的艺术被后世称为“古典主义”,不仅启发了巴罗克风格,也对17世纪法国的古典学派产生深远影响。就美术史的角度而言,拉斐尔不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更为后世开启一扇创作黄范的新窗 。
『玖』 艺术教育的意义有哪些
文化包含了诸如价值、信仰、语言、知识、艺术、传统、制度以及个体或者群体表达其人文需求和赋予其本身存在、发展的生活方式和意义。——《关于文化权利的弗里堡宣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7年
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
(甲)参加文化生活;
(乙)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所产生的利益;
(丙)对其本人的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享受被保护之利。——《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联合国,1976年生效
文化权利是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同其他权利一样,是普遍的、不可分割的和相互依存的。全面增进和尊重文化权利,对于维护人的尊严和在一个多样化的多种文化的世界里个人和社群之间的积极的社会互动,至关重要。——《第21号一般性意见:人人有权参加文化生活》,联合国,2009年
2.艺术教育是不容亵渎的基本人权之一,以上三个联合国及教科文组织的文件可以说明,艺术并非是属于少数人的,艺术教育也不应该成为精英化教育。
『拾』 跪求分析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的艺术特点,简析三者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以及现状的影响。
“希腊”一词意为典雅、优美。与这典雅、优美之名相称,希腊是个名副其实的艺术王国。
苏格拉底曾说:
“宁愿被误判死刑,也不逃离开自己的家乡.”正是这片美丽的水域哺育了一个智慧和强健的民族,有持续迁徙和混合所产生的希腊人以朝气蓬勃的活力,创造了令使人无限倾慕的文明.
神话与希腊艺术——神的世界是人类社会的写照
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希腊神话包含着人们对自然奥秘的理性思索,它蕴育着历史和哲学观念的萌芽。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使神只具有人的面貌和情感,成为促使艺术与生活息息相通的有利因素。
人体与希腊艺术——人的自我意识的伟大觉醒
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城邦国家要求公民具有健壮的体格和完美的心灵,这也成为艺术创造的理想形象温和的希腊气候使希腊人有广阔的露天活动和运动的场所。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运动员裸体竞技为艺术家提供了塑造健美人体的条件,使他们对于人体美有较早的领悟和表现。希腊艺术家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创造出古代世界最杰出的艺术,给人类宝库留下了最珍贵的遗产。
古希腊艺术的辉煌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爱琴文化时期是古希腊文化产生的前奏和序曲,除此外可分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首先是爱琴文化时期
(约公元前3000—公元前2000间)在创造希腊古典文明的主要民族多利安和伊奥尼亚人到达本土之前,在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地区就曾经存在过相当发达的文化,包括从氏族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初期的国家。在艺术史上这一文化被称为“爱琴文化”或“克里特-
迈锡尼文化”。.
克里特这一地区的美术主要集中于米诺斯宫。宫殿墙壁上有壁画装饰,壁画以流畅的曲线、鲜明的色彩描绘出富有装饰性的人物和图案,手法上与埃及艺术有联系。其中以《巴黎女郎》、《交谈的妇女》、《侍女图》等最为有名。在克里特还出土了一些小型雕像,具有写实与装饰技巧相结合的特点。其中较典型的有《玩蛇女郎》。
迈锡尼文化繁荣于公元前1500--前1200年间。迈锡尼人建造的城市已显示出军事防御的目的。迈锡尼卫城的《狮子之门》在一块三角形的大石板上刻着一根柱子,两旁有一对狮子相对而立,造型粗壮有力,是西方最早的纪念碑式装饰雕刻。在迈锡尼出土的金器皿上的浮雕典雅精美,尤其是描写猎人捕野牛等画面十分生动。
然后是荷马时期(公元前12—前8世纪)
荷马时期是根据荷马史诗的作者名字来命名的,也就是氏族社会末期。这一时期为希腊神话形成期,也是造型艺术的萌芽时期。
荷马时期最早的造型艺术作期是几何纹风格的陶期,造型简朴,大小不一,用于敬神和陪葬。这一时期的陪葬用小雕像也是几何形的,没有细节刻画。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几何风格时期”
古风时期(公元前7—前6世纪)
古风时期是造型艺术的形成期。在这一时期,东方文化通过贸易交往对希腊艺术产生了影响,而希腊艺术又通过吸收东方文化之长和逐渐摆脱东方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主要是绘画、建筑和雕刻。
绘画:陶器是希腊人主要的日常期皿和出口商品,雅典和科林斯是陶器的重要生产中心。在古风时期,情节性绘画的类型就已确立,先后出现了三种风格:东方风格、黑绘风格、红绘风格。
公元前7世纪的绘画主要为东方风格,出现了受埃及、两河地区影响的兽首人身像、植物纹样等等。黑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初,它是把主体人物涂成黑色,背景保持陶土的赭色,使形象轮廓突出,有如剪影,细部稍用勾线表现。期代表作有《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等。红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末,它恰好与黑绘风格相反,是在背景上涂以黑色,留下主体部分的赭色,人物细部用线来描绘。这种风格主要流行于古典时期。绘画表现的多为情节性场面,以神话题材和日常生活题材为主。流畅秀丽的线条表现了各种人物、戏剧性的动人场面以及细腻的感情。
建筑:希腊的建筑主要是神庙。古风时期,希腊神庙建筑形成了它的典型形式——围柱式,即建筑周围用柱廊环绕。两种基本的建筑柱式已经形成,即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后来,在古典后期的小亚细亚地区又流行一种科林斯柱式。科林斯柱式在伊奥尼亚柱式的基础上发展到更为华丽的装饰,柱头为繁密的花蓝。古风时期的有名建筑是埃吉娜的雅典娜神殿、以弗所的阿尔忒密斯神殿。
雕刻:古风时期的雕刻受埃及影响,人物处于正面直立的僵硬状态。无论男女像,在表情上都带有千篇一律的微笑,通称为“古风的微笑”。人物通常着色,衣纹和头发刻画常具有装饰性的特点。后期雕刻开始出现新的因素,产生了一些较为生动自然的男人体,这种男人体雕像被统称为“阿波罗”。创作于公元6世纪的《荷犊的男子》便是古风时期的杰作.
其后是古典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
这一时期是希腊艺术的繁荣期,艺术的各门类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以建筑和雕刻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
建筑:古典时期的围柱式建筑的各部分开始形成固定的格式和比例,总的趋向是简练合理。这一时期建筑的成就相当可观,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雅典卫城建筑群。雅典卫城重建于古典初期。它包括山门、巴底农神庙、尼开神庙、伊克瑞翁神庙等建筑,其主要建筑是献给雅典娜女神的巴底农神庙。巴底农神庙长70米,宽31米,列柱的比例为17∶8,柱高10.5米,采用多利亚柱式,檐壁又采用伊奥尼亚式的浮雕饰带,东西三角楣装饰着高浮雕。它结构匀称、比例合理,有丰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建筑结构和装饰因素、纪念性与装饰性、内容与形式取得了高度统一、是世界艺术史上最完美的建筑典范之一。伊克瑞翁神庙有苗条秀丽的伊奥尼亚柱式,它的南侧有一组女像柱,姿态轻盈,形象端庄,完全没有负重的紧张感。
雕刻:古典时期的雕刻已完全摆脱了古风时期的拘束和装饰性,产生了写实而理想的人体,达到了希腊雕刻艺术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雕刻家。
米隆是古典初期雕刻家。他的作期造型准确,对人物内在的骨胳和肌肉运动有较深的理解和传达。他的代表作《掷铁饼者》在一个固定的动作上表现出运动的连续性,出色地解决了人体重量落在一只脚上的重心问题,改变了雕刻中直立的程式。
古典盛期最伟大的雕刻家是菲狄亚斯。他设计了雅典卫城建筑,创作了卫城内大量雕刻和装饰浮雕。他的作品创造了典雅、静穆的形象,是古典雕刻的理想美的典范。他为巴底农神庙创作的雅典娜女神像高达12米,用木胎包以黄金、象牙刻成,表现了女神一手托小胜利女神、一手执盾的姿态,受到同时代人及后人的崇拜。此外他还为雅典卫城广场创作了一座雅典娜持矛的雕像,高达9米,据说在海上便可见到镀金矛尖的闪光。他为巴底农神庙的东西三角楣所创作的高浮雕被当作古典雕刻最完美的标本,期中《命运三女神》姿势优美,衣纹主动,既衬托出女神丰腴的体形,又具有流动柔美的运动感。
古典后期,雕刻开始侧重个性的刻画,表现人的个性和感情,人物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和内在的激情。这种性格化的描写标志着希腊雕刻的进一步成熟。
普拉克西特列斯以柔美、抒情为特征,他的人物总是处在恬静、愉悦的期氛中,但又充满青春活力,给人以亲切、诗意的感受。他喜欢描写神话人物,如快乐而潇洒的萨提尔,含蓄而优雅的赫尔麦斯。他也塑造了最早的全裸女人体《尼多斯的阿芙洛底德》,他那优美而流畅的人体表现很快就征服了观众。
与普拉克西特列斯的宁静、抒情相反,史珂珀斯的雕刻却传达出一种内在的骚动和悲剧性的冲突。他的人物头部往往处在强烈的扭动中,眼睛深凹,眉骨突出,嘴张开,嘴唇饱满而弯曲,通过面部大的起伏造成强烈的明暗对比,表现出强烈的不安、激奋、痛苦、渴望的感情。《尼奥贝》群像可能是他的作品,雕像的面部表情和动作表达出人物的绝望、悲愤而又不甘屈服的复杂表情。
留西波斯继承和发展了波留克列特斯的理论,他提出了人的头部与身体的比例为1∶8的标准。与波留克列特斯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人物既有运动员一样健壮的体期、又有复杂的感情和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他塑造的神话人物《赫拉克列斯》表现了处在休息中的英雄,肌肉发达的身体与沉思的面部表情形成对比。
最后便是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1世纪)这一时期,马期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征服希腊各城邦,建立亚历山大帝国。随着帝国的不断征服与扩张,产生了希腊文化向东方的传播以及与东方文化的交流,这一时期又称之为“泛希腊时期”。
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主要是雕刻,雕刻艺术形成了以不同的地区为中心的各种风格。
本土地区仍然保持着希腊古典传统,技巧更为成熟。《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以舒展旋转的动作、生动自然的体态、迎风飘动的衣纹表现出胜利者喜悦的心情。人物面向海洋,伫立于船首形底座上,安放在悬崖峭壁,与环境交相辉映,构成有机的整体。
在埃及地区,风俗化雕刻流行。雕刻家表现了大量下层人物形象,如流浪汉、渔夫、乞丐、醉汉等,也着重于生活细节描写,如《小孩与鹅》表现了儿童与动物嬉戏的生动情节。
小亚细亚地区的柏加摩斯是希腊化时期的艺术中心之一,在这里史珂珀斯的悲怆风格得到了继续发展。《柏加摩斯宙斯祭坛》是其代表作。这一祭坛是为了纪念对高卢地区的征服而建的,期中祭坛浮雕表现了众神与巨人之战的情节,战斗的场面十分激烈。还有一组高卢人的圆雕,表现了强悍的异族人被打败后的倔强、痛苦,如《垂死的高卢人》、《杀妻后自杀的高卢人》。罗德岛的《拉奥孔》在风格上接近柏加摩斯风格,表现了悲剧性情节中人物的痛苦扭动和挣扎。
希腊化时期,肖像雕刻得到了发展,出现了歌颂帝王和独裁者的肖像。这些肖像的最大特点是强调非凡的个性,出现了理想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倾向,如《亚历山大肖像》。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哲学家、诗人、作家的肖像。
纵观各个时期的作品,可以总结出古希腊艺术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希腊的奴隶制不同于埃及,带有较多的民主和自由的色彩,故在美术作品中不仅反映奴隶主贵族的审美观,同时也反映广大自由民族阶层的理想和要求。第二、古希腊美术和古希腊神话传说有密切关系。古希腊美术家是照生活中的人来描绘塑造神的,所以他们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颇有人情味和生活情趣,神人同性同体。第三、希腊重视表现现世生活的乐观,美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多是欢乐的.
第四、希腊是个航海国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艺术风格,较开阔,不保守。第五、古希腊的艺术家把肉体的万没看作是神明的特征,对裸体的崇尚是人本主义的产物,表现完美的人体当作最高的理想。第六、古希腊的建筑强调明快节奏,讲究匀称的构图。
然而,当罗马征服希腊,希腊的世界文化中心地位就被罗马所取代。这是否意味希腊艺术的消逝?不! 古希腊艺术永不消逝!
在军事上,罗马人是胜利者,然而,在艺术上,他们却是希腊人的
“俘虏”.古希腊艺术一直影响着罗马艺术,也一直影响着整个人类艺术的发展,马克思曾说:
“……他们还能继续供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在某些方面还作为一种标准和不可企及的规范.”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书中提到:
“没有希腊和罗马奠定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现代的欧洲,”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因此在西方文化界,存在 “
言必称希腊”的现象.可见,古希腊艺术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由其是对欧洲.
文艺复兴末期,希腊题材和风格的诠释,中世纪的神话故事就是以罗马诠释为蓝本的.最早的土耳其人统治下的雅典生活的西方人还以为现在叫希罗德.阿提库斯剧院的地方是苏格拉底学院呢.著名画家拉菲尔曾画过不朽的作品《雅典学院》.柏拉弟奥修建的别墅平面图象一个希腊十字,它的主廊选用了爱奥尼亚柱式,整个结构都按照规矩核准确计算的尺寸行事的.此外,仔细分析这个建筑之后,人们还发现了在罗马建筑中潜藏着希腊要素.
希腊在现代艺术中的影响是巨大的,多种形式的.在芭蕾艺术中,新古典主义是一种早熟的时尚.尼任斯基在它的《法乌努斯》中,采用了一种希腊味道非常浓的风格,内中希腊要素令人感受强烈.
古罗马文学指纪元前后繁荣于古罗马政权(包括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治下的文学。其主要语言是拉丁语。尽管古罗马共和国诞生于公元前510年(摆脱伊特鲁利亚王朝的统治),但按照惯例,真正意义上的古罗马文学则从公元前240年算起
古罗马的文化主要是继承希腊文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希腊化时期,罗马就输入了许多希腊作品,加以翻译和摹仿。在公元前146年罗马灭亡希腊之后,更是将全部希腊神话、诗歌和戏剧据为己有,找了许多从希腊俘虏来的奴隶来做家庭教师,让他们编剧作诗,并研究各种科学,这使得古罗马文学染上了浓厚的希腊色彩。以神话为例,同希腊文化接触后,许多罗马的神祗便同希腊的神祗结合起来。如罗马人信奉的主神朱庇特便等同于希腊的宙斯,他的妻子朱诺则等同于赫拉。至于太阳神阿波罗和文艺女神缪斯等则直接进入罗马神话,连名字都没有变。
质朴务实的传统美德 、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 、虔诚敬神的宗教态度 、遵纪守法的习惯风气 、求实致用——罗马文化最重要的特征
建筑艺术方面则以圆为主。
当然,古罗马文学也并非全是古希腊文学的仿造品,因为它毕竟是罗马社会的产物,其采用的语言是拉丁语。在西方学术界,古罗马文学被认为是广义的拉丁文学的一部分。与古希腊海洋民族不同,古罗马属于内陆民族,主要以耕牧方式生存,具有上古农民和牧民粗鄙、蒙昧、淳朴的特点。建国之后的古罗马崇尚武力,追求社会与国家、法律与集权的强盛与完美,其文学具有更强的理性精神和集体意识,具有庄严崇高的气质,却也缺少希腊文学生动活泼的灵气和无拘无束的儿童式的天真烂漫。古罗马文学在艺术上强调均衡、严整、和谐,重视修辞与句法,技巧上偏于雕琢与矫饰。
诗歌
早期的古罗马诗人中颇多全能型作家。诗人埃纽斯(前239-前168)不仅改写和创作过悲剧,而且还写过戏剧和4至6卷讽刺诗。他的史诗《编年史》追溯罗马的历史,始于埃涅阿斯的经历,止于作者生活年代的战争,洋洋18卷篇幅,不过已基本散佚,仅剩不到600行传世。从文学史角度看,《编年史》摈弃了古老的神农格,采纳了荷马史诗所用的六步音长短短格。但在风格上,有明显的模仿荷马的痕迹。埃纽斯对古罗马文学影响深远,西塞罗、卢克莱修和维吉尔都表示自己曾受其影响,他被尊为“古罗马文学之父”。
喜剧
普劳图斯(约前254年-前184年)精通古希腊文,是共和时代最著名的剧作家。相传普劳图斯著有戏剧130部,但据考证仅有21部出自他的手笔,其他均系后人伪作。他的喜剧主要以希腊新喜剧作家米南德的风俗喜剧为蓝本改作,讽刺罗马社会的腐化风习。其主要作品包括《孪生兄弟》、《俘虏》、《商人》、《驴》、《蝗虫》等。
泰伦提乌斯(前190年-前159年)生于迦太基,本是奴隶,后来获释。他一生共写过六部喜剧,包括《婆母》、《两兄弟》等代表作品都是从古希腊新喜剧改编或翻译过来的。其喜剧结构严谨、语言文雅但欠生动,人物内心矛盾刻画细腻,人物形象自然。他的喜剧不如普劳图斯的滑稽有趣,在当时仅受到有教养的观众喜爱。泰伦斯对后世的喜剧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法国的莫里哀、英国的斯梯尔和谢里丹都曾模仿过他的作品。
罗马的雕刻
罗马的雕刻艺术是师承希腊的,但与希腊相比又有其特点。
一、罗马雕刻艺术带有贵族气息,人物雕像大多以贵族、帝王为主。
二、人物形象不及希腊生动、秀丽、而更多严竣、矜持的神情,但强调真实和个性。
三、缺乏希腊雕刻中那种丰富的想象力,对力量和动态美的刻划,人物大多陷于凝神沉思中。
代表性作品:屋大维像、《马克·奥里略骑马铜像》 、佛拉维贵夫人像等。还有和平祭坛、纪功柱和凯旋门上的浮雕等。
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古罗马的建筑不仅借助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发展了古希腊艺术的辉煌成就,而且也将古希腊建筑艺术风格的和谐、完美、崇高的特点,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从“神殿”转入世俗,赋予这种风格以崭新的美学趣味和相应的形式特点。建筑的基本原则应当是“须讲求规例、配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这可以说是对古罗马建筑特点及其艺术风格的一种理论总结。在这些特点中,显然仍有着古希腊建筑的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内容,但是“合宜以及经济”的杠杆,又显然将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神”意,转变为了世俗的人意。这一点,可以直接地从建筑类型、建筑外观的设计方面看出。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
古埃及艺术的特点:风格稳定、等级分明,在写实风格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的表现,其风格壮丽、宏伟、明确。有着严格的规范,如正面律: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第一节 古代埃及艺术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足以为古老的文明之一,唯一可以与之匹敌的是发端于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正是尼罗河在红海和利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之间滋润出狭长的绿洲地带,这成为古埃及文明的基础。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社会已经出现阶级的萌芽,公元前4000年前后埃及出现奴隶制国家。埃及古代史通常被划分为六个时期:
古朴时期(3100BC-2770BC);
古王国时期(2770BC-2200BC),第一王朝至第六王朝;
第一中间期(2200BC-2050BC);
中王国时期(2050BC-1786BC),第十一王朝至第十二王朝;
第二中间期(1786BC-1560BC);
新王国时期(1560BC-1087BC),第十八王朝至第二十王朝。
古埃及的统一始于古朴时期的开端(公元前3100年左右),根据传统的说法,是来自南方的武士纳尔迈完成了这项事业,因此他也是第一位法老。而真正的专制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应该是从第三王朝的第一位国王左塞开始,整个国家有着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和浓厚的宗教背景,政治生活与宗教生活之间没有区分。法老是太阳神的后代,也是祭司之长。王国经济以相当发达的农业为基础,农产品种类繁多。公元前两千年左右以后,商贸成为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此外制造业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古埃及人在天文、医学、数学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他们还是虔诚的宗教信徒,相信神灵的保佑和“灵魂永生”,进行各种宗教活动敬拜神祗,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修建庙宇、陵墓之上,创造了惊人的作品,而其创作的目的不局限于“现世”,而是在于“永恒”。
1.古王国艺术
这一时期的艺术以建筑和雕塑最为突出,绘画还处于初期阶段。
建筑:
金字塔——法老的陵墓。王朝初期,国王和贵族的陵墓是长方形的石质建筑,石棺就放在建筑内部,这称为“马斯塔巴”。随着陵墓的扩大,一层的马斯塔巴演化成从大到小几层相叠的阶梯式金字塔,最早的金字塔是法老左塞的阶梯金字塔,兴建于公元前2770年左右。到了古王国盛期,又演变出方锥形金字塔,最为著名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6米,基座四边长233米,正对东西南北四方,坡面呈52度角,致使塔高与塔底周长比等于圆周率,由230万块2.5吨重的石灰岩垒成,没有使用任何粘合物却非常紧密。金字塔内部有走廊、通气管道以及存放法老木乃伊的石室。金字塔有着惊人的体量感和对称、稳定的外形,足以使站立在它面前的人们感到自己的渺小,这庞大的建筑物是“升入天堂”观念的物化。但是这种建筑方式在中王国时期被放弃,不仅仅因为它的修建是劳民伤财,也因为当时对个人得救的关心成为主要的宗教倾向,因此神庙取代了金字塔成为修建的主要对象。
古埃及艺术的特点:风格稳定、等级分明,在写实风格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的表现,其风格壮丽、宏伟、明确。有着严格的规范,如正面律: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雕塑:
古埃及雕塑主要作为建筑附属物存在,其程式在古王国就已经形成并沿袭下去,主要表现为:直立姿势,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着重刻画人物头部,其它部位刻画得较为简略;面部轮廓写实,表情庄严;根据人物地位的高低确定比例的大小;雕像着色,眼睛中往往镶嵌水晶、石英等物。
著名的作品有:《狮身人面像》(哈夫拉金字塔),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之一,身长约57米,面部长达5米,为法老的面像。《拉霍特普王子与其妻》(坐像),线条柔和舒展,表现了王子的性格特征以及王子妃的端庄美丽。雕像保持了原来的着色,人物眼珠由黑檀木做成。其他著名的作品还有《门考拉及其妻》、《书吏凯伊》、《村长像》(实际上是王子卡帕尔雕像)等等。
浮雕、绘画:
古埃及的浮雕与绘画有着共同的程式:正面律(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横带状排列结构,以水平线划分画面;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画面充实,不留空白;有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为褐色、女子为浅褐色或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黑色。
古王国时期的浮雕代表作是:《纳米尔石板》、《猎河马》。
古王国起的墓室壁画:遗存数量不多,代表作是《群雁图》,以写实手法绘制,形象生动,色彩和谐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