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工作 >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调研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调研

发布时间:2020-12-31 04:49:07

A. 农民工等群体免费技能培训去哪儿培训

十九大提出的的政策针对于
农民工等群体免费接受技能培训
《“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将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残疾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打通技能劳动者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发展通道。
每个县市都有这样的部门,跟人社局合作的,免费学习取证。都是免费的,如果有这样的机会还是去学习比较好,以后干什么工作都会要证的

B. 如何提高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有效性

各有关部门和教育培训机构要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科技培训、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的实施工作。要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提高农民工择业竞争能力;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新开工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的适应能力;围绕回乡创业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自主创业能力;围绕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农业技能;对青年农民工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适当延长培训期限,强化职业技能实训,使其至少熟练掌握一项职业技能。在中职学校开展面向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根据返乡农民工的特点开设专业和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C. 农民工技能培训是什么

农民工可以培养很多技能,比如说可以学习修车,那么他们培养的技能就是汽车美容汽车维修零部件的置换,还有喷漆等等。

D. 如何做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宣传工作

务工从业,是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目前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往往难以适应工业化和现代化对劳动者综合素质日益提高的要求,大量农民工只能聚集于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甚至无法充分就业。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成为具有更高技术水平的产业工人,适应不断升级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需要,以便获取更多的非农产业收入。

E. 农民工培训存在问题

培训内容方面的问题培训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与农民工就业实际需求不相吻合培训内容单一、雷同,针对性不强,且多集中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上,缺少对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科技的培训培训内容多侧重技能培训
培训资金方面的问题,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制约农民工培训工作,农民感觉培训费用太多,“不划算培训职业教育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农业职业教育又是弱势中的弱势资金分散,就业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职业教育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农业职业教育又是弱势中的弱势
培训时间方面的问题 培训观念方面的问题 培训体制方面的问题

F. 你对开展农民工培训有何意见和建议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大批农民相继融入城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的人口已经达到6.6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50.32%。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亿人,乡村人口减少1.33亿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据统计我国农村现有富余劳动力1.5亿左右,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1%,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左右。在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教育水平和技术能力低下,难以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成为制约农民工就业的重要因素,从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来看,绝大部分素质不高,缺乏转移就业技能,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比较困难,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者为数不多,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难以提升从业的岗位层次。因此要不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度、不断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进城就业或者转移就业能力。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需要对农民进行培训。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就必须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钻专研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农民工培训工作中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在建设新农村进程中,农民是主力军,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如果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没有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就不存在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就没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支撑。只有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当前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不断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让广大农民共享和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和务农的能力,在全国农村形成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调动农民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形成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的积极性。
农民工培训工作牵涉面广,农业、热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建设、财政等相关部门工作既有交叉又有衔接,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经常协调,教育培训机构之间要互通信息,要充分发挥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基础上,加强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改善农民工培训条件,增加培训项目和内容,不断扩大农民工培训规模,提高农民工培训的质量和效益。要不断发展和改革农村教育,办好农村职业学校、农村成人学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要扩大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大力开展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要结合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积极开展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
四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把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素质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强化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作用,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岗前培训和职业技术培训。要积极推广订单培训,对国家规定必须持证上岗的工种和岗位,必须进行培训,做到持证输出,提高培训后的输出率。各县(市)、区要加强劳务输出培训机构建设,完善各项培训设施,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择业观念、职业安全、法制观念、社会公德和竞争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全面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逐步打造我市在机械制造、保安、保姆、餐饮服务、服装加工和蔬菜种植等方面的劳务输出品牌,用质量和信誉拓展省外和境外劳务市场。在做好农民工培训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全市劳务输出工作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品牌不断发展,区域不断扩大的良好态势。2010年农村劳务输出人数和收入均呈增长态势。全市农村劳务输出总数达到78.4万人次,劳务总收入达72.8亿元,农村人均劳务收入达3452元。通过劳务输出等增收项目,农民增加了收入,增长了知识、扩大视野、推动了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G. 农民工有哪些技能培训

农民工技能培训
培训工种分为
电焊工
电焊工,是一个在机械制造和机械加工行业中的特殊金属焊接工种,而且又是一个很重要的岗位。
电工
电工培训是指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习人员掌握专业的电工理论知识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电工技术人才,培训合格后由培训中心为学员颁发培训结业证。
汽车驾驶员
从事汽车发动机、底盘、汽车电气设备方面维护、修理的人员。
汽车维修工
从事汽车发动机、底盘、汽车电气设备方面维护、修理的人员。
计算机操作工
懂得计算机的操作和运用吧。懂得一般的办公软件运用,这样的话,可以到一些公司从事文职类的任务。每天打印一些表格,一些通知和规章
中式烹调师
运用煎、炒、烹、炸、熘、爆、煸、蒸、烧、煮等多种烹调技法,根据成菜要求,对烹饪原料、辅料、调料、进行加工,制作中式菜肴的人员。
数控车工
从事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并操作数控车床进行零件车削加工的人员。
白酒酿造工
以粮食代用料为原料,以大曲、小曲、麸曲和酶制剂、酵母制剂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固体或液态发酵工艺,蒸馏、勾调、陈化酿制白酒的人员。
涂装工
涂装专业基础知识,涂装前表面预处理操作,常用涂装设备及其操作,涂装操作防火防爆和技术管理的人员。
装配钳工
主要手持工具对夹紧在钳工工作台虎钳上的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它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种之一。
机修钳工
从事设备机械部分维护和修理的人员。
农艺工
从事大田作物粮、棉、油、烟、糖、麻的耕作(包括机械作业)栽培、改良土壤、繁殖良种、病虫防治、水肥管理、中耕除草、收获贮藏等技术活动的所有人员。

农作物植保工
从事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对农作物及其产品的危害,保护安全生产的人员。
缝纫工
从事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的女性工作者。
家畜饲养工
从事家畜和特种畜类的喂养、护理、放牧、调教和饮料调制的人员。
混凝土工
混凝土工是土建专业工种中的其中一个,专指将混凝土浇筑成构件、建筑物、构筑物的人员。主要从事材料的投放及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养护及缺陷修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及验收以及混凝土的安全生产等工作。
美发师
根据服务对象的头形、脸形、体型、发质、年龄、职业等要求,在美发厅使用美发工具和用品,为其进行毛发护理、发型设计、化妆造型及制作的工作人员。
行车工
大型车间里或露天仓库码头有开起重机的人员。
挖掘机操作工
挖掘机驾驶员、操作工上岗的人员。
家政服务员
根据要求为所服务的家庭操持家务,照顾儿童、老人、病人,管理家庭有关事务的人员。

H. 如何完善农民工技能培训及其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呢求高手

完善农民工技能培训:
1、在外地人员流动集中的地方,设立咨询台,发放技能培训与鉴定方面的宣传材料;
2、主动与企业沟通,落实农民工技能培训补贴政策;
3、对农民工需求量较大的职业,开设农民工技能培训与鉴定专场,帮助农民工掌握相关技能;
4、开办流动课堂,将技能培训与鉴定设在用工单位;
5、 深入郊区开展培训与鉴定,与郊区培训机构联手,实现优势互补,培训资源共享。
研究者对目前我国农民工培训所存在问题的主要观点基本一 致,包括:
第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第二,有关政策尚未落实。
第三,缺乏有效的统筹与协调。
四,培训投入不足;
第五,培训质量不高。

I.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劳动就业调查及对策研究报告

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是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结果。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可或缺的力量。当前,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之一,他们对城市生活适应程度如何,对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满意程度如何,对有关部门进一步解决农民工问题有着极大的重要性。
一、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评价
(一)近七成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感觉比较适应
被调查的29425名农民工中,对城市生活已经适应的占39.94%,比较适应的占28.40%,认为一般的占26.60% ,表示不太适应的占4.06%,根本不适应的只占1.00%。
从受教育水平来看,农民工文化程度越高,适应性越强,调查结果表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已经适应和比较适应的占78.40%,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已经适应和比较适应的分别占73.19%、66.96%和60.77%。
(二)四成多的农民工感觉现在的就业环境变好
与前几年相比,42.67%的农民工感觉现在的就业环境变好,36.96%的农民工感觉现在的就业环境与过去差不多,11.78%的农民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还有8.59%的农民工感觉现在的就业环境变差了。
(三)有四成的农民工认为外出务工经商最大的障碍和困难是城市生活开销大,自身缺乏专业技术
据调查,有22.40%的农民工认为外出务工经商最大的障碍和困难是城市生活开销大,有22.20%的农民工认为是缺乏专业技术,10.64%的农民工认为是缺乏外出经验,还有10.12%的农民工是担心出来后家人无法照料。其他如找不到工作、生病无人照料、安全无法保障等也是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时担心的问题。
(四)有近二成的农民工最希望政府在住房和医疗保障方面给予帮助
调查结果表明,有19.62%的农民工目前最希望政府在住房和医疗保障方面给予帮助,有13.60%的农民工目前最希望政府在维护农民工正当权益方面给予帮助,有13.53%的农民工目前最希望政府能降低各种费用,有12.56% 的农民工希望政府能提供劳动技能培训,还有11.79%的农民工期盼能和本地人享有同样户口,还有21.22%的农民工希望政府能加大对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组织力度、解决好子女就学难、提供招工信息和统一的劳务市场等等。
(五)一半以上的农民工希望能在城市发展、定居
据调查,有55.14%的农民工设想未来在城市发展、定居,有28.55%的农民工想赚钱或学到技术后回家乡生活。在城市发展、定居和赚钱或学到技术后回家乡生活对男性农民工而言分别占了50.04%和32.81%,而对女性农民工而言却分别占了64.48%和20.76%。
二、农民工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评价
(一)一半以上的农民工对自己在城市生活工作环境比较满意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对工作条件表示满意的为51.97%,对收入水平表示满意的为33.65%,对生活质量表示满意的为30.70%,对社会地位表示满意的为24.53%。
(二)有三成以上的农民工对自己所处环境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太低
据调查,农民工个人对自己所处环境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太少、收入不稳定、劳动强度大、简单劳动学不到技术、受到不公正待遇、工作环境恶劣,分别占了32.94%、14.24%、11.43%、7.41%、5.78%和3.24%。
(三)近七成的农民工认为自己在务工经商期间的生活条件一般
调查显示,有21.32%的农民工认为自己务工经商期间的生活条件非常好和比较好,有66.46%的农民工认为自己在务工经商期间生活条件一般,有12.22%的农民工认为自己在务工经商期间的生活条件比较差和非常差。
(四)在对工作生活各方面的评价中,农民工最不满意的是医疗卫生、住宿和饮食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有33.06%的农民工对医疗卫生方面最不满意,有14.29%的农民工对住宿方面最不满意,有10 .48%的农民工对饮食方面最不满意。
(五)当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农民工首先会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解决
调查了解到,当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固定岗位就业的农民工首先会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解决,其次是寻求法律援助,然后是找亲友帮忙,此三项分别占了农民工数的24.73%、18.34%、12.26%。而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则先找亲友帮忙,其次才寻求法律援助,而后再与有关单位协商解决,此三项分别占了农民工数的18.88%、16 .92%、16.84%。有部分农民工还选择了自己忍了或是向有关部门举报等。
(六)六成的农民工认为职业技能培训对找工作有一定帮助
在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的14771名农民工调查中了解到,60.14%的农民工认为职业技能培训对找工作有一定帮助,27.99%的农民工认为职业技能培训对找工作非常有帮助。
针对14654名没有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调查了解其原因时,有23.28%的农民工表示想参加,但没钱, 22.15%的农民工认为培训费用太高,参加培训不划算,18.33%的农民工认为没必要参加,16.51%的农民工不知道哪里有职业技能培训。
如果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表示免费就愿意参加的占40.74%,对工作有帮助就愿意参加的占16.01%,能保证就业就愿意参加的占15.37%,还有9.69%的农民工表示收费低就愿意参加。
针对目前有一些比较适合农民工但需要自费参加的技能培训,有40.97%农民工表示若费用合理,就参加。
(七)一半的农民工对子女受教育情况表示比较满意
调查的农民工中对子女受教育情况表示很满意的占6.48%,比较满意的占43.57%,认为一般的占25.94%,不大满意的占19.59%,非常不满意的占4.42%。
24.01%的农民工对子女受教育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收费过高、生活费用高、教学质量不高,分别占29.80%、 21.73%和15.87%,还有的认为教学设施差、校风差等。

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五项措施是什么?
1鼓励企业尽可能不解雇或少解雇农民工;
2对暂时没有工作的农民工,各级政府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
3凡政府投资的公共设施建设,要尽可能地多吸纳农民工去就业;
4帮助农民工回乡以后自己创业;
5切实保障外出农民工的土地保障权益,回来以后如果确实没有其他的工作可做,家里的承包地还在,还可以保证温饱。
国家对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尽可能不解雇或者少解雇农民工;对暂时没有工作的农民工,各级政府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凡政府投资的公共设施建设,都要尽可能地多吸纳农民工就业;已经返乡的农民工,政府要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鼓励他们参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农民工回乡以后自己创业;切实保障外出农民工的土地权益,农民工回乡后如果确实没有其他工作可做,要保证其家里的耕地还在。

千方百计促就业
就业问题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情,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实现充分就业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当前,保就业就是保民生,就是保稳定,保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就业问题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把就业问题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重要位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立即采取了多项就业扶持政策,多管齐下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农民工就业,促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去年12月国务院对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做出了安排,今年年初召开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日,又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具体部署。全国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引导就业,服务就业,促进就业。
我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增加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力度大、“含金量”高的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全面拓宽扩大就业的路子,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以全民创业促进就业、以技能培训促进就业、以创新机制促进就业,推动就业取得新突破。比如,为了以创业促进就业,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投资领域、注册登记、经营场所、贷款担保等限制,给予创业者税费减免、免费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补贴等优惠,从而培育各类创业主体;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其创业,引导其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科研项目等吸纳其就业;为促进农民工就业,组织专场招聘会帮其对接,制定优惠政策援其创业,加强技能培训授其以渔,完善就业服务维其权益……省委、省政府以及各部门采取各种措施,竭尽全力地为就业者营造条件更好的就业环境,打造更加广阔的就业平台。
做好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不仅要立足于当前,还要着眼于长远。从长远来看,解决好就业问题除了要把已经采取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好外,政府还要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以及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上再下功夫。
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力军,在世界各国,中小企业普遍吸纳高达60%-80%的劳动力,而且其创造就业的效率,也远远高于大企业。2004-2005年度的《世界就业报告》曾指出,中小企业的单位投资容纳的劳动力和单位投资新增的劳动力都要高出大型企业一倍以上。服务业就业容量大,从历史经验上看,服务业对吸纳就业的带动作用是农业和制造业远远不能比拟的。以2002-2007年为例,我国服务业新增就业3827万人,相当于同期全社会新增就业人数的117.8%。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虽然不能直接促进就业,但它是促进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必要保证。从事服务业的企业也多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软环境不优成为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无论是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业发展,还是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虽然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但这些措施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长久之策,需要各级政府持久地、细致地耕耘。

对于如何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对“三农”的影响,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提出了三个建议:
首先,帮扶企业,尽可能减少下岗农民工,对已经下岗的农民工尽快启动大规模再培训计划。应意识到,上千万农民工待岗时期半年或一年以上,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为此,汤敏强调,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应该等同于建设投资,甚至比建设投资更加重要。
其次,开发并发展农民工就业新市场。比如说,保姆市场是除建筑施工以外农民工的第二大就业市场,目前保姆市场容纳劳动力已达1500万人。但是,由于其市场不规范,加之各种社会保障缺位,大量农民工不愿意进入。汤敏表示,如果能对保姆市场加以规范,将能再吸纳上千万劳动力。
第三,加紧推出农村社会福利体系,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汤敏表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近日完成的《构建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中建议,2012年之前,中国应完成建立全覆盖的包括农民、农民工和城市个体工商户的养老保险体系。同时,应进一步提高农村医疗保险标准。
汤敏强调,推出完善的农村社会福利体系,在目前情况下对国家的资金压力并不是很大,还有助于增加农民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减少农民的后顾之忧,从而增加国内消费。
首先,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创业素质。目前,我国的创业培训主要集中在城镇,不但覆盖范围小,而且许多培训内容脱离市场的需求。而针对农民工的创业培训尚处在萌芽状态。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制符合农民工创业实际的教材,组织有经验的教学培训人员,筹集必要的培训经费,对农民工进行免费或者低收费的创业培训。只要农民工的创业意识被激发出来,创业活动才能形成一股浪潮,其带动就业的功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其次,尽快解决农民工创业的制度性障碍,降低他们的创业成本。比如在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上,可以考虑设立“农民工创业专项扶持资金”,鼓励金融机构给回乡农民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满足他们创业的资金需求;简化创业企业的注册登记手续,尽量免费为他们办理各种手续,提供良好的创业服务;对创业企业实行税费减免,也可以考虑按吸纳就业人数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激发他们解决就业问题的积极性等。
最后,应该将农民工就业问题与城镇职工就业问题一视同仁,真正做到就业的城乡统筹兼顾。目前有些地方之所以对农民工就业问题重视不够,除了思维习惯外,更重要的是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现象依然严重。在创业问题上,重城镇轻农村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导致创业扶持力度不均的根源。

阅读全文

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调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