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培训主要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当被纷至沓来的需求砸中时,培训工作者千万不能乱了阵脚,而是需要具有火眼金睛和清晰的头脑,能够对这些华丽丽的培训需求进行甄别和筛选。
作为培训工作人员,我们需要去进一步了解这个需求背后业务部门真正想解决的问题。培训工作者调研需求,绝不是统计大家要上什么课,而是要了解他们具体想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
如果问题出在文化、态度、制度流程上,则HR应该帮助需求提出者从这些领域去寻找解决办法,而绝不是给需求部门安排一次培训就可以根本解决的。
有时候去拒绝部门主管或者同事的一些培训需求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作为企业培训人,我们始终要明白我们的职责——使培训为企业和员工的发展创造价值,只有在一开始做对了选择,组织、设计和实施的培训才是有意义的,也为后续进一步评估培训效果奠定了基础,否则我们投入巨大的精力和财力的培训项目又会被各方质疑效果和作用,最终落得个培训没有用的骂名。
所以下一次再接到部门培训需求时,培训工作者要勇敢的问:这次培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果需要培训,具体培训哪方面内容?建议大家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1.建议大家的在做需求调研的时候,从业务目标-业务挑战-业务需求-培训需求这条线一步步往下抽丝剥茧,而不是单纯的问大家想上什么课程。这样的调研方式,也帮助后续能够更全面的筛选需求,而不用再一遍遍跟需求方确认。
2.如果整理出来是其他五个方面的绩效需求,培训管理者也不能因为觉得反正不是培训可以解决的,就一并往外推。尽管它们不是培训能解决的问题,却也是HR可以帮助其它部门一起去改善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讲,培训需求调查也是我们深入了解业务单位实际状况的好机会。
3.HR培训者除了在年初做需求访谈时与业务部门沟通,平时也要时刻关注业务部门的发展,了解他们的战略重点以及发展瓶颈。从而在收到需求时,能够更理解背后的原因。培训始终与战略要站在一起。
4.业务部门主管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有些提出的不是部门的需求,而可能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是偏个人色彩的需求,所以更需要我们机智辨别和巧妙应对。
⑵ 我国企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首先整体培抄训层次不高,培袭训视野窄和培训理念落后,N多年前的培训材料还在使用。
其次培训课程开发能力差,基本上都在炒概念,艰深的理论知识功底不够,实际操作经验不足,结果就是半吊子。
第三培训师参差不齐,由于语言障碍,许多培训师无法获得先进的培训知识,又怎么去培训别人?
第四提供培训的企业都是大而全,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才是企业的特长,误导消费者。
⑶ 我国教师培训工作存在什么主要问题
最近正好在研究这个问题。总体来说我国目前的教师培训工作,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系统的评测机制,其次是针对性不够,不同背景,不同需求的教师被集中在一起培训,真正能够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寥寥无几。再加上很多培训可能出于学校领导或者单位上级的硬性要求,不少教师没有充足的培训动机培训效果差。目前来看,体系内的问题还有很多,培训的各个层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⑷ 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有哪些
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有以下几个:
1.企业培训的时间是个瓶颈。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感觉:忙的时候有钱赚,没时间培训,闲的时候没钱赚,搞不起培训,那么,什么时候可以培训?其实可以考虑建立企业培训基金,构建企业培训体系,确立中长期的企业培训战略,将培训基金滚动积累,培训活动与企业业务周期形成动态配置,也就是说,培训费用专款专用,培训活动灵活安排,与业务淡旺季穿插进行,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当然,培训内容有务虚和应急之别,应急的培训在时间上安排要靠抢靠挤,即使占用工作时间,但是只要“磨刀不误砍柴功”,培训用去的时间还是划算的。务虚的培训,立足长远,可以做一段较长时间的安排,如果确实工作时间不能占用,那么就牺牲一些休息时间,现在,有的企业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进行常年培训,久而久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还是建议去看看陈列共和管理课程。
2.新来的员工需要培训,可是培训成本很高,试用期培训免费,但是试用期员工可以随时辞职,培训费用谁来承担?会不会培训好了就走,企业成了新兵训练营?但是,根据法律,员工结束试用期以后正式录用,不得随意跳槽,除企业侵害员工权益外,需要提前一个月告知企业,企业完全有时间处理培训费用问题,另外,试用期的设定,不是法律规定企业的强制义务,如果员工素质基本合格,可以缩短或取消试用期,直接正式录用,就没有试用期风险,再则,即使设定试用期,也可以限制试用期培训的内容,尽量控制试用期培训成本,使试用期培训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3.员工需要提高,才能保持职业寿命,企业因此也能保持核心竞争力,但是,由谁付学费?理论上说,一般知识技能属于通用型,应当由员工个人承担学费,特殊知识技能属于专门型,应当由企业承担,但是,象思科、华为等网络工程师的知识技能到底属于通用型还是专门型,即使是财务、营销人员,其知识技能结构中又如何区分通用部分和专门部分?从理论上说,通用型知识技能的适用面广,有效寿命长,受益方更多是员工个人,而且,员工的通用型知识技能与其职务任职条件和工作要求关系不够密切,所以员工进入企业后学习通用型知识技能的费用由自己负担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现代企业对员工知识技能的要求越来越趋于通用、广博、扎实、全面,如果从培训费用上斤斤计较,将限制员工知识技能的通用性方向的发展,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最好还是从劳动合同与培训合同上对培训费用的范围、承担方式以及赔偿责任作出适当的规定,比直接区分通用型和专门型知识技能的效果要好些
4.目前,员工跳槽(指员工在劳动合同期内擅自离职)已经是普遍现象,而且,员工跳槽与其知识技能的市场竞争力成正相关,也就是说,越有本事越跳槽,无论如何,员工跳槽都会使企业的知识产权受到损失。掌握企业商业秘密和知识成果的员工,既是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者,又是企业知识产权的享有者,而且,在创造企业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本身也是通过企业培训形成的知识技能,因此,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确认员工的知识技能的形成是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投资,这种投资的数额如何计算,又怎样通过员工的创造性工作实现投资回报;另一个是如何界定企业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以及合理划分企业享有部分和员工享有部分,考虑到企业知识产权有秘密性、收益性和用途上的特殊性,员工享有既不可能也无必要,那么,能否在确定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的基础上,给员工适当的经济报偿,这种补偿既可以看作企业人力资源的再投资,又可以看作员工价值的实现方式。
5.员工培训到底是请培训机构外包,还是自己(人力资源部、培训部)承担?前者专业化水平高,技术手段先进,宏观视野开阔,但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收费昂贵,缺乏针对性;后者了解培训的目标、任务、对象和内容,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是培训能力素质不高,手段落后,视野相对狭隘。最好合理划分培训外包和企业内训的内容,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对前瞻性、宏观性、观念性、理论性、素养性的培训,以机构外包为主,但应当经过充分考察、比较鉴别、慎重选择,对专业性、技术性、制度性、组织性的培训,以企业内训为主。还可以考虑,在培训体系和课程设计中,将个别的外训课程与培训师引进企业内训体系,或是以培训外包为主的课程体系中,适当穿插企业总经理、专业技术部门的有关课程,做到内外结合,虚实相间,相得益彰。
⑸ 企业员工培训中有哪些问题以及相应对策
这个问题很值得总结下,
俺毕业后一直在企业做内训,快3年了,有幸接触的是世界领先水平的培训,以我的经验来看,员工培训的最大、最难解决的问题有五个:
1.首先当然是培训理念的问题,这个和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水平有关,简而言之,就是培训在一个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比如,世界500强就能够做到,培训是最重要的,当工作时间与培训时间发生冲突时,以培训为先,——这个是企业环境的问题了,一般不是能够有对策的。
一般情况下,培训没有独立出来的话,就是属于人力资源部,那么,培训的地位就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地位。
2.培训课程的系统、固定化。
培训体系在建立之初必须有前瞻性考虑,将常规培训、管理技能培训、专业培训按照员工的任职年限做出系统的规划,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合适教材,在培训流程中固定下来,员工在晋升发展的过程中按照培训课程表来走就可以了。
但是,这类培训要注意课程的更新优化问题,不要好几年都使用同一教材,先进的会变落后的。
3.员工培训的效果评估。
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评估”是一项难点,不论是在培训的应用上还是在绩效评估的运用上。
这个目前比较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与绩效管理对接。
承下。
4.培训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对接。
在理想状态中,培训是根据绩效来做的,因为培训的效果始终只能在工作中去体现,所以培训需求来自绩效考核、绩效面谈;培训评估也来自绩效考核。
不过这个工作做起来量就很大了,首先在设计上就很有难度,相当于培训和绩效都必须依照同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呢?依我看,最好是胜任力模型,把每个岗位的胜任力模型清理一遍,比写岗位职责更有无穷难度吧,呵呵~~我一般习惯把问题想得很复杂。
5.内训师的储备、发展问题。
在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中,必须具备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内训师,这个,主要在制度上保障,首先,好的内训师就是好的管理者,所有的管理者都应该是内训师;其次,每个内训师的擅长领域不一样,所以就要分层次、分水平进行储备。
——好了好了,这是吐血贡献哦~~
虽然楼主只有20分拿出来抖~~~可是俺答得够认真的吧,绝对原创,独家思考的哦~~~给酌情加点分吧。
呵呵,开玩笑的,愿对你有帮助。
⑹ 当前干部培训工作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一是少数干部对教育培训工作思想认识程度不够高。有人认为,教育培训干部只是为了完成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任务而开展的一项应付性工作,可是认为干部教育培训是单位领导或是个别股室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因此,就有少数人抱有无所谓的态度。
二是培训内容不够全面,培训方式、培训手段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学习培训的资料不够全面,缺乏系统的、与食品药品监管业务知识相关的培训教材,缺乏专业的培训师资,特别是在本单位组织的培训上,在因人施教、因岗施教方面显得不足,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不能满足其学习的需要。
三是培训范围有限,激励措施落实不够好。作为新组建的单位,目前对基层干部的培训显得明显过少,且省、市局对基层的培训往往只注重于对基层领导干部或是分管领导的培训,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培训显得过少。对干部培训结果运用不够,存在培训与使用相脱节现象,干部学习既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造成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弊端。
满意请采纳谢谢
⑺ 企业员工培训存在哪些问题
仅供参考
一、企业培训拖拉,可有可无
首先,企业培训要老板安排,要按照老板的意思去实行员工培训,一切按老板的意来做;其次,培训计划会因为其他重要事情而临时取消,报名参加培训的员工会因为临时重要事情而放弃培训,参加培训的员工不够重视。最后是很多高素质人才不愿意做企业培训的讲师。
二、培训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首先,员工接受培训中认真听讲,但却不知道怎么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员工在工作中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其次,有些企业会因为要节约成本而用课件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好像是让员工“完成作业”一样;然后,培训内容缺乏目的性,和公司的业务发展完全没有联系,无法促进公司的发展。最后,培训无法激起员工的兴趣。
三、培训经理力不从心
培训经理需要组织培训,但是公司没有资金支持,很难实现;而培训经历也很难找到适合公司和员工的讲师,人力资源部讲师往往不愿意配合给员工做培训;面对老板对培训的质疑,经理也是特别尴尬。
四、受训员工的苦衷
受训员工在培训中能够学到一些东西,但却很难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些培训激不起员工的兴趣;员工会因为临时的工作而放弃培训,错失了培训机会;也有员工会觉得培训学不到什么东西,和自己的工作毫不相关。
以上是很多企业在培训工作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而要想让企业培训达到高效实用的效果,必须要掌握公司发展的方向,制定好适合公司的一套员工培训方案,才能让企业和员工个求所需。
⑻ 企业培训中都存在哪些问题
1、对于新入公司的员工,主要的培训应该针对他们对公司的了解和形成对公司认同感上,说白了,主要是洗脑,然后是一些基本的产品知识、销售相关的规章制度等的培训。
2、对于工作了一段时间的员工,则主要应该针对提高其能力来进行。这种培训一方面要包含比较系统的销售知识,也要有针对公司具体业务工作的技能技巧。使他们中的大部分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并可能选出一小部分有培养前途的种子选手,同时会淘汰一些不适合的。
3、培训的形式有多种,这主要是看针对培训的目的是什么来定。比如新员工培训,鼓舞士气的,一般要面授。而对于学习新的规章制度等,则可以通过教材让其自学,然后个别沟通。而对于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则可以通过光盘等。
4、无论何种形式的培训,都要求培训者充分准备,要有针对性,目的性。
⑼ 企业培训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啊
1\ 培训形式化
2\ 培训形式单调化, 授课式的, 应该灵活多样
3\ 培训效果评估欠缺,不重视, 培训效果评估,分析原因, 便于后续类似改进培训
4\培训师专业化不够, 照本宣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