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开展岗位职责与行为规范的教育培训
撒绿化带撒
㈡ 一套培训考核上岗资格机制
[篇一:员工培训考核制度]
为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健全培训机制,使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创新化、强化其考核力度,特制定本员工培训考核方法。
一、培训领导机构
各单位上报培训计划,由人力资源部审定后实施,人力资源部是员工培训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并全面负责对各单位的考核工作。
二、考核标准
(一)安环知识标准
1、掌握安全生产、环保方针、政策和公司安环的规章制度及有关安全技术规定。
2、懂得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培训考核制度。
3、基本掌握本岗位的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概况。
4、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消防器材、工器具及本岗位的仪表设施、防护装置、安全装置等。
5、能准确掌握本岗位的安全规程。
6、掌握一般职工的安环职责。
(二)生产技术和工艺知识标准
1、熟练掌握本岗位操作规程。
2、掌握本单位和本岗位工艺流程知识。
3、懂得设备性能、原理、维护保养及操作。培训考核制度。
4、熟悉本岗位安全生产、防尘、防毒知识。
5、做到“四懂”,即懂知识、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即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三、考核办法
本考核办法只从安环知识和生产技术知识方面考核,涉及其他方面由公司相关部门根据实际加以考核。
1、各单位根据培训时间要求组织培训,结束后由公司安环部和生产技术部联合出题考试,并负责考试管理和试卷评阅工作,全过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2、考试成绩汇总各方面评定出优(95分以上)、良(80—95分)、中(60—80分)、差(60分以下)等,并按单位(可按车间统计)算出优秀率和及格率,评阅完毕后公布结果,并整理上报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特殊情况下考试成绩评定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
3、公司安环部和生产技术部负责对各厂进行培训考核,http://tongxiehui.net/by/53566.html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监督。
(1)及格率达95%以上的,奖励单位负责人人民币200元,凡成绩达95分以上的员工,将给予50元的奖励。
(2)凡未及格人员进行待岗1—2个月处理,限期学习补考,期间只发个人岗位工资的60%,补考合格后上岗,否则予以辞退。
(3)对及格低于80%的,处罚其单位负责人200元。
4、各单位根据培训及考核情况,按10%的比例,评选“岗位操作能手”,“最佳学习标兵”,“最佳创新成果”等,评选可个人申请或车间申报,经厂部审核,再上报公司审批。评选采用“逐级递减法”确定人员,除发给荣誉证书外,还给予获得者50元奖励。
四、本考核办法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㈢ 工作规范怎么写
工作规范
work specification
例句:
1
制定,培训,实施和完善公司各项市场销售工作规范和流程。
Formulate, train, implement and improve the regulation and procere of the sales.
2
可能调整焊头和模具根据工作规范。
May adjust welding heads and tooling according to work specifications.
3
优化后的工作规范和穿着衣服。
Optimize and regulate clothes for later job.
㈣ 岗位操作规范教育与培训 怎么写
5.5.1 教育培训管理
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5.5.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5.5.3 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新入厂(矿)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5.5.4 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
5.5.5 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应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㈤ 培训体系建设最高标准是什么依据岗位工作标准
员工的培训是一个系统、科学的体系,体系的建立需要建立在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之上。企业的运行需要实用、合理的岗位设置,岗位的履行需要准确、详细的岗位工作标准,工作标准决定员工的胜任素质,胜任素质与实际能力的差距即产生员工培训的需求和效益。培训目标植根于岗位工作标准之上,因此构建以岗位工作标准为基础的培训体系是实用性、系统化、规范性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
1.企业工作标准是按工作岗位制定的,对岗位重复性工作事项制定的表述岗位工作质量的标准。
企业工作标准依据岗位的工作性质不同,可分成三类:一类是适用于管理岗位的;一类是适用于操作或作业岗位的,对操作或作业事项所制定的企业作业标准或岗位操作规程;一类是适用于服务保障的后勤岗位,对服务事项所制定的服务标准或服务规范。
2.基于工作标准的培训需求提取。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的核心在于优化人岗匹配,达到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
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需要明确两个前提,一是岗位需要的执业者的能力素质标准是什么;二是执业者的能力水平是什么。前者可以通过统计及推导法获得,后者主要依靠绩效考核。可见,要提高员工的岗位绩效,首先需要确立一套“工作标准”体系,同时还需要建立一套能力素质考核体系,这样才能确保广大职工的能力水平真正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构建工作标准模型的方法主要有统计分析法和逻辑推导法两种。统计分析法主要是指通过对工作岗位要求的提取、细化和归纳,总结出形成工作标准的方法,一是包含岗位人员的一些预测指标,如身高、智力、手指灵活度等;二是提高工作绩效的一些表现指标或标准,如流程标准、绩效等级等。逻辑推导法分为以工作为导向的方法和以人为导向的推导方法,主要依靠主题专家。以工作为导向的推导方法:是通过详细的工作描述来获得对员工的要求。以人为导向的推导方法:是以任职者获得高绩效的关键行为为出发点,分析任职者要从事这样的行为,需具备什么资格条件。
㈥ 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央企业中长期经营管理培训工作的通知 有正文吗
没有这个通知的正文
㈦ 员工培训管理办法一般包括几个部分
1.培训目的
2.培训对象的确定
3.培训计划与管理
4.培训方式的确定
5.培训内容
6.培训讲师
7.培训教材、培训设施设备
8.培训经费、培训档案
9.培训纪律
10.培训项目实施
11.进行培训效果评估,总结
12.奖励
㈧ 如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近年来,部分校外培训机构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造成了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也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社会对此反映强烈,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工作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进入了标本兼治的新阶段。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尤其需要从国家层面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极传递素质教育导向。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杜绝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中小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要进一步加强自律;要深入推进中、高考改革,充分发挥考试招生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从考试内容改革看,中、高考改革都要减少对单纯记忆、重复训练内容的考查,更加注重和强化能力考查;从招生录取机制改革看,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逐步引入招生录取环节,破除招生录取“唯分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