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班主任任培训材料:如何搞好班级卫生工作
如何搞好班级卫生工作 班级卫生工作是令许多班主任头疼的一件事。多年来我当班主任的经验是,搞好班级卫生工作并不难,只要做到三点:一是高度重视,二是身体力行,三是注意方法。首先,作为班主任应该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有些人认为,班主任需要处理的班级事情够多了,够辛苦的了,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和主要工作应该是抓好学生学习,把成绩搞上去,提高升学率。只要班级的学习成绩上去了,就可以一好遮百丑,卫生差一点也没有关系。还有些班主任认为,卫生工作是学校政教处的事,是学校领导的事,甚至有人对学校布置的卫生工作持消极应付态度,甚至是对抗。这种想法和做法当然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就是没有认识到卫生工作的重要意义,没有正确处理好卫生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关系。 从学校角度来看,良好的校容校貌和卫生环境就是学校的形象,就是一个学校的名片,也可以说是一个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抓好这项工作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社会对一个学校的评价,第一印象往往就是一个学校的环境,凡是去过一些名校的人第一感觉无不是来自视觉方面的震撼:古木参天,草坪如毡,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风景怡人。每一棵树,每一幢房子都记录着厚重的文化历史和人文底蕴,每一棵小草,每一块石头都会说话会唱歌,置身其中就会有一种心灵净化的感觉。就拿我们学校说,在广大教职员工、学生、特别是班主任及政教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已经呈现在众人面前:杨柳垂青,松柏吐绿,三季有花四季长青,有假山荷塘,有花园雕塑,走在柳荫大道上,环视四周美景,感觉就是“美”。凡是到过我校的人无不为我校优美的校园环境所赞叹。因此,搞好环境卫生事关一个学校的形象,同时这也是创建和谐校园,构建良好人文育人环境的必然要求,必须抓紧抓好,常抓不懈。从学生的成长角度来看,抓好班级的卫生工作,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让学生在劳动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协作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尊重别人劳动的良好品质。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去体验快乐和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增强学生做事的责任心。我常用一句话告诫学生,“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人心有多高,成绩就有多大,对一件事情重视到什么程度就会有什么的收获。小小卫生事不大,但能不能干好完全取决于一个人责任心问题,“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做事就要踏踏实实,不尚空谈。小事干好了也会影响生活的其他方面,特别是学习。现在有些同学日常学习中,毛毛躁躁,丢三落四,不求甚解,缺少吃苦精神,缺乏自律,对自己过于宽容,利已主义严重,集体观念淡薄,通过加强劳动卫生方面的锻炼,让他们在劳动中培养自信,学会协作,养成凡事严谨、重视细节和过程的优良品质,时常把劳动的体验和感悟用在学习中,这样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反而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高度重视班级卫生工作,只有班主任从思想上重视了才能干好,其次,作为班主任应该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表率。就班主任自身而言,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不做二不休;勤观察少指点;多支持勤指导;少批评多肯定;少微观多宏观。“一不做二不休”。“一不做”就是不做有损老师形象的事,不做破坏卫生的事,不做要求学生不能做的事。俗话放说“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在卫生问题上,老师是什么态度,学生就是什么态度,老师要求到什么程度,学生就会做到什么程度。另外老师的某些行为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的行为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在我们老师中一些不良行为如随地乱扔垃圾,乱扔烟头,或者对一些不良行为视而不见等等,学生见了也就会有样学样,慢慢就养成不良行为。所以,班主任应该从自身出发,处处做学生表率,绝不能要求学生一套,自己又是一套,搞双重标准。“二不休”就是亲自动起来,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劳动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引导学生,决不能做甩手二大爷,任务布置下去就不管不问。如主动帮助学生打扫一下讲台、讲桌或走廊等地方,随手整理卫生工具,随手捡起仍在地上的废纸或随时制止一些破坏卫生的不良行为等,这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和带动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勤观察少指点”。“勤观察”就是勤了解多发现班级的卫生问题,对教室、宿舍、卫生区的情况了如指掌,尽可能多的掌握第一手资料,工作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少指点”就是作为班主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时刻注意说话的分量和说话的分寸。因为卫生工作的主体是学生,大量的工作要靠学生去完成,所以要相信学生放心让学生干。工作中要尽量少越俎代庖,少指手画脚,力争做到帮忙而不添乱。班主任可以把观察到的问题留给班干部或小组长来处理,在不违背大原则的情况下,可以尊重他们的意见。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工作的责任心,避免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多支持勤指导”,就是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注意保护和培育他们的工作热情,在给他们加油、鼓劲、树立威信的同时不失时机地面授机宜,让班干部在锻炼中成长起来。另外还要“少批评多肯定”,“少微观多宏观”。总之,班主任应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表率,自身正,靠得紧跟得上,班级工作就一定能搞上去。再次,工作中对学生应注意的必要方法。总体说就是从习惯入手,强化措施,加强监督,第一,强化教育,增强卫生意识。俗话说,“话不说不透,理不辩不明”,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必须与学生讲清楚讲明白,可以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和学校卫生方面的大型活动,不失时机地进行卫生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对日常的卫生工作和学校布置的大扫除及各种卫生评比活动要持积极态度,愉快地对待并干好每一件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高中生很注意自己的形象,很爱干净,很注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所以不防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向他们讲清搞好卫生工作的必要性。例如班级的日常卫生就好比一个人每天必须洗脸、洗脚、刷牙一样平常;卫生大扫除活动就好比一段时间的洗衣、洗澡、理发一样,不能太勤也不能不搞,再比如一些临时性的卫生检查,就好比家中来了客人必要的准备也是必需的。把道理与学生讲清楚了,学生在劳动和卫生中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了,慢慢就会养成习惯,正确理解和对待班级的各项卫生工作了。第二,明确责任,奖罚分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些班级卫生搞不好很大方面就是责任不明确,学生不知道干什么,干什么地方,谁来干,干不好怎么样,到头来就会相互推诿扯皮,谁也不愿意承担责任,对待这些问题的方法是一让学生干部制定卫生细则,明确责任和奖罚措施,利用专题班会分组讨论、审议,民主通过后班内实施,让学生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可循。从而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安排的事情乐意干。二是小组长、宿舍舍长分配任务,明细到个人,实行包干制,人人有任务有责任。从而做个明白人,不做糊涂人。三是班级“实行值日班长制和书写班级日志”制度,每周班会由值日班长结合班级日志的记录情况,做出说明和小结,并指出下周要注意的问题,对做的不好的要给予一定的惩罚,例如检查、值日、扛水等等。从而在班级中营造人人讲卫生,人人爱护卫生的良好氛围,让学生知道干不好就会有压力,就是要付出成本的。第三,要搞好监督。班委会成立一个卫生查究小组,跟上检查,及时反馈,认真做好日记录、周总结、月总结和学期总结。抓好典型示范带动,树立榜样。卫生工作不算大事,但人人都有渴望受到肯定和认可的愿望,所以对那些干得好的宿舍可评为文明宿舍,对干得好的个人评为卫生先进个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通过树立榜样抓好典型,让他们在成功和肯定当中找到自信。总之,班级工作的好坏,影响到学校的形象,影响到和谐校园的创建,影响到良好育人环境的形成,作为班主任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认真学习和掌握做好班级工作的方法,借助班级卫生工作这一突破口,以点带面促进班级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为构建和谐校园和创设良好育人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㈡ 如何做好基本公共卫生工作
1 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规范化
专业人员培训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应用质量。各级公卫人员通过竞争上岗择优录取。为保证培训质量,建立一整套培训机制,确保培训质量。通过业务培训,不断加强提升业务水平。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培训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培训。通过专题讲座、脱产进修、对口支援等形式,对基层公共卫生人员进行普及型技能培训,培养适用型人才。集中对全区公卫办人员和公共卫生协理员分期分批实施全员培训、考核。参加或承办公共卫生领域“名医讲坛”,组织医疗卫生单位业务指导人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项目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升项目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多次组织管理人员到其他区、市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做法,并组织召开全区现场会,加强工作交流,促进工作开展。
2 分级管理工作规范化
建立健全分级负责责任体系。区政府成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区卫生局专门成立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明确专职人员。各乡镇、街道确定1名正式在编人员为公共卫生联络员。各乡镇(街道)成立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按辖区服务人口3/1000 0的标准配备业务技术好、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在行政村(居),由标准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正式工作人员担任本村(居)的公共卫生协理员,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实施。
2.1 明确各级公卫工作职责与制度
按照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建设的统一标准,全区设立公卫办12个,设置了专门办公场所,管理办公室按“五室分开”模式,设置疾病预防控制室、卫生监督室、妇幼保健室、慢病管理室、健康教育和档案管理等工作室。配备必要设施,进一步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将各级公卫工作职责与制度装订成册并上墙,率先在全市制订区、乡镇(街道)、村(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台账并认真贯彻执行。
2.2 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实施办法
根据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统一使用所有的纸质表格和电子表格,并对软件使用情况进行全员培训。通过培训使其充分掌握项目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方法,操作规范、表卡填写等内容,力争使每个人都能听懂、看懂,达到培训效果。为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下发实施方案,设专人成立办公室,建设独立机房,配备全 新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硬件设施。各单位明确具体专人负责信息化建设。建成覆盖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电子信息服务网络,并按时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3 完善各级公卫管理机制
以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为切入点,积极构建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促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各级各单位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建立督导包保责任制,定期督查工作进展情况,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平稳发展。率先在全市组建2个疾控责任指导团队,划片分区,责任到人,采取定期轮驻、巡回指导、对口帮扶等形式“下沉”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强化对基层的公共卫生业务指导、管理。更好地发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在基层卫生服务中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撑、监督管理作用。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利用周末等时间不定期进行明察暗访。市、区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多次深入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场,视察工作开展情况,省卫生厅、市
卫生局有关领导多次进行现场指导,按照各级领导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项进行整改完善和提高。及时召开现场会、编发典型材料予以总结推广;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通过通报等形式向区政府、市卫生局汇报,促使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紧抓不懈。
3 各级监督考核规范化
加强督导、严格执行各级考评机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情况作为体系建设和绩效考核重要内容,核定服务数量,明确质量标准,激励、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变服务模式,变坐等式被动服务为上门式主动服务,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更加重视社会效益,变卫生部门内部评价为多部门及群众共同参与评价,变按人员编制补偿为绩效考核补偿。制定了考评指标和体系,由各级公卫办牵头,组织专家组成考核组,将服务人口数量、完成质量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引入群众评价机制,对群众知晓率、满意度、服务利用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对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的分值权重并公示,考评结果作为经费核拨依据和人员奖惩、绩效工资核定依据,增加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