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学生动物养殖与保健协会个人工作计划
2015年畜牧产业发展的思路、主要目标及重点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发展生产保供给、严格监管保安全、综合施策保生态”的要求,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环保型畜牧业为方向,以提升畜牧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为目标,以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为主线,做大做强生猪业、加快发展牛羊业、稳步推进家禽业,积极推进畜牧产业“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进程。重点抓好规模养殖、科技推广、龙头培植、疫病防控、执法监管、循环发展工作,着力实施生猪、牛羊、家禽养殖基地建设、高原生态牧场建设和畜牧龙头企业培植,努力把XX区建成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现全区畜牧业跨越发展。
(一)主要目标。2015年,全区围绕“四个翻番”和“两个倍增”计划,实现畜牧业产值达28.21亿元,同比增长11.68%,其中:猪肉产值达21.15亿元,同比增长11.67%。生猪存栏115万头,同比增长13.11%;出栏肥猪163.7万头,同比增长14.87%。实现肉类总产量16.37万吨,同比增长14.8%,其中:猪肉产量13.82万吨,同比增长13.46%。
(二)重点工作。
1、抓规模养殖,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一是提升生猪生产能力。依托2014年中央财政投资656万元的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220万元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以及“菜篮子”产品建设等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万谷永坤农牧公司、潞江牧宝、瓦窑宝周、蒲缥龙朝、河图石洞山、辛街开升、瓦渡杨品方、瓦房熊绍龙、XX勤丰食品公司、富衡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等10个生猪养殖场的建设及XX区良种猪繁殖场异地搬迁建设,完善瓦马乡大正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万头生猪养殖小区建设,巩固提升汉庄镇团山核桃箐科学养猪示范村建设,扶持东山片西邑乡竹林子、丙麻乡河西、瓦渡土官扶贫开发生猪养殖示范村3个。力争年内全部建成投产,新增肥猪出栏21.19万头,全区出栏肥猪达163.7万头以上、猪肉产量达13.82万吨以上。二是加快草食畜发展。实施好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300万元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肉牛产业项目,新建XXX区伟农肉牛养殖场,完善XX区犇达千头肉牛养殖场,扶持XX区达欣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场以及瓦马乡黑岩洼村、掌上村和芒宽乡吾来村、新光村、空广村5个肉牛养殖示范村建设。同时,实施好瓦马乡泡核桃树下种草养羊项目,大力推广种草养畜,改善养殖条件。三是稳步推进家禽发展。大力推行家禽规模化养殖,完善良种供应、技术服务、运销服务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家禽生产能力。加快对“XX麻鸡”的保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步伐,做好遗传资源调查分析及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的申报工作,确保在保种数量、发展规模上取得新突破。
2、抓科技推广,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一是抓良种繁育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快良种猪繁育体系和肉牛冻精改良步伐,狠抓120头良种公猪、2500头LY母猪、1000头长保母猪以及150只奴比亚种公羊的推广落实工作。依托2014年中央财政补助140万元的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不断巩固完善乡镇14个猪人工授精网点建设,加快推进生猪良种化及其人工授精技术进程,并依托肉牛冻精改良补贴项目,不断巩固和完善全区20个肉牛冻精改良点,以省级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场金牧公司努比亚种公羊纯繁场为带动,加快奴比亚种公羊改良本地“云岭黑山羊”的推广步伐。二是抓畜牧科技推广,提高养殖水平。实施畜牧技术进村入户工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规模养殖场(小区、大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广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定期培训机制,采取进村就地培训和集中理论培训两种方式,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养殖场(小区、大户)参加各类培训、交流会议。全年完成技术培训和指导1500人次以上。三是抓养殖示范场创建,提高带动能力。为确保国家、省、市、区“四级联动”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五化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标准化生猪、肉牛、肉羊、家禽规模养殖场为重点的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计划力争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1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区级标准化示范场3个。
3、抓龙头培植,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招商、融资力度,落实畜牧业用地、金融支持等优惠政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投资发展畜牧业。二是支持畜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生猪外调及畜禽屠宰、加工、分级、储运和连锁销售。重点打造万谷永坤农牧科技有限公司、XX勤丰食品有限公司、XX伟农农牧有限公司、三嘉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上规模、产品创品牌、经营出效益,以此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三是抓好涉牧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按照“民创办、民经营、民受益”和“互惠、互利、自愿”的原则,鼓励适度规模养殖场(小区、户)组建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种形式的养殖业行业协会,强化合作组织“为民服务、教农学技、带农入市、助农增收”的功能。通过建立高效的合作社和协会,大力推行“统一品种改良、统一规范生产、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免疫服务、统一市场营销”的机制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组织和带领社员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生产引导、技术培训、畜禽防疫、信息交流、市场开拓、品牌创建等工作的开展,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生产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
4、抓循环发展,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一是狠抓现代农庄建设。在大力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的基础上,以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企业为骨干,将畜牧业的生产、休闲、消费等功能结合于一体,积极创建集绿色、生态、休闲观光和科技示范等多功能的畜牧业庄园。重点培植XX万谷永坤天怡生态畜牧庄园和XX区潞江热经所高原特色农牧业示范庄园。二是加快生态牧场建设。继续落实好中央财政补助317.35万元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进一步巩固完善2013年中央财政投资100万元的瓦马乡香柏场生态牧场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项目,实施好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53万元的瓦窑镇、西邑乡小河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草食畜牧业发展项目,不断提高草原载畜量,推进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同时,做好牧草试验、示范和推广,引进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实施林草协作,认真开展好林—草、果—草、烟—畜、畜—沼结合和草畜配套推广工作,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利用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种养循环经济效益。三是以畜禽养殖污染物生态化利用和减量化排放为目标,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技术,鼓励大中型养殖场应用养殖污染物综合利用技术,推行“畜—沼—肥—果(菜、烟)”循环发展模式,实现产品清洁生产、资源高效利用、产业协调发展。
5、抓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一是认真落实“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工作责任制,转变防疫观念和免疫方式,全力推进农村散养户春秋两季“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和适时补针的免疫制度,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密度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二是在整村推进搞好防疫的同时,对规模养殖场、种畜禽场、养殖小区、养殖大户等养殖密集区,全力推行程序化免疫工作,确保畜禽常年处于有免疫保护状态。三是认真组织好重大动物疫病和免疫监测工作,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疫病的监管,加大监测范围和频率,多渠道了解掌握境外疫情动态,严防境外疫情的传入。四是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搞好物资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采取“五强制、两强化”措施,及时消除疫情隐患,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6、抓执法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规范饲料、兽药经营管理。切实加强饲料、兽药市场的监管和质量检测,严厉打击销售使用违禁的“瘦肉精”和“抗生素”等药物以及假劣饲料、假劣兽药违法行为,保障兽药、饲料等畜牧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确保兽药GSP规范管理面达70%以上,畜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98%以上。二是抓好产地和屠宰检疫监管。加大对牲畜贩运户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贩运病死畜禽的违法行为,做到上市必检、有宰必检,确保产地检疫率和屠宰检疫率达100%。三是加强乳制品监管。依法规范生鲜乳生产、收购和运输行为,严厉打击生鲜乳生产、收购和运输环节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的行为,确保群众喝上“放心奶”。通过采取强有力的安全生产监管措施,不断提高我区畜产品安全水平。
② 如何提高养殖实用技术培训效果
1培训要结合实际,找出当前农民的不足,使培训有目的性、实用性,既能够满足农民需求,又能从当前形式指出盲目发展的敝端在长期以来的培训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多人都有一个通性,就是发现某个行业一旦找钱,就盲目跟进。以养猪为例,我们分析一下2005年以来的市场情况,2005年至2008年三年间,养猪市场持述低迷,此时养猪产业出现了很少有人关注的情况,没有人想过要发展养猪业,政策扶持也没有,成为了一个典型的贱猪时期;2008年下半年开始,肉价持续上涨,仔猪价格上升,从此刻起,人们开始感觉到养猪能赚钱,因而人们纷纷康慨解囊,大量资金进入了养猪行业,由于之前三年的持续低价,猪的再生资源母猪已被大量淘汰,使得猪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加上政府的鼓励政策,并出台了扶持措施,造成2009年到2011年间,供需严重失衡,造成了猪价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新高,成为了典型的金猪时期。后来经过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又一度造成了猪价的下滑。如此循环,都是民众盲目发展的结果。根据民众发展养殖产业的盲目性,因此,在近几年来的培训中,我总是在养猪培训开篇就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是市场,任何农民如果不了解市场,不分析市场,那养殖就存在风险,存在运气,只有认真地了解市场,分析市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但如何分析市场,了解市场,又是一门技术,是一门学问,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才能在发展养殖中找准方向,确定好发展思路。接着,对什么是市场,怎样分析市场,进行了重点阐述,由于讲课分析到了实质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满足当前需求,使得农民听课屏声静气,认真思考。其次是技术,养殖技术也是关系到养殖成败的关健环节,所以,如何让农民在培训中掌握技术,也是一个关健环节,培训技术也要有目的性,要能满足当前参训人员的需求。
2培训技术也要有目的性,要找准切入点当前养殖户虽然大家都熟悉自己的养殖动物,简单地说,都会养,会尊循日常饲养中的一些习惯来进行饲养,但真正能把握为什么这么养,怎样养才能获得最佳的养殖效果,真正能理解饲养的核心实质则不然。所以,在讲述技术时,我力求注意实用性,让大家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如何做。如:在讲述技术的开始,我就引出一个健康问题,养殖技术包括了种、养(料)、管、防几大环节,但应当明白,每一个养殖者,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自己所购动物的健康问题,只有健康的畜禽,养起来才顺利,大家明白自己已有或者即将饲养的动物是健康的吗?然后再对健康进行阐述:精神:家畜健康与否,首先从精神状态进行观察,精神活跃,活动自如,反应敏捷者大多是健康畜禽,如果精神沉郁,反应呆滞大部为病畜;其次是眼神:健康畜禽眼神明亮而活泼,眼角无眼屎等痕迹,反之则为病畜;第三是被毛情况:健康畜禽大部分被毛顺滑而光亮,有光泽,病畜则被毛枯燥、凌乱、无光泽;第四是运动情况:健康畜禽运动有力,运动呈直线进行,病畜则运动迟缓,运动呈不规则的曲线进行;最后再告诉大家如果会兽医的话,可以从粪尿、体温、呼吸等进行检判定畜禽是否健康。
3培训技术要找出当前饲养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镇雄属于典型的高寒山区,气候地理类型复杂多变,因此,畜圈建设在养殖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有许多地方不结合实际,按以前的养猪八改要求进行改圈,没想到改圈后出现了猪只冻死、只吃不长的情况,所以提出了合理建设圈舍,保证畜舍冬暖夏凉的建圈要求,并提出了自己在圈舍建设上的观点。在圈舍建设上应该把握两个环节:首先是如何合理设计通风窗口。根据不同的山区,如何合理设置通风口,这是促使圈舍环境能够保持冬暖夏凉是一个关健环节。如在罗坎,应设置两个通风口,大通风口是畜圈地面面积的五分之一,还有一个小通风口,小通风口只有30*750px,在炎热的夏天,通风口全部打开,冬季则密封大通风口,只留小通风口进行透气;其次是在建圈材料上及建筑方式上,更加值得探索。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材料建圈更理想,在严寒的山区,建圈材料选择尤为重要,对于猪舍,更应结合其喜拱土的特性,在其易接触到的地方,如地面和一米以下墙壁应选择软硬适中且耐磨的材料进行建筑,在一米以上的墙壁和屋顶则需进一步考虑其保温性能。
4培训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搞好技术跟踪指导服务如在青贮饲料实际操作中,许多农户在课堂上学习后,还是一知半解,等到接触到实际问题后,才发现有许多地方是不懂的,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学习,所以,理论培训后的一个服务过程就显得尤其必要,一定要亲自指导才行,让养殖户真正青贮技术的几大关健环节:青贮窖的建设、青贮原料含糖量的高低、水分含量的测定与掌握、装贮时的踩压情况以及密封。培训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跟踪指导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
5小结养殖培训是我县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长期进行的一项工作,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工作,是值得大家进行探计的一个课题,经过农广校近20多年来的养殖培训工作,需要总结的培训经验较多,但总的概括为一点:就是深入实际,随时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加快其推广步伐。
李清伦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镇雄县分校
③ 养殖场在冬季要注意哪些问题
1、昼来夜温差大:这自是我们应该注意的第一件事。对于育肥猪,还可以小小抵御些,但对于哺乳猪和仔猪,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2、猪舍的隔热和通风:在猪舍保温的同时,要注意加强通风,防止空气污染。同时,有必要在温度高时选择通风。
3、保持猪舍干燥:猪舍的湿度越大,猪感觉越冷,猪引起皮肤病、呼吸道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可能性就越大。为了防止泄漏,让猪定点排尿,并保持猪的清洁和干燥。
4、防好下面几种疾病:
(1)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
(2)风湿病,该病主要受贼风、猪舍潮湿、寒冷因素影响,突然发病。
(3)流感,多发生在冬季密闭的环境中。猪得了流感以后,往往成为“百病之源”,特别是体温升高,咳嗽等症状。
(4)口蹄疫,老生常谈的问题,主要靠疫苗防控,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对症下药。
④ 冬季养鸡应该怎么养
大家都知道天气寒冷,需要给鸡保温,但是过犹不及,适当的才是最好的,过于保温也是不利于养鸡的。冬季养鸡,除了给鸡保温,还有那些是需要注意的呢?跟着小编去看看吧!
冬季养鸡这几点不能忽视
1、防寒保暖。冬季气候寒冷多变,给养鸡生产带来许多不便,特别是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在一般情况下,可采取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并闭门窗,加挂草帘、饮用温水和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御寒保温,使鸡舍温度最低维持在3-5之间,不能低于这个温度。
冬季养鸡这几点不能忽视
2、适度通风。冬季由于气温较低,鸡舍门窗关闭较严,通风量减少,但鸡排出的废气和鸡粪发酵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却依然存在,易诱发鸡的呼吸道等疾病。因此,要切实处理好通风与保暖的关系,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应开窗通风,使舍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
3、因为冬季的气温比较低,因此很多鸡舍的封闭性会很强。这就会导致鸡舍的通风量下降很多,粉尘相对也会很多。另外,鸡的粪便会产生大量的氨气以及二氧化碳。鸡舍不能保证好的空气流通,就会使鸡舍内积累大量的有害气体,并不能及时的排出,这就很容易引发很多细菌性的疾病。所以,在冬季的饲养管理中,一定要将舍内的环境保持好。首先就是对鸡舍的环境做好消毒工作,同时将卫生管理做好。
4、减少潮湿。冬季鸡舍内通风量小,水分蒸发量减少,加之舍内的热空气接触到冰冷的屋顶和墙壁会凝结成大量水珠,造成鸡舍内过度潮湿,给细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一定要强化管理,注意保持鸡舍内的清洁和干燥,及时维修损坏的水槽,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严禁向舍内地面泼水等。
冬季养鸡这几点不能忽视
5、定期消毒。消毒工作应贯穿养鸡的全过程。冬季气温较低,细菌的活动频率下降。但冬季气候寒冷,鸡的抵抗力普遍减弱。若忽视消毒,极易导致疾病暴发流行。
6、增强体质。冬季鸡的抵抗力下降,要特别注意搞好防疫防病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接种。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定期投喂一些预防性的东西,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冬季养鸡,除了保温,还有通风、卫生管理、消毒以及预防生病等措施,可见想要想好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小编祝愿大家的养殖都能顺利开展,想要了解更多的养鸡知识,请关注我们。
⑤ 冬季养殖山鸡需要注意什么
想让山鸡长的更好,就必须严格的遵循一些条件,冬天饲养山鸡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掌握进苗时间
按消费习惯,雄性肉山鸡95日龄~105日龄上市,体重2斤~3斤,羽毛丰满,出现“七彩”外观;而雌性肉山鸡上市要求不严格,体重约为1.5斤~2斤,所以常以公鸡为准计算上市日龄(即95天~105天)。根据养殖周期准确计算进苗时间,捕捉商机,如春节上市山鸡,可在农历九月上旬进苗。
适时饮水与开食
雏雉出壳24小时开食,开食前先用雏禽开食补盐饮水,同时饮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0.3%硫酸新霉素,3天~6天内喂适口性好的湿拌料,少喂多餐。第一周每天喂5次~6次,第二周每天喂3次~4次,第三周以后每天喂3次。
温湿度调控
由于冬季天气寒冷,日夜温差大,保温工作非常关键。1日龄~3日龄为35℃~34℃,4日龄~7日龄为34℃~32℃,2周龄为31℃~28℃,3周龄为26℃~24℃,4周龄为23℃~22℃。第5周后,如天气正常,可脱离保温,如遇强寒流天气,5周龄~6周龄的山鸡,还应适当保温或采取其他防寒措施。相对湿度1日龄~10日龄可高点,为65%~70%,11日龄以后为55%~65%。
解决好通风与保温的矛盾
按目前山鸡养殖情况看,山鸡相当部分疫病都是因受寒和舍内有害气体引起的。为便于采光、通风,最好选择背西北朝东南鸡舍,墙体、天花板导热绝缘性能要好,密封性能要好。通风可采用负压通风系统,必须控制通风口,使气流直接流向天花板,充分吸收天花板日照热能。加热保温最好采用室内红外线灯,也可用煤炉等保温方式。
疫病的有效控制
根据鸡场情况及周围环境、疫情情况等,建立科学的免疫接种制度,实行程序化免疫,以保证产生和维持可靠的抗体水平。值得提倡的是:因山鸡生长期长,高日龄时慢性新城疫时有发生,50日龄~60日龄山鸡可用新培灵饮水一次,加强免疫效果。如今较多见的细菌疾病有霉形体、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其中以霉形体、大肠杆菌病及其并发症最为突出;霉形体病特效药有泰乐菌毒、泰妙菌素(支原净)、北里霉素、普乐健,这几种药按标示量使用,效果不错。由于霉形体经常经母体垂直传播,有的用户在雏鸡10日龄~15日龄饮0.1%泰农溶液,对预防后来霉形体的发生有较好效果。使用泰妙菌素应注意毒性反应,据了解多数饲料都加了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霉素等药物。饲用添加了上述药物的饲料,是千万不能使用泰妙菌素的,大肠杆菌病用普乐健(氟甲砜霉素)0.1%饮水,或特号禽菌净0.2%饮水。眼型大肠杆菌病可同时涂人用金霉素眼药膏。对于大肠杆菌与霉形体病混合感染,可用泰乐菌素与庆大霉素合用饮水,鸡喉净拌料(按标示量)。或用0.1%特号禽菌净加0.1%金刚呼喘清饮水,对于病情复杂、顽固的疾病,应配合药敏试验指导用药。
合理使用添加剂并适当断喙
使用添加剂可以促生长,减少应激,减少啄癖,促进羽毛丰满。为使山鸡有较好的外观,使用添加剂非常重要。常使用的添加剂有:应激灵、胺基维他、植酸酶等。具体做法:雏鸡1周龄~2周龄用胺基维他0.1%饮水,断喙转群时,用应激灵0.2%饮水,4周龄~10周龄用植酸酶0.2%拌料,适当使用上述添加剂,可使山鸡毛色光亮,羽毛丰满,肉肥体壮。断喙应以浅断多次为原则,不要断得太深,发现啄癖再断喙,有的饲养密度小,饲养管理完善,较少出现啄癖,当然不需断喙
⑥ 冬季怎样科学的饲养牛羊
牛羊驴吃的是草、秸秆、玉米秸、稻草、小麦秸、豆秸、花生滕、地瓜秧等农作物下脚料,而这些又是牛羊最好的饲料,养殖等于用草来换肉,用废弃的秸秆换钱。政府提倡、地方支持,因此养殖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致富的捷径。我们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是一个成就梦想的地方,我们真诚欢迎您来山东做客,一起共创辉煌。养牛养羊养驴业在畜牧家禽行业里算是比较不错和有保障的。目前猪、鸡是市场最不稳定的。而牛和羊 驴却一直很稳定。没有出现过非常不正常的价格呼高呼低的变化。牛羊养殖不受季节的影响,一年四季都可以养。现在一般正规厂的家都是按正规检疫和防疫的。
就全国的情况看,牛羊驴养殖前景非常看好,牛羊驴是反刍动物,牛羊驴食草经过反刍、倒沫、促使体格健壮,得病概率低,因而要比养猪省事。此外,牛羊以食粗饲料为主,成本低。从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粮食利用率高,而粮食作物的秸秆利用率较低,这也为发展养牛、养羊提供了方便条件。从目前我市养殖的情况看,现有的牛羊生产规模,连市场需求的三分之一也满足不了。从这个角度说,农户们可以放心发展牛羊养殖业。但是,传统的放牧、散养,有啥吃啥,长不长随它去,这样牛羊驴长肉慢,时间长,因而不仅产量有限,而且利润也低。因此,舍饲是养牛、养羊、养驴的发展方向。 高中明场长提醒您:先考察,后引种,引种还是要到正规单位。
⑦ 冬天养猪要掌握哪些养殖技术
一、及时整修猪舍,寒冷天气到来之前,应对猪舍进行全面检查,及时修缮坏、危、漏专猪舍,塞上属风洞,泥好裂缝,以防贼风入侵;门口挂草帘,舍内铺上垫草,以增强保暖效果。
二、应用塑料暖棚,可提高舍内温度,使钎免受低温的危害,减少维持需要和寒冷应激,吃得好,睡得香,生长发育加快,饲养周期缩短。
三、饲喂高能饲料,冬天的饲料配方应在保持蛋白水平不减的情况下,增加能量饲料10%-30%,可采用玉米、稻谷等含能量较高的原料,必要时可添加动植物油脂。有试验证实,在日粮中添加2%-3%的动植物油脂,可使猪增重提高12%-15%,每千克增重节约饲料8%-10%。
⑧ 养殖技术:冬季蛋鸡饲养管理上要注意什么
一、防寒保暖。冬季气候寒冷多变,给养鸡生产带来许多不便,特别是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在一般情况下,可采取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并闭门窗,加挂草帘、饮用温水和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御寒保温,使鸡舍温度最低维持在3℃-5℃之间。
二、适度通风。冬季由于气温较低,鸡舍门窗关闭较严,通风量减少,但鸡排出的废气和鸡粪发酵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却依然存在,易诱发鸡的呼吸道等疾病。因此,要切实处理好通风与保暖的关系,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应开窗通风,使舍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
三、减少潮湿。冬季鸡舍内通风量小,水分蒸发量减少,加之舍内的热空气接触到冰冷的屋顶和墙壁会凝结成大量水珠,造成鸡舍内过度潮湿,给细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一定要强化管理,注意保持鸡舍内的清洁和干燥,及时维修损坏的水槽,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严禁向舍内地面泼水等。
四、定期消毒。消毒工作应贯穿养鸡的全过程。冬季气温较低,细菌的活动频率下降。但冬季气候寒冷,鸡的抵抗力普遍减弱。若忽视消毒,极易导致疾病暴发流行。
五、补充光照。冬季夜长昼短,蛋鸡由于光照不足会引起产蛋率下降。为了克服这一自然缺陷,可采用人工补充光照的方式进行弥补。在一般情况下,每天光照的总时间不应低于14个小时,也不能超过17个小时。例如,白天的自然光照为12个小时,每天就需要人工补充光照2-5个小时。
六、增加能量。鸡靠吃进体内的饲料获得热能来维持体温,外界的气温越低,鸡作用于御寒的热能的消耗就越多。据测定,冬季鸡的饲料消耗量比其他季节增加l0%。因此,在冬季鸡的饲料中必须保证能量充足,除保证蛋白质的一定比例外,应适当增加含淀粉和糖类较多的高能饲料,以满足鸡的生理和生产需要。
七、增强体质。冬季鸡的抵抗力下降,要特别注意搞好防疫防病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接种。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定期投喂一些预防性药物,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⑨ 动物养殖,训化
”好养殖网”上有朋友在养殖,月下独酌,你可以上去看看,大家互相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