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工作 > 工作环境及危害因素的培训

工作环境及危害因素的培训

发布时间:2021-01-19 02:36:48

A. 糖厂工作环境产生的危害因素有哪些,并如何防范

糖厂工作环境产生的危害因素有哪些,钉如何防范糖厂的话,基本上它的浓度会比较大,所以的话它肯定采用了一些化学物质,所以的话我们在工作当中的话应尽量的去带好口罩。

B. 对职业危害岗位人员进行培训的依据是什么

中华人名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回理人员应当接答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C. 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都有哪些

(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1)有毒物质,如铅、汞,乙烯生产过程中,有苯、甲苯、乙基苯、苯乙烯等毒物;生产丁苯橡胶过程中有丁二烯、苯乙烯、高芳烃油、亚硝酸钠、过氧化二异丙苯等几十种。
(2)生产性粉尘,如炼油生产过程中,有石油焦粉尘,使用催化剂硅酸铝粉(粉尘状)等;催化剂生产过程中,有金属粉尘、水泥粉尘等,此外,还有石棉尘、煤尘等。
2.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噪声、振动。
(4)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微波、激光。
(5)电离辐射,如X射线、放射性同位素仪表产生的丫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毛上的炭疽杆菌、蔗渣上的霉菌等。在石化行业少见。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是指生产过程的劳动组织、操作体位和方式以及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比例等。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有:
①大检修或抢修期间,易发生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②精神紧张;自动化程度高,仪表代替了笨重的体力劳动和手工操作,也带来了精神紧张问题。③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职工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④个别系统或器官过分紧张,如视力紧张等。⑤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环境可以是大自然的环境,也可以是按生产过程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
①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②房屋建筑或布置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③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的环境污染,如氯气回收、精制、液化岗位产生的氯气泄液,有时造成周围10~20m环境的 污染。
在实际生产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常不是单一存在的,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联合存在,常可加重对职工健康的影响。

D. 影响员工培训的企业内部因素有哪些

影响员工培训的企业内部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培训计划不够科学
培训工作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系统工程,应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培训工作缺乏科学合理的安排,主要表现在:培训工作缺乏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仅满足眼前利益和短期需求;长期培训、短期培训一起上,缺乏系统安排,达不到预期效果;培训缺乏预见性,对企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和人才规划工作不到位;企业员工很难参与设计培训计划,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低。
二、培训成果缺乏转化环境
员工培训后返回工作岗位,需要一个可以将培训成果转化为企业效益的环境。上级领导的支持,同事间的沟通、互助,资金、配套设施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以及时间等因素的配合作用,才能促使培训效果有效转移到实际工作中去。但在现实工作环境中,经常会出现领导不支持、同事不配合、资金短缺、时间紧迫等情况,从而造成了培训效果转化率低的现象发生,使得企业只见培训,未见成效。
三、培训方法和技术落后
大多数企业员工培训偏重于“课堂教学”,培训时往往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培训双方的交流与沟通。这种传统的培训方式与现在欧美发达国家采用的“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模块培训模式”的效果相差甚远。而且,培训的模式多局限于“老师讲、学员听、考试测”的三段模式,由企业请进专家办技术培训班、开专题讲座的情况很少,通过现代化的电脑网络技术进行员工培训的国有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四、培训内容落后
企业培训的内容很多,一般由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态度培训三部分组成。我国的企业培训主要停留在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而在其他方面的培训做的不够,如对企业文化的传承、企业内聚力的加强、员工工作热情的激发等方面认识不足,导致只注重
培训效果技能培训,忽视态度培训。虽然员工技能得到长足的提高,但缺乏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优良的职业精神,最终结果是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企业的培训投入白白浪费。
五、对培训成效不予考核
大部分企业的培训只注重当时培训的现场状况,如,只对培训的组织、培训讲师的表现等最表面的东西进行考评,而对于培训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甚至对于公司整体绩效的影响不去考评。

E. 【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

对于石化工作者来说,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是影响他们健康的最直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影响石化工作者健康的工作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劳动过程中的因素、卫生条件及技术措施因素、社会因素等几大方面。

1.化学性因素

主要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等。

(1)生产性毒物。在石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在工作环境中产生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这些生产性毒物常见的主要有氯气、氨气等刺激性气体,一氧化碳等窒息性气体,铅、汞等金属类毒物,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等等。这些都会对工作环境中的从业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2)生产性粉尘。在石化生产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长时间悬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称为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主要有矽尘、滑石尘、电焊烟尘、石棉尘、聚氯乙烯粉尘、玻璃纤维尘等等,这些粉尘主要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等造成损害,同时也会引起其他方面的疾病,危害工作者的健康。

2.物理性因素

主要包括异常气象条件、噪音、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

(1)高温和低温等工作条件。高温,如热油泵房、催化剂生产的焙烧岗位、加氢催化剂反应器内操作、夏天进入油罐车或油槽车内作业等;低温,如石蜡成型的冷库等。这些也会给工作者的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2)噪音。主要是指来自机械力的噪音,来自电动力的噪音以及来自磁动力的噪音等,如加热炉产生的噪音、高压蒸汽放空产生的噪音、泵产生的噪音、粉碎机产生的噪音、电器设备产生的噪音、机械传送带产生的噪音等等。这些噪音会危害人体的听觉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对工作者的健康也有很大危害。

(3)振动。这里指的是生产性振动,如循环压缩机转动产生的振动,使用风动工具产生的振动,研磨作业时产生的振动以及交通运输工具产生的振动等。

(4)电离辐射。如工业探伤所用的X射线所产生的辐射,放射性同位素仪表产生的辐射等。

(5)非电离辐射。如高频热处理时的高频电磁场,电焊、亚弧焊、等离子焊时产生的紫外线,加热金属、玻璃时产生的红外线等。

3.生物性因素

生物性有害因素主要是指工作环境中的细菌、寄生虫或病毒等,这些因素也会引起与职业有关的某些疾病。

4.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主要有劳动时间过长,劳动精神过于紧张,劳动强度过大,个别器官、系统过度疲劳,如光线不足会使视觉神经过度紧张等。

5.卫生条件和技术措施不良等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场所设计不合理,如车间布置不当,有毒与无毒岗位在同一车间,厂房矮小,没有必要的通风、换气、照明等卫生技术设施等;还包括防护措施缺乏等,如缺乏防尘、防毒、防噪音等方面的措施,缺乏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等;另外,还有工作中的环境污染因素如有毒气体的泄露等。

6.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是指社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新的压力和挑战,这些对于石化行业以及石化工作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工作者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也带来很大的考验。

F. 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化验室的工作环境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

通常都是有机溶液挥发到 实验室,一般实验室里面其中一个通风橱开了强排,其他的通风橱最好都拉低一点,不然味道会从其他通风橱里面出来

G. ISO14001重要环境因素员工岗位培训及考核

在你的来ISO14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里,自就必须有这么一个表格。
具体内容要分两份表格,一份是培训计划,基本内容是培训目的,方式,开展时间,培训对象等,同时,要有非受控的被培训对象的培训总结
考核是针对工作内容来说的,基本内容和培训差不多,但是要有考核的结果评价和相关的被考核人员反馈。

总的来说,具体格式自己设定,基本内容需要齐备,整体上和工作内容密切相关,就可以了

阅读全文

与工作环境及危害因素的培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