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建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长效机制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立者和奠基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观,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他们对新闻领域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另一部分占主要内容的,是他们关于无产阶级党报工作的一系列思想观点。
一、关于新闻传播基本问题的看法
1、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2、报纸是社会舆论的纸币,具有流通和中介作用。
3、报纸是社会的耳目和社会的捍卫者。
4、报纸是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
5、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是人民千呼万应的喉舌。
6、报纸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内在规律性。
7、报纸作为一个整体处在一种有机的运动过程之中。
8、出版自由是一种基本的自由,是实现其他自由的保证。
这些观点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新闻传播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它们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部分。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党报思想:
1、党报党刊是党的重要思想武器和政治阵地,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标志。
2、党报党刊必须遵守和阐述党的纲领和策略,按党的精神进行编辑工作。
3、党报党刊应当真正代表和捍卫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成为他们自己的报纸。
4、党报党刊要成为党内批评的强大武器,敢于开展新闻批评是一个党有力量的表现。
5、党报党刊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关系,在党的领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
6、党组织要加强对党报党刊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新闻观成为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指南。
『贰』 试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现实意义
首先明确,马克思学说以前充其量只能是“假说”,而现在则是“伪科学”。因回为假说如果答能够经过实践验证,可以上升为“科学理论”,如果验证失败,则成为“伪科学”。注意,“伪科学”不是贬义词,而是不能经过验证的“假说”。前苏联、东欧各国经过70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违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规律,把人类拉向倒退,因而这些国家毅然抛弃社会主义而转变成资本主义。中国经过30年的实践,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因而中国在邓小平的主导下,首先在经济领域实行改革开放,基本上抛弃社会主义(叫什么名称和承认不承认都不重要),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已经实现经济腾飞。
既然马克思主义是“伪科学”,那么也就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叁』 如何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学是一门政治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新闻院系培养的是未来从事新闻工作的专业人才。在校的本科生大体上处在18—22岁的年龄段,正是逐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怎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确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他们毕业后在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贡献力量,是每一位新闻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一般规律,传授学生从事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帮助他们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我们的毕业生才能适应新时期新闻媒体的需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编写教材必须始终坚持以下两条原则: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各高等院校从事新闻理论教学的教师曾编写过20多部新闻理论教材。这对解决当时学生“无书可读”,帮助学生掌握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起到过很大的作用。最近,我们课题组对高校师生作了一次较大范围的调查,比较普遍的反映是教材陈旧、脱离实际,主要表现在:教材未能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新发展,未能从理论上总结我国新闻媒体在实践中所创造的基本经验。我们认为,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我们党成立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要求我们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编写教材,并用以武装未来的新闻工作者。
应当看到,青年学生的求知欲很强,他们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思想十分活跃。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西方意识形态也通过各种渠道渗入我国,这对涉世未深、鉴别力不强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青年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冲击。因此,我们必须突出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同时,重视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提出的、经过实践检验是行之有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观点和理论知识。但是,作为指导思想,只能是一元的,而不能是多元的。
『肆』 如何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取得实际成效
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的视频第一部分的个人心得体会: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是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除了贯彻中央精神,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对我们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培训视频并没有直接谈这个问题,而是先给出了7个思考题,且没有给出处。从马克思、胡适、李大钊到毛泽东、李瑞环,这些对新闻、记者、宣传的见解及叩问,虽然来自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不同人物,却都不同程度地具有现实及普适意义,直到今天仍可作为新闻行业的“职业标准”。
如李大钊提出的新闻记者承担着向社会输入知识的职责,除了报道政府活动与富人的言行之外,更要报道穷人的不幸,关心社会的真正变故等,道出了记者工作的使命,并可作为践行工作时的参照;如毛泽东提出的“好事情不要全信,坏事情不要只看到它消极的一面”,展现了新闻的客观与理性,突出了“坚守新闻底线,保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如李瑞环提出的报道人民群众、宣传先进人物的宣传方针,正是当下我们所做宣传工作中“突出正面宣传、传播正能量”方法的来源与依据。
任何行业都该有属于它的SOP(标准化流程),我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行业SOP。它是经历历史考验沉淀下来的、经过数代新闻工作实际总结出来,对当下的新闻工作仍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精髓,是新闻工作的标准与方向。只有方向正确、任务明确,我们在新闻工作中才不会出现偏颇与迷失。
『伍』 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观是一种全新的无产阶级的新闻观,它是在批判资产阶级内新闻观的基础上容形成的。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无产阶级新闻观的过程中也吸收和借鉴了一些资产阶级关于新闻传播基本规律的理论观点,阐述了一些关于新闻传播基本问题的看法。
1、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2、报纸是社会舆论的纸币,具有流通和中介作用。
3、报纸是社会的耳目和社会的捍卫者。
4、报纸是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
5、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是人民千呼万应的喉舌。
6、报纸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内在规律性。
7、报纸作为一个整体处在一种有机的运动过程之中。
8、出版自由是一种基本的自由,是实现其他自由的保证。
『陆』 如何建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长效机制实现培训的常态化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
『柒』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组织学习
中央电视台从今年4月起,开展了以“信念、理想、责任”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新专闻观教育活动。属5月8日至31日,中央电视台集中组织了全台播音员主持人编辑记者培训,参加人员全部脱产学习,共有776人次参加集中培训。 活动采用领导授课、专家讲座、分组讨论、业务交流、回答试题、撰写体会、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坚定播音员主持人编辑记者的政治立场,形成正确的新闻理念,牢固树立遵守宣传纪律的意识和把握导向的意识。
『捌』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哪些问题
这种说词现今不太灵光了。
『玖』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复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制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党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应和体现。
(9)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工作扩展阅读
牢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要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2、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
3、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这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4、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5、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