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们为谁而工作
我们是在为谁工作?答案很多:为祖国、为社会、为公司……但是我认为,这些答案都有点冠冕、有点假大空。只要你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你就应该明确:你是在为自己工作!
负责任的人,首先应该对自己负责,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很难想象他会对别人,对单位,对社会多么负责。
为祖国、为社会、为公司而工作,口号很响亮,颇有周恩来当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气概。但是怎样才能让漂亮的口号不成为一句空话呢?那就要从细处做起,从“为自己而工作”做起。
“为自己而工作”不是口号,不是空谈,它真真切切地关乎着个人的切身利益,它能激发潜藏于人内心深处的本性。谁也不会不要工资义务为公司干活——同时,谁也不能保证这种义务劳动的质量。
以前我们提倡“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但事实证明,这是违反客观规律的。我们不是有句讽刺人的俗话吗:“又想驴子不吃草,又想驴子快点跑。”这是一样的道理。人力实际上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再开发、再利用的特殊资源。而开发、再开发则需要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投入:比如提供其维持基本生存的资金(底薪)、提供改善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的资金(奖金)、组织培训等等。我们要讲奉献,也要索取自己应得的东西。
喊“为公司而工作”的口号谁都会。但我们必须首先做到“为自己而工作”。因为只有塌塌实实为自己工作,才能保障自己的基本生存,才能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才能实现自我提高,才能更出色的、更有质量的“为公司而工作”。
“为自己而工作”是一种主人翁责任意识的体现。
“为自己而工作”就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的人,才会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工作中马马虎虎,在公司得过且过混日子,表面看来,是工作态度不端正。但深究之,实际上是在浪费自己的韶光,是对自己的极度不负责。这种人对自己的青春、生命都不在乎、不负责,还能指望他在乎什么?还能奢望他对公司负责吗?对这种人谈主人翁意识,讲“为公司而工作”无异用死亡来吓唬亡命之徒,只能是徒劳。
“为自己而工作”的人,才会珍视自己的工作,才会关注公司的发展与前景,才会把公司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国企改革那段时间常看到这样的标语:“厂荣我荣,厂耻我耻,厂兴我兴,厂衰我衰。”当时大家可能都只是把这句标语当成一句空喊的口号,但等到企业倒闭后,员工下岗后,大家才真正意识到:原来这是真的。其实这句口号更应该改成“我荣厂荣,我兴厂兴。”
当公司运作良好,效益攀升的时候,我们的收入才会增加。同样,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必须为自己而努力工作,增加自己的收入,珍视自己的工作机会,公司才有可能良好运作,快速发展。
没有“为自己而工作”的意识的人,往往是不会珍惜自己的工作的。他们对自己的命运都漠不关心,很难想象他们会关心公司的命运。公司发展不好,自己喝点清粥也能过,公司倒闭了,换一家公司也能活。但是他们不想想,哪个现代化企业还会养活这种养尊处优、无一所长的闲人?公司倒闭了,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为自己而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爱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所谓脱离低级趣味的高级人,就是有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的人。
我们工作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只有明确为自己而工作的态度,才不会患得患失,计轻较重。
我们不是在为领导工作,我们的工作不应是做给领导看的,领导的批评或赞誉,不应影响我们的工作情绪。我们的工作也不是为同事做的,同事少做多拿,或者同事的看法,也不应影响我们的工作情绪。我们的工作是为自己做的,我们要用工作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存活于社会的意义!
礼仪廉耻,国之四维。为人要明廉知耻。在我们领工资的时候应该想想,自己值不值得拿这么多钱?自己到底值几斤几两?扪心自问是否有愧?
只有明确为自己而工作的态度,才会有事业心,才能一心工作,心无旁骛。
以做事业的心态,踏踏实实工作,实实在在做出业绩,才会得到同事、领导的认可,才会让别人,也让自己觉得你是个有用的人,不是吃干饭的!
我们应当少一点得过且过的蒙混心态,多一点主人翁的责任感;少一点计较和怨言,多一点快乐工作的愉悦感;少喊口号,少做表面文章,多为自己而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多一点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㈡ 我为谁工作
《我为谁工作》是本激励人向上的书。我看完后感觉震动极大,现在,我为谁工作?回一直促使人们思索。为社答会工作?为个人工作?为学校工作?为家庭工作?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是没有几个人能立即说出答案。工作是我们人生过程中展现自我的平台,他可以让你的过程万分精彩,也可以让你的过程极度平淡。所以工作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人生;工作也是为了学校,因为学校因你而壮大是你价值的最高体现;工作同时是为了社会,社会因你的存在而绚烂。工作更是为了家庭,有了工作使家庭生活精彩!
㈢ 我为谁工作求答案
我不想正面回答这问题,前不久公司要求我们在看了《你为谁工作》这本书后,写出读书心得,我就把这个心得写下,供君参考吧!
为什么工作,为了谁工作,这是我以前从没想过的话题。看了这本书后,不但使我明白了: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的深刻道理;同时也帮我们解除了困惑,调整了心态。 以前总觉得自己每天所做的工作,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我付出了一份,理应得到一份,而没有体会到工作中还有那么多的乐趣。正如书中所写的“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能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以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 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高素质的工作,才能有高素质的回报。
你在为谁工作呢?以前我总认为只不过是在为公司打工。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小学生经常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我把作业给你写完了”,我想那是在给父母写作业吗?不是的,他们是在为自己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小学生的想法就是那么的幼稚,然而我们有些成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却又何尝不相似呢?学习好像是为了让父母开心一笑,而没有感觉到最重要的是为了自己美好的明天;工作好只是为公司创造利润,而没想到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包括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价值。工作中有很多人总是在不停的抱怨呢?
“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报酬,等价交换而已。”
“我只要对得起这份薪水就行了,多一点我都不干。”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正确的工作态度就是“敬业”,敬重自己的工作,对待工作忠于职守、尽心尽责。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都不热爱,那他还能干什么呢?无非就是浑浑噩噩的度过他的一生。有人是敬业的,但他只爱工作给他带来的益处和快乐,而不愿意接受工作所带来的辛苦、枯燥和无奈。我们服务于最基层的邮电部门,白天,我们忙着送信送报纸刊物,家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与其说是一个家,还不说是一个旅馆,因为我们在家里面呆的时间太短了,和爱人、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忙碌在邮路上……也正是我们所做的这一切,才给千千万万家庭的光明和幸福打开了通道。这难道说不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吗?
可是长时间的四处奔波和单调乏味的工作让我们越来越多的人对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不再热爱和珍惜,不再像刚进公司时那样对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激情,而更多的则是抱怨,是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和环境变了吗?不是的,是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变了,我们不再敬业了。敬业精神,是和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联系在一起的,于是我们的生活不再开心,对工作也不再上心。可是我们忘了这一点,我们是在工作,不是在玩乐!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选择了这个岗位,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而不是只享受它带给你的益处和快乐。
㈣ 1、作为青年员工,我们是为谁工作
作为员工,大部分你是在为自己工作
㈤ 我们在为谁工作
“我们到底来是在为谁工作呢?自”如果不尽快弄清这个问题,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今生我们很可能与成功无缘。在当今这个浮躁的年代,我们需要用什么去重新点燃工作激情,实现自我价值?是耳提面命的空洞口号,还是触动心底的反思?《你在为谁工作》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解答。它有助于员工解除困惑,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这样一个朴素的人生理念,责任、忠诚、敬业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将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要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
㈥ 我们为谁工作
《我们为谁工作》从探讨“我们为谁工作”这一话题开始,深入解析“平凡回”、“敬业”、“答责任”、“细节”、“行动”等概念,一步一步系统地将“为企业工作就是为自己工作,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的工作理念揭示出来,从而帮助员工解除心理困惑、调整工作心态,并将企业目标和个人理想充分结合,最终使员工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成就更辉煌的自我。
《我们为谁工作》适用于企业内部员工和政府公职人员职业素质培训。
㈦ 今天,我们公司培训,留下了一个思考问题,为谁而工作。求大神指点,提出参考,感谢。
为自己、为公司。
认真工作,就是为自己,获得报酬,同时,也成全公司。
每个人都做好了,公司就发展了。
公司发展了,每个人的未来才会好。
㈧ 1、作为青年员工,我们是为谁工作为什么
青年员工工作的目的一般是为了满足自己基本生活需要,为了基本的生存才会去工作,工作自然为了自己,也为了自家人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㈨ 我们为谁工作
提出这个问题时,或许很多人会回答为自己、为父母、为儿女这些答案,固然没错,但是这种答案对我而言还远远不够。 记得儿时曾学过政治课本中关于货币的课文人最初之交易在于人需求之使然,于是出现等价交换、物物交换,最后出现等价物--货币。因此,将商品转化成货币便成为一种职业。也就是我们说的工作,其实通过这个我想说我们为自己的欲望工作,即为吾所求工作,无论是你拼命的工作,还是努力挣钱,这一切的一切都必然有一个目的,所以一方面我们是为自己的欲望工作。 而另一方面,我们是在为我们的党国工作。税收从来是有国之称谓之后的连体兄弟。我们辛苦的工作,挣到的财富有很大一部分要被国家拿走,美其名曰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属于全体人民所有。但实际上掌权者不足全体人民的20%,简单来讲就是少数掌权者用很合理的言辞来拥有税收这笔庞大的财富,与古代君王的明目张胆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赤裸裸剥削,到现在冠冕堂皇的压榨,当然,如果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就不说这番话罢了,自然也就谈不上为什么党国工作。自然,有人会受文革打击思想迫害之瘤毒,听党国二字过于敏感、后怕,总感觉有专政、专权的意思,但是没办法,当代中国虽较之以往好过百倍、千倍,但依旧是个人治的国家,而非法制的社会,社会人脉替代了社会主义法规,这是事实。掌握国家的是党,掌握党的是党员,没听过乡镇长以上的官员不是党员的,也没听说有个长能超越书记的。所以称党国很合理、合情、合事实。国家收我们的税,一方面本该服务好我们,但是热情服务多见于文本,少见于现实;另一方面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试问我们的社会福利何在?为什么原先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政策变成现在农村居民生一女若干年后可再生一子的政策,说什么符合国情尊重传统赡养习惯,父老子养、父死子送终的习俗。我倒是认为,一方面大城市出现人口老龄化,都市男女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导致不愿生育出现人口负增长,从而导致人口结构问题,需要农村人口来补充;另外一方面此举可为国家省去一大笔养老财政支出,试想农村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家庭要承担4个老人,这种压力势必要转移到政府身上。说白了,这也是一种长远的省钱战略。中国每年近10%的GDP增长,这些钱都跑哪里去了?我没见到去医院看病国家有给补贴、报销;我没见读高中、大学国家有给补贴;我没见在建造自己家园的时候有拿到补贴。社会福利到底在哪里?请告诉我,我们不是为党国工作又是为谁? 我曾经跟朋友提到过,我们是牺牲的一代人,哦,不只是我这一代,父辈、子辈这几代人都是牺牲的。牺牲了我们这几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