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自己开食品加工小作坊需要什么条件
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18年12月29日修正,其中第三十六条规定:
1、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进行综合治理,加强服务和统一规划,改善其生产经营环境,鼓励和支持其改进生产经营条件,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所经营,或者在指定的临时经营区域、时段经营。
食品加工小作坊需要办理的证件:
1、工商营业执照
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局(所)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2、健康证
到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并办理健康证。
3、食品流通许可证
需带上身份证及复印件、健康证、房屋产权证(或租房合同)等资料到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
4、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证
到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办理。
(1)开展食品小作坊专项培训工作扩展阅读:
办理食品小作坊许可证需提供的资料:
1、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2、经营者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健康证原件及复印件;
4、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周边环境图、平面布局图(图纸需打印);
5、食品生产主要设备、设施;
6、主要食品原辅料清单;
7、保证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8、执行的食品安全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
9、生活饮用水安全检测报告;
10、所加工食品的检验合格报告或者食品主要安全指标合格证明。
㈡ 关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办法的具体内容在什么文件里有
每个省市的监管办法规定都不尽相同,例如: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里有明确规定:
一、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告知性备案制度。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活动,应先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再到食药监管部门进行告知,按流程获得《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告知性备案证明》,而后进行生产加工。
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向生产场所所在地的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告知,需提交的材料:
1.告知申请书(一式二份,一份为食品药品监管所,一份转街道、乡镇食安办),内容包括拟加工经营食品类别、食品原料来源、产品参照执行的食品安全标准、产品配方和工艺流程等;
2.业主或负责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的,应当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和被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
3.生产场所合法使用的有关证明(房产证或租赁合同)复印件(A4纸);
4.生产场所及其周围环境平面图(示意图),各功能区间设备布局图(A4纸);
5.从业人员有效健康证明;
6.保证食品安全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承诺书。
三、告知性备案流程。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受理后,应及时通报给街道、乡镇食安办,上报各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街道办和乡镇政府与所在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基本条件和生产要求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场所进行现场核查,现场核查人员不得少于2名。
根据征询意见和核查结果,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核查。
核查通过后,街道办、乡镇政府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随机抽取并封存小作坊试加工、制作的食品样品,送交具有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发给《食品生产监管小作坊告知性备案证明》。检验费由各区、市抽检经费中列支。
未通过审查或产品检验不合格的小作坊,整改、复检合格后,可重新进行告知性备案申请。复检费用由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业主支付。
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告知性备案证明》编号。证明编号采用ZF加13位数字编码,如ZF3702020401×××,ZF代表小作坊,370202为青岛市市南区行政区划代码,0401为食品生产许可熟肉制品的代码,×××为各区市的流水号。
行政区划代码:市南370202、市北370203、黄岛370211、崂山370212、李沧370213、城阳370214、胶州370281、即墨370282、平度370283、莱西370285、高新370215(暂定)。
食品品种代码:熟肉制品0401、小麦粉0101、植物油0201、炒货1801、糕点2401、豆制品2501、水产加工品2201等。
五、承诺公示制度。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在领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告知性备案证明前,应签订《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承诺书》。
并要求小作坊业主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承诺书》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告知性备案证明》置于生产加工场所显著位置,接受社会监督。
六、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产品不进入商场、超市和餐饮服务单位销售。
(2)开展食品小作坊专项培训工作扩展阅读:
小作坊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食品原料质量无法保证。食品小作坊普遍没有相对固定的购进渠道,基本上是即需即买、低价优先,未能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存在购进记录缺失、索证索票不全的情况,甚至有些小作坊经营者贪图便宜,直接从没有经营资质的熟人处进货。
一旦出了问题,食品原料的来源无法追溯。部分食品小作坊还未能设立专门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储存间,食品及食品原料摆放未做到离地隔墙。
(二)加工生产过程难以管控。
食品小作坊加工场地多设在农村自用房内,存在场地小、无专用的产品和原料贮存场所以及“三防”设施缺失等特点。此外由于电气化半自动化生产设备未在小作坊中得到普遍应用,部分小作坊的生产工艺仍停留在原始的使用柴火进行蒸煎炒煮上。
上述操作导致在食品小作坊的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无可避免地出现加工场所内粉尘、飞虫较多,加工操作流程混乱,私人物品、食品原料和成品混放等问题。还存在有小作坊主为提高产品的卖相或者延长产品保质期,胡乱添加各种防腐剂、着色剂的情况。
2019年分局共对辖区小作坊生产的27批次食品进行抽样监督检查,其中4批次不合格,均系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抽检合格率为85%。
(三)食品销售过程存在隐患。食品小作坊大多采用简易包装,常常存在未在外包装上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重要产品信息的情形,消费者在购买后,存在因食品变质导致食物中毒的风险。
食品小作坊加工生产的大多为传统且极具地方特色的食品,基本以本地销售为主,故大多未进行销售登记,无销售记录可查。
以六横为例,10家生产粮食制品小作坊中,2家以生产白面馒头为主的小作坊基本以供应流动摊贩为主,7家以生产米馒头、松糕饼为主的小作坊,以在市场设摊进行零售为主。
(四)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在食品小作坊内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收入较低等特点,基本没有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年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故辖区食品小作坊从业人员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较低。
虽有部分从事特定食品生产加工者已有数十年,但是对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不甚了解,对技术规范行业标准更是知之甚少。
他们受“传统思想”束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产品质量把控不严,存在不习惯穿戴工作衣帽,不按规定取得有效健康证,使用非食品级容器存放、加工食品原料,甚至带病上岗等问题,严重缺乏对食品安全的预判能力和防范意识。
(五)实际监管过程存在困难。
食品小作坊进行生产加工所需的条件较为简易,导致辖区内小作坊流动性较大,地址变更和从业人员变动相对频繁,出现无证作坊的几率也随之增大。
且由于农村地区人际关系较熟,执法人员在进行无证小作坊排查和日常监管过程中,周边群众多会为小作坊“打掩护”,给经营者通风报信,让经营者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应付检查或直接关门停业,导致监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参考资料来源:和讯网-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的几点思考
参考资料来源:崂山政务网《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的指导意
㈢ 食品加工家庭小作坊需要办理什么证件
食品加工家庭小作坊需要办理准予食品小作坊登记证书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以河北为例,根据《河北省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三条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食品小作坊登记申请后,应当组织熟悉业务的监管人员对其生产条件开展现场核查并出具结论。
现场核查人员不得少于两名,现场核查应当公正公平,并严明工作纪律。现场核查时间和人员应当提前两个工作日通知被核查单位,现场核查时间不超过一天。
现场核查符合条件的,发放《准予食品小作坊登记决定书》,并在十个工作日内颁发食品小作坊登记证,相关登记信息及时通报小作坊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不符合条件的,发放《不予食品小作坊登记决定书》,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3)开展食品小作坊专项培训工作扩展阅读:
《河北省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登记证有效期三年,临时登记证有效期六个月。有效期满需要延续的,应当在届满前三十日内向原发证部门提出延续申请。原发证部门应当组织进行现场核查,准予延续的,换发新证书,证书编号不变;不予延续的,书面说明理由并注销登记证。
第十六条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条件及证书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在变化后十日内,提供相应材料,到原登记部门申请变更登记证。
㈣ 开个食品加工小作坊都需要注意什么
食品上市,必须要办生产许可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包装怎么印刷建议你看一下《食品安全法》去年六月开始实施的,网络上怎么销售这个我也不大清楚,所以很抱歉,下面是我看到的一些资料,看一下吧。
查名(确定公司名字)→验资(完成公司注册资金验资手续)→签字(客户前往工商所核实签字)→申请营业执照→申请组织机构代码证→申请税务登记证→办理基本帐户和纳税账户→办理税种登记→办理税种核定→办理印花税业务→办理纳税人认定→办理办税员认定→办理发票认购手续。
具体流程解释:
工商所流程:
一、查名(需1周时间)
所需资料由您提供:
1.全体投资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投资人是公司的需要营业执照复印件)
2.注册资金的额度及全体投资人的投资额度
3.公司名称(最好提供5个以上)、公司大概经营范围。
查名资料备齐后由相关部门受理,查名所需手续由相关部门完成,查名通过后会预先通知您并核发查名核准单一份、一套章(公司公章财务章法人章股东章)及银行询证函一份。
二、验资(即办即完)
您凭核发的查名核准单、银行询证函、一套章去您就近银行办理注册资金进账手续,办理完后从银行领取投资人缴款单和对账单,银行询证函则由银行直接快递会计事务所,随后由会计事务所办理验资报告。
验资通过后核发验资报告2份。
验资必须由您本人完成,委托其他机构办理将会承担相关责任,具体参见新公司法第十二章法律责任。
三、签字(即办即完)
您带好身份证前往工商所进行签字,工商所核实后通过。
签字需要本人到场,经工商所人员确认为本人无误后签字生效,签字通过后即可以开始办理营业执照。
四、办理营业执照(需2周时间)
所需材料仅供您参考,所有资料由相关部门提供:
1.公司董事长或执行董事签署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 ;
2.公司申请登记的委托书 ;
3.股东会决议 ;
4.董事会决议 ;
5.监事会决议 ;
6.章程 ;
7.股东或者发起人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自然人身份证明 ;
8.董事、监事、经理、董事长或者董事的任职证明 ;
9.董事、监事、经理的身份证复印件 ;
10.验资报告 ;
11.住所使用证明(租房协议、产权证);
12.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项目,需提交部门的批准文件。
资料齐全后所有手续由相关部门完成,报工商局审批后核发营业执照正副本和电子营业执照,随后工商所流程完毕。
以下为质监局流程
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需1周时间)
本步骤手续和所需资料由相关部门提供并完成,前往质监局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核发代码证正副本和代码卡后质监局流程结束
以下为税务局流程:
办理税务登记证(需2周时间)
一、提供资料:所需资料仅供您参考,所有资料由相关部门提供。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
2.《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
3.《验资报告》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
4.企业章程或协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合同书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5.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和办税人员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6.经营地的房产权或使用权或租赁证明(加贴印花税)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二、填写表格报送市局:所需步骤仅供您参考,所有手续相关部门操作。
填妥税务登记表及其他附表,呈税务所所长签字通过后连同所需材料报送市税务局(均由相关部门办理),核审并审批后打印税务登记证并领取税务登记证,至此税务局流程结束。
至此所有证件办理结束,您交纳办理费用后领取所有相关证件,然后前往您就近银行办理基本帐户和纳税账户(相关部门提供办理此业务的详细资料和步骤)
后续手续流程:(后续流程共6项,均在税务所完成,所有手续所需材料由相关部门提供和完成)
1. 办理税种登记:按您公司的情况,确定公司的性质(贸易型税率4%、生产型6%、服务型5%等),提供相关材料填妥相关表格后呈税务专员;
2. 办理所得税核定:通常所得税为核定征收方式,提供相关资料后填妥相关表格后呈税务专员;
3. 办理印花税业务:按您公司的规模,提供相关资料后填妥表格购买相关印花税票;
4. 办理纳税人认定:按您公司的注册情况,提供相关资料后填妥表格后呈税务专员;
5. 办理办税员认定:提供相关资料后填妥表格后呈税务专员,为您的公司人员办理办税员证件;
6. 办理发票认购手续:根据您公司所需的发票种类,提供相关资料后填妥表格后呈税务专员申请发票。
原创内容,转贴请注明出处。
我上班的地方是工厂,所以了解的都是食品工厂的,至于小作坊式的,到真的了解不多,但是应该都差不多的,只不过工厂和小作坊的规模不一样。你的产品如果想上市,就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不过你是小作坊式的,程序应该有些变化的。
网店实际上时实体店的扩展,如果你的产品能销售,在网上也可以销售的,这个没什么要求的。
包装这块你可以看下国标,国标对包装有明确的规定,GB7718,食品伙伴网可以免费的下载,上面说明食品这一块怎么印刷,字体多大,那些必须印等等。
至于用什么机器,这个真的很抱歉,真空机我没接触过,我也不是全能,所以你还得问问其他人。利润这块,属于市场分析了吧,我也没学过,所以也无法解答。对于这个,我能告诉你的就是,你包装好了必须杀菌的,食品能否保存,就看你杀菌怎么样?
你的问题比较多,我的能力有限,所以现在只能告诉你这些了,其他的问题,你可能要问问其他人了,希望我说的这个对你有帮助。建议你看下《食品安全法》去年6月执行的。
SB/T 10369-2005抽空软包装卤蛋制品 133KB
SN/T 0772-1999出口真空软包装云腿片检验规程 61KB
SB/T 10381-2005 抽空软包装卤肉制品 280KB
SB/T 10369-2005 抽空软包装卤蛋制品 2134KB
QB/T 3531-1999液体食品复合软包装材料 257KB
QB/T 1302-1991消毒乳自动软包装机 149KB
GB/T 6982-2003软包装容器透湿度试验方法 187KB
GB/T 15171-94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122KB
GB 8982-86软包装容器透湿度试验方法 159KB
㈤ 食品加工小作坊需要办理什么证件
一、食品加工小作坊需要办理的证件:
1、工商营业执照: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局(所)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2、健康证:到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并办理健康证。
3、食品流通许可证:需带上身份证及复印件、健康证、房屋产权证(或租房合同)等资料到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
4、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证:到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办理。
办理食品小作坊许可证需提供的资料
1、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2、经营者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健康证原件及复印件;
4、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周边环境图、平面布局图(图纸需打印);
5、食品生产主要设备、设施;
6、主要食品原辅料清单;
7、保证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8、执行的食品安全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
9、生活饮用水安全检测报告;
10、所加工食品的检验合格报告或者食品主要安全指标合格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进行综合治理,加强服务和统一规划,改善其生产经营环境,鼓励和支持其改进生产经营条件,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所经营,或者在指定的临时经营区域、时段经营。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㈥ 如何搞好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这需要看你在什么单位做这项工作,下边我给你一个范例,这是某乡镇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实施细则,希望可以帮到你: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工作,营造公众关心、支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全方位、广角度、高质量地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根据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龙伏镇2013年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工作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的基本常识,努力提高全镇人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让广大消费者懂得一定的食品安全常识和辨别“三无”食品、“过期”食品常识,从而达到共同关注食品安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目的。同时,增强食品经营者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和守法意识,提高我镇监管人员的科学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保障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宣传主要任务
2013年我镇食品安全宣传主题是:“人人关注食品安全,提升辩假识假能力”以配合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点排查和群众食品打假举报为重点工作,全面提升群众的风险意识。主要任务是:
通过多形式,多角度和多途径,按照准备、实施和总结考核这三个步骤,全面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从而达到我镇食品安全生产经营企业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管理,提升食品生产经营安全意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使群众食品安全有所保障。
(一)宣传教育准备。一是我镇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二是我镇完成包括培训资料、课件、印制宣传资料等的前期准备工作。我镇将针对承担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按照执法人员、食品经营者和社会群众三个不同层面,发放科普手册、挂图等宣传材料。
(二)宣传教育实施。通过组织开展社会科普、新闻宣传、教育培训等活动,将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社会科普
(1)广泛进行食品安全宣传。配合相关部门充分利用电子广告显示屏、宣传海报等刊播(印)食品安全公益广告或食品安全提示语。
(2)积极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以“3.15”活动为契机,在更新维权理念上,要把维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突破口,努力化解消费者最关心、最切身、最突出、最紧迫的消费矛盾;在采用拉横幅、散发宣传材料,举办的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咨询现场会活动,受理并认真解答消费者咨询,拓宽宣传领域,深化宣传层次,在扩展维权网络上,要延伸维权触角。
(3)开展“食品安全进各村”活动。由镇食品安全办公室牵头,食药、质监等部门配合。充分发挥各村村委会的作用,积极推进各村建立食品安全宣传橱窗和展板,普及食品安全常识,提示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食品安全隐患;通过开展咨询服务、送书下乡等活动,向广大农民传授科普技术和食品安全常识。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群众性食品安全村健康大讲堂宣传教育活动,促进食品安全村建设,使各村群众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达90%以上。
(4)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配合区、镇教育部门、食药等部门,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和维护食品安全的意识。
(5)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结合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四周年之际,我镇将集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宣传活动和“四进”活动(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进学校),将宣传教育活动推向高潮。
(6)配合举办食品企业诚信论坛。我镇将配合区经济和商务粮食局,组织食品企业召开主题为“食品安全、诚信为本”的食品企业诚信论坛,促进企业诚信守法,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7)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利用“12.4”法制宣传日,我镇将在全镇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口号、知识讲座、知识咨询、宣传栏、宣传材料、科普展览等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结合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肉、菜、蛋、奶、酒、饮料、方便食品、保健食品等,创新宣传教育模式,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使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不断增强,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8)广泛宣传上级关于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专项整治措施和成效。
2、新闻宣传
(1)开辟宣传报道专栏工作,及时向区食安委报送重要信息材料。
(2)主动宣传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加大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宣传。
(3)及时处置食品安全舆情,建立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实施监测,及时发现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对冠以致癌、致命、毒药等名称的食品安全信息,要及时上报并请专家解疑释惑,消除公众疑虑,正确引导舆论。
(4)积极宣传正面典型,对监管执法先进集体或个人,以及诚信守法经营的优秀企业等正面典型,要协调主流权威媒体积极宣传报道,发挥典型榜样作用,弘扬依法监管正气,展现我镇食品行业诚信守法经营的正面形象。
3、教育培训 按照市食安委规定的各级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食品安全集中培训要求,认真搞好教育培训。
(一)强化对食品生产监管人员的教育培训强化对食品生产监管人员的教育培训强化对食品生产监管人员的教育培训强化对食品生产监管人员的教育培训;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以提高依法行政和科学监管能力为重点,通过制作发放专业培训教材、课件,举办集中培训班等方式,每季度对各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树立科学监管理念,提高科学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针对各级食品安全相关领导干部举办专题培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
(二)强化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强化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强化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强化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培训制度,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定期培训食品行业人员。每季度要对所有食品从业人员、尤其是企业负责人和质量安全管理员以及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法律知识以及行业道德伦理的宣传教育,有针对性的开展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和专业知识宣传和培训,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从业素质。对生产加工从业人员、尤其是企业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员,重点培训食品原料采购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良好生产规模、生产环节质量控制等专业知识;对食品运输流通从业人员,重点培训各类食品储存、运输的卫生安全知识以及禁止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的规定等。
三、各村和中小学教育培训
(一)各村具体培训计划及要求:(1)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培训;(2)各村一把手为主要负责人;(3)对培训内容存入档案;(4)各部门组织年培训不少于12次、40小时以上;(5)在明显处设立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6)辖区内居民对食品安全核心知识的知晓率达到50%以上,行为形成率达45%以上,对本辖区内食品安全工作的满意度达90%以上。
(二)各中小学具体培训计划及要求:(1)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培训;(2)各中小学一把手为主要负责人;(3)对培训内容存入档案;(4)各中小学组织年培训不少于12次、40小时以上;(5)在明显处设立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 (6)各中小学要将食品安全宣传知识进课堂;(7)辖区内各中小学相关课程中渗透食品安全教育内容;(8)各中小学食品安全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60%以上,行为形成率达55%以上。
㈦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是什么意思主要内容是什么做些什么
百分网>知识>实用知识>安全知识>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正文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百分网【安全知识】编辑:良羡发布时间:2017-08-09 08:30:41
食物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关系到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一、食品安全常识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
(1)“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红砖木等。
(3)“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
掺假、掺杂、伪造的食品,一般应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对影响营养卫生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三、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六防“低”。“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四、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十项建议
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2、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会危害健康。
4、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5、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6、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7、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8、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9、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10、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
五、八种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如下:
1 、好热闹喜聚餐:每当节假日,人们大多喜欢三三两两到餐馆“撮一顿”,或是亲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热闹又便于交流感情。这样做不利于健康,不符合饮食卫生,特别是当前这一非常时期,最好实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对别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和尊重。
2 、用白纸包食物:有些人喜欢用白纸包食品,因为白纸看上去好像干干净净的。可事实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过滤,仍含有不少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至于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用许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
3 、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 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 56°以下,并且白酒毕竟不同于医用酒精。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4 、抹布清洗不及时:实验显示,在家里使用一周后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细菌数会让你大吃一惊;如果在餐馆或大排档,情况会更差。因此,在用抹布擦饭桌之前,应当先充分清洗。抹布每隔三四天应该用开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当而给健康带来危害。
5 、用卫生纸擦拭餐具:化验证明,许多卫生纸(尤其是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卫生纸)消毒状况并不好,这些卫生纸因消毒不彻底而含有大量细菌;即使消毒较好,卫生纸也会在摆放的过程中被污染。因此,用普通的卫生纸擦拭碗筷或水果,不但不能将食物擦拭干净,反而会在擦拭的过程中,给食品带来更多的污染机会。
6 、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人们往往认为自来水是生水、不卫生,因此在用自来水冲洗过餐具或水果之后,常常再用毛巾擦干。这样做看似卫生细心,实则反之。须知,干毛巾上常常会存活着许多病菌。目前,我国城市自来水大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所以说用洗洁剂和自来水彻底冲洗过的食品基本上是洁净的,可以放心食用,无须再用干毛巾擦拭。
7 、将变质食物煮沸后再吃:有些家庭主妇比较节俭,有时将轻微变质的食物经高温煮过后再吃,以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消灭细菌。医学实验证明,细菌在进入人体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温的,不易被破坏分解。因此,这种用加热方法处理剩余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8 、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剜掉再吃:有些人吃水果时,习惯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削了再吃,以为这样就比较卫生了。然而,微生物学专家认为: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也已通过果汁传入了细菌的代谢物,甚至还有微生物开始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经烂了一部分,就不宜吃,还是扔掉为好。
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一、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目的:
1、加强本园员工的食品安全培训,强化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职业素养,提升食品安排管理技能。
2、通过对食品安排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本园员工要明确自身的安全责任。特别要明确幼儿园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3、 积极开展对本园员工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确保本园食品经营安全。
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三、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方式: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以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和员工自学方式为主,以外部培训为辅,任何人无正当理由,均不得缺席培训,并自觉完成学习计划。
四、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时间:
本园规定员工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季度组织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制定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按照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全年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五、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要求:
本园员工要端正态度、明确目的,认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不仅要了解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还要掌握与本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标准的具体规定。对新录用员工为转岗员工上岗前须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对本园食品安排知识培训及学习情况建立培训档案。对组织和参与情况、学习情况进行汇总、归纳、整理并进行归档。档案保存期限不低于两年。
预防幼儿食品安全事故培训
为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公众餐饮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食品经营者应依法制定并落实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关注社会食品安全预警提示,积极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
二、制作凉菜、烧卤熟肉、生食海产品、西式糕点、裱花蛋糕等直接入口的较高风险食品,必须有相应许可类别、备注项目,并应严格按照专间要求进行操作。禁止超许可范围经营和超出供餐能力承接大规模聚餐活动。
三、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食品原料应保证来源合法安全,禁止加工经营《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食品。
四、加工经营过程避免生熟交叉、混放。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成品、半成品、原料应分开加工、存放;员工要经常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应消毒手部,发现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及化脓性皮肤病者,应立即暂停其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五、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应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对其表皮进行清洗消毒,或剥去果皮后食用。蔬菜烹调程序:一洗二浸三烫四炒。使用禽蛋前应先清洗、消毒外壳。
六、熟制食物应烧熟煮透,尤其是肉、奶、蛋及其制品以及海产品,外购熟食和隔餐冷藏食品食用前均须彻底加热,中心温度应高于70℃。 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60℃以上)或冷藏(10℃以下),如在常温下保存,应于出品后2小时内食用。
七、禁止使用河豚鱼、毒蘑菇、发芽马铃薯等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及原料,餐饮服务单位禁止使用亚硝酸盐。
八、豆浆、四季豆等生食有毒食物,应按要求煮熟焖透,谨慎提供贝类、海螺类以及深海鱼的内脏,有效预防豆浆、四季豆、瘦肉精等中毒。
九、外部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食品加工及售卖间,加强员工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素质。
十、如有疑似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应迅速组织患者到正规医疗机构救治,同时于2小时内上报主管部门,停止生产销售可疑食品,保留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用具和现场,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及有机食品?
绿色食品并非特指那些“绿颜色”的食品,而是指: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它可以是蔬菜、水果,也可以是水产、肉类。绿色食品分AA级和A级:
A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有机食品是一种国际通称,是指采取一种有机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有机食品是指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无公害食品是按照无公害食品生产和技术标准和要求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食品。严格来讲,无公害食品应当是普通食品都应当达到的一种基本要求。
二、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有什么区别?
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食品完全适于销售,并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质量(品质);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仍然是可以食用的。
保存期(推荐的最终食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终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质量(品质)可能发生变化,食品不再适于销售和食用。
千万不要购买超过保存期的预包装食品: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未必不能吃,但过了保存期的食品就一定不能吃了!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特别注意食品标签上的保质期或保存期。
㈧ 食品小作坊找哪个部门申请财政资金扶持
1、找对口的部门,如经贸部门。
2、农村的话找街道、乡镇。
一般情况,对于食品小作坊没有专项财政资金扶持政策,但有财政资资金扶贫政策。
㈨ 浅谈如何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食品安全监内测。
2.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
3.构建食容品安全信息体系。
4.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
5.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
6.建立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
7.完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
8.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9.完善食品安全相关认证。
10.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
11.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十章附则第九十九条规定: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